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蟹家"必爭之地 國慶前各地螃蟹紛紛入滬

2020-12-16 人民網

魔都已成「蟹家」必爭之地

國慶前黃河口、東北各地蟹紛紛入滬 蘇南蟹中秋前不動聲色,守護國慶市場

中秋一過,各地大閘蟹紛紛開捕。 /晨報記者 朱影影

9月一到,中秋一過,蘇北、黃河口、遼寧,以及湖南、湖北等地大閘蟹紛紛開捕。今年國慶前,包括黃河口、東北等地在內的全國各地大閘蟹紛紛入滬搶佔國慶蟹市,他們或線上或通過代理商直接把蟹銷往超市、菜市場,魔都成了「蟹家」必爭之地!

蘇北蟹最先搶佔滬市

8月21日,江蘇興化大閘蟹開捕﹔8月30日泰州市姜堰區溱湖10萬畝河蟹產區開市﹔9月1日山東東營黃河口開捕大閘蟹……9月初,長江以北地區養殖河蟹紛紛開捕,以興化等地開捕最早。

開捕之後,蘇北「打前站」,首先銷往魔都市場。中秋前魔都菜場都是蘇北蟹,中秋一過也都是蘇北興化、高淳、姜堰等地河蟹,而且大多數是每隻重量在2兩及以下小毛蟹。

臺灣路、大沽、馬立斯等菜場遍地吆喝蘇北蟹。在記者採訪的七八家菜場中,蘇北蟹銷售佔多數,而且大都按隻論價,每隻零售價在8-35元之間。3兩左右賣30元左右一隻,接近2兩蟹零售20元左右一隻,1.5兩左右蟹零售15元左右一隻,1兩左右蟹一般賣10元左右一隻。馬立斯菜場有攤主半兩左右蟹開價8元一隻。

「今年中秋國慶前蘇北蟹商都在『搶』錢,因為一旦臨近國慶,陽澄湖等蘇南蟹大量上市,蘇北蟹就沒戲唱了。」

東北蟹也已悄悄入滬

近年來,我國大閘蟹的年總產量保持在80萬噸左右,其中江蘇河蟹接近35萬噸,江蘇河蟹以興化養殖最多。山東約1.5萬噸,其養殖地主要集中在黃河口。剩下的是其他地方養殖。往年,魔都蟹市陽澄湖等蘇南蟹佔比最高,估計超過七成,蘇北蟹佔二成左右,餘下的是黃河口、東北等地大閘蟹,但今年,黃河口、東北等地大閘蟹不甘示弱,變換各種方式進入魔都市場。

山東東營市惠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閘蟹養殖地在黃河口,今年該公司大閘蟹總產量約600多噸,其中銷往魔都的大閘蟹有60噸,預計國慶前批發至江陽市場的大閘蟹15噸左右。另外,有數噸大閘蟹通過該公司網站銷售給魔都市民。

「總量上銷售至魔都大閘蟹的數量還很小,但增長速度較快。」惠澤農業科技總經理王新軍透露,5年前山東黃河口銷往魔都的大閘蟹幾乎為「0」,近年來不斷增長。該公司養殖的大閘蟹銷往江陽市場後,部分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部分被批發商包裝成自己的大閘蟹品牌。「這說明『惠澤黃河口』品牌大閘蟹的質量已經得到相當一部分客商和魔都市民認可。」

另悉,國慶前,東北部分地區大閘蟹也已進入真北農貿市場等銷售,盡管總量不多,但銷勢不錯,市民反映良好。

陽澄湖等蘇南蟹預售

據了解,今年包括陽澄湖在內的大多數蘇南蟹中秋前不動聲色,他們守護的是國慶市場。在太湖邊上養蟹20多年的老蟹農蔡老闆表示,長江蟹一般要到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才能長足長好,因為大部分長江母蟹要到8月末才完成最後一次蛻殼,大部分公蟹完成最後一次脫殼的時間是8月下旬至9月中旬,蛻完最後一次殼後通常要育肥20天到1個月,這樣上市的大閘蟹膏黃肥美,肉質充實。因此,他的蟹隻搶國慶市場,放棄中秋市場。

「養蟹百日,就是為了賣蟹一時,部分蘇北蟹為了搶時間,我們的蟹保質量,以質量取勝。」

搶佔國慶市場,陽澄湖大閘蟹養殖戶也是有備而來。記者採訪了多位陽澄湖養殖戶後得知,今年他們大多數採取提前預售,維持去年價格,同時通過優質品牌來確保市場銷售和利潤。在巴城湖濱中路上養蟹20多年的張田根今年聯手親友養蟹160多畝,與大多數陽澄湖大閘蟹養殖戶一樣,他養殖的大閘蟹將於本月23日全面開捕。這兩天他翻開「老黃歷」,就是那本記載時間超過10年的電話記錄本,一個接著一個給客戶打電話。

「已經有20多位老客戶預訂了我的大閘蟹,國慶前預計數已經接近千隻,比去年國慶前預訂數要多許多。」張老闆呵呵笑著說,老客戶基本維持去年價格。這或許就是陽澄湖蟹農的取勝之道。

(責編:嚴遠、韓慶)

相關焦點

  • 愛吃蟹的上海人是什麼時候發現螃蟹的美味的?
    史料記載,古時,吳淞江其水域的下遊村落多為漁民,普遍使用一種叫做「滬」的竹製漁具。《康熙字典》中有這樣的記載「《陸龜蒙·漁具詠序》岡罟之流,列竹於海澨,曰滬。《注》吳人今謂之籪。」由於使用方便,收穫頗豐,在吳淞江沿岸乃至江南地區被作為傳統漁具之一,時至今日仍有使用。「滬」的簡寫便是「滬」,上海的簡稱。
  • 又到吃蟹季:愛吃蟹的上海人是什麼時候發現螃蟹的美味的?
    籪是從「滬」演變而來的,是一種靠阻斷魚蟹退路捕魚的漁具。由於使用方便,收穫頗豐,在吳淞江沿岸乃至江南地區被作為傳統漁具之一,時至今日仍有使用。「滬」的簡寫便是「滬」,上海的簡稱。在唐代,除華北滄州等地以產蟹著稱外,南方出名的產蟹之地還有江陵、揚州、宣城等地。高似孫《蟹略·蟹品》記載各地名品有洛蟹、吳蟹、越蟹、楚蟹、淮蟹、江蟹、湖蟹、溪蟹、潭蟹、渚蟹、泖蟹、水中蟹、石蟹等。其中現今上海及周邊地區所產蟹類主要為吳蟹和泖蟹。由於需求量大,以及各地飲食習慣的差異,蟹類的販賣以及運輸也是早已有之。
  • 「記憶」秋風起,蟹腳癢!上海人是什麼時候發現螃蟹的美味的?
    有說法稱,上海人對大閘蟹的鐘情是近代以來的事了,這其實並不確切。從歷史文獻中可見,現今上海及周邊地區長久以來就盛產蟹類,我們的先民很早就開始捕捉蟹、吃蟹。而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大閘蟹的這「閘」字也與上海有著密切關聯。江南水道縱橫,河田密布,先民們很早就掌握了捕撈水產品的技術,這其中就有一種名為「籪」的工具。籪是從「滬」演變而來的,是一種靠阻斷魚蟹退路捕魚的漁具。
  • 又到吃蟹季:愛吃蟹的上海人是什麼時候發現螃蟹的美味的?
    從歷史文獻中可見,現今上海及周邊地區長久以來就盛產蟹類,我們的先民很早就開始捕捉蟹、吃蟹。而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大閘蟹的這「閘」字也與上海有著密切關聯。江南水道縱橫,河田密布,先民們很早就掌握了捕撈水產品的技術,這其中就有一種名為「籪」的工具。籪是從「滬」演變而來的,是一種靠阻斷魚蟹退路捕魚的漁具。
  • 「記憶」秋風起,蟹腳癢!上海人是什麼時候發現螃蟹的美味的?
    有說法稱,上海人對大閘蟹的鐘情是近代以來的事了,這其實並不確切。從歷史文獻中可見,現今上海及周邊地區長久以來就盛產蟹類,我們的先民很早就開始捕捉蟹、吃蟹。而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大閘蟹的這「閘」字也與上海有著密切關聯。江南水道縱橫,河田密布,先民們很早就掌握了捕撈水產品的技術,這其中就有一種名為「籪」的工具。籪是從「滬」演變而來的,是一種靠阻斷魚蟹退路捕魚的漁具。
  • 【話說上海】魔都食蟹簡史
    籪是從「滬」演變而來的,是一種靠阻斷魚蟹退路捕魚的漁具。史料記載,古時,吳淞江其水域的下遊村落多為漁民,普遍使用一種叫做「滬」的竹製漁具。《康熙字典》中有這樣的記載「《陸龜蒙·漁具詠序》岡罟之流,列竹於海澨,曰滬。《注》吳人今謂之籪。」由於使用方便,收穫頗豐,在吳淞江沿岸乃至江南地區被作為傳統漁具之一,時至今日仍有使用。「滬」的簡寫便是「滬」,上海的簡稱。
  • 大閘蟹的稱謂和上海有關,上海人最愛吃何種蟹
    籪是從「滬」演變而來的,是一種靠阻斷魚蟹退路捕魚的漁具。史料記載,古時,吳淞江水域的下遊村落多有漁民,普遍使用一種叫作「滬」的竹製漁具,時至今日仍有使用。「滬」的簡寫便是「滬」,上海的簡稱。記載中「以籪捕蟹」的方法非常普遍。捕蟹季節,每逢夕陽西下,捕蟹者便在湖中或港灣間,以竹或蘆葦築起一道道「蟹籪」,捕蟹者只要守住燈光,便能「一夫當關」,手到擒來。
  • 中秋國慶雙節將至,禮品不能這樣收送
    然而,從各地通報的案例可以看出,還是有個別黨員幹部不收斂、不收手,頂風違規違紀。哪些禮品不能收送?節日「四風」出現了哪些「新花樣」?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梳理典型案例,供為廣大黨員幹部參考。 月餅禮盒 ——傳統習俗成了「變現」工具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有吃月餅等獨特習俗。
  • 捆蟹大媽月入萬元 一天捆3000隻螃蟹手上都是傷痕
    店裡像她這樣的資深捆蟹阿姨還有好幾個,即便是這樣,門店外排隊領蟹的隊伍依然川流不息。秋天以吃螃蟹為最隆重之事,陽澄湖大閘蟹9月21日正式開捕,大批量上市就集中在國慶這幾天,許多盼了快一整年的杭州人,選擇此時扎堆犒賞自己。捆蟹大媽們正在忙碌地工作。
  • 蟹怎麼做好吃 吃完螃蟹不能吃冷飲
    螃蟹是一種大家經常吃的食品,螃蟹中蘊含的營養豐富,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因此,有許多人都喜歡吃螃蟹,那麼蟹怎麼做好吃?螃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蒸螃蟹需要多長時間?下面小編為大家一一講解。蟹怎麼做好吃十月是我國吃螃蟹最好的時間,古時的螃蟹有「四味」之說。
  • 論螃蟹的吃法,川味香辣蟹從未輸過……
    >各家各戶不同風味的蟹居然暗戳戳地來了一場battle!顧客正在挑選好蟹川人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十幾年前螃蟹也只是富貴人家的餐桌上品,但自螃蟹步入川人尋常家宴後,我們吃蟹的腳步就停不下來了下入花椒、幹辣椒、薑片、蔥段和蒜瓣、桂皮、八角、香葉等各式香料,中火煸炒出清香後放入炸好的蟹身蟹腳,適時加入郫縣豆瓣醬、少許鹽和白酒翻炒。
  • 秋風起 蟹子肥 申城人家「食蟹」史你知道嗎?
    籪是從「滬」演變而來的,是一種靠阻斷魚蟹退路捕魚的漁具。史料記載,古時,吳淞江水域的下遊村落多有漁民,普遍使用一種叫作「滬」的竹製漁具,時至今日仍有使用。「滬」的簡寫便是「滬」,上海的簡稱。記載中「以籪捕蟹」的方法非常普遍。捕蟹季節,每逢夕陽西下,捕蟹者便在湖中或港灣間,以竹或蘆葦築起一道道「蟹籪」,捕蟹者只要守住燈光,便能「一夫當關」,手到擒來。
  • 吃蟹好去處 全上海的吃貨們都期待的完美「蟹」逅-蟹八件 上海瑞金...
    原標題:全上海的吃貨們都期待的完美「蟹」逅  據樂遊上海,「秋風響,蟹腳癢。」寒露一過,秋風一起,一隻只油滿膏肥的大閘蟹橫行上桌,剝開紅澄澄的蟹殼,肉白膏黃,蘸著姜醋送進嘴裡嚼,就像有一隻毛絨小手在撓著舌頭,直把舌苔染得秋黃。金秋十月,再也沒有一種食物能夠像螃蟹一樣,讓人痴迷,因為只要它一上桌,百味皆淡。
  • 這裡的螃蟹,法律規定只能吃蟹鉗,螃蟹的作用就是不斷的生長蟹鉗
    海寶最喜歡的當然是蟹鉗了,蟹鉗的肉鮮甜多汁,肉厚肥美,除了有點難剝,再沒有任何理由能讓人拒絕它了。有時海寶會想,如果有源源不斷的大蟹鉗吃就好了,沒想到在地球的另一端,這個夢想就能實現。在美國的佛羅裡達州,這裡的螃蟹只能食用蟹鉗,每年他們會把螃蟹捕捉上岸,採摘蟹鉗,再放生讓它重生蟹鉗。
  • 秋季吃蟹正當時 盤點各地鮮得讓人魂飛魄散的螃蟹
    太湖大閘蟹太湖蟹去太湖吃蟹,人少,螃蟹便宜。而太湖的湖光山色,本身就是佐蟹最好的調料。東山有名的是太湖船餐,找個船家,泛舟湖上,吃的是太湖裡現撈的新鮮水產,再就上農家自種的蔬菜,碰上金燦燦的大閘蟹,在碧波蕩漾中享受古人的雅致。東山、西山、三山島都是吃太湖大閘蟹的好地方。但想在吃蟹的同時再耍耍農家樂,不少人會選擇三山島。島上山青水秀,四面皆平湖,整個島靈秀幽靜,有山、有湖,還有完整的古村落,推窗見綠。
  • 酷似發怒武士的「鬼臉蟹」-平家蟹
    傳說稱,源平合戰身死的平家武士轉世成為這種螃蟹,這種螃蟹因此得名「平家蟹」。原生於日本,在中國、韓國、越南等地亦有分布,在中國多分布於東海、黃海、渤海,以及南海海域。 家蟹有一對螯足、四對步足,其中前兩對步足瘦長,第二對步足比第一對長,長節邊緣長有細顆粒與短毛,而後兩對步足位於背面,相對短小、有短絨毛。雌蟹的螯足比雄蟹小。
  • 資深老饕帶你吃王寶和非遺蟹宴! 今天就實現「螃蟹自由」!
    點擊播放 GIF 0.3M吃螃蟹成了這個秋天最隆重的事情今天就帶您領略各色蟹文化·煮至水溫沸騰時,放入紮好的蟹,同時澆上啤酒。·蟹和水同滾時,三、四兩的蟹再煮15分鐘,五兩及以上的蟹再煮20分鐘即可。·出鍋前再次澆上啤酒。這些可別吃!蟹 腮蟹的呼吸器官,裡面很髒。打開蟹殼後首先去除。
  • 「紙螃蟹」難換真螃蟹 預付費蟹卡到底便宜了誰?
    近年來網上購蟹逐漸流行,為了能一飽口福,許多人選擇在螃蟹上市前就買好商家推出的蟹卡蟹券,但卡券兌蟹難、商家超發空轉現象多、消費者投訴維權難等問題也在大閘蟹消費市場上廣受爭議。實際上,螃蟹卡券是一種典型的預付費式消費,由於受季節、使用「窗口期」等影響,螃蟹卡券比一般的預付費式消費存在更大的風險。官方加強行業監管的同時,消費者也需要注意仔細甄別。
  • 走進兩岸四地的「蟹天蟹地」
    原標題:走進兩岸四地的「蟹天蟹地」  一隻遊走江河湖海的螃蟹,在誘發不同地域饕客味覺共鳴的同時,也成了人們對肥美秋天的想像與記憶。走進兩岸四地的「蟹天蟹地」,談蟹聞、聊蟹味、說說兩岸合作養蟹的佳話。   素有江南「魚米之鄉」之稱的崑山市巴城鎮,屬陽澄湖湖群地帶,是一座有著2500年建制史的古韻之地,其水域面積佔60%以上,湖蕩連片,以蟹聞名。據當地蟹業協會介紹,以往每到十月,批量採購陽澄湖大閘蟹的車輛絡繹不絕。   「今年陽澄湖地區夏季天氣有利於河蟹生長,我家塘子產量大增,比去年增產兩成左右。」
  • 尋找長沙餐桌上的蟹,螃蟹是真真真的好吃呀!
    對於蟹,美食家蔡瀾曾這樣說過。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嗜蟹成癖,常以詩換蟹:"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以美食家自居的李漁有「蟹仙」之稱,每年,當螃蟹未出時,李漁就將錢儲存起來,等待螃蟹上市。家人見了,都笑他「以蟹為命」,李漁也就自稱購蟹之錢為「買命錢」。這位至情之人對蟹的鐘愛都表達在字裡行間,「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