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郝靜秋 攝影 吳軍輝)10月27日,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帶隊赴南開大學走訪調研,並與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校長曹雪濤座談。濱海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楊茂榮,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許京軍,副校長王磊參加。
連茂君參觀了「愛國奮鬥公能日新」南開大學百年校史主題展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創新成果展,實地察看化學學科、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詳細了解南開大學百年來波瀾壯闊、開拓奮進的光輝歷程,以及學科建設、人才隊伍、科研創新等情況。
連茂君對南開大學發展百年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作出的歷史性貢獻表示熱烈祝賀和崇高敬意,對南開大學一直以來給予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感謝。他說,當前,濱海新區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定位,主動融入天津「雙城」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搶抓新機遇,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圍繞「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努力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引育新動能,按照「1+3+4」產業布局,聚焦主導產業,打造主題園區;營造新環境,堅持誠信為本,強化「只說Yes不說No」「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工作理念,全力打造一流國際化營商環境。新區將認真學習百年南開一以貫之的愛國精神和創新精神,升級加力與南開大學的務實合作,共建一流大學,全力支持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建設;共建創新平臺,以市場化思維,積極探索建立人才培養、科技研發、金融支撐、成果轉化的「四位一體」模式;共享應用成果,強化與南開大學在人才培養、智力支持、研發成果轉化、校友聯誼活動等方面的合作,做到文以治區、理以強區、商以富區。
楊慶山表示,南開大學百年以來,始終堅持愛國之魂,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和「知中國,服務中國」的宗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和愛國志士,在眾多領域產出了一大批優秀學術成果,創造了輝煌成就。展望新百年,南開大學將不懈奮鬥,矢志一流,努力為國家、為社會作出積極貢獻。濱海新區作為改革開放前沿,承擔著先行先試的重大使命。南開大學始終高度重視與濱海新區的戰略合作,建立了深厚情誼,取得了豐碩成果,將在鞏固原有良好合作的基礎上,繼續為新區發展做好服務,按照綜合性、實體化、開放型的原則,將人才培養擺在首位,與新區共同打造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推動關鍵科研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打造國際合作交流窗口,高層次高水平推進合作共建工作,把與新區的合作進一步做實做強做大,努力在新區聚集世界級人才、產出世界級成果,為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曹雪濤在主持座談時指出,大學與城市的發展緊密相聯。南開大學在多方面得到了濱海新區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始終將助力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作為服務社會的重要方面。未來南開將充分發揮在城市發展中的智力支撐和文化引領作用,繼續與新區發展同頻共振,積極主動加強與新區的交流對接,繼續深化校區合作,成立工作專班,進一步明確目標、路徑,以開放的理念、務實的態度,將雙方合作推向深入,力爭在重點、優勢領域取得更豐碩的合作成果。
楊茂榮說,希望南開大學與新區在共建軟體學院、人工智慧戰略院,開展生物醫藥領域合作,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拓展新合作領域,打造校區合作典範。
許京軍介紹了南開大學的發展概況、南開大學泰達校區和濱海學院發展情況、雙方未來合作規劃等內容。面對新形勢,他表示南開將整合在新區已有的辦學資源與優勢,進行高水平、一體化、國際化辦學,在持續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全面助力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
與會人員還圍繞思政教育、研究生培養、國際化辦學、科技成果轉化等進行交流座談。
濱海新區領導趙前苗、梁春早,校長助理曲凱,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濱海新區區委辦公室、濱海新區政府辦公室、濱海新區科技局、濱海新區工信局、濱海新區教體局、濱海新區財政局負責人,南開大學戰略發展部、科研部、財務處、軟體學院、泰達學院、濱海學院負責人參加相關活動。
南開大學與濱海新區淵源深厚,合作歷史悠久。2005年以來,雙方開展多層次、寬領域務實合作,先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建設「水環境安全聯合研發中心」諒解備忘錄》《合作共建南開大學軟體學院協議》等多項協議,在學科建設、國際合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孵育載體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合作成果。2017年首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揭牌,為濱海新區、行業組織、企業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和高質量研究成果,為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