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4月29日一顆行星靠近地球,人類該怎麼辦?

2020-12-15 奇點先驅

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考古學家在南美洲挖掘出一具恐龍化石。經過科學儀器的還原,這一具恐龍化石是人類從來沒見過的恐龍品種,據數據顯示,它與霸王龍是近親關係,可以說是美洲最為古老的霸王龍家族成員了。因此,科學家為之取名為「死神恐龍」。恐龍,出現於距今的2.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在那時,恐龍種族是自然界最頂端的掠食者之一,其憑藉著兇殘的性格和強健的體魄,一般的生物都不敢招惹它們。所以,恐龍也被稱為是陸地上的霸主。

恐龍在地球上稱霸的時間長達2億多年之久,但在這段時間裡,它們卻依然保持著原始動物的智慧。於是,很多人便覺得奇怪,人類只不過花了數百萬時間便成功進化成智慧生物,為何恐龍經歷了如此久長的時間卻依然無法萌生出自主意識?對此,有人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進行解析。他們認為,人類憑藉智慧而生存,恐龍則依靠強健的身軀而生存,各有不同。

然而,在6500萬年前,一場毀滅性的災難降臨地球,它嚴重破壞了當時自然界的生態平衡。而恐龍也陸續死亡,最終直接走上滅絕之路。那麼,是什麼樣的災難能滅絕掉當時的陸地霸主?由於缺乏蓋棺定論級別的答案,所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說法,如火山爆發、地震和小冰河時代等等。其中呼聲最高以及可能性最大的是小行星撞擊事故。

雖然現在無法重演當時的災難情景,但小行星的撞擊威力有多大,還是有例子可參考的。1908年,一顆名為通古斯小行星如同發射的炮彈一樣,直衝地球而來。幸運的是,這顆小行星沒有直接撞擊到地球地面,而是在距離地面10千米的高空上解體爆炸了。但儘管如此,小行星的爆炸導致附近2150平方公裡的樹木被夷為平地,死亡人數不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

前段時間,根據美國宇航局(簡稱NASA)所公布的最新消息顯示,一顆編號為52768(1998 IR2)的小行星正朝著地球衝來。這顆小行星的直徑超過4千米,高度為3776米,比富士山還高出9倍(富士山高度443米),可以稱得上是一顆超巨型行星了。科學家們預計,在2020年4月29日,52768(1998 IR2)將會在地球附近經過。

面對如此巨型的小行星,網友們表示非常擔心,當這顆小行星經過地球的時候,會不會受到地球引力的牽引,直接撞上地球的?對此,NASA給出的回答是,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不過大家可以放心,這次52768(1998 IR2)行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是比較大,風險性小,兩者相撞的機率偏低。

眾所周知,地球所處於的環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安全,宇宙中的許多小行星、隕石一直對地球在虎視眈眈。NASA也一直密切關注著對地球有威脅性的天體,截止到目前為止,其數量超過2000顆。面對著數量如此多的天體,人類也要做好一定的應對的措施。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一早醒來,有可能就有一顆巨型行星從天而降奪去自己的性命,想想都感到可怕。

相關焦點

  • NASA新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宜居行星:曾被錯誤分類,高中生糾錯
    如果說人類尋找新能源是為地球的未來提供更多選擇,那麼在宇宙中尋找下一個「地球」,或許就是給人類的未來提供備選出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其凌星系外行星巡天衛星,也是被譽為「行星獵人」 的 TESS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在其觀測的恆星宜居帶區域中發現了第一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行星
  • 4月29日小行星撞地球?真相:不要杞人憂天了!
    撰文 / 鄭永春近日,國內很多媒體和網站報導了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的消息。據說,美國宇航局警告,4月29日18:00左右,將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地球的速度達到每秒9000米,相當於時速31,320公裡。而高鐵的時速300公裡,小行星的飛行速度是高鐵的100多倍,完全稱得上是飛奔而來。
  • 9月24日!地球軌道將有10米大小行星靠近,比氣象衛星還要近!
    9月24日!地球軌道將有10米大小行星靠近,比氣象衛星還要近!小行星被認為是影響人類安全的因素之一,因為早在人類出現之前的6500萬年前,就發生了一次史詩級的隕石大撞擊,導致大部分的生物從地球上消失不見,為了預防此類的事情再次發生,在人類科技有能力之後,就制定了追蹤計劃,對地球軌道附近的小行星進行實時的監測和追蹤,防止它們靠近地球對地球安全造成影響。了解行星的行動軌道之後,可以提前發出預警,謹防再次發生。
  • 人類該警惕了,又一顆小行星朝地球逼近,發生撞擊有極大可能!
    人類該警惕了,又一顆小行星朝地球逼近,發生撞擊有極大可能!人類文明一直在不斷進步,已經取得相應的成就。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在人類享受這些成果的同時,很多隱藏的危機也漸漸暴露出來,例如環境汙染,能源短缺,氣候變暖等問題,一直在拖後腿。
  • 若地球成為一顆「流浪行星」,人類還有生存的可能嗎?
    引力透鏡效應不僅能夠告訴我們流浪行星的存在,甚至還能告訴我們這顆行星的體積以及質量。一顆和木星差不多大的行星所造成的引力透鏡效應,通常能夠在宇宙中持續好幾天,而類似地球這樣的小質量行星,一般只會持續幾小時左右。
  • 「另一個地球」被找到,NASA又有新發現,人類該如何抵達?
    不過,科學家仍然相信,在宇宙之中,極有可能存在其它的生命,畢竟,通過觀測,科學家已經多次在宇宙中找到了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只不過,它們距離地球太遠了,人類的科技手段又有限,所以我們無法近距離觀測,也沒有辦法抵達。
  • NASA在獵戶座方向發現一顆神秘行星,體積接近木星,或與地球有關
    上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發現了地球上最古老文明——蘇美爾文明的遺蹟,令人們感到驚訝的是,在蘇美爾文明出土的一塊星圖之上,竟然雕刻著12個天體,這是太陽系的雛形,上面不僅存在著太陽、月球以及各大行星,而且,還存在著一顆現代人類都不知道是什麼的星球。
  • NASA表示下周三將有一顆直徑大約在140米-310米的行星掠過地球
    NASA表示下周三將有一顆直徑大約在140米-310米的行星掠過地球 來源:快科技 • 2020-06-22 15:09:18
  • NASA在附近發現了三顆新行星!包括一顆溫和的「亞海王星」
    科學家稱他們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三顆新行星,它們圍繞著一顆距離地球73光年的恆星運行。這三顆行星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小和最近的系外行星之一,這次發現使用的是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該衛星於2018年被送入太空,目的是在鄰近恆星周圍發現能夠支持生命存在的新世界。
  • 月球正一步步遠離地球,如果它離地球而去,人類怎麼辦?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有可能也不會現在的生態系統,不會有生命的誕生和延續。可能有人不理解,月球只不過是一顆衛星,它對於地球和人類有那麼重要嗎?其實並不是一顆衛星對地球有多麼重要,關鍵是月球這個天體太特殊了,它的特殊之處就是太大了。我們都知道,行星周圍存在衛星是很正常的事情,幾乎每一顆行星都有至少一顆衛星,像木星和土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更是有著數十顆衛星環繞。
  • 若有一巨大行星確定一百年後撞擊地球,人類文明會如何發展?
    2018年就被天文臺發現的小行星2018VP1被認為會在2020年11月2日衝向地球。據估算,該小行星離地球的最近距離大約為500~1000公裡。發生撞擊的概率僅為0.41%,而且直徑只有1.98米左右,不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但不是所有飛向地球的行星都是這麼小的。
  • 太陽背面還有一顆地球,是第九大行星?太陽中唯一看不到的地方!
    第九大行星一直是天文學家想要尋找的目標,對於科學界來說,發現第九大行星不只是令人矚目的科學榮譽,同時也是太陽系疆域和形成的重新認識,而數百年來,這顆呼之欲出的行星卻始終無影無蹤!太陽背面存在另一顆地球,它就是第九大行星?
  • 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以前我們提到太陽系內的行星,會不自覺地想到有九大行星。但在二零零六年,天文學家們通過一次會議判定太陽系是八大行星,冥王星被驅逐出列,降為矮行星,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
  • 人類裡程碑 NASA發現另一個地球克卜勒442B
    【天極網IT新聞頻道】【Yesky新聞頻道消息】美國航天局(NASA)23日在音頻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宣布發現了「另一顆地球」。左為地球 右為克卜勒-452b 這顆被命名為克卜勒-452b的行星比地球大60%,公轉周期為385天,只比地球公轉周期長5%。
  • 距離地球95光年 有一顆 「最孤獨」的行星
    距離地球95光年 有一顆 「最孤獨」的行星[圖]  目前,研究人員發現一顆「最孤獨的行星」,它是一顆年輕行星,流浪在太空之中,它被命名為2MASS J11191137,大約已有1000萬年歷史,但在星系時間標度裡僅是「嬰兒行星」。
  • 「災難之星」尼比魯4月23日現身,地球即將毀滅?NASA:一派胡言!
    X,傳說中它數百年回歸一次內太陽系,當尼比魯靠近地球時,發出的「血漿能量粒子束」將摧毀地核,使全球發生大災變!  最近,又有「末日預言者」跳出來,聲稱尼比魯的回歸之日馬上來臨,就在4月23日晚上!  米德還預言,當天晚上,神秘行星尼比魯將現身夜空,世界將經歷七年之久的饑荒和戰亂,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將席捲地球!
  • NASA行星獵人發現首個宜居行星:被潮汐鎖定,可能有外星生命
    【ALENG 自媒體】1月1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剛剛發射升空不足兩年,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星系探測器(TESS)就傳來了令人興奮的消息:距離地球101.5光年外,發現一個圍繞紅矮星運行的類地行星,位於該紅矮星的宜居地帶,表面能夠存有液態水,可能會有外星生命誕生。
  • 科學家發現兩顆靠近的行星,其大氣水資源和地球都很相似!
    最近歐洲的兩所大學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在太陽系以外的地方有一個類似於地球放大版的星體,這個星體的名稱為k2-18b,它和地球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說它本身也是一顆巖質行星。在研究的過程當中,除了此種星體以外,在它的周圍還有另一顆K2-18C的星體,此次科研研究的數據來自於智利的拉息拉天文臺。類似於地球的這個星體表面極有可能有水的存在,擁有水資源是外星生命體存活的關鍵信息之一,另外它周圍的星球雖然也是由巖石構成的,但是它存在外星生命的機率是非常小的。
  • NASA發現「地球2.0」!可能已經有生命存在,人類或實現星際之旅
    這顆行星是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所發現的,並且克卜勒-452b是一顆預計條件非常優勢的天體,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該行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6倍,與地球相似指數(ESI)為0.83,是極高的,距離地球1400光年,位於為天鵝座。並且這是美國宇航局唯一發現非常與地球相似的一顆天體。
  • 人類已發現數百個「地球兄弟」,其實未來千年中也找不到宜居行星
    可能朋友們經常能聽到來自天文方面的消息說發現了「另一個地球」,找到了地球的「兄弟行星」、「姊妹行星」,「地球大表哥」等等,仿佛宇宙之中有著很多和地球一樣的可以供人類和地球其他生物生存的天體,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