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兩周之中,我體驗到的完美時刻和完美日子要比我在生命中最後5年體驗到的還多,或許,如果我的生活能以診斷之前的方式延續5年,我的完美時刻和完美日子也不會有如此之多。審視一下自己的時間表,你能在未來看到完美日子嗎?或者說,你的完美日子是否正藏在某處,而你需要想辦法將它們解鎖出來呢?如果我讓你以打造出30個完美日子為目標,你能做到嗎?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多長時間呢?30天?6個月?10年?還是永遠都不可能?我覺得,自己在一天中活出了一周,在一周中活出了一個月,在一個月中活出了一年。」
眾所周知,我本人,易烊千璽姐姐粉。
自然第一時間去看了《送你一朵小紅花》。
去看之前,我的好朋友和我說,比《少年的你》差遠了。
然而我還是在影院哭成了淚人。
給沒有看電影的朋友們科普一下,這個電影講的是兩個抗癌家庭的故事。
易烊千璽飾演的韋一航,遇上了劉浩存飾演的馬小遠,看似是互相救贖的愛情故事,但其中有關中國式家庭的共鳴,才是我落淚的原因。
什麼是中國式家庭?
中國式家庭的相處模式就是:我愛你,但是我說不出口,全在我的行動裡。
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得癌症,相當於被宣判了「死刑」。而「死亡」這個詞在傳統的中國式家庭中是個禁忌詞,這就形成一種很微妙的關係。
就像《送你一朵小紅花》中韋一航一家人一樣,父母對於患有癌症的兒子呵護備至,為了讓孩子積極面對,父母在努力地假裝一切正常。
母親每次去菜市場買菜都要掐掉壞掉的菜葉,為了省5塊錢停車費和停車管理員磨嘰半天,而父親則偷偷跑去開專車補貼家用。這種親情呵護讓韋一航倍感壓力,對父母說出了「如果不出去喘口氣,還不如死了算了」,結果換來父親的一巴掌,那是韋一航從小到大第一次被父親打。
事後父親找到韋一航時,他充滿悔恨,顫抖著雙手拿出那一袋藥囑咐他吃藥。
在這裡我哭了。
其實,即便沒有患癌經歷的觀眾,也能從韋一航的家庭中得到情感共鳴。韋一航的家庭就是中國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中一個縮影,他們像極了我們每個人自己的父母,把一切最好的都留給孩子,情感上卻從不顯露。子女亦是如此。
片中,易烊千璽知道父親開專車之後,給父親煮了一碗麵,卻裝作是給自己煮的,煮完後不想吃了。雖然影片中呈現的是一個特殊的抗癌家庭,但表達的卻是普世的中國式親情。
我哭得最慘的一次,是那碗紅燒牛肉飯。
影片一開始的時候,韋一航在醫院複診,看到了一對父女,父親身上帶著各種行李,大包小包,鍋碗瓢盆的。父親給生病女兒餵飯時,女兒說爸爸自己都沒有吃飯。而父親騙女兒說,爸爸剛剛在外面已經吃過紅燒牛肉飯了。
患病女兒去世後,無助的父親在醫院門口的馬路上失魂落魄,眼神裡完全看不出生氣。韋一航為他點了一碗紅燒牛肉飯,外賣的署名是女兒。
還有一個細節,吳曉昧的愛人是男的,海報上只有他的小紅花是兩朵,一朵對抗病魔,一朵對抗世俗。
中國式家庭的故事每日每夜地在每個人的家庭裡上演。
韋一航父母給他拍的那段vlog,那段假設他不在了父母的一天是如何生活的vlog,充滿了淚點,提醒我們,多多珍惜家人在身邊的日子,多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