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陝西西安十大名菜,如果您有機會到西安遊玩,千萬不要忘了去品嘗一下哦,看到第一個就讓你把持不住。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道:葫蘆雞
陝西傳統名菜,始於唐代。葫蘆雞的製作分清煮、蒸籠、油炸三道工序。製作時先放在清水中漂洗,除淨血汙,煮時用麻絲將雞捆好,以保持雞的整形,待鍋內涼水燒沸,投入雞,煮半小時取出,盛—盆內,添肉湯、料酒、精鹽、醬油、蔥、姜、八角、桂皮,入籠蒸透。油炸時,將菜籽油燒八成熱投入蒸好的整雞,用手勺撥動,至雞是金黃色時,用漏勺撈出,瀝油,隨即盛盤中,上桌時另帶小蝶花椒鹽佐食。其風味特點是:色澤金紅,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筷到骨脫。
第二道: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由唐代「羊皮花絲」演變而來。因用豬腰子和其它輔料、調料以溫拌的方法製成而得名。它是一款用低檔料烹製高檔案的代表作之一。由於刀工細緻,烹調方法考究,制出的菜餚,腰絲脆嫩,姜香、蒜香、花椒油香相得益彰,味道濃醇,清爽利口。
第三道:枸杞燉銀耳
基本製作工藝是,枸杞冷水洗淨,銀耳溫水漲發、洗淨、漂入清水中待用。砂鍋加清水置旺火上,燒沸、投入雞蛋清、冰糖、白糖進行攪拌,燒沸後撇去浮沫,至湯清白,將備好的銀耳、枸杞投入鍋內,燉熟後倒人大揚碗內即成。其風味特點是:紅白相間,甜香可口。具有潤肺補腎、生津益氣的功能。
第四道:煨魷魚絲
民國初年陝西三原縣明德亭飯館廚師創製,此菜製作極為費時,要將魷魚絲用小火煨一天一夜。當時要此菜,都要提前兩天預訂。於佑任、李一氓都對此菜給予很高評價。
第五道:水晶蓮藕餅
蓮藕,陝西呼為「蓮萊」。水晶蓮菜餅是用藕作主料,經多道工序烹製而成,是陝西傳統甜菜。
用料:蓮藕 、核桃 、青紅綠絲 、豬油、櫻桃 、澱粉、白砂糖 、豬油。
蓮藕去皮漂洗瀝乾,擦成細茸;再點少許白醋使其不變色,加溼澱粉10克;生豬板油去皮及筋膜,切成粒;青紅綠絲切末;核桃去殼取仁切末;將紅綠絲末、核桃仁末加白糖和糖玫瑰5克合拌成水晶餡;將拌好的水晶餡捏成20 個丸子;將蓮藕茸分成20 份,包入水晶餡,製成小圓餅;炒鍋置中火上,放入熟豬油,燒至六成熱,將鍋端離火眼,將蓮藕餅慢慢推入鍋中,煎至一面金黃時,翻煎另一面,兩面均黃時出鍋平擺在大盤裡,上放紅櫻桃;炒鍋內加清水,放白糖燒沸,糖融化後,加溼澱粉勾流水芡,澆在蓮菜餅上即成。
第六道:三皮絲
相傳出自唐代中期。當時殿中御史王旭、監察御史李嵩、李全交三人貪髒枉法,作惡多端。長安西市品姓廚師憤怒之下,將豬肉皮、烏雞皮、海蜇皮切絲當佐酒菜,名曰「剝豹皮」。近年西安飯莊在傳統製法的基礎上,改進定型成菜。三絲立為三堆,色澤分明,型如盆景,滋味各異,筋韌中帶鮮脆,清爽利口。
第七道:奶湯鍋子魚
鍋子魚的基本做法是:將鮮活的黃河鯉魚宰殺、去鱗、掏鰓、剖腹、清洗乾淨之後切成瓦塊,與蔥、姜、蒜一同放如炒勺內顛翻,加料酒、精鹽後再顛翻,加入奶湯(用雞、鴨、骨頭、肘子等熬製的乳白湯汁)適量,再放入火腿片、玉蘭片、香菇片燉上約2分鐘(魚塊要保持白色),盛入紫銅火鍋內,加蓋上桌後立即由服務員爐子下面的西風美酒燒沸奶湯。一時間,酒香四溢,奶湯翻騰,然後揭去鍋蓋,投入香菜和白胡椒即成。食用時,食者用筷子將魚肉夾出,蘸姜醋汁。吃過一半後可繼續添加奶湯,並放入菠菜、豆腐等,煮開後又別有一番風味。
第八道:口蘑桃仁汆雙脆
相傳初唐武則天時,當時工安某廚師以豬肚頭和鴨胗製成一道菜,名為「攛雙丞」,影射當權酷吏尚書左丞周興和御使中丞來俊臣。此菜後經西安飯莊廚師改進定型。成菜後,雪白的肚仁、棗紅的鴨胗、輔料中梅花形的口蘑,桃仁,猶如朵朵鮮花,競相爭豔,食之味鮮爽口,肚胗脆嫩。
第九道:雞米海參
陝西廚師在蔥黃燒海參的基礎上改進位成。以優質刺參和雞脯肉為主料蒸、燒製成。雞肉鮮美味濃,與海參相配,增加了海參的鮮味,又使菜色澤黑白相間,十分悅目,可謂是陝西廚師獨出心裁的創造。
第十道:釀金錢髮菜
陝西省傳統名菜,源於唐代。相傳,唐代京都長安商戶王元寶嗜愛髮菜,每餐必備。後來王元寶成為長安富豪,加之髮菜與「發財」同音,舊時富商大賈舉辦酒宴,多以此道菜作為頭菜,象徵著生意興隆,財源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