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公司集體抵制之後 文華財經重啟IPO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蔣牧雲張榮旺上海北京報導

  近日,上海證監局網站發布了期貨軟體商上海文華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華財經」)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備案情況報告。文華財經官網顯示,公司旗下產品打入了135家期貨公司。

  不過,關於135家期貨公司的這一數據,如今或許將被改變。2020年年初,多家期貨公司暫停接入文華財經的軟體。儘管文華後續對軟體進行整改,恢復了對期貨公司的接入。但《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文華財經整改期間,其市場份額被其他的軟體商侵蝕。

  此外,這也是文華財經第二次衝刺IPO。早在2015年,文華財經就曾提交過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擬公開發行新股和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的實際發行總量不超過1334萬股。但在2018年終止審查。此次再度衝擊IPO,對公司有怎樣的戰略意義?對失去的市場份額公司後續如何應對?針對一系列問題,記者向文華財經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應。

  與期貨公司矛盾激化

  2020年1月,廣州期貨曾公告表示:「經我司排查,目前提供的交易軟體中,文華財經交易軟體暫不符合監管要求。我司將繼續跟進了解文華財經交易軟體整改情況,若其在2020年1月21日前仍無法滿足監管要求,將面臨停用的風險。」

  1月6日,文華財經強勢回應稱,近期市場上流傳「文華財經交易軟體存在不符合監管要求的情況及可能停用」系謠言,是部分「小期貨公司不想投入,拒絕升級而已。僅僅個別不想升級的小期貨公司客戶,會受到影響」。

  隨著事件發酵,多家期貨公司都進行了公告稱,自1月17日夜盤開始,將關閉文華財經軟體和ATP,屆時,將無法使用此軟體進行交易登入、查詢、交易等功能。文華財經隨後發布公告,針對此前聲明作出進一步說明,並於1月15日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承諾目前最新技術方案已完全符合監管要求,如仍未達到監管要求,將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據悉,上述「監管要求」指的是為完成穿透式監管合規整改工作,期貨公司開展的中繼代理軟體管理和認證工作,其中包括要求客戶通過交易終端軟體下達交易指令的,期貨公司應確保客戶下達的交易指令直達其信息系統等。

  不過,在這一時間的背後,透露出的是文華財經與期貨公司之間的矛盾。資深期貨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文華財經自身沒有個人客戶,其個人客戶都是由合作的期貨公司導流獲得。然而,文華財經在已經收取期貨公司軟體費的情況下,又向手機端客戶收取費用,這引起期貨公司的強烈不滿。

  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文華或許認為軟體客戶黏度大、且形成了使用習慣,所以在沒有同期貨公司進行充分溝通的情況下,就獨自向由期貨公司引流過來的交易者收取費用。但本質上,文華財經源源不斷的客戶增長量,是眾多期貨公司開發客戶的成果。

  由此,文華財經和期貨公司的關係一旦僵化,期貨公司感受到來自軟體公司的威脅,自然不再將新流量導向文華財經。目前,已有部分期貨公司停止了新客戶的導流。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期貨行業客戶流失率和虧損率很高,一般新用戶進來的活躍時間在3到6個月左右。一旦期貨公司停止輸送流量給文華財經,意味著文華財經將只剩下存量客戶,隨著時間的流逝,活躍客戶只會越來越少。

  市場份額被侵佔

  此外,在這次整改期間,其他的期貨軟體紛紛搶佔市場。在上述期貨公司的公告中,不少直接註明建議選擇其他交易軟體避免交易的影響,並大力推薦自有APP。

  比如,南華期貨提示投資者,已經按要求完成改造的終端有南華期貨APP、博易、易星、同花順、無限易、匯點等軟體,可在公司官網下載。再比如,交易軟體同花順就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中發文爭取用戶。文章中標紅強調,公司所提供的方案不但滿足合規要求,更重要的是交易接入完全免費等。

  那麼,文華財經在競爭下是否有不可替代性,其自稱金融科技公司,其科技技術的應用是否能在軟體使用中獲得體驗?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文華財經的軟體界面設計、以及交易時尋找合約、調取數據、交易下單等多種體驗確實優於其他軟體。但和期貨公司的矛盾公開化之後,確實被很多軟體公司搶佔市場。比如一些投資團隊在文華財經整改期間,為避免無法繼續使用,下載了多個其他軟體,雖然後續文華財經的使用恢復了,但由於手機端下單收費的規定,目前也只通過免費的電腦端進行下單動作。

  「畢竟,對於專業的交易者或交易團隊而言,只要軟體能下單,能夠替代文華財經的軟體其實很多。對於大機構而言,一般都會自主研發量化軟體,而文華財經的量化語言用的是非常簡單易上手的麥語言。」其表示。

  該業內人士還告訴記者,如今其他期貨軟體商如同花順等,實力不容忽視,其中一些軟體的手機端使用感已經僅次於文華。若有資金實力強大的軟體商開發出類似文華財經絕大多數常用功能的手機端軟體,同時又向用戶免費開放,將對文華財經形成非常大的競爭壓力。

  此外,作為一家軟體服務商,文華財經還通過香港中一期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一期貨」)涉足外盤經紀業務。資料顯示,中一期貨2011年在香港成立,2013年取得香港證監會期貨合約交易牌照。其官網也顯示中一期貨股東具有文華財經背景。

  文華財經此前預披露的IPO招股書顯示,中一期貨2014年時業務剛剛起步,當年營收-0.18萬港元,虧損302萬港元;2015年上半年營收增至22.14萬港元,但仍虧損155.3萬港元。不過,2016年該公司業績大幅提高,營業收入達到3860萬港元,淨利潤1324萬港元。

  然而業內有觀點表示,文華財經上一次IPO審核中止,與其當時利用品牌知名度和層層代理商網絡,聯合中一期貨為境內個人從事外盤交易提供渠道有關。那麼,這次上市的主體中,是否包括了中一期貨呢? 對此文華財經並未回應。

  而關於文華財經將香港期貨牌照納入業務生態中的考慮,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文華財經的內盤對接了100餘家期貨公司,外盤在2018年以前只對接了中一期貨,2018年後才拓展至包括中一期貨的6家。這相當於在國內期貨公司在文華上面交易的客戶,部分會成為中一期貨公司做外盤期貨的準客戶。特別是,任何一個登錄文華財經手機端交易的交易者,都是需要留下聯繫方式的,所以文華財經想要獲得其他所有在文華端交易的期貨公司客戶信息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可以看到,文華財經借眾多對接的期貨公司獲取流量,進而可以將部分轉換為自己的期貨業務。隨著其獲取的流量越多,對期貨公司形成的威脅就越大,這也是出現年初期貨公司聯合「對抗」文華財經情形的主要原因之一。那麼,此次文華財經的二次IPO衝擊能否成功? 若成功的話能否使其擺脫流量斷流的風險呢?

  文華財經大事記

  2015年11月

  首次申請IPO

  2018年年初

  外盤期貨對接拓展至6家

  2018年4月

  首次IPO終止審查

  2020年1月

  多家期貨公司公告暫停接入文華財經

  文華財經整改完成

  2020年9月

  啟動上市輔導備案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責任編輯:韓藝嘉)

相關焦點

  • 期貨公司集體封殺文華財經 自研APP成主流
    來源:東方財富網佔據國內期貨市場最大市場份額的交易軟體——文華財經遭遇「集體封殺」。2020年1月10日,中信期貨、永安期貨、華泰期貨、海通期貨、南華期貨、廣發期貨、招商期貨等一批國內頭部期貨公司紛紛發布公告,宣布將於1月17日或1月20日,暫停文華財經的交易接入。
  • 文華財經「至暗時刻」 數十家公司聯手抵制 發生了什麼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文華財經經歷「至暗時刻」 數十家公司聯手抵制!發生了什麼? 重磅突發!全國最大期貨交易軟體逼近「死亡」,數十家公司聯手抵制!到底發生了什麼?投資者有何影響?期貨市場最大交易軟體——文華財經正在經歷 「至暗時刻」。
  • 文華財經風波背後:多家期貨公司醞釀「自產」終端
    雖然在1月8日,文華財經再次發布公告表示,此前忽視了與期貨行業上下遊的溝通,目前已經針對小型期貨公司制定了特別的方案和新版軟體,但相關矛盾並沒有被化解,期貨公司與文華財經的矛盾最終在1月10日迎來全面爆發。「文華財經目前被期貨行業包括頭部公司在內的多數機構集體『抵制』,原因是多方面的。」
  • 期貨公司突然集體暫停文華財經交易接入,究竟何原因?同花順出手...
    同花順「撿漏」,ATP「躺槍」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日期貨公司集體「抵制」文華財經的情況下,另一邊同花順在其官微同花順智能科技上稱,上海期貨交易所11月20日發布了《關於落實穿透式監管相關要求的通知》。有信息系統服務商人士對記者表示,市面上的期貨交易系統大部分對客戶都是免費的,大家習慣了免費,文華財經是市面上最早一批也是目前做的最好市場佔有率最大的期貨交易軟體,它們近年來開始實施收費模式之後,相當於提高了期貨公司的成本。業內通常都是期貨公司買軟體供客戶使用,而文華財經對交易下單和行情軟體都要收費。
  • 文華財經「補丁成本」要100萬,遭頭部期貨公司集體「封殺」
    作者:董鵬文華財經在期貨行業地位,與Wind在證券行業相差不多……前兩日,還只有西部期貨、美爾雅期貨發文停用,今天則是永安為代表的頭部期貨公司集體發文。1月10日,南華期貨發布通知,根據落實穿透式監管相關要求,公司將於1月17日夜盤開始,關閉包括文華財經交易軟體(文華贏順、文華隨身行、文華贏智等)和ATP等。
  • 三大期交所延長整改期限 期貨公司人士:文華財經活過來了
    記者從新湖期貨發給客戶的一份公告證實了該消息屬實。公告稱,根據交易所通知,穿透式監管整改工作將延期至2020年3月1日,當前所有交易終端軟體可繼續使用,包括文華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現有的所有產品(下稱「文華財經」)均可繼續提供服務。
  • 被期貨公司集體棄用的文華財經 讓步服軟後能否重獲信任?
    2020年1月12日凌晨1點45分,文華財經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因為我們的傲慢自大,傷害了與我們合作多年的期貨公司的感情,給廣大期貨投資者帶來了困擾,給社會造成了負面影響,對此我們向期貨公司、期貨投資者以及廣大公眾致以最誠摯的歉意。」另外,文華財經強調,現已完成可以符合穿透式監管要求的中臺系統解決方案。
  • 文華財經發布整改公告 積極配合期貨公司進行系統升級
    來源:證券時報遭期貨公司集體抵制的文華財經事件,又有新進展!1月15日晚間,文華財經發布最新公告,承諾目前最新技術方案已完全符合監管要求,文華將積極配合期貨公司進行系統升級,確保投資者交易不受影響。文華財經在公告中稱,2018年9月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期貨經營機構客戶交易終端信息採集有關事項的公告》(證監會公告【2018】27 號),明確要求客戶指令直達期貨公司,整改時限是2019年6月14日。由於文華忽視監管要求,未能按照監管要求完成整改。
  • 全國最大期貨交易軟體文華財經逼近「死亡」
    券商中國記者致電文華財經反映情況,對方客服表示具體如何解決目前尚未最終確認,本月20日前後得到準確消息後會在文華官網和相關論壇發布通知,以最終公示為準。作為期貨市場最大的交易軟體,文華財經一直是期貨投資者的首選,為何此番期貨公司集體宣布暫停使用呢?市場各方怎麼看?
  • 文華財經遭期貨公司集體棄用 競爭對手加班加點佔位
    「穿透式監管「下期貨公司紛紛棄用「文華」短短數日之內,已有數十家期貨公司宣布與文華財經「分手」。據業內人士稱,該公司對此曾提出三種整改方案,但未獲得相關期貨公司認可,其中關鍵在於一條看似滿足合規要求的方案中需期貨公司增加部署本地伺服器(7—20臺),雙方在費用支付方面存在爭議。此外,文華財經方面的「託大」態度進一步激化了矛盾,由此出現了期貨公司紛紛關閉「文華「交易權限的一幕。
  • 吃相難看遭期貨公司集體拉黑 最大交易軟體文華財經服軟道歉
    在這場集體「逼宮」後, 1月12日凌晨,文華財經最新公告稱,向各期貨公司免費提供中臺系統的全套軟體產品和相關以此來看,一些期貨公司也在暗暗「封殺」文華財經,粗略估計將文華財經拉入「黑名單」的期貨公司近20家。   在一眾期貨公司的公告中均提到,暫停是因為文華軟體不符合穿透式監管要求。
  • 文華財經遭期貨公司集體棄用 競爭對手...
    「穿透式監管「下期貨公司紛紛棄用「文華」短短數日之內,已有數十家期貨公司宣布與文華財經「分手」。據業內人士稱,該公司對此曾提出三種整改方案,但未獲得相關期貨公司認可,其中關鍵在於一條看似滿足合規要求的方案中需期貨公司增加部署本地伺服器(7―20臺),雙方在費用支付方面存在爭議。此外,文華財經方面的「託大」態度進一步激化了矛盾,由此出現了期貨公司紛紛關閉「文華「交易權限的一幕。
  • 文華財經再度衝刺IPO,年初曾遭遇被期貨公司「封殺」風波!
    包括永安期貨、南華期貨等在內的數十家期貨公司發布聲明稱,為落實穿透式監管要求,將自2020年1月17日夜盤開始,暫停或關閉接入文華財經交易軟體,引發了期貨市場廣泛關注。二次衝擊IPO9月16日,上海證監局官網發布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輔導文華財經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備案情況報告,雙方於9月10日籤署輔導協議。
  • 永安等多期貨公司集體「造反」 文華財經又站在了行業對立面?
    來源:對衝研投10日,永安期貨、南華期貨、海通期貨、中信期貨等多家期貨公司集中發布公告,自1月17日夜盤開始,將關閉文華財經軟體,屆時,將無法使用此軟體進行交易登入、查詢、交易等功能。為何多家期貨公司同時公告停用文華財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小期貨公司」事件發酵,文華財經遭79家期貨公司聯手封殺,迎來...
    來源:國際金融報對國內最大期貨軟體服務商文華財經來說,最近過得實在有些艱難。文華財經與期貨公司積怨已久的矛盾大爆發,被79家期貨公司聯手「封殺」。2019年12月24日,不少期貨公司接到交易所郵件通知,文華財經公司軟體兩套整改方案均無法完全符合《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九十三條的規定。2019年12月31日,期貨公司收到文華財經公司郵件,文華財經提供了方案三。
  • 暫停接入交易 多家期貨公司對文華財經說「退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此前,文華財經稱,市場上流傳的「文華財經交易軟體存在不符合監管要求的情況及可能停用」系謠言,是部分「小期貨公司不想投入,拒絕升級而已。」雖然文華在其後的公告中有些「服軟」,但「小期貨公司」的說法還是引起了行業的熱議。
  • 遭期貨行業封殺,文華財經從硬剛到服軟-虎嗅網
    「集體封殺」。也就是說,若2019年日交易總人數達1萬人,那麼該期貨公司2020年購買文華財經終端的套餐價格為141萬元。這次期貨公司「集體封殺」文華財經的事件,除了拋出「落實穿透式監管要求」的理由之外,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對記者坦承「還是錢的問題」。
  • 快看|文華財經遭期貨圈「圍剿」後首家聲援公司出現,華聞期貨發...
    記者 | 滿樂1文華財經遭期貨公司「圍剿」後,首家聲援機構出現。1月12日,華聞期貨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經提前完成文華財經軟體中繼自建改造工作,並將全面支持文華現有交易終端,支持條件單、損盈單、畫線下單等現有全部功能。這也是近日一眾期貨公司宣布暫停文華財經接入後,首家支持文華財經的期貨公司。
  • 「期貨公司PK文華財經」事件新進展:文華終於讓步
    在期貨圈裡引起軒然大波的「期貨公司PK文華財經」事件有了新進展——文華終於讓步。昨日,文華財經發布公告,除了向期貨公司和廣大投資者表達歉意外,公司還表示已完成符合穿透式監管要求的中臺系統解決方案,並決定向各期貨公司免費提供中臺系統的全套軟體產品和相關技術支持。
  • 每經熱評|期貨公司PK文華財經 請不要誤傷投資者!
    每經記者:唐宗全 每經編輯:賈運可每經評論員 唐宗全1月10日,多家期貨公司公告,以不符合穿透式監管為由,聲稱要集體下線文華財經的交易軟體,要求投資者早作準備。作為期貨市場佔有率最大的交易軟體,文華財經一直是期貨投資者的首選,如今卻遭遇期貨公司集體圍攻,背後原因令人深思。拋開事件表象,我們認為,此事本質上就是利益博弈,最後演繹成了面子之爭,然後發展成了期貨公司對文華財經圍攻。在這起事件中,投資者是受害者,是無辜的,我們呼籲,雙方在利益博弈的同時注意分寸,不要誤傷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