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錢幣異樣風採——清代錢幣一組(五枚)

2020-12-20 A唐老師說收藏

從千年前開始,到清末民初,中國古錢幣的收藏已經進入了登峰造極的階段,發展到今天,古錢幣收藏的熱點也在不斷變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對清代錢幣的關注。銅的生產數量在歷史上一直是比較稀少的,相對於古錢和民國時期的紙幣,銅的生產數量更少。

《雍正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鑄於雍正元年(1723年)。硬幣直徑2.4 cm,重3.7 g。錢面上刻有「雍正通寶」四個字,由上而下從右至左直讀;這枚錢幣包漿古老,因歷經滄桑,使用痕跡明顯,品相稍有磨損,說明其歷史悠久,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這枚「乾隆通寶」直徑2.4 cm,重3.2 g。此幣鑄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乾隆通寶是乾隆時期的流通貨幣,乾隆在位六十年間,以「文治武」的治國方略,開創了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輝煌盛世,此後民間便盛傳佩帶「乾隆通寶」的銅錢以驅災闢邪,又以乾隆二字諧音「錢隆」,為後世藏家所喜愛。

這枚「鹹豐重寶」呈黃色,直徑2.5 cm,重4 g。硬幣正面直讀「鹹豐重寶」四個字,背面為當十,兩面為滿文。此幣生鏽,古色古香,品相完好,有自然流通的痕跡,雕刻精巧深刻,極具收藏價值。

清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鑄造的光緒通寶是清代錢幣之一。硬幣的直徑是2.4 cm,重3 g。幣面楷體為光緒通寶四字,背面鑄滿文,大氣端莊。錢體規整,邊緣垂齊。重複觀看,真可謂:嚴謹、嚴格、嚴肅,厚重;捏在指尖,也不失小中見大,舉輕若重,足顯光緒年間造幣大方嚴謹之風。

《光緒元寶》是清代光緒年間特有的貨幣。這枚「光緒元寶二十兩當錢」直徑3.2 cm,重11.3 g。硬幣正面有珠圈,珠圈內的「光緒元寶」由上而下、由右而左直讀,珠圈外鑄滿文及上緣紀地字為「戶」,下緣紀值字為「當制二十文」。硬幣背面中央鑄有「飛龍」圖樣,上緣英文紀地「HUPOO」,下緣英文紀值「20 CASH」;中央「巨龍騰空」,從上至左、右環繞一周,龍頭置上,兩條龍鬚下垂,鼻梁突出,雙眼炯炯有神,龍紋精細,火球在下。它的花紋圓潤凸起,錯落,有一種立體雕塑的感覺。光緒元寶是具有時代背景和文化特徵的,深受歷史的薰陶。

作為一個文明古國,中國經歷了如此繁榮昌盛,也經歷了極度衰敗,然而最令我們難忘的是,這一時期的錢幣業經過百年洗禮,風起雲湧,朝不保夕,統治者雖竭力改革,但仍然收效甚微,而這一時期的錢幣業也經歷了洗禮,一些融合了當時社會風氣的精巧古錢幣應運而生。但是,由於戰爭和內亂的發生,許多人被埋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相關焦點

  • 整個清代的代表錢幣——鹹豐元寶
    比如這個整個清代最有代表性的錢幣——鹹豐元寶。 鹹豐元年(1851年)爆發了轟轟烈烈、聲勢空前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鹹豐帝剛剛登基,便要應對清朝開國以來前所未遇的危局,以致他此後11年的皇帝生涯始終處於內憂外患中,極其不幸。
  • 收藏錢幣:機制幣最新拍賣成交價參考
    又到一年秋拍季,撼動所有錢幣收藏家心懸的當屬各類錢幣當前的參考價值,這不北京誠軒2020機制幣專場昨天拍賣結束,泉家們心心念念的錢幣價值也一眾出爐,現以部分機制幣及成交價供藏友賞析。,日本大阪造幣局制模,北洋銀元局試鑄,未發行,是清代「圓兩之爭」時期的產物,也是中國近代鑄幣史上尺寸最大的機制龍銀,存世甚少,是為泉界耆宿汲汲追尋之「三兩銀」之一(戶部一兩、北洋一兩、上海壹兩);樣幣模具雕刻極盡精美,初鑄壓力十足,呈鏡面版底,龍鱗層疊有致,包漿輕薄,通透霧狀淡彩銀光,狀態完美,是集罕少品種與頂級品相於一身的殿堂級龍銀珍品,可遇而不可求,PCGS SP64,系目前該公司評級紀錄中,人
  • 珍惜古幣:鹹豐錢幣一組
    該枚鹹豐元寶當千,形制規整,大小合適,包漿老道,鏽色自然,歲月流痕鮮明,流通使用痕跡明顯,歷史過渡性自然,為錢幣珍品。錢幣正面為漢文「鹹豐元寶」四字,直讀;背面上下穿漢文「當千」,左右穿滿文「寶蘇」。 清末以來,由於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戰爭等影響,清政府出現大規模財政危機,軍餉嚴重不足,銅材奇缺,無奈之下,鹹豐三年底清廷戶部下令各省鑄造計值大錢。
  • 周末讀史|遼錢:籠罩在迷霧中的錢幣(一)
    一、一項特殊的任務2014年6月23至24日,中國錢幣博物館應國家發改委價格認證中心及中國價格學會的邀請,以中國錢幣學會的名義,組織部分錢幣專家參加了發改委價格認證中心組織的,「遼金錢幣價格鑑定技術操作規範」課題研討會。
  • 清末那些起義軍的錢幣——太平天國、天地會他們使用過的錢幣
    錢幣是一個國家權力的象徵之一,擁有鑄幣權對經濟、政治、文化的控制力毋庸置疑。清末,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太平天國、天地會、金錢會、張保山等等都發行過各自的錢幣,不僅僅在當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給我們後人考證當年的歷史起到很大的作用。
  • 清代錢幣八大珍品,你手裡有幾種?
    清朝銀幣八大珍品一、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七二番版,光緒15年(公元1889年)鑄,因其「置洋文於面,體制未合」,遭到大臣的非議而未能發行流通。彌足珍貴。二、戊申吉字大清銀幣庫平一兩銀幣,系清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是年為幹支紀年戊申)吉林省銀元局鑄。由於傳世極其罕見,很多錢幣學者和收藏家沒有見過真品。它有著歷史薰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同時還是考古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難得的實物。
  • 順治通寶雕母幣清代之始錢幣收藏稀世珍寶
    鑄造工藝上經過繁雜步驟,雕母錢又稱祖錢,均為手工雕刻而成,獨一無二,在當時錢幣鑄行流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因其特殊性質,加上錢局之後存檔,所以導致民間流傳極為罕見,其工藝的特殊性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順治通寶雕母幣順治通寶是清代流傳較早的錢幣,由於清朝的雕母錢幣罕見稀少,同時順治通寶,也是作為清錢所見最早的雕母,具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被譽為「清錢之始」亦不為過。
  • 朋友在古玩市場上收穫的幾枚清代錢幣,最後四個背面文字看不懂
    朋友是一個錢幣收藏愛好者,在眾多的錢幣品種中尤其喜歡清代錢幣。最近又收穫了幾枚清代銅錢,都是開門的品相,不過最後有四枚錢幣的背面文字看不懂。這是六枚清早期銅錢,早期的銅錢精美大氣,尤其是傳世黃亮美品,現在都是熱門的品種。
  • 那些年拍賣的天價錢幣!
    在人們的印象中,總有這麼一種概念: 玩錢幣,應該很賺錢。 畢竟有那麼多撿漏暴富的故事,也有那麼多漲價升值的現實。 所以錢幣,真的等於暴利?
  • 一場沒有錢幣的錢幣展
    之前浙江省博物館舉辦馬定祥先生捐贈珍貴錢幣資料展>展覽的名稱為:方圓乾坤----馬定祥捐贈珍貴錢幣資料展馬定祥先生出生杭州,16歲開始收集錢幣,21歲到上海。他在上海參與籌建中國錢幣學社。錢幣學界的名家 方藥雨,張叔馴,丁福保,羅伯昭,李偉先,沈子槎(cha),戴葆庭,鄭家相,李蔭軒,王蔭嘉,孫鼎,張璜,楊成麒等人都是好友。他慧眼識錢,往往能化無考為有考。十分注重錢幣制拓,留下數以萬計的拓片成為後人研究錢幣的珍貴資料。為將泉學發揚光大,馬老收徒授學,將畢生所知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弟子們。
  • 古希臘錢幣的研究史探蹤
    古希臘錢幣(2)  隨著錢幣在環地中海地區大量出土,收藏家與錢幣學家逐漸發現,同一組錢幣會出現不同版式從模具組合研究中,可獲知該組錢幣的鑄造時間、發行量、版式更替順序,甚至能探知古代鑄造廠活動等重要的歷史信息。模具組合研究的奠基人是K.萊格林,其代表作為《泰林納》。同樣,學者們注意到,錢幣上的字體、花押與標記會經常更換,這些變化多具有特殊的歷史、社會意義。因此,花押的解讀、標記的更迭和字體的變換也成為學者重點關注的對象。
  • 古希臘錢幣世界巡禮 讀曾晨宇《古希臘錢幣史》
    安仁錢幣研究,從來都不會止步於錢幣本身。雖然呂底亞人被認為是最早發明金屬錢幣的人,但在希臘人那裡,錢幣才得到廣泛的流通和使用。因而,在世界領域,凡研究世界錢幣史者,必自希臘人始,成為了重要共識。西方人對希臘錢幣的研究,從最初欣賞錢幣藝術,後來希望能從錢幣上找到解讀古典文獻的資料,進而了解和認識古典世界的文明。
  • 承載「老」生活 探訪錢幣史的蘇州記憶
    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近日,蘇州第三屆錢幣銅雜交流會在蘇州藝都古玩花鳥市場開幕,此次活動聯合了中華文化促進會古玩城聯盟、中國長三角古玩商會,共同組織江浙滬知名收藏家舉行「錢幣銅雜專場」,展出千件歷代精品錢幣、銅雜展品供市民參觀。
  • 錢幣上的絲路:阿契美尼德、安息貨幣以及薩珊錢幣
    錢幣的政治屬性表達,至今仍出現在現代貨幣的表達中。我們稍作觀察,就可發現,現代貨幣上的國家稱謂、應用文字、主題圖案都無一例外的清晰標明了錢幣發行者的「身份」,包括政治的、文化的、信仰的。
  • 古希臘錢幣探蹤
    古希臘錢幣誕生於公元前7世紀的小亞細亞西海岸。古希臘錢幣的形成時間略早於我國錢幣,中國、古希臘都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錢幣的文明。然而,兩地錢幣的形式、內容與鑄造方法卻大相逕庭。中國錢幣多以青銅為原料,但古希臘錢幣最初的形態為合金錢幣,青銅錢幣的出現較晚,且多為代用幣。公元前6世紀時,呂底亞國王,富甲天下的克洛伊索斯(Kroesos)首先鑄造了金、銀幣。
  • 中國嘉德秋季郵品錢幣銅鏡拍賣會1.25億收槌
    長城網北京11月25日電(曹昕)經過六天拍賣,中國嘉德2011秋季郵品錢幣銅鏡拍賣會1.25億圓滿收槌。兩枚郵票創出紀錄:1953年藍軍郵(未發行)一枚以270.25萬元創出「藍軍郵」新紀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撤銷發行)一枚以155.25萬元創出「全國山河一片紅」新紀錄。此外,PR北京一版帆船印樣加蓋「中華帝國」樣票十九枚195.5萬元成交。
  • 清代錢幣中哪個價值最高?
    清代錢幣 清朝貨幣中清代前期京師是全國的金融中心。特點是各地使用的貨幣並不統一,尤其是各省鑄造的銅錢,只在本地流通,因此各省對貨幣調整的措施具有本地特色,且在同一時期內,各地又有不同。
  • 錢幣版大富翁:49枚錢幣+鈔票,建立你的經濟世界
    1991年,我畢業於復旦大學文物鑑定與博物館學專業,分配進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所屬的中國錢幣博物館工作,從此,和錢幣結緣,當上了過手財神。面對著各朝各代的錢幣,琳琅滿目,我也曾樂在其中,感慨錢幣文化的博大精深。
  • 新疆紅錢中的奇葩——熱西丁汗錢幣
    新疆紅錢是清代新疆地區鑄造的紅銅貨幣的非正式通稱,因其色紅而得名。新疆紅錢形態粗拙,版式繁多,鑄額稀少,可謂是新疆各民族優秀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晶,也是中華古錢幣寶庫中的一支奇葩。而在新疆紅錢的譜系當中,有一種較為獨特珍稀的錢幣,它雖有普通錢幣的方孔圓錢之形,但錢文卻是新疆早已不再通用的老維文---察合臺文,這就是熱西丁汗紅錢。
  • 澳門錢幣學會訪問華僑基金,參觀華僑世界錢幣博物館
    浙江省錢幣學會秘書長溫法仁和浙江省錢幣學會秘書陶蓮娜等陪同下,訪問華僑基金,並參觀了杭州世界錢幣博物館(華僑館)。華僑貨幣、錢幣博物館長儲建國,澳門錢幣學會理事長趙康池分別介紹了各自組織的發展狀況,並對加強兩地今後的雙邊學術交流、信息溝通進行了磋商。雙方還舉行了捐贈圖書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