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說過,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意思是西安地下出土文物眾多,泉州有很多歷史文化遺址留存。其實,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它的歷史文化遺址留存更多,只是許多遺址早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未見天日罷了。而昆明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興建於漢武帝時,乾涸於唐大和時,重建於2200年之後的中華盛世。可謂歷經滄桑,重現勝景。
時值鼠年仲夏前日,我們慕名前來昆明池一遊。因為達到時已經下午三點多鐘,恰是豔陽高照、氣溫正高的時候。可以看到這個時段來這裡遊玩的人很少,三三兩兩的,因為怕太陽暴曬,人們除了拍照之外,大都坐在樹陰下乘涼。等太陽不再直曬之後,人們開始一邊散步一邊欣賞公園的秀美和壯闊。
歷史上,昆明池最初為漢武帝操練水軍而建,後來成為歷代皇家園林,而千古愛情佳話牛郎織女的傳說最早起源於此。所以,復建起來的昆明池以牛郎織女傳說故事和七夕背後的歷史文化為主題,建有漢武樓船、七夕湖、鵲橋、靈波劇場、荷花島等景點,還有26個婚主題雕塑。
第一次來昆明池,首先被矗立於廣場之中的「樓船水師」雕塑所震撼。巨大的船體讓人望而卻步。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站立船頭,身披鎧甲,手持寶劍,目視前方,身後是眾多威武不屈的將士,昭示著大漢帝國所向披靡、不可戰勝的氣勢。說起漢武帝,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北擊匈奴、遠徵西域,但事實上他還組建過一支龐大的水軍,也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西漢「樓船水師」。因為要徵伐昆明國而操練水軍,才仿照昆明國的滇池在灃水、潏水之間開鑿了昆明池。昆明池修好後,確實為西漢王朝的水軍發揮了作用。同時還兼顧了供給水源、提供水產、澆灌農田等功能。所以說,昆明池的歷史功績很大哦。
沿著廊橋行走,可以到達位于波光瀲灩之中的鵲橋。《關輔古語》一書中說,昆明池中刻置石鯨,兩岸刻置牛郎、織女,立於池的東西兩邊,以象徵天河。由於牛郎織女傳說的源頭在此,如今,這裡建有柔情蜜意的七夕湖,還有含情脈脈的鵲橋,已經成為公園中最大的亮點。走出鵲橋,來到岸邊,巨大的牛郎織女雕塑非常醒目,不僅象徵著牛郎織女的愛情,而且見證著人間世事的是非與興衰。
徜徉在昆明池,湖水蕩漾,花草茂盛,樹木蔥鬱,廊橋迂迴,還有渡船、蕩鞦韆等遊玩項目,以及許多設計精巧的雕塑和景觀,讓人不禁讚嘆決策者和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和精心打造。
其實,這裡應該叫昆明池七夕公園。因為昆明池的全部要相當於兩個西湖大小,湖的周長也比西安城牆周長13.7公裡還要長。2017年國慶,昆明池七夕公園盛大開園。2018央視七夕晚會相約昆明池畔。同年,昆明池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昆明池,註定是一個人們特別是情侶們打卡的地方。
傍晚之後,是昆明池最熱鬧的時候。夕陽西下,微風習習,仿佛一瞬間,人們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小徑上,雕塑前,亭臺旁,草坪裡……到處人來人往,悠閒自得。無論大人孩子,無論男的女的,個個都洋溢著幸福和快樂的味道。
沐浴著盛世的和風,感受著漢唐的時光,突然想起杜甫老先生的詩作《秋興昆明池水漢時功》: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想想也是,包括愛情在內,像飛鳥一遊自由地翱翔,不僅放在泱泱大唐,即使放在盛世當下,也是人們追求的理想的生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