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書店兒童館成毀書重災區,「熊孩子」撒野書店該管管了

2020-12-23 澎湃新聞

一些書店兒童館成毀書重災區,「熊孩子」撒野書店該管管了

田儒森/貴州都市報

2017-12-05 19:55

「熊孩子」在書店搗亂,書籍亂扔一地。貴州都市報 圖

12月3日,貴陽一網友在微博上發帖稱:「兩個『熊孩子』太搗蛋了,把一家書店的書弄得亂七八糟,害苦了書店裡的小姐姐們。」事實上,網友們在譴責小孩子調皮搗蛋的同時,也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不文明閱讀是否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表現呢? 對此,貴州都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熊孩子」書店搗亂

記者昨日看到,這條博文被大量網友關注並轉發,文中附帶了7張照片,網友們直呼「不敢直視,簡直太恐怖了。」照片上顯示,書店一角的書籍散落一地,混亂不堪,一張小圓桌也變成了兩半。

到底怎麼回事? 樂轉城市書房一工作人員透露,12月1日下午6點過,書店來了兩名「熊孩子」,趁工作人員不注意,他們才創作出如此「傑作」,害得工作人員收拾了大半天。

「小孩子搗亂是不對,我們也有一定責任。」工作人員表示,在熊孩子搗亂時,工作人員應該及時前往制止,而不是等搗亂結束後,再發微博反映此事。這名工作人員說,他們並沒有打算找孩子家長麻煩,而是希望孩子家長看到後,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們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少兒館成重災區

熊孩子在書店搗亂,是否屬於偶然現象呢? 記者走訪了貴陽市幾家大型書店發現,不良的閱讀習慣,少兒館則是「重災區」。

朱桂湘在新華書店工作了9個年頭,提及平時市民前往書店看書的一些不文明閱讀習慣時,她搖頭直呼「少兒館就是『重災區』」。她說,新華書店有4層,3層是少兒館,一到周末,前來看書的孩子多,大多數孩子不夠自律,亂翻書,姿勢各樣,且喜歡大聲喧譁。有時成套包裝好的書籍,孩子們會趁工作人員不備時拆開,甚至從3樓拿到2樓看,看完了也不歸位,隨便往其他書架放,害工作人員找得夠嗆。

「像這種情況,3名工作人員起碼要花2個小時才能整理完。」朱桂湘說,因此,少兒館裡的書籍破損量是最嚴重的。

和新華書店一樣,西西弗書店工作人員也表示,大部分成年人閱讀習慣都很自覺,偶爾會出現不歸位現象,但是極少。不過,兒童閱讀區域確實讓人頭疼,首先是孩子們喜歡亂拿亂放;其次,孩子們喜歡大聲喧譁,工作人員只能反覆地進行勸說。

需要及時制止

記者昨日特意在新華書店觀察了近半小時,在少兒館裡,孩子們看書的姿勢各異,但他們都有一個通病,一本書沒翻幾頁就換下一本,地上扔得到處都是。

市民劉女士說,大學時,她曾在圖書館兼職,若大家都能自律,將看完的書籍認真歸位,這樣一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也就輕鬆多了。

對於熊孩子們在書店搗亂,她也表示,如果看到的話,她一定會及時制止,並進行勸說及說服教育。她說,在培養孩子們喜歡閱讀的同時,也應該教會孩子們尊重書籍,並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原標題:《「熊孩子」撒野,書店小姐姐求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貴州

相關推薦

評論(56)

相關焦點

  • 「熊孩子」撒野 書店小姐姐求饒
    』太搗蛋了,把一家書店的書弄得亂七八糟,害苦了書店裡的小姐姐們。」「熊孩子」書店搗亂記者昨日看到,這條博文被大量網友關注並轉發,文中附帶了7張照片,網友們直呼「不敢直視,簡直太恐怖了。」照片上顯示,書店一角的書籍散落一地,混亂不堪,一張小圓桌也變成了兩半。到底怎麼回事?
  • 7歲熊孩子在書店撕壞書,店員要求賠償,奶奶:是書的質量不好
    熊孩子真有那麼可怕嗎?那為什麼熊孩子會一步步變成討人厭的小魔頭?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大人已經逐漸在適應這個社會。但是兒童卻在一步步探索這個社會,在探索中難免會犯些小錯誤,做出人意料的事情。熊孩子的寶寶共同特質分兩種:自我為中心和年紀小。
  • 這個孩子竟大罵書店服務員!網友:讀再多書有什麼用
    >卻被孩子指著鼻子罵「我來了這麼多次了就你管我」「信不信我抽你」「我投訴你」書店裡大聲朗讀被勸阻男孩反罵工作人員視頻拍攝者稱他們有什麼書可看的你哪隻眼睛看到他們都在看書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投訴你我來這兒這麼多次了你憑什麼管我」戴口罩的女士疑似男孩家長
  • 自己做錯了罵書店服務員「信不信我抽你」,這是愛讀書的孩子?
    「我來了這麼多次了就你管我」「信不信我抽你」「我投訴你」書店裡大聲朗讀被勸阻男子反罵工作人員那姑娘就說:」我怕您影響別人看書了」這小孩就開始說:「他們看什麼書啊,他們有什麼書可看的,你哪隻眼睛看到他們都在看書,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
  • 男孩竟大罵書店服務員!家長:他還是個孩子
    在書店保持安靜按理說是每個人都該懂得的基本素質但是…5月8日,在北京五棵松言幾又書店,一個男孩在裡面上外教課時那姑娘(書店工作人員)就說:「我怕您影響別人看書了。」結果小孩就開始說:「他們看什麼書啊?他們有什麼書可看的?你哪隻眼睛看到他們都在看書?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投訴你?我來這兒這麼多次了,你憑什麼管我?
  • 在書店這麼罵服務員的,居然是個半大孩子……
    來源:北京晚報據網友爆料,5月8日,北京五棵松某書店一男孩在書店裡上外教課,大聲朗讀英語,工作人員善意提醒,卻被孩子指著鼻子罵:「我來了這麼多次了就你管我」「信不信我抽你丫的」「我投訴你」。那姑娘就說:「我怕您影響別人看書了」這小孩就開始說:「他們看什麼書啊,他們有什麼書可看的,你哪隻眼睛看到他們都在看書,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丫的,投訴你,我來這兒這麼多次了,你憑什麼管我。」
  • 兩熊孩子大鬧書店 把"藏書閣"當遊樂園 盤點合肥最值得去的文藝書店
    小朋友進書店這是愛學習的表現啊,不過也有例外。 12月3日,貴陽樂轉城市書房師大店就來了兩個「熊孩子」,趁工作人員不注意,一個8歲左右的女孩和一個3、4歲的小男孩先後進入放書的隔間,關上房間門。小男孩進門後鑽進了桌子下,小女孩則直接把桌子上的書推倒,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小男孩也學著將書推倒在地,兩人開始了「瘋狂推書」之旅,玩的不亦樂乎。
  • 圖書館、書店變遊樂場、片場……找個安靜讀書的地方咋這麼難?
    管好手機,從我做起」。圖書館、書店是為廣大群眾提供選書、讀書的場所,更需要安靜、整潔、文明、有序的環境氛圍,而相比售票的劇場和影院,閱讀空間一般都是免費對外開放的,人員的隨意性和流動性都比較強,不文明現象也就更為普遍和多樣。
  • 書店變身成免費「託管所」(圖)
    自備乾糧書店成了「託兒所」昨天上午,記者走進汶河南路新華書店。還未進門,就聽到兩個中學生高聲談論。在二樓流行小說圖書專區前,五六米的通道,有十五六個孩子席地而坐,捧著手裡的圖書如痴如醉。如果想從書架的這頭走到另一頭,必須要一個個繞過孩子們,左躲右閃才能通過。
  • 網際網路+AI時代的書店革新之路:兒童書店變身為研學基地
    上海國際童書展期間,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的展區內一些孩子和家長在挑選書籍。未來網 記者 程婷 攝實體書店的時代困局網際網路時代,一方面電子書、有聲讀物、視頻產品興起,另一方面線上購書變得快捷方便,實體書店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局。
  • 上半年童書零售市場如何?30家實體書店銷售大調查
    當成人閱讀備受移動網際網路衝擊時,童書似乎成了紙質書的希望和淨土。多年來,童書以兩位數的增長速度迅速發展,2019年1季度繼續增長13.71%,持續領跑出版業大盤,從「黃金十年」向「大時代」邁進。但在銷售渠道日趨多元的當下,童書銷售情況如何?
  • 臺灣最大書店: 誠品還要關幾家?傳統書店將成臺灣稀有風景..
    、文具館,空間規劃和書籍組合,皆因應周邊學生、上班族、通勤族與社區家庭的需求,以生活風格、雜誌、親子教育、童書、商業金融、電腦語文、工具書等為主。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表示,其實不只誠品書店,自3、4年前開始,不少地方書店便陸續收攤,2、3年前金石堂也關閉許多門市,而書店關門對出版社最直接的影響便是發行量與銷售量,沒了實體書店,讀者摸不到書,導致銷售量下降,讓出版社難以獲利,連帶影響到的便是作家收入。
  • 新華書店首個兒童書店來了!業內人士教你這樣選童書
    可愛寬大的屋形座椅,琳琅滿目的各種繪本散布其間,還有觸手可及的就是榮獲凱特·格林威獎、安徒生獎的大師級作品……今天是六一兒童節,重慶新華書店集團旗下的首家兒童閱讀成長體驗主題書店,「萌想+」也在大坪英利大融城正式迎來了第一批小顧客。包括親子閱讀在內,學畫畫、泥塑、紙藝、布藝等孩子鍾愛的在這裡都能找到不說。
  • 這個孩子大罵書店服務員 網友:光愛讀書有什麼用
    5月8日,在北京五棵松言幾又書店,一個男孩在裡面上外教課時大聲朗讀英語。工作人員善意提醒,卻被孩子指著鼻子罵:「信不信我抽你?我投訴你!」視頻的拍攝者表示,男孩已經在書店裡跟外教學習了一兩個小時,特別大聲地在念,因為大家都很安靜,聲音顯得尤其大。那姑娘(書店工作人員)就說:「我怕您影響別人看書了。」結果小孩就開始說:「他們看什麼書啊?他們有什麼書可看的?你哪隻眼睛看到他們都在看書?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投訴你?
  • 雜貨店還是書店?書只是一部分,當今民營書店是怎樣運營的?
    西西弗書店的兒童區吸引了不少讀者。  實際上,不僅僅是品聚書吧,濟南幾乎所有的線下民營書店,都在「售書」的生存線上謀求轉型。記者走訪發現,失去了扶持,僅僅依靠售書,實體書店實現「財務自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目前濟南的民營實體書店中,「書」已經不再是書店的全部,甚至在有些店裡,書僅僅只是「點綴」。  在世茂國際廣場一樓的西西弗書店,雖然不算顧客盈門,但人流量明顯高於品聚書吧恒隆店。
  • 「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客人在投幣箱裡放進錢,拿走書,全程憑藉自覺,無人監督。這家沒有店員的書店由臺北老字號舊書店「舊香居」老闆吳輝康和吳雅慧父女創辦。「我把這家書店看作一個有趣的實驗。」吳雅慧說,「這裡有理想化的部分,考驗我們與客人之間的相互信任。」
  • 特寫:「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客人在投幣箱裡放進錢,拿走書,全程憑藉自覺,無人監督。這家沒有店員的書店由臺北老字號舊書店「舊香居」老闆吳輝康和吳雅慧父女創辦。「我把這家書店看作一個有趣的實驗。」吳雅慧說,「這裡有理想化的部分,考驗我們與客人之間的相互信任。」
  • 盤點北京適合孩子看書的兒童書店!
    原裝進口並精選0—18歲獲獎熱賣童書,種類涉及低幼書、圖文書、繪本、電影讀本等各個方面逾萬種,創新的風格、多樣的書種、為寶寶營造世界地球村的多元化學習空間。來到這裡您只需要讓寶寶用眼睛探索圖畫書的多樣彩紋,及趣味盎然的故事。體會全世界所有最可愛、最棒的圖畫書,為寶寶所開啟的新世界。
  • 上海實體書店突圍:鹿鳴書店在自己領域做深透(圖)
    位於靜安寺的蒲蒲蘭繪本館,書店的空間設計非常切合兒童心理。 記者 葉辰亮攝  近兩年來,上海推出一系列以政策和資金大力扶持實體書店的舉措取得了階段性實效。  蒲蒲蘭繪本館 為孩子提供優秀讀物  在網絡書店擁有海量圖書資源優勢的情況下,追求圖書種類「泛而全」的經營模式已被證實為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  這兩年在業界聲名鵲起的上海蒲蒲蘭繪本館定位非常明確,即「給小讀者及其家庭提供世界最優秀的兒童讀物」。
  • 世界最美書店掠影
    1951年,美國人喬治·惠特曼在徵得創始人比奇同意後,讓自己新開的書店沿用莎士比亞書店的名字,並繼續發揚書店的人文精神,為讀者免費提供住宿,條件是每天幫書店幹兩小時活、讀一本書。據統計,已有超過4萬名文學愛好者在這裡借住過,一些人在此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走進書店,房子很舊,空間狹小,英文書籍分門別類地擺放在書架上,在暖暖的燈光中,產生了人與書相依相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