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中國武俠小說一代宗師金庸攜各派高手於華山峰頂「談俠論劍」,大話江湖。十年後,華山之巔即將開啟一場以「絲路文明」為主題的秦嶺與黃河世紀對話,再現陝西旅遊時代的「新華山論劍」。
「華山論劍」&秦嶺與黃河對話
從武林高手「華山論劍」到「秦嶺與黃河對話」論劍華山,如今的「華山論劍」已不是火炬計劃刀光劍影的代名詞,而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文化概念。正如金庸先生所言,論劍是中國文化文雅的講法,華山論劍並不是討論劍法,也不是用劍來比武,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討與交流。
2014年5月19日,黃河之濱,秦嶺之上,華山之巔,這場山河文化與絲路文明的世紀對話將讓世人再次感受陝西旅遊的獨特魅力。
百家爭鳴 青梅煮酒論江湖
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由於雄偉奇險、山勢峻峭、壁立千仞,自古以來就有「華山天下險」、「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也正因為此,華山吸引了無數勇敢者競相前往。「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華山佔有重要一席,武林盛事「華山論劍」更是令無數武俠迷怦然心動、悠然神往。
多年來,金庸先生憑資料的記載和藝術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以奇險雄峻的華山為背景,在他的十五部小說中,有十三部提到華山,寫到「華山派」,展開他的武俠世界,描繪出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江湖畫卷。而膾炙人口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等經典名著更是將華山作為故事展開的大背景。
武俠小說對於華山的染指當首推金庸先生的「華山論劍」,對於之所以選擇在華山論劍而不在嵩山,金大俠笑談,嵩山雖然高大,但是沒有華山這種武俠小說的味道,華山有靈氣、仙氣、神氣,大自然本身就營造出了一種劍俠境界,外在的環境與內容相得益彰,能讓人產生無限的想像,被環境所感染。加之華山壁立萬仞,刀削斧劈一般,景觀險要,氣象森然,很耐人尋味。
2003年10月8日,沒有刀光劍影、狹路相逢,對華山有著深刻情結但卻從未親臨體驗的金庸先生在闖過了劉亦菲的俠女關、巍子的美酒關、聶衛平設置的殘局關後登頂華山北峰,與「巴蜀鬼才」魏明倫、「關中刀客」楊爭光、「俠導」張紀中和「北大醉俠」孔慶東從「劍影江湖」、「俠旅萍蹤」、「金劇春秋」、「情為何物」四個角度大話江湖,全球眾多的金庸迷隨著電視現場直播,了卻深埋心底的一個夢———金庸華山論劍。
自此,「華山論劍」被作為一現代成語用來形容高手過招,意味著最高境界的交流、探討和較量。
絲路文明,織就美麗陝西
華山給金庸創造了一個自然的江湖境界,金庸給華山創造了一個虛幻的武俠藝術世界。「論劍」已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討與交流,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國際、英雄與草根、經典與流行……這些表面相悖的概念,其實都可在內涵上相互交流、乃至交融。這是「華山論劍」的時代意義,也是「論」之宗旨。
2013年5月19日「中國旅遊日」,陝西首次以「秦嶺與黃河對話」的文化創意,向旅遊市場展示了「山河競秀」的陝西旅遊新格局、新風貌,這場在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翠華山天池畔盛大舉行的世紀對話以陝西境內的中國「父親山」大秦嶺,中華「母親河」黃河為題,通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上善若水」、「山河共舞」四個回合,全方位闡述了陝西旅遊的文化魅力、山水特色、市場張力和廣闊前景,獲得了國內外旅遊市場的廣泛好評。
攜山水氣質,穿越武俠時空,回歸華山之巔。2014年5月19日,一場陝西旅遊的「華山論劍」——「秦嶺與黃河的對話•絲路文明」將於在華山北峰榮耀上映。知名學者、著名專家、文化名人將在「天險」之上,通過論劍把陝西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人文美、自然美、文化美、現代美推廣到海內外。
千百年來,秦嶺與黃河在護佑著三秦大地的同時,也哺育著華夏文化和中華文化,孕育出波瀾壯闊的絲路文明。陝西的省會西安就是聞名中外的古絲綢之路起點,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由長安(今西安)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由於這條西運的貨物中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稱為「絲綢之路」。這條與東西方文化、商貿交流的最早通道,在歷史上為中國與世界融通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並被世界各國廣泛認可。
近年來,陝西依託絲路文化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先後建立起了反映絲路文化的大唐西市景區、專題博物館等產品體系,並與西北諸省聯合推出了絲綢之路精品旅遊線等,建設了集旅遊、商貿、休閒為一體的絲綢之路風情街。濃濃的絲路文化,展現在大雁塔、大明宮、大唐西市、茂陵等陝西眾多文物遺址類景區之中,並被旅遊市場所廣泛青睞。新時代下絲路文明的交融,為陝西注入了無限活力和生機,也讓今天的陝西旅遊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山河對話,釋放陝西旅遊創新力
5月9日上午,唐華賓館大廳正中,一塊即將移師華山的巨型石雕 「秦嶺與黃河對話」赫然醒目,巨石周圍,身著華麗服飾的唐仕女、仕官們以特殊的方式——美輪美奐的仿唐迎賓式迎接著前來出席活動的貴客們。
唐華賓館生態庭院內,湖水碧波、風光綺麗。潔白的天鵝舒展著翅膀在湖面上悠然自得,優雅的孔雀抖擻七彩羽毛在舞臺旁邊的樹枝上盡情舒展風姿。生態湖邊,唐仕女長裙飄曳,曼舞輕颺。在古典而又清新的唐風唐韻中,一場極富創新元素的水上新聞發布會拉開了2014「秦嶺與黃河對話」的序幕。
一座大山的雄起/造就了南北兩個氣候/北邊咥面南邊吃米
一座高山的聳立/閨藏熊貓、直瀉飛瀑/萬頃林海波濤連綿
這座大山增添了中華的厚重/老子講經、華山論劍、驪山烽火/文人騷客發出激情詠嘆。
黃土地是溫情的母親/秦嶺就是偉岸的父親……
發布會開始,陝西旅遊形象大使孫維深情款款的用唐朝普通話——陝西話吟誦了陝西省旅遊局局長楊忠武的詩作——《唱給大秦嶺》,大氣雄渾的詩作與隨後播出的「秦嶺黃河與絲路文明」紀錄片一起扣動了現場不少人的心弦。
「陝西旅遊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和豐富的文化資源。橫貫陝西的秦嶺山脈,既是這種地理與文化高度的象徵,又是旅遊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與秦嶺遙遙相望的黃河,是中華文化的搖籃,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之一。秦嶺與黃河的護佑與關愛,以及取之不盡的文化與山水資源,為陝西旅遊注入了無限生機與活力,也讓3700萬陝西人民從中感受到更多的自豪與愜意。」發布會上,陝西省旅遊局副局長陳清亮動情的講道。
本次大型主題活動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通過專家學者的對話活動,將推進絲綢之路的旅遊發展,進一步提升陝西旅遊的形象和影響力。「穿越大秦嶺•聆聽黃河風」大型自駕採風取水系列活動、「保護華山松」秦嶺生態安全公益行動、國際生態安全頒獎典禮、中國旅遊日陝西省啟動儀式、「秦嶺與黃河的對話」主題對話等亮點紛呈的分項活動都將為廣大遊客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媒體互動傳播「生態文明」理念是本次「對話」系列活動的一大特點。由旅遊媒體、都市媒體、網絡媒體、廣播數字媒體共同組成,文化名人參與其中的大型採風取水系列活動將於5月16日由西安啟程,歷時3天,總行程5000餘公裡,從不同方向穿越陝西境內,一路採集包括黃河沿線、渭河流域、漢江之濱、丹江水系等20多條河流水樣。5月18日,各路採風取水團隊將匯集華山,舉行融三秦之水「保護華山松」環保公益行動。
據介紹,這場由陝西省旅遊局主辦,鳳凰衛視、陝西衛視、西北旅遊文化研究院和華山風景名勝區協辦的主題活動,預計活動影響力覆蓋人群將超過2億人次,眾多文化名人、專家學者、新聞媒體將分別參與活動各個項目,使其成為傳播陝西旅遊文化魅力的「國際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