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唐珍珍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疫情,洞口竹市鎮全體黨員幹部聞「疫」而動,衝鋒在前,始終戰鬥在抗疫一線。
隨時待命
平溪江畔,竹市鎮正雷厲風行地部署安排著防疫工作。邵懷高速大水出入口防疫監測站點的布置、全鎮34個村(社區)有湖北旅居史和密切接觸史人員的摸排、疑似病例的送治等等,無不考驗著這個有九萬多人口大鎮的調度、指揮、協調能力。
「尹主任,我村有一名武漢返鄉人員出現咳嗽、發熱症狀!」正月初三凌晨2點,竹市鎮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尹文武接到紅旗村黨支部書記梁光石的電話。正是睡夢最酣時,但也得擾人清夢,尹文武硬著頭皮撥通了鎮黨委書記胡小革的電話。還沒反應過來,電話已接通。尹文武向黨委書記胡小革報告了這一緊急情況。「立刻安排車子把他送去縣人民醫院,一刻不得延誤!」胡小革說道。在鎮、村幹部的齊心協力下,患者第一時間被送到了縣人民醫院進行隔離治療。
「昨天晚上,我在家裡吃了晚飯!」2月6日早上,尹文武在辦公室笑著告訴大伙兒。據了解,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竹市鎮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的工作人員都吃住在鎮,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正月初四凌晨4點多,邵懷高速大水出入口的防疫檢測站點停電,我們忙活到天亮。在檢測站的十天十夜,我們共給7223臺車中的18464人測量了體溫。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人員,必須隨時待命!」尹文武說道。
有求必應
截至目前,竹市鎮共排查出390名湖北旅居史人員,其中 71人正在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而這71名居家隔離的人員中,曲塘村就佔了31個。對隔離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最能體現患難中的溫度。
梁克進是竹市鎮曲塘村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之一。2月6日13時08分,居家隔離的第六天中午,正在做中飯的他,發現煤氣用完了,家裡存的柴火也被雨水全部淋溼。他猶豫著撥通了支部書記楊相愛的電話:「楊書記,家裡煤氣用完了,做不了飯,可不可以幫忙送?」言語間或多或少有點不好意思。
「可以,我馬上聯繫。」沒想到,電話那頭的聲音溫和而堅定。
十分鐘後,楊相愛和曲塘村民兵營長楊期勇帶著灌滿的煤氣罐出現在了去梁克進家的馬路上。「這罐煤氣,是期勇家裡過年預留的,先救急!被隔離人員相對來說心理更脆弱、更緊張,在生活上,我們村幹部一定要做到有求必應!」楊相愛說道。
「外面還下著大雨,平時自己換煤氣都沒這麼快!我想和他們握握手,想留他們喝杯茶,但...沒說出口......等下次吧!」梁克進感激地說道。
堅守一線
「近段時間,疫情蔓延嚴重,為了大家的健康,無特殊情況,儘量不要外出,不要與外人接觸,不要在自家院落聚會、扎堆、打牌、打麻將......」在竹市鎮塘山村,支部書記付學文把自家小車改裝成疫情知識宣傳車,在村道上一遍一遍播放著他用當地方言錄製的音頻。
正月初六,曲塘村五保戶老人楊柏凡病故,為避免在操辦白喜事的過程中聚眾開餐,曲塘村村支兩委幹部成功勸說老人侄兒放棄當地傳統土葬,改為火葬。
在秀豐村,從後備幹部到離任支部書記,從入黨積極分子到預備黨員,從普通群眾到村支兩委幹部,都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在竹市鎮的每個村(社區),戴上黨徽、袖章的「黨員先鋒隊」迅速集結並在第一時間走上疫情防控最前線,他們宣傳防疫知識,進行耐心勸導,處理突發狀況,科學引導村民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