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彩妝品牌Nars Cosmetics的創始人兼創意總監Franois Nars說,他很喜歡一個人悄悄逛絲芙蘭(Sephora),查看競爭對手的情況。這位傳奇化妝師多年標誌性的黑色西裝、烏黑秀髮和厚厚的黑色框鏡,還有渾厚並帶有法國口音的男中音,你很難想像他要怎麼不被人發現。
彩妝品牌Nars Cosmetics的創始人兼創意總監Franois Nars說,他很喜歡一個人悄悄逛絲芙蘭(Sephora),查看競爭對手的情況。這位傳奇化妝師多年標誌性的黑色西裝、烏黑秀髮和厚厚的黑色框鏡,還有渾厚並帶有法國口音的男中音,你很難想像他要怎麼不被人發現。他也承認自己偶爾會被認出來。
他對競品都挺寬容,對自己的產品也挺自豪的。
「我們做得蠻好的,我去看的時候覺著挺欣慰,因為一切都在正軌上,」他在少見的一次採訪中說,「我們有獨特的審美情趣在裡面,不是說『我們也在做化妝品吧』,但有些品牌是這樣的。」
自1994年以來,Nars就在觀察他的競爭對手了,當年他剛創辦了同名品牌,推出了12 支口紅。如今,為慶祝品牌25周年紀念日,Nars 將於本月推出一個全新唇膏系列,該系列將包括不少於60支唇膏。此外,品牌還將重新發行於1994年首次發布的12支限量版唇膏。
Nars與Bobbi Brown、Laura Mercier(與Nars Cosmetics同屬日本資生堂集團)一起,成為了第一代「化妝師品牌」的中堅力量。Nars的品牌增長很快,主要歸功於兩件明星產品:誕生於1999 年的「高潮腮紅」(Orgasm blush),還有後來推出的修容粉餅Laguna。
2000 年,他把品牌賣給了日本美容巨頭資生堂集團。過去這幾年,Nars還推出了幾款叫好又叫座的熱銷產品,包括影響了整個美容界的單品光亮柔滑遮瑕霜(Radiant Creamy Concealer)。Nars本人一直擔任自創品牌的創意總監,負責所有新產品的最終上市和命名、拍攝活動、提供門店設計的意見。品牌目前在全球已開設50家門店。
如果不是MAC 、Bobbi Brown這些同時代化妝師品牌已經衰落或面臨多年銷售難題,Nars的表現就沒有什麼好報導的了:Nars不僅從那個年代存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得很好——它的不少同時代競品則在社交媒體崛起、百貨業衰落的環境中苦苦掙扎,還要面臨Kylie Cosmetics、Colourpop等運營靈活的品牌帶來的威脅。
「這些傳統品牌崛起的時代和現在是不一樣的,當時推動和引領潮流的是品牌與製造商,他們來告訴消費者應該要買什麼,」NPD Group美容產業分析師Larissa Jensen說,「現在是消費者在主導這段對話,品牌來做調整,滿足他們的需求。」
Jensen說,多數規模更小的新品牌用的是「響應式模式」。Nars似乎也開始這麼做。
7月,Nars正在對品牌最傳統的一個品類進行全面改革,包括下調定價:Nars已經重新「改造」了品牌的核心口紅系列,並發布72 種新色號(包括品牌最早的12個色號)。口紅價格從原來的 28 美元降至 26 美元,力圖吸引更多年輕新客,同時繼續提供定價 34 美元的奢華線。
「對現在的品牌來說,『分層定價』至關重要,」Nars Cosmetics總裁、資生堂卓越化妝中心總裁Barbara Calcagni說。她說Nars在2018 年推出Climax睫毛膏的時候也採用了這種策略。Nars現在越來越多在用這項策略了。
Nars 的成功也因為品牌保持了極高的連貫性,包括與時裝界的深刻淵源,戲謔式的產品命名哲學,還有持續不斷的產品創新。這在Orgasm腮紅系列的營銷手段中體現尤為明顯,Nars是最早一批公開使用性愛相關元素命名的品牌/產品之一。NPD Group的數據顯示其為美國現在最暢銷的腮紅產品。
Nars也是最早意識到並理解數位化威力的品牌之一,以社交媒體品牌和標籤「#Nars-issist」(這個梗來自「自我陶醉者」的英文Narcissist)與粉絲互動。Nars還比部分競品早了幾十年預見了化妝品專賣店渠道的重要性,積累了牢固的渠道合作關係。
2018 年,資生堂集團全球淨銷售達100億美元。儘管資生堂不披露單品牌銷售額,但 Calcagni 表示,在她的 11 年任期內,Nars的業務成長為原來的3倍,今年還將再翻兩番。根據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的數據,Nars在2018 年是美國最暢銷的彩妝品牌第 20 名,僅次於Chanel與Benefit,還稍高於Kylie Cosmetics。另據 NPD Group數據,Nars在美國的2018年零售總額達2.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這個數字還不包括Nars官網、精品店等直接零售渠道。業內人士估計,到 2019年底,Nars的全球銷售額將達10億美元。
但Nars也在這個越來越擁擠的彩妝市場面臨挑戰。歐睿數據顯示美國彩妝市場在2018年約為172億美元,而NPD的數據則顯示,Nars 所在的高端美妝類別如今價值約73億美元,與去年相比下降約2%。眼影、口紅等彩妝品類銷量有所下降,有些甚至達到兩位數——原因是越來越多的人寧願花錢買護膚品了。「適合發Instagram的」濃妝風格沒有以前流行了。更別說還有Pat McGrath、Charlotte Tilbury等更年輕的化妝師自創品牌也在蠶食傳統市場的份額。儘管如此,NPD 還是將 Nars 列為2018年美國市場增長最快的20大知名化妝品牌。
儘管美國銷售數據平平,Nars依舊看好這個新唇膏系列。
「我們還能看到很多機會,尤其是在亞洲。口紅這個品類在那裡還有巨大的商機,業務做得非常大,」Calcagni說。
Nars還在繼續擴張香氛香水領域,香水產品在初秋上市。對於香氛和香水,François Nars本人一直很有熱情。鐵桿香水迷早就知道Nars香氛蠟燭(最早在2000年上市),但品牌始終沒有特別宣傳過香氛蠟燭產品。
根據Calcagni的說法,品牌要忠實於François Nars的觀點始終是最優先的。她說,「我們之所以用這種方式與消費者對話,就是為了她們對品牌能產共鳴、能容易觸及,能和她們所處的環境發生聯繫。這些都是我們最最關注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始終保持靈活。」
BoF為你總結在過去的25 年裡,Nars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始終不離開「高潮」
在這個品牌,沒有什麼比「高潮」更居於核心地位的產品了,Orgasm最早作為傳統的粉餅狀腮紅問世。
「我還以為人們會因為這個名稱把產品丟開,」Nars說,「但實際上,Orgasm從未受到什麼審查。畢竟如果真要說性是不好的東西,那我們都不會活著了。」
1999年以來,消費者始終很喜歡這款帶有蜜桃金色調的腮紅。情愛元素真的好「帶貨」,Orgasm後來引發了美容產業追逐情色營銷元素的風潮。(想想Too Faced的Better Than Sex睫毛膏還有露華濃的子品牌Flesh。)
Calcagni說,Nars後來繼續把Orgasm作為吸引客戶的工具。Gartner L2美容資深專家Katie Groody表示,Nars近期的睫毛膏和眼影都頗為成功,但在絲芙蘭或是Ulta Beauty這樣的零售商,「該品牌的銷售業績很優秀,但主要還是受到Orgasm或Radiant Creamy Concealer等明星產品的驅動」。
Nars每年都會推出一個限量版的「高潮」系列,也包括與知名零售合作夥伴合作的獨家系列。零售商對Nars的創新實力稱讚有加,Orgasm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你能想到的所有產品都儘可能地推出了帶有這種色號的版本,比如唇油、液體腮紅和散粉。
不要一開始就綁定百貨搞獨家零售
Nars很有前瞻性,比所有同行更早進行化妝品專賣店,還早了幾十年。Nars在1990 年代便進駐美國的絲芙蘭和Bluemercury,後者能幫助品牌在無法直接觸及的社區進行分銷。Nars很早就與絲芙蘭進行合作對品牌成功很關鍵,後來專業化妝品零售商開始搶佔百貨的重要市場份額。
2017年,Nars開始與Ulta合作(當時Ulta正在與更多高端知名品牌合作,而Nars比MAC、Chanel更早進駐Ulta),如今在超過1230家Ulta的連鎖門店銷售。
作為一個發展成熟的品牌,Nars也努力避免與任何零售商籤獨家協議,現在不少新品牌也都是這樣做了。
創造#Nars-issist
如果參考Gartner L2統計的「數商指數」(Digital IQ Index),Nars與其類似美國品牌相比,在品牌官網、零售商、社交媒體、數字營銷等數位化渠道的表現,始終高於平均水平。
該品牌早於不少同行擁抱社交媒體,進入2010年代不久就首先在推特開設了官方帳號「@narsissist」。此後便一路發展為Instagram的熱門話題標籤,包括超過62.5萬帖子。根據Tribe Dynamics,#narsissis自2017年底至今都是被討論最多的美容品牌——僅次於#hudabeauty(美妝品牌Huda Beauty)。
根據Nars全球營銷和整合傳播高級副總裁 Julia Sloan的說法,Nars用這個標籤作為某種社交媒體互動令,鼓勵更多用戶生成內容。「我們希望創造一種『第一人稱視角』,」Sloan說。後來,品牌的粉絲們也開始自稱是Narsissist(這個梗來自英文單詞Narcissist,「陶醉於自己美貌的人」)。
但擁有忠實粉絲也有另一面:粉絲們不滿意的時候也會馬上「Call Out」品牌。2017年,Nars宣布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但遭遇了一點公關危機。一個數量不算多但聲量挺高的消費群體(包括路威酩軒集團旗下美妝品牌Kat Von D的創始人)發出了抗議,呼籲人們抵制Nars產品,因為品牌沒有兌現其「零殘忍」的承諾,而進口化妝品動物試驗在中國依舊是現實。要應對類似粉絲怨氣的品牌也有不少,但Nars選擇的方式是與其它組織合作,採用了體外培養的應對方案。Nars在Instagram回應了粉絲的質疑,最終還是沒有因此事「涼涼」。
Nars確實善於發揮數位化實力組織意見領袖合作項目。Jackie Aina、Karen Gonzalez等知名網紅意見領袖都出席過品牌的# Friendsgiving等活動,或是去年受邀飛往François Narsw位於大溪地波拉波拉島的私人小島。這次KoL之旅給品牌創造了史上最高的公關聲量。
說到底,消費者要的只是感受到和品牌的情感聯繫。「我們一直覺得品牌背後有很多力量更強的東西。我堅信的是,品牌只有在真正擁有了這股力量的時候,才能實現真正的持久,」François Nars說,「我們會堅持到最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