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旅行與讀書,其實是分不開的。臺灣著名出版人詹宏志寫過一本評價頗高的著作,題目就叫《旅行與讀書》,在某本書的引領下,去一個地方,邂逅一段故事,是多麼美妙的事情。
最近幾年,有好幾檔旅行真人秀,比如《花兒與少年》、《花樣姐姐》、《花樣爺爺》等,雖然名稱各不相同,但是本質上並沒有多少區別,請幾個明星,設置一個旅遊經費門檻,組團去一個陌生的國家旅行,節目的看點在於明星之間面上面下的各種撕。一團和氣,風平浪靜的《花兒與少年》第三季就因為缺乏看點,收視率下滑,最後這檔節目也沒有錄製第四季。
看過這些節目之後,觀眾們腦海中留下的也只有一地雞毛與各種八卦,他們途中看到的風景,那些國家的人文,我們似乎都拋諸腦後,或者說就沒有進過腦子。最近阿雅主持了一檔特別的旅行真人秀,叫做《奇遇人生》,和明星們一起探索世界,也探索自己,口碑頗好,但我今天要介紹的並不是這一部,而是竇文濤主持的《鏘鏘行天下》,豆瓣評分比《奇遇人生》還要高一點:9.2分.
有人說這是另一版《鏘鏘三人行》,還是竇文濤,還是三個人,還是談話,名字中也都有「蹡蹡」二字,雞賊的文濤肯定想過要借借《鏘鏘三人行》的情懷,畢竟這檔陪伴了我們十九年的節目停播,讓無數人心裡空落落的。既然叫「行天下」,就不是坐在書齋中論道,而是走到大千世界中,來到一個國家,談文化,談風俗,談文學,談人生。活成人精,看透世事,但習慣把自己放低的竇文濤絕對是中國最好的脫口秀主持人,上到國家元首,世界學者,下到三教九流,和任何人都能聊起來,關鍵還能風輕雲淡,舉重若輕地說出好多人生本質。即使英語水平一塌糊塗,也不能妨礙文濤在異國他鄉「撩」得起勁。
《蹡蹡行天下》的第一站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當年東羅馬帝國的中心,赫赫威名的君士坦丁堡,一座文化深厚的城市。竇文濤找來同行的是老友許子東教授,以及曾經在中東當了好多年記者的周軼君,三個人真是絕配。
伊斯坦堡,這個城市是竇文濤選擇的。來到這裡,文濤有點活潑,可見是真喜歡,往往會發表一大段話,這時候上海人許子東教授就會來個一針見血的提煉總結,順便終結文濤的話語。周軼君是三人中的外交擔當,英語好,又膽量,在兩位男士的討論中,加入女性的觀點。
這三個人是多年的好友,在文化體系上又是可以對話的水平,來到一個文化景點前,聽他們三個人談話真是既長知識,又覺得舒服。即使你沒有去過伊斯坦堡,也會對它增強了解,而心生期望。
不同於其他旅行節目,這檔節目基本上遊覽、拜訪的都是本地文化色彩濃厚的地方,比如阿加莎《東方快車謀殺案》中富豪們居住的酒店,阿婆也常在這裡寫作,比如帕慕克筆下的純真博物館,比如產生愛情故事的許蕾姆蘇丹浴室……拜訪一個地方,三個人會聊起有關的人和事,在這種隨心的聊天中,會冒出很多金句。
比如,在佩拉宮酒店,他們聊到,作為東西方的交匯點,這裡經常是間諜傳遞情報的地方。文濤有感而發,「我們這輩子幾十年,活得就像個間諜,有時候忠於職守,有時候超脫身份。我們一輩子總要像間諜一樣,不斷變換身份。」
許子東和竇文濤還順帶損了一下老友梁文道:文道可以來演間諜,穿著他的三件套,可惜矮了點。看來是真朋友無疑了。
最牛的是,在參觀了依據帕慕克的小說《純真博物館》建造的博物館之後,他們居然拜訪了帕慕克本人,對談了很久,關於東西方文學、文學與政治等問題,文濤那一臉認真樣,完全是小學生見偶像的迷弟樣。
可惜的是伊斯坦堡之旅結束之後,許子東教授因為學校有事,不能參加下面的希臘之旅,好遺憾,但如果梁文道能來就無所謂了!
雖然節目中談論的很多東西,是「無用」的,但我們的生活正是因為這份「無用」才變得生機盎然,而與眾不同。
第一集結束的時候,我已經對伊斯但布爾心生嚮往,第二集結束的時候,我已經從圖書館借來了帕慕克的《純真博物館》與《我的名字是紅》,第三集結束的時候,我已經開始讀古羅馬的歷史了……看這檔節目,感覺在聽一堂很舒心的文化歷史講座,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