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主辦方透露,世界四大傳奇音樂劇之一《巴黎聖母院》將於2012年11月再度來華,在北京保利劇院連演五場以饗觀眾。這部自1998年在巴黎首演的音樂劇在短短幾年直接劇場觀眾就達400多萬人,創下演出首年票房銷售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其英文版於2000年在拉斯維加斯開始駐演,更是成為雨果巨著闡釋的不二之選。去年年底,巴黎聖母院在北京上海廣州的演出得到萬眾追捧,遺憾的是由於場次有限,很多觀眾都錯失了觀賞的機會。在主辦方的多方努力下,今年,在該團歐洲巡演後,一樣強大的原版製作班底,更加優秀的巡演團隊,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勢必將再度點燃中國觀眾的熱情,帶來心靈的震撼。
劇目歌曲堪稱經典,表現形式飽滿純粹
作為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巴黎聖母院》改編自法文學巨擘雨果的不朽名著,劇作者在內容上完美地保留了這部曠世文化名著中善與惡、美與醜、宗教與人性、愛情與欲望的衝突,富有深邃複雜的藝術魅力,具有超越時代的終極意義;而無愧於最好聽、最好看的音樂劇,《巴黎聖母院》中的唱段堪稱經典,曲曲旋律優美動聽,有人說它的音樂比韋伯的作品更接地氣,更朗朗上口,在2004年雪梨奧運會開幕式上獻唱的澳大利亞天后蒂娜·阿瑞娜和世界巨星席琳·迪翁等流行大腕都曾爭先翻唱劇中選段。劇中很多歌曲讓人過耳難忘,《美人》("BELLE"is the only word)曾獲世界音樂獎,劇終卡西莫多與艾絲美拉生死永隔之時,一曲《舞吧!艾絲美拉達》(Dance my Esmeralda)傾注了卡西莫多對愛人如潮水般的思念和回憶,絕望而悲徹的呼喊讓聽眾情難自已,為之潸然淚下。
在演出呈現形式上,這一版的《巴黎聖母院》舞蹈和歌唱相分離是一大亮點,不少觀眾表示,這樣的舞臺呈現形式更加純粹而豐富、飽滿:在《非法移民》(The refugees)、《愚人慶典》(The Feast of Fools)、《奇蹟之殿》(The court of the Miracles)、《愛之谷》(valley of love)等幾個段落裡,舞蹈演員完全不參與歌曲的演唱,只以精湛舞蹈詮釋呈現;而當7位主要當歌唱演員用聲音表達情感時,一旁的舞者則如同歌者的影子,淋漓盡致地用肢體表達著複雜的感情糾葛,由此也形成了全劇的一個精彩絕倫的高潮:在卡西莫多對著教堂大鐘傾吐內心對艾絲美拉達愛慕之情時,三口大鐘從天而降,每一口裡都有一個扮演鐘擺的特技演員在奮力搖擺中撞擊著大鐘,發出震人心魄的聲音,伴隨著臺上卡西莫多熱烈而近乎嘶吼的聲音,形成不同藝術表現形式之間的激蕩與共鳴,給人以深深震撼的同時更大呼過癮。
演員陣容更豪華,英文版本更國際
作為中國原版引進的首部法語音樂劇,法文版《巴黎聖母院》曾於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演,現在在國際巡演中更為廣泛普及的,正是此次來華演出的版本。該劇製作人表示,在劇情、音樂旋律、舞蹈、布景、服裝等環節上英法兩版都是一樣的,區別只在於唱詞的語種差異。儘管如此,在去年初登北展舞臺前,仍有一些觀眾持保留態度,然而在欣賞過威爾·傑寧斯親自操刀填詞的英文版後,完全打消了這些疑慮。作為聞名歐美音樂圈的詞作者,威爾·傑寧斯為《鐵達尼號》創作的主題曲《我心依舊》曾紅遍全球,他對《巴黎聖母院》所做的詮釋,經過許多國際巨星的演繹,特別是席琳·迪翁翻唱包括《為吾愛而活》(Live for the one I love)在內的五首單曲,無疑使得英文版更具流行度。
2012年《巴黎聖母院》的世界巡演隊伍演員陣容更為強大。由亞歷山德拉·法拉利(Alessandra Ferrari)飾演的艾絲美拉達,從外形氣質上更為符合劇中吉普賽女郎的特點,舉手投足間更為性感奔放;而此前備受好評的男主角,飾演克洛班的伊恩·卡萊爾(Ian Carlyle)和飾卡西莫多的麥特·勞倫(Matt Laurent)將得到保留,尤其是後者多年來活躍於加拿大魁北克音樂界,已出版三張個人專輯,並參演《巴黎聖母院》、《羅密歐與朱麗葉》、《小王子》、《德古拉》四部熱門音樂劇。
反響熱烈求加演,再度成行惹驚喜
去年,《巴黎聖母院》曾在廣州、上海、北京等地進行巡演,獲得了來自媒體及觀眾的廣泛好評。從劇院裡的座無虛席,到演出結束時觀眾全體起立鼓掌叫好的場面,人們說的最多的就是「太震撼了!真想再看一次!」,十足證明了音樂劇的強烈感染力。但無奈由於演出場次有限,票房銷售又是很早就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局面,很多觀眾都向主辦方表達了希望更夠再次欣賞的強烈願望。今年劇團以更強陣容再度成行,從11月15日青島首演,到11月21日隆重登陸北京保利劇院連演五場,此後還有重慶、廣州多地巡演,讓音樂劇迷們驚喜連連。相信這部經典巨作擁有的超強口碑和群眾基礎,會在年末演出市場創造令人矚目的新輝煌,而我們更有理由期待,新的搭檔將引爆新的激情,以耳目一新的視聽盛宴席捲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