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融合,世界各地優秀的教育方式也逐漸出現在更多人的視野當中,英國的「精英教育」便是其中一種。
事實上,大多數家庭對於精英教育的理解,存在著很多的誤區和「偏見」。
大部分家長認為所謂精英,就是學識淵博、學習能力極強的學霸們;
有些人認為作為精英就像是普遍認知的紳士風度、燕尾服、優美的英式腔調等禮儀;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所謂精英教育就是把大量的金錢投入到孩子的身上,用錢砸出精英。
但,真正的精英教育並不是如此!
就英國而言,有數據顯示,僅僅只有7%的英國人會進入公學學習,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國會議員出身公學,44%的位列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財富榜的富豪、43%的報紙專欄作家、26%的BBC部門經理、71%的資深法官、55%的白廳高級秘書和50%的上議院成員都出身於公學。
根據數據來看,如果精英教育只是大部分人認為的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學霸,那麼又為什麼有那麼多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從公學畢業呢?又為什麼會有一批又一批父母拼盡全力把孩子送去讀書?
事實上,所謂精英教育,不僅僅停留在孩子的知識、技術、禮儀、衣著打扮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內在精神的培養。
就像「大於眾學著名導師、藝博教育創始人戴東老師在《孩子成長的第一等大事是什麼?》這段視頻的採訪中說:「一個人如果說他來到這個世界,他能幫助到別人,他能讓一個家族變得強大,很多人想到他會感動,會因為他而感覺到這個城市曾經因為他而變得更美好,這些人,就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精英。」
精英教育最重要的內容是培養孩子明白獲得和失去、爭取和放棄、個人和團隊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是拓寬孩子的視野,讓孩子有足夠的自信心,去推開未來不可避免的社會大門;
是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讓孩子成長為富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個體,而不是在任何事面前都獨善其身。
精英教育從來都不是逼迫孩子不斷努力,上最好的學校、取得最好的學習成績,成為別人眼中的「學霸」,而是幫助或者陪伴孩子在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生活坎坷中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拓寬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成長為能夠幫助他人、為國家做貢獻、可以同其他孩子一起推動社會進步的人!
——End—
教育孩子從來都沒有捷徑。你認為真正的精英教育是怎樣的?你最注重培養孩子什麼樣的能力?你想過讓孩子接受精英教育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尋找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