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歐式風格的發展
歐洲建築在大的概念上應歸屬於西方建築,從古希臘時代起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一直是西方建築文明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個中心逐漸偏移到了北美,雖然有更為早期的歐洲原始建築,但是歐洲建築真正的源頭是古希臘文明,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的建築藝術達到鼎盛,以雅典衛城及其神廟為代表的一個個建築傑作橫空出世,它們簡單而純淨和諧而完美,具有驚人的藝術創造力。
公元前1世紀,古希臘人的「光榮」被古羅馬人的「偉大」所取代,後者興建的宮殿、凱旋門、競技場、劇場和大浴場雄偉壯觀富麗堂皇,他們和古希臘建築一道被視為垂範千古的經典成為西方建築文化最深刻的根源。
在接下來中世紀的1000餘年中,歐洲建築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基督教堂和修道院始終是歐洲建築的主體;二是伴隨著羅馬帝國和基督教的分裂,東西歐洲的建築風格逐漸各樹一幟,其中在東歐的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建築影響十分廣泛,而在羅馬風建築之後興起於西歐的哥德式建築,則體現了中世紀建築的最高成就。
從15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開始,信奉人文主義的藝術大師們又把西方建築從宗教天國拉回了人間大地,在這一過程中,大師們特別注重研究古代經典建築,熱情復興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築風格,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再創造,為世界留下了眾多光輝燦爛的建築傑作。此後直到19世紀下半葉,歐洲建築藝術思潮更迭頻繁,四五百年間先後出現了巴洛克、古典主義、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折衷主義等不同的建築風格,其間,教會勢力、享樂之風、絕對君權、異國情調和百年戰爭都曾成為藝術蛻變的催化劑。
歷史發展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大工業日益興盛的背景下,西方建築的傳統形制和美學體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設計的核心從以往的注重審美明顯地轉移到追求技術與功能上,這直接導致了現代主義建築的成熟和向全世界的擴散。而20世紀70年代之後,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極端——「國際式」建築對西方世界多年的壟斷,又被「後現代主義建築」打破,一個多種風格流派爭相登場的局面呈現在今天。
2、美式風格的發展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幾乎世界各主要民族的後裔都有,帶來了各色各樣的建築風格,其中尤其受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以及美國各地區原來傳統文化的影響較大。互相影響、互相融合,並且隨著經濟實力的進一步增強,適應各種新功能的住宅形式紛紛出現,各種絢麗多姿的住宅建築風格應運而生。因此美國的建築風格呈現出多元的豐富多彩的國際化傾向。美國的建築,尤其是住宅,是集當今世界住宅建築精華之大成後又融合了美國人自由、活潑、善於創新等等一些人文元素,使得美國的住宅成為國際上最先進、最人性化、最富創意的住宅。
3、歐式風格發展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臘。而美式風格實際上是在吸收了世界建築風格的基礎上,結合美國人的人文元素而形成的一種特有的風格,這用中國的「拿來主義」形容較為恰當,因此美式風格歷史與美國國家的歷史一樣短暫。
責任編輯:tufa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