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春節和情人節,讓巧克力的銷量大增。而素來享有「巧克力中的貴族」美譽的松露巧克力更是成為年貨必備及情人節禮物的首選。然而,記者發現,在高端面目的背後,大部分松露巧克力其實都是「低端」的代可可脂巧克力,有些產品代可可脂含量超過5%,根據我國相關行業標準,這類產品甚至不能直接稱為「巧克力」。
松露巧克力只是長得像「松露」
松露巧克力這個名字讓很多人誤以為是「含有松露的巧克力」,實際上,松露巧克力除了在外形上近似於法國有名的蕈類「松露」,和松露並沒有實際聯繫。
有資料顯示,松露巧克力起源於法國皇室,因而被稱為「巧克力中的貴族」。在人們印象中,純正的松露巧克力必有法國血統,所以國內售賣的松露巧克力幾乎都打著法國或比利時進口的旗號。在口感上,松露巧克力比普通巧克力更為細膩、順滑,幾乎入口即化,更易讓人產生「原料純正、做工精細」的高端感。而這些註定了松露巧克力的不菲身價。
目前,國內銷售的松露巧克力主要銷售渠道是網際網路,在京東商城、淘寶、1號店等大型網店中,松露巧克力都是非常熱銷的零食、糖果類商品。幾十到上百元的價格,將這類巧克力的主力消費人群鎖定在白領階層等一些中等消費人群。
熱銷松露巧克力代可可脂唱「主角」
記者大致統計了一下幾家大型網店的松露巧克力品牌,大概有十餘個。鋪貨較多的主要是德菲絲、巧羅、法國喬慕、卜珂幾個品牌。其中,以德菲絲松露巧克力銷量最好,根據京東商城中這款巧克力暢銷度的介紹,「德菲絲佔據了松露巧克力市場超過70%的份額,僅僅去年一季度在國內就銷售了4000噸,相當於至少20頭藍鯨的重量。摞成一排,是馬裡亞納海溝深度的1000倍;全球每1個人平均都能分到一顆。引入中國14年,銷售掉的全部巧克力,排成一行能繞赤道1圈。」
1kg裝德菲絲松露巧克力的售價99元,如果以高端巧克力應有的身價揣度,這個價格並不算貴。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就能享受到進口高端巧克力,也正是德菲絲的促銷策略。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記者從網上購買了一盒德菲絲松露巧克力,注意到其包裝上的商品名中有「代可可脂巧克力」的標註。
代可可脂是一種以可可脂以外的植物油為原料,用氫化或非氫化方法製成的熔點和口感近似於可可脂的配料。真正的巧克力核心原料應是可可脂和可可粉,巧克力所具有的獨特風味就來源於可可脂。但可可脂比較貴,作為相對便宜的替代品,代可可脂就有了市場。
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介紹,以棕櫚油為原料加工出來的代可可脂物理性能與可可脂很接近,兩者都屬於飽和脂肪高的油脂,在口感上,代可可脂足以以假亂真,只是沒有可可脂的固有風味。更低級的代可可脂則可能只用一般的氫化植物油來做。德菲絲松露形代可可脂巧克力的配料首位是植物油,其次是白砂糖、低脂可可排在第三位。
代可可脂巧克力較可可脂巧克力成本低,因而也就有較大的價格空間,以低價吸引消費者。而一般消費者在口感上無從區分這兩種巧克力,因而代可可脂巧克力還是有比較大的市場。為此,2006年我國商務部發布了《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製品》行業標準,規定凡是代可可脂添加量超過5%的產品都必須註明「代可可脂巧克力」或「巧克力(代可可脂)」,而不能直接標註為「巧克力」,以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註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籤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繫;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繫,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