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於眾學|入學率15%以下,被人們追捧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最適合孩子

2020-12-21 大於眾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融合,世界各地優秀的教育方式也逐漸出現在更多人的視野當中,英國的「精英教育」便是其中一種。

事實上,大多數家庭對於精英教育的理解,存在著很多的誤區和「偏見」。

大部分家長認為所謂精英,就是學識淵博、學習能力極強的學霸們;

有些人認為作為精英就像是普遍認知的紳士風度、燕尾服、優美的英式腔調等禮儀;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所謂精英教育就是把大量的金錢投入到孩子的身上,用錢砸出精英。

但,真正的精英教育並不是如此!

就英國而言,有數據顯示,僅僅只有7%的英國人會進入公學學習,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國會議員出身公學,44%的位列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財富榜的富豪、43%的報紙專欄作家、26%的BBC部門經理、71%的資深法官、55%的白廳高級秘書和50%的上議院成員都出身於公學。

根據數據來看,如果精英教育只是大部分人認為的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學霸,那麼又為什麼有那麼多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從公學畢業呢?又為什麼會有一批又一批父母拼盡全力把孩子送去讀書?

事實上,所謂精英教育,不僅僅停留在孩子的知識、技術、禮儀、衣著打扮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內在精神的培養。

就像「大於眾學著名導師、藝博教育創始人戴東老師在《孩子成長的第一等大事是什麼?》這段視頻的採訪中說:「一個人如果說他來到這個世界,他能幫助到別人,他能讓一個家族變得強大,很多人想到他會感動,會因為他而感覺到這個城市曾經因為他而變得更美好,這些人,就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精英。」

精英教育最重要的內容是培養孩子明白獲得和失去、爭取和放棄、個人和團隊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是拓寬孩子的視野,讓孩子有足夠的自信心,去推開未來不可避免的社會大門;

是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讓孩子成長為富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個體,而不是在任何事面前都獨善其身。

精英教育從來都不是逼迫孩子不斷努力,上最好的學校、取得最好的學習成績,成為別人眼中的「學霸」,而是幫助或者陪伴孩子在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生活坎坷中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拓寬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成長為能夠幫助他人、為國家做貢獻、可以同其他孩子一起推動社會進步的人!

——End—

教育孩子從來都沒有捷徑。你認為真正的精英教育是怎樣的?你最注重培養孩子什麼樣的能力?你想過讓孩子接受精英教育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尋找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教育各有利弊 選擇最適合孩子特徵的教育方式
    「首先線下教育投入場地成本,學生需要在固定時間到固定地點上課,父母需要準時接送,增加了時間成本。」同時,接送孩子存在大量隱性消費。「除了停車費、燃油費,送孩子總要買些零食飲料,回家路上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也偶爾會買。無形間又增加了開支。」線上教育通過電腦、平板上課,更靈活。外教師資同樣是線下和線上教育投入的重點。不過線下需要解決外教工作籤證、居留許可證等問題。
  • 《虎媽貓爸》:極端的教育方式,只會害了孩子,4招或讓家長受益
    如果說畢勝男的公公婆婆對孩子的溺愛是一種極端的教育方式,那畢勝男的爸爸,孩子的外公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另一種極端的方式。畢勝男的爸爸是個老師,自然而然也就十分的嚴肅,對孩子的要求也十分嚴格。由於長期受到學生以及家長的追捧,畢勝男的爸爸十分自我,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正確的。
  • 這些育兒類的「毒雞湯」辛辣現實,卻不適合用來教育孩子
    十年前,我在一家學生教輔類圖書公司做質檢,主編是一位非常喜歡閱讀"雞湯"的中年人,他經常在公司晨會上給大家念網絡上的"教育雞湯文",如"蚌孕珍珠"、"細節決定成敗"、"文憑不是最重要的"等。以下為大家簡要舉例,說明這些常見的雞湯究竟為何"反智"和"不可取"。(1) 情感類這類雞湯文因涉及感情元素,內容質量良莠不齊,有的文章能夠集合專業的國際心理學家的專業理論,進行實例分析,對家長的育兒歷程有一定的幫助。
  • 教育孩子該「雞娃」還是「佛系」?專家建議:適合孩子最重要
    陳燕鑾 製圖學英語、練書法、彈鋼琴、下圍棋……學習興趣全面發展,這種不斷給孩子安排興趣班、不停給孩子「打雞血」的教育方式在網絡上有了專門的指代詞——「雞娃」。相反,遵循孩子的天性,在養娃的過程中做到不焦慮、不執著,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的一切,這種育兒方式則叫「佛系」。
  • 研究生入學率不降反升!疫情到底對赴美留學產生了什麼影響?
    根據美國國家信息交換中心(NSCRC)發布的美國高校秋季入學報告來看,美國高等教育各階段的入學率,並沒有因為疫情受到特別大的影響。截至今年9月10日,本科生整體微降2.5%,而研究生入學率不降反升,高達9%。
  • 「花15萬讓兒子上高中,我後悔了」,普及高中教育是個偽命題
    其實,教育部所講的這個「高中階段教育」不單指普通高中教育,還包括中等職業教育,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職高。普通高中和職高相加的入學率是89.5%。所以,家長想讓孩子上高中、考大學,孩子真的願意嗎?那些視讀書為痛苦的孩子讓他上高中是不是一種折磨呢?有的孩子適合讀書,就必然有的孩子不適合讀書,所有的孩子都走同樣的路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 中國中小學入學率居發展中人口大國前列
    基礎教育包括了學前教育、九年制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特殊教育和掃盲教育。  在全國近82.6萬所各級各類學校中,中小學和幼兒園有約80萬所,佔全國各級各類普通學校總數的98%。在校(園)人數2.27億,佔各級各類普通學校學生總數的92%。截至2000年底,全國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85%。
  • 最小背包客每天暴走15公裡? 父母回應教育方式質疑
    這麼個小不點,是個網紅,被稱為中國最小背包客——來自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的4歲女孩雯雯,據稱她從1歲半開始參與徒步旅行,已與父母走過半個中國。  針對網上不少質疑,雯雯父母說,他們的教育方式雖然另類,但並非是虎爸虎媽。  每天暴走15公裡?
  • 看不慣老人帶孩子的方式與教育,總是親力親為比較累,怎麼辦?
    家長緊急求助:我家孩子6歲了,馬上要上一年級,這個暑假下定決心把孩子接到身邊自己帶,可工作又太累,時間和精力實在都顧不過來,只好繼續將老人請到家裡帶娃,老人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都讓人接受不了,孩子也被帶出了很多壞毛病,我該怎麼辦?
  • 越是低層次的父親,會習慣用以下方法教育孩子,苦了自己的娃娃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父母總會採取一些教育方式,可以說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家規」,比如一些家庭就比較推崇「棍棒教育」,他們相信所謂的「棒打出孝子,慣養忤逆兒」。另一些家庭就比較確信「以德服人」,他們認為要給孩子講道理才最為重要。這兩種教育方式都各有其詞,我們暫且不去議論。我們先來看看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會犯的小錯誤。
  • 英國「虎媽貓爸」談教育: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他也不贊成「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的觀點。他說「人生本來就沒有什麼起跑線,如果說真的有起跑線,那麼父母的起跑線就是孩子的起跑線,例如我們就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這就是孩子的起跑線。但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實質上是對自己缺失的一種彌補,這樣就很悲哀了。」  教育專家,一教育平臺創始人王凌潔博士認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起跑線」之說就是商業社會催生的巨大偽命題。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
    否則,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開始對他說「不」時,他除了哭鬧、氣噎、打滾,還有威脅父母的選項。所以,3歲後,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說「不」的藝術。03如何提高逆商:適當地讓孩子「受點氣」有的父母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孩子輸不起怎麼辦?
  • 適合0-8歲孩子學英語啟蒙的攻略和方式
    啟蒙教育至關重要,從孩子出生到步入青春期,都屬於啟蒙教育階段,啟蒙期對孩子的成長很關鍵,方式得當就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幼兒時期語言吸收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強,這個時期掌握好雙語教育,對孩子的未來學習道路有一定的幫助。所以英語啟蒙教育對嬰幼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 不自律的孩子,廢掉他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家孩子長大成才。所以,家長在孩子學習的年紀一定要狠下心來讓孩子刻苦努力的去學習。而不是讓孩子在本該學習的年紀貪圖享受。,好好的教育孩子「惜時如金」,才會不負韶華!「笨鳥先飛早入林,人笨苦學早入門」這句諺語大家一定耳熟能詳了吧,我也是經常用它來教育我家娃,告誡我家娃在學習,生活上,要勤奮向上,不能偷懶。寒暑假也是要學習與休息兩不誤。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
  • 寒假如何做好「安全教育」,試著去讓孩子體驗危險,是最有效方式
    寒假如何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寒假對孩子來說是外出遊玩的好時機,對於家長們來說,卻是最擔心孩子安全的時候。 孩子出門前,家長再三提醒:"過馬路要注意車輛、注意別走錯路、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孩子剛出門幾分鐘,又是打電話又是發信息,擔心孩子遇到什麼危險。
  • 猶太人教育孩子有方法,斯託夫人的「自然教育」值得家長借鑑
    智慧是誰都搶不走的,你的智慧就是你的人生財富,只要你活著,智慧永遠屬於你。猶太人為了讓女兒嫁給有知識的學者可以付出一切代價,為了娶還有智慧的女人為妻子也願意變賣所有家產,在猶太人的意識裡沒有什麼比知識更重要。究竟是什麼成功教育秘籍促使著猶太人的成長呢?我們可以試試「自然教育」。
  • 跟孩子講道理就是不聽?因為最無效的教育,就是跟孩子講道理
    最沒用的教育方式正如思想家盧梭所說:「世界上最沒用的教育方式就是:發脾氣、講道理和刻意感動。「但是這幾種教育方式卻是很多父母長輩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用的,想想當你的孩子犯錯、不聽話的時候,你是不是就是這樣做的?
  • 思巢STEM+CASH課程: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帶孩子感知世界
    別人家的孩子報了英語、舞蹈、美術、樂器、口才、模特、手工、遊泳、跆拳道......我要不要都報?選擇太難了,太多的科目太多的技能,學這麼多對成長到底有什麼幫助?"......試問有哪幾個家長可以承受這樣的奪命連環問?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可謂是煞費苦心,到處忙著為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培訓班。盲目跟風也好深思熟慮也罷,總之一定不能讓自家孩子落後別人家。
  • 日本大學入學率為53.9% 地區差距巨大
    人民網東京10月15日電(趙松)《朝日新聞》近期根據日本政府的調查推算出了日本各地的大學入學率,結果顯示受經濟發展水平和大學分布等因素影響,日本各地大學入學率存在較大差距,比例最高的地區與最低的地區相差40個百分點。
  • 最權威的兒童繪本排行榜,一定有一本適合你的孩子
    現在市面上各種各樣的繪本讓人眼花繚亂,怎麼樣的繪本才是最適合孩子的呢?家長要給孩子選擇最適合的繪本,首先應該了解目前一些國際上的繪本大獎。目前來說,國際著名的繪本大獎主要有以下7個。下面就有小童來為你推薦一些好的繪本~凱迪克大獎1998年凱迪克銀獎 ▍適合年齡段:3-6歲簡介這是一本大部分家長都知道的兒童繪本,每一個看過《大衛,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歡他,這個天真無邪、把家裡搞得一團糟的小男孩,讓他們覺得又開心又釋懷,世界上哪一個孩子不渴望像大衛一樣隨心所欲地在牆壁上亂寫亂畫、把浴室變成一個沼澤地、頭戴鐵鍋敲得叮噹亂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