《你的名字》這部由新海誠導演的動畫電影,一經上映便徵服亞洲,譽滿全球。這部影片已經上映2年了,對觀眾們而言,很多的故事細節,可以說是像電影中的主人公不能相互記住對方的名字一樣,觀眾們對電影的細節如果不是多看幾遍,也基本是過目就忘的感覺,但是這個電影的觀影體驗卻特別的享受,並沒有因為有一個時空交錯,身份置換的講故事方式而讓觀眾們有一種晦澀難懂的感受,這也是筆者最近對日本的很多藝術作品的感受,類似的還有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鋪》,讓讀者在獲取故事的時候,交互感受特別的流暢。筆者認為這是一部電影能夠獲得高票房的基礎,一個電影故作姿態,講的東西不能傳達給觀眾,這樣的電影不能說完全不好,但是就票房而言,慘敗是一定的。
還有就是這個電影較以往的動畫電影形式有繼承,有發揚,有突破,有創新。這部電影和之前宮崎駿的電影很像的地方在於配樂都很棒,讓觀眾們能夠從聽覺和視覺上全身心的融入到主人公的故事中去,感受電影中人物的離合悲喜。在想像力方面,宮崎駿電影中故事都設定在一個天馬行空的世界裡。比如《千與千尋》、《天空之城》等等。而這部電影創意卻是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突破,讓兩個主人公穿越時間交換肉體(也可以說是夢中交換肉體)。
這個創意很棒,但是同時也很考驗導演講故事的功力。不同於宮崎駿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創造一個符合自己故事主題的新世界,新海誠需要的是高超的講故事的技巧,讓觀眾在故事發展的過程中能夠進入其中,沒有任何的違和感。這就需要架構一個觀眾能夠深信不疑的方式,這裡宮水神社的祭祀活動就運用的特別巧妙,裡面的口水酒,將自己的一半交給產靈,繩子打結的方式代表了時間的各種隱喻,都讓觀眾們對於故事的時間跳變接受起來要比諾蘭的《星際穿越》裡面科普科學知識要輕鬆的多。所以一些觀眾說這是一部燒腦的電影,筆者是完全不認同的。因為導演沒有故意的將故事講得複雜,在故事主線的設定下,導演已經通過他對故事節奏的把握,儘量的做到最容易理解了。
這部電影的愛情故事,像極了未找到愛情之前的人們對尋找愛情的看法,特別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就像著名詩人徐志摩說過的一句話「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在影片的最後部分,男女主人公相互的在大都市的人群中尋找著彼此,筆者覺得這個可能就是導演要表現的愛情本來就存在的一種狀態。我們的那些一見鍾情的有緣人,是不是也曾經夢中相會過呢?
有的作品有好票房是營銷的好,有的電影有好票房是演員的號召力,有的電影有好票房是上映時間選擇的恰當。而這部《你的名字》能夠取得這樣的票房是實至名歸,貨真價實,新海誠僅此一個作品便可以永垂影史,笑傲江湖。這是一部能夠經得流年,經得住推敲的作品,在各個環節上都是優質的。它通過時空穿梭,夢中交換詩意的表達了愛情應該有的狀態。不敢說新海誠就能夠超越了宮崎駿的偉大,因為畢竟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的經歷沉澱出來的電影大師。如果非要一個定義的話,新海誠是站在宮崎駿等一系列電影的前輩的肩膀上朝著電影未來的方向看得更遠了一點,期待相對年輕的電影大師新海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像《你的名字》這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