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值外出遊園踏青的好時節,我們整理出14個公園,以從北至南的順序排列,不代表其精準坐標。介紹這些公園的歷史特色,做一個小小的展示。其實還有更多的公園沒法一一列舉。還有很多在建設中的公園,這些公園都為太原這座園林城市增添了無限魅力,趁著春光,去遊園吧!
太原市玉泉山公園
玉泉山公園,又名晉峰城郊森林公園,位於太原市萬柏林區東社街辦圪僚溝村以西,是市政府規劃的西山十四個城郊森林公園之一,佔地7120畝。
公園於2011年10月開建,公園內目前已栽植各類樹木花卉100餘種,約140萬餘株,其中以櫻花為主。
太原市汾河公園
太原汾河公園是在汾河太原城區段內經過水利治理和綠化美化後而形成的濱水公園,總長超過18公裡。建於1998年10月,2000年9月首期工程完工並對外開放,景區北起勝利橋上遊155米,南至南內環橋下遊125米,全長6公裡,寬500米,佔地300公頃。在公園兩岸帶狀綠化平臺上分布著4個主題廣場、6個自然景區和7個觀光景點。
太原市和平公園
和平公園位於萬柏林區,東至千峰南路,西至和平南路,北至南內環西街,南至九院沙河。該公園整體輪廓宛如一條朝向東南方向遊進的魚。整體布局通過堆山造湖的設計理念,將現有場地的低凹處,改造為中心湖泊,成為公園的景觀核心。預計今年七月迎客。
太原市汾河溼地公園
溼地公園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新事物。溼地是水深不超過6米,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鹹水或鹹水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是全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被譽為「地球之腎」。它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氣候、維繫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汾河溼地公園有四大景點:芳草渡、輪之舞、匯石園、野趣園,景點佔地面積3.4公頃,是汾河西岸最北端的景點。
太原市晉祠公園
晉祠公園位於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裡處的懸甕山腳下,是大型公園也是晉祠-天龍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是我省、市主要旅遊景點之一。佔地近千畝,素有「北國小江南」之稱。園內呈自然式布局,以園林植物為主,栽植有銀杏、玉蘭、牡丹、水杉等49科,134種,40000餘株名貴花木。以水係為紐帶,輔以亭臺樓閣、蓮池水榭,將人文景觀、園林景觀有機地相結合,是遊人休閒旅遊的好地方。
太原市南寨公園
太原市南寨公園位於太原市尖草坪區新蘭路,是在原南寨苗圃的基礎上改造的。地勢南高北低,起伏自然、道路蜿蜒、樹木品種繁多,再加上陽興河貫穿其中,構成了濃鬱、淳樸的自然景觀。
太原市臥虎山公園
臥虎山公園現在叫太原市動物園,佔地面積760畝,其中水面260畝,是山西省唯一的專業性動物園。是山西省唯一的集野生動物異地保護、繁殖、展覽於一體的專類動物園。全園共分7個展區:鳥語藍天(鳥禽區)、熱帶亞熱帶動物區、花果山(靈長類區)、自然山林、草原風情(食草動物區)、服務休閒區、科普教育區。
太原市森林公園
太原森林公園東臨大同路,西瀕濱河東路,南接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北與趙莊村接攘。2001年-2004年公園進行了改建,經過改建後的森林公園已建成了佔地386畝的人工湖,蓄水量達28萬立方米,湖上有橋梁8座。園內擁有省內首家開放式的佔地80畝的百鳥園,還建有佔地500餘畝的國際標準的九洞燈光高爾夫球場等。公園內可租借單車,是春遊、放鬆的好去處。
太原市龍潭公園
太原市龍潭公園位於城區北部,與城西水系相連。其前身為太原市動物園,是2003年初動物園搬遷到東山臥虎山公園,在其舊址上新建的。公園以都市樂章、古韻風華、生態畫廊和水上活動區等4個景觀區為景觀主線,將城市與人,人與生態、休閒充分地融合於景觀設計中,既突出了建城2500年的古樸,也體現了極強的地域文化特徵。
太原市文瀛公園
文瀛公園是太原市最古老的公園,已有600年歷史,位於太原市中心區的海子邊,面積11.9萬平方米,其中文瀛湖面積為3.96萬平方米。由於該公園歷史久遠故數次易名,從明代的海子堰到新中國成立後的人民公園,它經過五個世紀,歷經明、清、民國三個朝代。辛亥革命後正式稱為「文瀛公園」,1928年改為「中山公園」,1937年更名為「新民公園」,1945年改名為「民眾公園」,解放後改為「人民公園」,1982年更名為「兒童公園」,2009年年底,正式恢復原名「文瀛公園」。
太原市迎澤公園
清朝光緒十二年夏末的一天,汾水暴漲,衝決了汾河沿岸的堤壩,大水過後,迎澤門外留下了一個小湖泊。1954年,這片園子正式定名迎澤公園。迎澤公園居於市中心寬闊的迎澤大街中段,交通便利,視野開闊,總面積666900平方米,迎澤湖水面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公園總面積為666900平方米,其間種植了數萬株觀賞樹木,橋、廊、亭、榭多不勝數;悅心苑、水族館、並芳堂、木香院、牡丹園、芍藥園、月季園、杏花園、玫瑰園,各有特色。土石假山東西而峙,起伏延綿,草木蔥蘢。
太原市碑林公園
太原市碑林公園是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濱河東路康樂街出口處的一家公園。其中北園體現了我國古典園林造景的中軸對稱庭院風格,由碑廳、碑亭、假山、小橋、水池、碑廊、畫廊等組成;南園以自然式的園林造景手法為基調,由管理房、創作間、碑廊等組成。
太原市唐槐公園
唐槐公園位於太原市城南狄村街,由南北兩園組成,是千年名相狄仁傑的故鄉。佔地面積6600平方米,園內亭閣長廊、碑文壁畫、古樹異花爭奇鬥豔,景色宜人。公園建築雕刻,力求仿唐風格,無論長廊或碑亭,基調以灰暗紅色為主,建築結構線條簡單明快,與明清時雕梁畫柱華麗富貴的建築相比,給人一種莊嚴持重的感覺,再現了盛唐時的建築藝術水平。園內狄仁傑雕像、狄梁公故裡碑、唐槐碑、狄仁傑斷案傳奇壁畫、北宋範仲淹撰文、黃庭堅書狄梁公碑文講述了大唐名相狄仁傑的傳奇功績。歷經1300多年風雨滄桑,狄母手植的千年古槐,今仍新枝婆娑,葉繁枝茂。國內許多著名古樹專家、園林學家對它作了極高評價,稱他為「活的文物」、「古槐之最」。
太原市學府公園
學府公園緊鄰山西大學(西北角),山西省委黨校對面。學府公園不僅能有效提高城市防洪標準,而且為市民提供一個環境優美,融文化品位及綠化生態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學府公園有濱水遊覽區、水體景觀區、植物觀賞區、公共活動區、靜謐遊憩區、特色休閒區六大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