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印象,「千禧之輪」倫敦 眼

2020-12-12 楊丹丹說小草

今天的時差稍微晚一點了,大人們早上5點左右醒,女孩子們依然熟睡。因男孩子生病了,C家庭帶去的小鍋正式登場,在酒店附近的小超市買了米、雞蛋、香腸、調料等,在房間裡熬粥。 男孩子早上還有發熱,於是C家庭只能留在酒店休息。我們和B家庭6個人9點多按照計劃出門,在巷子裡的小店吃了早餐,薄餅和培根麵包都不錯,尤其酥皮麵包烤得很好吃。下圖就是早點,不起眼,但真是好吃。

還沒有乘過 倫敦 漂亮的雙層巴士,於是今天的行程是:觀光巴士-西敏寺-特拉法爾加廣場-考文特花園市場- 大英 博物館- 倫敦 眼; 大英 博物館下午茶、晚餐BURGER&LOBSTER。天空下著小雨,在找觀光巴士站時花了點時間,只怪地圖沒有標明,原來在 聖保羅 大教堂的一側。

在Bus站臺給工作人員刷列印出來的 倫敦 通票二維碼,從這時候開始我們的6日 倫敦 通票就激活了。 上車後要問司機拿耳機,在座位前有語音導覽器,可以選擇中文。我們從 聖保羅 教堂站上車,一路經過金融城、 倫敦 塔、碎片大廈, 倫敦 眼到達西敏寺,聽耳機裡講解一路的景點和相關的歷史還是不錯的。但建議只搭乘主要景點的線路作為一種體驗就行,如果要當交通工具的話會太費時間。

西敏寺站下車後首先映入眼帘宏偉建築是議會大廈,大本鐘因為在整修被包裹起來了。

議會大廈

到達西敏寺時已經十點多了,發現排隊的人很多,問了門口的保安,說至少要排一個半小時,就決定把這個景點調整到明天了。匆匆拍了照片。

威斯敏斯特教堂

這裡有個小插曲,也提醒大家, 倫敦 的小偷真的很多,西敏寺門前一帶是重災區,我們6個人裡有4個人的包拉鏈被拉開了,幸好發現及時沒有損失,出門時背包一定要放胸前。原計劃一路走去考文特花園的,但這時下起了大雨,就改地鐵去了。倫敦 的雨都是陣雨,出地鐵來到考文特花園集市時已經雨停了。考文特花園是個熱鬧的集市。

有很多賣當地手工藝品的攤位

還有很多知名餐廳和網紅店的分店

別問我,為什麼老是拍巧克力。

書店也是很別致的。

我們還碰到了街頭雜技,大家圍坐周圍,表演者幽默,觀眾熱情奔放。

逛了一圈後就決定找地方吃午飯,

點了3個套餐,牛排和烤肋排都不錯,尤其是烤肋排很入味,龍蝦意面一般。

吃完飯就打算去 大英 博物館了,去地鐵路上有一家網紅花朵冰淇淋店Amorino,自然不能錯過。在媽媽們帶孩子買冰淇淋的時候,2個爸爸決定去地鐵口對面吃 蘭州 拉麵,原本想一碗麵2個人分的,但店家堅決不同意,一人一碗麵把2人吃撐了。乘地鐵+步行去 大英 博物館,用腳丈量路程,看著古老的地鐵站,閃耀著現代大膽的色彩,設計感十足。

走在街上,路過郵局

路過普通的餐廳

看豪車開過

雨時大時小,2點到達 大英 博物館時又是大堆人在排隊。我提前預訂了3點的 大英 博物館下午茶,於是憑藉預約單快速 通道 入場。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 博物館地方很大,藏品豐富,對歷史、文物和藝術品感興趣的人在這裡逛幾天都行。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正展出 日本 漫畫展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古 埃及 、 希臘 等展廳面積很大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中國 古代文物靜靜地在33號展廳,館藏的國寶,讓人不由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歷史。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3點去 大英 博物館餐廳體驗英式下午茶,這也是我們在 倫敦 吃的唯一的下午茶。6個人至少要點3個套餐,另外3人每人加一壺茶。正宗的英式下午茶分三層,從下往上分別是 三明 治、司康和小蛋糕,吃的時候也是從下往上吃,由鹹到甜。6個人點了好幾種茶,英式早茶、伯爵茶、水果茶、薄荷茶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 非洲 博士茶,個人挺喜歡 非洲 茶的口感,有點酸酸甜甜的。

大英博物館

吃到4點多就繼續逛逛博物館,5點博物館關門,周五晚上會延長到8點閉館。離館時遇上比我們晚一天到 倫敦 的同學,約了8.4號晚上一起吃晚飯。離開博物館後步行+地鐵去 倫敦 眼。一路上的店鋪很漂亮:

在國內時用2for1優惠買了 倫敦 眼的快速 通道 票,因為當天C家庭不能去,就先去售票處諮詢改期的事情,櫃檯的工作人員問明情況後再去裡屋找人詢問,然後才答覆我可以次日直接來改,付10磅改期費,無論如何總比浪費了好。在售票櫃檯旁邊就是免費的 倫敦 眼4D影片觀看處,在遊玩前後去看都可以,其實就是個4分鐘的 倫敦 眼宣傳片。然後,一行6人通過快速 通道 直接進入 倫敦 眼,可能我們去的時段比較晚,所以快速 通道 處都沒有人排隊。門口檢票的人員就掃了列印出來的票據條碼,沒有問我查看火車票,我們去的時候比原本預約的6點晚了些,也沒有問題。倫敦 眼(London Eye)是 倫敦 最重要的地標之一,建於1999年,是為了慶祝新千年的到來而建的,所以也被稱作為「千禧之輪」。

倫敦眼

最初是打算作為一個暫時性建築,只保留5年,後來因為太受歡迎,被當地議會決定長期保留。最初建造時, 倫敦 眼由 英國 航空冠名,現在的冠名公司為可口可樂。 倫敦 眼高134米,直徑為120米,目前是世界上第四高的摩天輪,乘坐艙不同於普通摩天輪,是可以容納25人的觀光艙(Capsule) ,一共有32個觀光艙,代表 倫敦 的32個區鎮,編號為1 - 33(因為宗教避諱沒有13號)。 倫敦 眼旋轉一周的時間為30分鐘。隨著 倫敦 眼的緩緩轉動,可以在空中俯瞰 倫敦 的全景。倫敦 晴雨不定,透過觀光艙的雨滴看街景。

倫敦眼

倫敦眼

倫敦眼

這張是女兒拍的,不錯:

倫敦眼

離開 倫敦 眼就回酒店了,依然是步行+地鐵。這是 倫敦 眼旁邊的商場,本地人很多。

過橋去乘地鐵。這次 倫敦 走過很多橋,很有意思:

傍晚時分,雨停了,看望了一下C家庭,小朋友終於退燒了,只是腸胃還不太好不能出去吃。於是,

我們預約的晚上八點,店裡沒有坐滿。

點了招牌的龍蝦卷,龍蝦 漢堡 ,海鮮拼盤,烤對蝦,蟹鉗 漢堡 組合等。

原本想點大龍蝦的,但小一點的已經賣完了,只好作罷。海鮮都挺新鮮的,龍蝦卷最好吃。

吃完晚飯就閒逛, 倫敦 的街景:

垃圾也沒有分類啊:

相關焦點

  • 倫敦眼——千禧之輪
    倫敦眼是個巨大的摩天輪,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總高度為135米,直徑為120米。倫敦眼是歐洲最大的摩天輪,也是英國紅極一時的旅遊景點,每年的遊客多達350萬人。它於1999年開幕,曾經是世界最大的觀景摩天輪,後來依次被2006年我國新建的南昌之星和2008年新加坡建造的觀景輪依次超過。目前,倫敦眼是世界第三大的摩天輪。 倫敦眼又稱為千禧之輪,官方命名為英國航空倫敦眼,後來又叫默林娛樂倫敦之眼。2011年1月20日以後,官方稱為英國電網倫敦之眼。倫敦眼本是英國為慶祝2000年的來臨而興建的暫時性建築,原定5年後拆卸。
  • 倫敦眼又稱千禧之輪,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是倫敦著名的地標
    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的倫敦眼,又稱千禧之輪,是倫敦著名的地標以及觀光景點。倫敦眼高為135米,乘坐倫敦眼摩天輪,可以俯瞰整個倫敦城。
  • 倫敦眼:千禧之輪,浪漫的泰晤士夕陽,夜空中明亮的眼睛!
    很多人會選擇在倫敦眼俯瞰倫敦全景。這個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巨型摩天輪高達135米,於2000千禧之年正式對遊人開放,有32個全封閉的座艙,每個可乘坐約20人,乘坐一圈約半小時。充滿現代感的龐然大物和周圍歷史悠久的建築群相映成趣,給古老的倫敦帶來新的活力。
  • 英國倫敦之行,乘坐倫敦眼觀看城市夜景,去薰衣草莊園玩!
    今天,給大家介紹英國的著名旅遊城市,多餘的話就不說了,快和我踏上英國之旅吧。第一個:倫敦來到英國,怎能不去倫敦遊玩呢?首先推薦的是千禧之輪倫敦眼,就是摩天輪,貌似新加坡也有一個,雖然倫敦眼的高度比新加坡飛行者摩天輪矮30米,但是兩個都非常的美麗,在倫敦眼附近,每年都會舉行跨年煙火秀,如果剛巧趕上這個時候來了,你一定會欣賞到壯麗的煙花場景,你會被淹沒在人群中,數十萬名遊客齊聚這裡共同慶祝節日的到來。
  • 倫敦經典之倫敦眼 高135米曾是世界第一摩天輪
    Eye)又稱千禧之輪,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第四大摩天輪,是倫敦的地標之一,也是倫敦最吸引遊人的觀光點之一。  由來  「倫敦眼」是倫敦最吸引遊人的觀光點,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是當時世界第一大摩天輪(後來有兩個摩天輪超過了它:2008年4月15日開放的新加坡高165米的飛行者、中國南昌高160米的「南昌之星」摩天輪),是倫敦的地標。
  • 中國的「倫敦之眼」丨天津之眼——世界上唯一建在橋上的摩天輪
    要說到摩天輪,國外的倫敦之眼可少不了。它是倫敦最好看的「眼睛」,小小的摩天輪見證著一份份真摯純潔的愛情。然而,許多國內遊客會覺得沒去過倫敦之眼做摩天輪有些惋惜。但事實並非如此。你知道嗎?中國國內也有「倫敦之眼」,它就是位於天津的世界上唯一建在橋上的天津之眼。那麼,倫敦之眼和天津之眼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英國倫敦10大頂級景點,倫敦眼、白金漢宮上榜,你去過幾個?
    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橫跨倫敦市中心,擁有16座橋梁,包括地標性的倫敦塔橋,專門設計的千禧橋和以滑鐵盧橋的影片而命名的滑鐵盧橋。泰晤士河上有幾家船運公司,從公共運輸船到有導遊的船不等,您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時候上船和下車,遊覽著名的風景名勝景點。
  • 地球的美之倫敦眼,又稱為千禧之輪,世界上首座觀景摩天輪!
    倫敦眼,或又稱為千禧之輪,是世界上首座、也曾經是世界最大的觀景摩天輪,僅次於南昌之星與新加坡觀景輪它於1999年年底開幕,總高度135米(443英尺),豎立於倫敦泰晤士河南畔的蘭貝斯區,面向坐擁國會大樓與大本鐘的西敏市。
  • 歐洲旅遊好去處,英國的著名地標性建築:倫敦眼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十位英國的倫敦眼。倫敦眼的全稱是英國航空倫敦眼,是世界第四大摩天輪。位於倫敦的泰晤士河畔。可謂是倫敦的地標性建築,也是最吸引人的景點之一。倫敦眼開幕於1999年,它一共有32個乘坐艙,場內外都是鋼化玻璃,裡面可以坐大約16個遊客,最重要的是每個乘坐艙裡面都有空調哦。在倫敦眼的對面是國會大樓和著名的大本鐘。倫敦之眼是由馬非和馬菲爾德兩夫婦創建的,這兩位建築師是在1993年提出這個建築構想的。
  • 歐洲遊:倫敦眼上看倫敦
    這裡還有一些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文學家的墓地,其中有邱吉爾、牛頓、達爾文、狄更斯、布朗寧、霍金等人之墓。宏偉壯觀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的聖地,在英國眾多的教堂中地位顯赫,可以說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員,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國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認為死後能在這裡佔據一席之地,是至高無上的光榮。
  • 英國倫敦眼摩天輪門票及旅遊攻略(圖)
    倫敦眼概述   倫敦眼是英國政府為迎接千禧年而建造的,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第四大摩天輪,是倫敦的地標之一,也是倫敦最吸引遊人的觀光點之一。遊客在倫敦眼寬闊的艙位中只需15分鐘就可到達城市中心上空,俯瞰泰晤士河畔的壯美景色,艙內還有倫敦55處著名景觀的解說,在旋轉到相應角度時播放。
  • 在歐洲走走停停,英國倫敦,泰晤士河沿岸名勝眾多歷史悠久
    倫敦作為英國的首都,是一座世界級的大城市,歷史悠久,故事豐富,建築華美,所以是一個適合旅遊的好地方。今天小編就沿著泰晤士河沿岸,寫最後一篇介紹倫敦景點的文章。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大英博物館、白金漢宮、倫敦塔橋、倫敦眼和西敏寺,他們都在泰晤士河附近。
  • 英國景點推薦:倫敦必去的七大景點
    英國一直以來都是許多人列入一生中必去的夢幻國度,興許是因為受到哈利波特的影響,讓大家一直對它抱有神秘、魔法般的印象,所以每到暑假旺季不論是英國著名的大學城-牛津、劍橋,或是受大家喜愛的羅馬城-巴斯總是遊客如織,當然最熱鬧繁華的倫敦更是不在話下。本期小編就要來推薦遊覽英國倫敦的七大私房行程,大家快點筆記!
  • 著名的倫敦眼,是世界第一大的摩天輪,每個座艙可坐約20人
    倫敦眼(The London Eye),又稱千禧之輪,是為迎接新千年而設計的,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是倫敦的地標,也是倫敦最吸引遊人的觀光點之一。倫敦眼於1999年年底開幕,當時贊助商還是英國航空公司因此又稱千禧之輪,總高度135米(443英尺)。倫敦眼共有32個乘坐艙(由序號1排列到33。
  • 英國印象——倫敦掠影
    它面朝泰晤士河出海口,凡是從海上回來進入倫敦的船隻,都會首先看到倫敦塔橋的雄姿。所以有「倫敦正門」之稱。       該橋始建於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
  • 天津倫敦很相似,天津倫敦大不同。2020年的天津,完勝倫敦!
    國慶假期,帶娃來到天津,第一時間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去年8月帶娃去過的倫敦。1、是因為都有獨一無二的摩天輪?倫敦眼:又稱千禧之輪,世界上首座摩天輪。位於泰晤士河河畔,無法在河面上打立柱支撐,只能單邊懸臂支撐。
  • 倫敦眼牛津街大本鐘:倫敦6大景觀不可不去
    倫敦眼倫敦眼又稱千禧之輪,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第三大摩天輪,是倫敦的地標之一,也是倫敦最吸引遊人的觀光點之一。倫敦眼高達135米,構成了倫敦天際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已名列倫敦各旅遊點榜首,是倫敦城內最著名的標誌性景觀。選擇黃昏時分去乘坐,可以欣賞到美麗的夕陽。
  • 帶你一起遊英國:倫敦
    倫敦眼景點介紹   英航「倫敦眼」(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是為迎接千禧年而建造的,高達135米,構成了倫敦天際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已名列倫敦各旅遊點榜首,是倫敦城內最著名的標誌性景觀。
  • 英國景點:倫敦行,從霧都看整個英倫的動人之處
    倫敦是英國文化的一扇窗戶,無論是藏品眾多的博物館,還是生機勃勃的公園,都是它的最好註解。大英博物館,這裡收藏了近七百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和珍品,幾乎包含了整個世界的文明歷程。白金漢宮是至今仍在使用的皇家宮殿,這裡居住著英國的女王和王室成員,整座建築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方形圍院建築,一共五層,宮殿內有著七百多個房間,當英女王在這裡的時候,白金漢宮就會升起君主旗,反之才會升英國旗。由於白金漢宮的特殊性,它對外開放的時間每年都不一樣,大家去的時候最好看下官網的開放時間。每年的八月女王會去蘇格蘭訪問,也只有這個時候國事廳和花園才會對外開放。
  • 走馬觀花遊英國(一)倫敦印象
    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由於空間限制,有99%的藏品未能公開展出。藏品主要是英國於18世紀至19世紀英國對外擴張中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