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韓國的第二天還是一整天下雨,好在在室外的時候都運氣很好地停了雨。我們首先去了梨花壁畫村。不過通往村子的路很不簡單。韓國主體都在狹長的朝鮮半島上,三面環海,地勢多低山、丘陵,城市裡的路也是高高低低、上上下下,而且坡路都比較陡。梨花壁畫村本就靠近駱山,一路上都是陡峭的上坡,加上小雨淅瀝,我們爬得很是辛苦。後來去釜山才知道,首爾畢竟在內陸,平緩地帶還是很多,看釜山的公交車在陡坡上七拐八拐急轉彎,才覺得首爾的坡地不過小菜一碟。
梨花壁畫村就是當地人生活的一個村子,家家戶戶的外牆都塗成溫柔的彩色,淺粉、淺綠、淺黃,搭配著紅色的小郵筒,繪著小動物和花草樓梯,還有簇擁生長的盆栽,似乎這裡的生活都是溫柔的、有趣的、可愛的,似乎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模樣。不過因為遊客太多打擾了村民的生活,許多壁畫已經被抹去。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好看有趣的壁畫保留下來,值得一逛。
一路向上爬,到壁畫村最頂端的時候,太陽突然從厚厚的雲層冒出來,我跑到沿山脊的城牆邊上,整個首爾城就這樣突然在眼前展開。近處是各種顏色的屋頂,一片明亮的藍色——韓國人似乎很喜歡把屋頂做成藍色這樣明亮的顏色,在好多綜藝裡看到的鄉下小屋都用藍色或黃色做屋頂,遠處是層層疊疊的高樓,天邊雲彩被陽光染成了一大片金色,煞是好看。
離開梨花壁畫村,我們前往北村韓屋村一帶。北村韓屋村是一片傳統韓屋群,那邊有很多出租傳統韓服的店面,價格差距不大,不過衣服的好看程度和質量水平略有差別,需要甄別。
我們在一個中文網站(忘記是哪個網站了)上找到了一家店,網站上還有優惠,豪華型服裝3個小時XX人民幣。店裡的裙子和上衣可以隨意選擇搭配,還可以免費做髮型,一些簡單的髮飾也是免費的。因為穿著傳統韓服去景福宮不需要門票,我們決定先去換上韓服,再去景福宮拍照。換上韓服出來,我們一路上都收穫了很高的回頭率。雖然附近穿韓服者不少,大概我們的衣服更華麗更好看吧,後來還有外國小哥來跟我們拍照,以及許多人詢問衣服來自哪家店。
景福宮在韓國的地位類似北京故宮,光化門類似天安門,但朝鮮畢竟只是中國的屬地,在等級規模上不可同日而語,習慣了故宮華麗的中國人去景福宮,大約都不覺得有多麼壯麗華貴吧。不過,綠牆紅柱很適合拍照,我們一下午的時間都浪費在了拍照上,本來計劃去景福宮後面作為總統府的青瓦臺都沒來得及。在綠牆紅柱前拍了一下午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