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真的是這樣嗎?

2021-02-08 甘露普潤


濟公和尚喝酒吃肉,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佛法不是重心的嗎?心裏面有不就行了,你們佛教徒又何必天天磕頭念佛這麼在意形式呢?跟大家一起平常生活,心裏面有佛不是也挺好的嗎?

你能不能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就那麼坐著,呆幾分鐘?試試看。通常,沒有經過禪修訓練的人是很難做到的,哪怕只是幾分鐘。管住身體,管住心,談何容易!

有些高僧大德示現與眾不同的行為,但他有他的證悟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夠揣測。以前,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把衣缽交付給三祖後,混跡於酒肆屠門、花街柳巷,到處亂跑,比濟公和尚還有過之。有人不解,問他:你是禪門宗師,怎麼到那種地方去?大師講了一句話:「我自調心,何關汝事。」你看他是在喝酒吃肉,他實際是在做什麼,你哪裡知道。

若真要學慧可大師,那麼應該完完整整、從頭到尾地學,他怎麼一步一步修過來的,你也怎麼修。大師早年是聲名遠揚的大學者,後來又打坐八年,學問修養好,禪定功夫好,已經是不簡單,但他仍然覺得沒有入道,便去求教於達摩祖師,在雪地裡站了三天三夜。達摩祖師硬是不理,說:佛法是曠劫精勤得來的無上大法,豈是在雪中站幾天就能求到的?慧可大師一聽,揮刀把手臂給砍了下來。這種求法的熱忱和性格的果毅,不是後世人所能想像。大師依止達摩祖師多年,精勤修持,終得衣缽成為禪宗傳到中國後的第二代祖師。

我們不要只看到公案故事裡的詼諧幽默、不拘小節,卻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們為求法、學法曾經怎樣地千錘百鍊、捨生忘死。

至於「跟大家一起平常生活,心裡有佛」,是挺好,不過要相信因果,斷惡行善,否則心裡有佛只是空話。

摘自《透過佛法看世界》

現在許多人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濟公和尚的這句話,往往被他們拿來當擋箭牌,成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鐵證」。實際上世人僅知有前兩句,卻不知濟公還有後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從而以訛傳訛,誤導了無量迷茫眾生。

其實,濟公的高深境界,絕非凡夫俗子所能想像。比如,沈員外派家僕給濟公送兩隻熟鴿子和一壺酒,僕人路上偷吃一隻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能瞞天過海,神仙也難知。結果濟公指了出來,僕人不承認,於是濟公到階前吐出兩隻鴿子,其中一隻少一個翅膀……這種特別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塵莫及,故不可亂學表面行為。印光大師在《文鈔》中,關於這方面也有諸多教言 ,勸誡後學者萬萬不可隨學,以免自欺欺人。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其實也是有來歷的:明末的破山禪師,於戰亂年間,在夔東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陽營中度日。因李立陽嗜殺成性,為了救度一方生靈,禪師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殺業。李立陽見禪師嚴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對他說:「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殺人了。」禪師馬上與李立陽訂約,不惜大開酒肉之戒,使許多人得以活下來,一時傳為美談。

此外,明朝還有另一位和尚,也是為了救逃到寺廟裡的難民,在山賊面前吃肉喝酒。當時,山賊說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過那些人。於是他氣定神閒地端起酒杯,說:「我以酒代茶。」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肉說:「我以肉作菜,請!」吃後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賊見了為之一驚,鑑於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

可見,為了饒益有情而吃肉喝酒,在漢地有些大德的傳記中也有,但這不是普遍的行為。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也並不是所有僧人都行持這些高深之舉。藏傳佛教對戒律的重視程度,來藏地求法的人應該知道,在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許做超凡的行為。若是極個別人做了的話,也許他確實有這種境界,也許沒有。所以,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一定要分清,否則,明明什麼境界都沒有,卻裝模作樣、無惡不作,這肯定是不合理的。

摘自《前行廣釋》

問:有句話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那麼如果一個人信佛,卻既喝酒又吃肉,他是不是真的信佛?他的品格值得信賴嗎?

答:如果這個人有濟公和尚的境界——「帽兒破,鞋兒破」,那麼「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應該沒問題,因為像濟公和尚那樣的成就者,已經沒有了我執,對於吃穿都遠離了取捨。

但是我看很多後學者往往和濟公和尚相反——帽子沒破、鞋子沒破,我執更沒有破,只是嘴上喊個漂亮的口號。這些人根本不是真正信佛,只不過為了便於喝酒吃肉而找一個說詞,佛祖也並沒有留在他的心裡,只是留在了他的嘴上。

其實,濟公和尚這句話的後面還有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一個人如果沒有成就者的境界,卻去做成就者的行為,只會誤入歧途,也難逃因果的「懲罰」。

摘自《在心裡種朵花》

甘露普潤微信公眾平臺主要是針對放生、佛法知識進行不定期的消息推送,祈願佛法的甘露普潤一切眾生的心田。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一鍵加關注

只有0.1%的人知道這麼玩

相關焦點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震驚!這些詞語原來是這個意思!窮不過三代,一直窮下去就娶不起媳婦,就沒有第四代。無微不至,沒有微信的地方就不去,包治百病,紅包可以醫治百種病。馬到成功,擁有寶馬轎車的人,才算是成功人士。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含義竟然是?...
    有人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個說法對嗎?我們千萬不要理解偏了,把這句話當成殺生吃肉滿足口腹之慾的藉口。「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來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大家知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下面兩句嗎 此住持於險境,別無選擇,唯有犧牲舍確道程,為救人而開齋破戒,不懼落入惡道受苦。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薩精神,此住持可謂真正的慈悲心食肉。"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流傳甚廣,幾乎成為一般俗人和不知佛法者勸人吃肉飲酒的依據。若見有人吃素或忌諱什麼,則勸說何必執著呢,"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嘛。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訛傳
  • 《鞋兒破帽兒破》| 濟公: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他是南宋高僧,雖穿著破帽破扇破鞋垢僧衣,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卻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人,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又因深知民間疾苦、常懲處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愛戴而被尊稱為「活佛濟公」。電視劇中,《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老先生,受家庭影響,從小皈依佛門。遊本昌的父母都是篤信佛教的居士,在他剛出生時,就有人斷言活不過十三歲,只有皈依佛門才能闖過這一劫。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遊客的香火錢去哪了?看完不想捐了
    很多人來到寺廟之後都會看到一個「功德箱」,當人們向心中敬重的佛像拜祭時,就會掏出一定的錢財進行捐贈,尤其是在一些過年過節的時候,這個「功德箱」裡面就會被塞滿各種紅鈔票,人們希望佛祖能夠保佑自己風調雨順,升職發財。
  • 林下說古8|酒肉穿腸過 欲望心中留
    酒肉穿腸過欲望心中留此文距上一篇已經一年多沒寫了,這才是正題!他在過去千百萬世中,他曾經做佛的兄弟,又在過去百千萬世中,做過佛的同學,而這阿難陀這輩子中,又作為佛的侍從馬仔,照顧他飲食起居35年。即使這樣,佛陀過世時,他還是沒有徵得阿羅漢果,第一次集結時,他連會務工作證都沒有拿到,他在佛的靈前哭了整整一夜,才大徹大悟證得阿羅漢果位。難道,真的是阿難陀哭了一夜就能開悟嗎?
  • 酒肉穿腸過,蠔王是知音
    遇見美食遇見你◆ ◆ ◆ ◆ ◆ 酒肉穿腸過,蠔王是知音很多時候,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最喜歡哪家餐廳?最喜歡哪道菜?這個問題的確很難!直到那天,我遇到了一碗這樣的海蠣面線:蔥花、酥炸蔥油、勾芡、肥美的海蠣,熱乎乎、香噴噴,海蠣滑入口中,飽滿的蠔房在口中爆開,那份滿足,足夠讓我閉目遠思,深深回味。這碗面線我是在蠔王餐廳吃到的,28元一碗,海蠣來自同安大嶝島附近的海域,聽說用了大概半斤的量,實在美味!
  • 可怕一向宗:日本遍地是「酒肉穿腸過,魔在心中坐」的和尚、信徒
    這是人們心中的出家人形象。可是,卻有一派和尚不僅喝酒吃肉娶老婆,還殺人放火搶土地,那就是日本戰國的一向宗。他們真的是出家人嗎?因為這些和尚、信徒也不怕硬,他們有人、有武器,還能讓大名的家臣、士兵加入,是真的讓人頭疼。
  • 酒肉穿腸過,蝦味心中留,夏日夜宵界的永恆C位!
    過一段輕鬆的談話後,醫生對他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的體格檢查完全正常,我不用在你的病歷卡上寫任何東西。」這個商人聽了並不顯得高興,他說:「醫生,我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沒有一刻不覺得疲倦的。」這時,醫生才意識到他的病人患的是「厭煩病」,而不是一般的身體不適。於是醫生就開始指出這個商人所擁有的一切:生意興隆、家庭舒適、妻子漂亮、孩子可愛,還有其他能用金錢買到的許多東西。
  • 看完你還會捐嗎
    相信去過寺廟的人們都知道,在寺廟裡面都不缺乏「功德箱」,來到這裡朝拜的人們都會在功德箱裡面留下香火錢,有不少的朝拜者更是認為破財消災,在功德箱裡面數額大的紙幣可不少。那麼你們知道,寺廟香火不斷,那麼遊客所捐贈的香火錢都去哪裡了呢?看完之後你還會捐嗎?在佛教當中,有著這麼一句話:「酒肉穿腸過,佛祖留心中」。
  • 濟公活佛的嘆息 您聽到了嗎?
    文/聖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似是中國人朗朗上口的名句,每每勸酒乃至一些「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