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赤水市官渡鎮金寶村的蔬菜大棚裡正在搶抓天氣轉暖的有利時機,進行辣椒育苗。
袁應福(左一)在大棚進行辣椒育苗「趁著這個天氣,抓緊點栽辣椒苗苗,巴適得很喲,今年村裡還要調整大家農業產業發展這塊呢,我把辣椒種好,先開個好頭,接下來好帶著大家幹得順順噹噹。」金寶村黨支部書記袁應福在大棚裡吆喝著也沒停下手上的動作,正往地裡的育苗盤裡一粒一粒地放置辣椒種苗呢。洗盤、覆膜、灌水、扒土、倒種、擺盤……每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大家說我們貴州人『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我倒覺得是『三天不吃辣身上軟塌塌』。因為貴州的天氣本來就潮溼,吃辣椒不光是為了滿足口感,更是可以排溼,而且辣椒富含的多種維生素可以滿足身體健康所需;所以辣椒是我們貴州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我感覺種植它應該是很有前景的,我希望我們能把這日子過得像辣椒那樣『紅火』。」袁應福笑著說道。 為了把村裡的經濟搞好,帶領村民們增收致富,袁應福可沒少想辦法、找出路。近幾年他看見村裡很多空土地,都沒有得到合理利用,就想著應該種點啥?說幹就幹,袁應福想到了種辣椒,他先是考察了辣椒種植的適宜環境,發現村裡的條件很符合。今年,他又自掏腰包,率先出錢育了3萬多株辣椒苗,待育苗35天後,就免費分送給村民移栽。
村民們知道支書帶頭先種辣椒後,積極性都很高,先空出了10畝地等著栽種辣椒。辣椒的生長期是2至3個月,成熟後,一顆辣椒苗可以結350至400個辣椒,現在預計栽種的辣椒麵積將超過20畝,產量高,不愁銷,這樣的產業可以實現村民們穩定增產增收,也能有效解決就近就業。 「他們種出辣椒,想自己賣就自己賣,不想自己賣我就和銷售商協商好按市場價收購,我覺得不管是做什麼產業,只要村民們嘗到了甜頭,都會繼續好好幹的。」袁應福說。 據了解,近年來官渡鎮把產業富民作為助推脫貧、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今年官渡鎮金寶村採取「產業大戶+農戶」模式,集中流轉土地80餘畝,引進了夏黑葡萄等水果幼苗,發展起了四季豆、茄子、辣椒等應季大棚蔬菜,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產業興,鄉村興;產業旺,農民富」的發展目標。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詩雨
通訊員 曾靚編輯 何濤編審 胡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