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 邢世嘉
當我在被譽為四串文化明珠的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和維羅納徜徉,當我置身其中品味那古謎與美麗傳說時,卻意外地發現,在義大利的諸多名勝古蹟都有一個美麗浪漫而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它們是那樣的生動,那樣的鮮活,一處古蹟承載一個愛情故事,一個愛情故事妝點一處風景;故事使風景更美麗,風景讓故事更動人。
在羅馬,為愛情許個願
在一個人潮湧動的噴泉旁,主人公背向池水,將第一枚硬幣由左心房丟過右肩,一道美麗的銀亮色的拋物線滑過池水上空,硬幣慢慢地飄落於水底。接著,第二枚硬幣以相同的姿態又從主人公的手心拋落於水池……
這是一個虔誠的遊戲,是《羅馬之戀》、《羅馬童話》等經典愛情片的經典鏡頭。這個地方就是羅馬著名的特萊維噴泉,是情侶們在羅馬的必遊之地。
在這裡拋幣許愛情願的人,據說有兩種,一種是熱戀中的未婚情侶,希望愛情成功,白頭偕老;另一種是另有所愛的已婚男女,希望離婚成功,早日與婚外情人並結連理。不論是那種人,當每一枚硬幣緩緩沉落,隨著「叮咚」一聲脆響,拋幣人的心情一下子就舒展開來,對生活對愛情更加充滿希望。仿佛那「叮咚」的聲音,就是許願池對他們美好願望的回應。
在佛羅倫斯,邂逅夢中情人
到了義大利,當然也不能錯過佛羅倫斯。詩人徐志摩給這座城市的譯名是「翡冷翠」,聽聽這樣的名字,便足以喚起人們對這座城市的美好遐想和珍貴回憶。
在貫穿全城的阿爾諾河上,橫跨著很多座造型優美的古橋,每座古橋都記錄著一個昔日的傳說。但最不能不去的,是位於三聖橋下邊的老橋,那是阿爾諾河上的唯一的廊橋,像一條「空中走廊」,把烏菲齊美術館和比蒂宮連成一體。而這座橋之所以出名並不在於建築藝術本身及其實際功用,而是這裡曾經演繹過另一個版本的「廊橋遺夢」,它的主人公便是大名鼎鼎的偉大的詩人但丁。
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陽光灑在阿爾諾河上,波光閃閃,把河上的廊橋和橋畔的行人映襯得更加光彩奪目。一位高貴而美麗的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在河畔漫步,正往老橋走來;這時,但丁正從廊橋的另一頭朝著少女的方向走來,兩人在橋頭不期而遇。但丁凝視著少女,既驚喜又悵然;而少女卻手持鮮花,雙目直視前向,徑直從但丁身邊走過,仿佛沒有看見但丁。但她的眼裡放射出的那異樣的光芒和臉上異樣的潮紅卻透露出少女情動的信息。
這是著名畫家享利·豪裡達在他的油畫《邂逅》中所描繪的但丁與貝特麗絲相遇並一見鍾情的情景。畫中手持鮮花的少女就是詩人但丁的夢中情人貝特麗絲。
其實,這幅油畫所描繪的僅僅只是但丁初戀的開始。貝特麗絲最終並沒有嫁給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見到她時,她已被迫嫁給了一位伯爵,但不久就夭亡了。貝特麗絲帶走了但丁的夢想,但把美麗和哀傷留給了但丁。但丁是個對愛情矢志不愈的人,他一直愛戀著她,永志一生。這樣的哀傷和思念,成就了他早年詩作《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發了自己對貝特麗絲的一片純真的愛戀之心後,繼而將他的戀人描繪成追求天國真理的化身,她的靈魂飛向天空,得到了新生。即便到了晚年,但丁對貝特麗絲的那份執著依然難以釋懷,他在《神曲》中,以把貝特麗絲描繪成集真善美於一身、引導他進入天堂的女神,以此來寄託他對貝特麗絲的美好情感。
愛情催生了《新生》,《新生》又為他晚年創作《神曲》作了情感和素材的準備。而這一切都起源於廊橋的一次邂逅。正是在廊橋的這一次邂逅造就了但丁「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最初一位偉大的詩人」(恩格斯語)之地位,同時也造就了一處浪漫的旅遊景點和愛情聖地。
「想不想邂逅夢中情人?」到佛羅倫斯旅行,當地導遊總會帶著一臉的神秘,這樣問你。然後,告訴你關於老橋與但丁的故事,並煽動你一定要在老橋上的金店裡買上一枚戒指,為即將邂逅的夢中情人準備好愛情的信物。雖然這只是導遊慣用的旅途「調情」手法。但到了佛羅倫斯的人都深信,老橋確有愛情的氣場,在橋上走一走,逛一逛,即使不能像但丁一樣在橋頭邂逅美麗的貝特麗絲,但只要在這個氣場裡泡一泡,至少可以領略但丁愛情的真諦。
在威尼斯,情定日落橋
一條幽深的水港,一條彎月般的小船,小船上有對初戀情人;在一座精緻的橋梁下,夕陽映照在戀人初吻的臉上。如此美好而感人的畫面,是影片《情定日落橋》中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一幕。它的背景就是威尼斯,而背景中那座精緻的橋梁就是威尼斯著名的嘆息橋。
嘆息橋是威尼斯最經典的橋梁。它一頭連接總督府的法庭,另一頭是總督府對岸的牢房。據說過去犯人在庭中審判定罪之後,就會從總督府宮殿走出,經過嘆息橋後被送進牢房。僅僅一橋之隔,卻可謂天堂與地獄之別。這些垂死的犯人,在經過嘆息橋這座唯美的大理石橋時,透過雕花的窗口看到外面美麗的水都風光,想起自己曾經與戀人就在同一座橋下幽會的甜蜜生活,都會忍不住發出深深的嘆息,嘆息橋因而得名。至於它的初始名稱「日落橋」從何而來,我問過當地導遊,也查過一些資料,卻未找到答案。
據說《情定日落橋》的編導之所以選擇這裡做主題性外景,正是因為這座橋下自古就是威尼斯人談情說愛的地方。相傳,當年的大情聖卡莎諾瓦常與他的新女友貢多拉,在日落的鐘聲響起的那一剎通過嘆息橋,同時不失時機地把「初吻」獻給自己的戀人。卡莎諾瓦用這樣的方式先後在這座橋下俘虜過眾多女子的芳心。為了紀念這位大情聖,人們在距嘆息橋不遠的地方立了一組雕塑:卡莎諾瓦手執一位纖細的貴婦,其翩翩風度和深情的眼神一點都沒有辜負「大情聖」的封號。據說他之所以是唯一成功逃脫威尼斯監獄的嫌犯,靠的就是他那位具有貴婦人身份的情人。
當這一傳說被著名導演戴安·蓮和泰隆·尼爾斯勃納在《情定日落橋》裡向世人演示之後,威尼斯及其嘆息橋成了歐美年輕人心目中向戀人表達愛慕之情的最浪漫的地方。「日落的鐘聲響起時,我要在日落橋下吻你」的臺詞也隨之成為最經典的愛情表白,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到了維羅納,有情人終成眷屬
維羅納是一座歷史悠久、有著25萬人口的義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爾卑斯山,西臨經濟重鎮米蘭,東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羅馬。不過,讓維羅納城享譽世界的,並不是它的地理位置及其宜人的風光,而是因為,它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死相戀的地方。
16世紀末,並未到過義大利的莎士比亞,在倫敦的一家咖啡館裡無意中聽到義大利北部重鎮維羅納的一對年輕人忠貞不渝、生死相愛的故事,深為感動。於是,以這對傳說中的兩位年輕人為原型,以他想像中的維羅納為場景,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寫成了不朽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莎翁名劇面世以後,尤其是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美國好萊塢和義大利的電影製片人多次將這部名劇搬上銀幕之後,維羅納城隨之成為全世界年輕人心目中的愛情聖地,每年都有數百萬人不遠萬裡,到這裡來感受愛情的真諦。
維羅納市政府借勢造勢,將位於卡佩羅街23號的一座院落買下當作凱普羅特的家。於是就有了人們深信不疑的朱麗葉的故居。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經典、最成功的一次現實與虛構的對號入座。這個弄假成真的朱麗葉故居,是一個典型的中世紀的古宅,院內是鵝卵石鋪就的地面,院牆上爬滿了長青藤,整個小院顯得古樸而幽靜。
與大門相向而對的就是朱麗葉和羅密歐幽會的陽臺,來此朝聖的情侶們大都會在陽臺上相擁留影。與劇本情節所不同的,只是男友無須向羅密歐一樣從繩索上攀上陽臺。
在陽臺之下的石牆便是著名的「愛情牆」。凡是沒有被青藤覆蓋的地方,凡是伸手能觸及的地方,都寫滿了祝福愛情的文字和圖畫。圖畫有丘比特的神箭,也有心型符號。不同顏色的圖案、不同語種的文字構成一幅巨幅蠟筆畫,把原本陳舊灰暗的火灰石牆壁裝點得五彩繽紛。
在院內的側聳立著朱麗葉的銅像。雕像本身算不得精緻,但美少女的形象卻刻畫得十分逼真,她左手下垂輕提裙裾,右手上曲於胸。看其形,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品其神,深情款款、略帶哀怨,似乎在期待羅密歐的翩翩來臨。打量這尊塑像,不能不讓人想起羅密歐在凱普萊特家族陰森的墓室裡,面對休克中的朱麗葉說出的一句臺詞:噢,朱麗葉,你為什麼還是這麼美麗!
雖然這尊銅像因受時光侵蝕整體上看上去已失去了黃銅的本色,但右臂和右乳由於被遊客頻繁的觸摸而顯得異常光滑明亮。觸摸朱麗葉的乳房並無非禮之意,只是深信摸了朱麗葉的乳房就能得到她的點化,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把情感都傾注到了朱麗葉的雕塑、陽臺和牆壁上。不遠萬裡趕到這裡來的,更多的是一些正在熱戀中的情侶,他們來這裡是為了在朱麗葉的陽臺上重溫「朱麗葉」與「羅密歐」的深情一吻,在陽臺下的牆壁上寫下他們愛的誓言,然後,在朱麗葉的塑像前留下他們的雙雙對對的倩影,最後,再摸一摸朱麗葉的右乳,以求得愛神的保佑。(《海內與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