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網絡上線,觀後有感,幸虧沒去電影院看

2020-12-06 相聲小品電影電視

宅在家裡看電影,老片看太多了之後,終於有新片上線了,《決戰中途島》。

這部電影當初在院線上映時,口碑毀譽參半,忘記什麼原因了,反正筆者沒去看。如今可以在網絡上白PIAO,心裡有點美滋滋的感覺那是真的。

看了一遍原版,又看了一遍國語配音版,筆者有感:

總體上看,《決戰中途島》絕不是一部爛片,但也談不上是什麼經典大片,豆瓣7.7分的評價基本合情合理。

筆者認為該片的優點如下:

1、歷史的脈絡基本清晰。

戰爭策源,偷襲珍珠港,馬紹爾群島,杜立特空襲,珊瑚海海戰再到決戰中途島,歷史的每一個節點全都順了下來,有頭有尾。

2、歷史細節重現不少

杜立特空襲的戰術和戰略意義,促使山本五十六孤注一擲進攻中途島。該片特意拍攝了天皇面對杜立特空襲時的反應,歷史細節很贊。

哈爾西接尼米茲密令故意暴露企業號位置「逼迫」華盛頓調兵。

美軍俯衝轟炸機編隊發現日軍艦隊的偶然,來自於美軍鸚鵡螺號潛艇和日軍驅逐艦的貢獻,這一點拍的很好。

杜立特空襲後受到中國人民的救助,同時中國軍民由於日軍報復付出慘重代價。這件事在之前電影中甚至在美國歷史紀錄片中都很少提及,甭管艾默裡奇是不是為了討好中國,反正能拍出這一點就值得稱讚。

3、歷史人物塑造精彩

艾默裡奇特意提到,他在尋找演員時都注重了一件事,那就是演員儘量和歷史上的本尊容貌類似,該片做到了。

此外,珍珠港和中途島涉及的一些歷史人物都被拍很多遍了,這次艾默裡奇將重點放在幾個之前不被重視的人物上屬於另闢蹊徑。尤其是日本方面,山口多聞在該片中的形象簡直不要太帥,有勇有謀有血性,符合軍迷們的口味。

4、沒有狗血愛情

《決戰中途島》很乾脆,基本上沒有狗血愛情戲,全片歷史畫面和戰爭場面很直男,兩個主要角色的妻子戲份只是起了點綴作用。

5、戰鬥畫麵糊一臉

時代進步了,導演可以用電腦做很多事,雖然很多軍迷發燒友還是給該片提了很多意見,但在筆者這個半軍迷看來,《決戰中途島》的戰鬥畫面相當闊以了。

尤其是從俯衝轟炸機的視角看軍艦,那密集的高射炮火直接糊一臉的感覺簡直不要太爽,怪不得有人說,這片子就像是一部大型軍艦類網遊。

以上的優點就足以支持筆者目不轉睛看兩遍的了,當然,該片也有一些缺點不得不提,而且這些缺點還很明顯。

1、歷史進程太快,人物交代不清晰

貪多嚼不爛,一部電影交代了三場大戰外加杜立特空襲和馬紹爾群島之戰,如果用《莫斯科保衛戰》那個篇幅拍的話,應該是夠了。但該片明顯塞的東西太多了,要知道,大多數觀眾都不是二戰歷史愛好者和軍迷。

人物交代很模糊,好歹出場時帶個字幕啊,除了幾個像哈爾西那樣外貌明顯的之外,很多角色連筆者這個半軍迷都得靠猜,更別說普通觀眾了。這玩意,很容易出現你看了一個小時還沒對號入座的情況。

2、刻畫人物有遺憾

雖然哈爾西名氣大,但老實講,在中途島和中途島之前,哈爾西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在打醬油,真正應該多刻畫的是斯普魯恩斯和弗萊徹,這一點有點兒遺憾。

還是由於篇幅有限,日軍方面的南雲忠一和山口多聞等角色太臉譜化了,南雲從頭到尾一副倒黴相,山口多聞從頭到尾英氣逼人,這有點兒過於簡單了,沒辦法,時間有限啊。

除了個人之外,該片對美軍陸軍航空兵和魚雷轟炸機的英勇犧牲刻畫並不夠,俯衝轟炸機的好運氣很多是來自於日軍艦隊的疲於奔命,他們在一天內連續對付了好幾波攻擊,才讓最後到場的俯衝轟炸機撿了便宜。之前那些犧牲的陸軍航空兵和魚雷轟炸機功不可沒。

3、全片缺乏高潮點

爆炸貝的《珍珠港》雖然愛情橋段挺狗血,但幾個高潮段落很燃,比如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前的起飛,杜立特空襲的集體起飛等,這些片段筆者還專門截下來欣賞。

《決戰中途島》戰鬥畫面很多,但沒有哪一個能算成全片高潮點的,貝斯特兩次命中日軍航母的過程很刺激,但不怎麼煽情。

企業號等待貝斯特英雄歸來的過程本來是挺好的高潮點,但處理的太套路化,沒有《珍珠港》那樣的深情配樂,也沒有慢動作,可惜了。

反正筆者是看了兩遍也找不到像《珍珠港》裡那樣能單獨剪下來珍藏的段落。

4、歷史重要細節交代不清晰

美軍中途島戰役勝利的關鍵,著名的代號」AF」的解密過程,本來是可以大做文章的,但該片基本上是一帶而過。是不是導演覺得這個橋段太過於有名,不想在這上面費力氣。如果這樣的話,這一點倒有情可原。畢竟這個橋段在美國肯定是家喻戶曉,導演首先考慮的必定是美國觀眾的觀感,而不是普通中國觀眾。

此外,日軍方面在戰後由淵田美津雄炮製出來的不存在的「絕命五分鐘」,該片的處理讓人頗為玩味。一方面,該片出現了暗示有五分鐘的臺詞和橋段,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這個所謂「絕命五分鐘」的不存在。這一點其實並不討巧,軍迷不認可,普通觀眾又看不懂。

正是由於這些缺點,才讓筆者看完之後深有感觸,幸虧當初沒去電影院看。

有人說,電影院能體會到更精彩的畫面和更震撼的音效,其實現在很多家庭都配備了大屏電視,在客廳裡關上燈,那畫面和音效並不比電影院裡差太多。

此外,筆者不去電影院也不是為了省幾十塊票錢,而是傷不起。你想,現在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有幾個人是自己去的?基本上都是帶著女朋友,或者老婆,或者全家去的。

《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是一部歷史快餐片,就像前文所說,中間一系列的歷史事件以及人物,還有數不清的歷史細節和各種裝備,對於軍迷來說看著挺過癮,但對於90%以上的女性觀眾來說,她們看《決戰中途島》必定是看不懂的。

你想像一下,在電影院裡你的女友或者愛人隔幾分鐘就要問你問題的畫面。別說解釋清楚什麼「絕命五分鐘」,光解釋一下杜立特空襲起飛的難度,魚雷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的區別,估計都不是幾分鐘能說明白的,更別說其中那些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了。

看到最後,估計她們就能記住了一件事,那個叫山口的日本人好酷,好可惜。

所以,筆者認為《決戰中途島》這部歷史快餐電影,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適合在客廳裡慢慢欣賞。

相關焦點

  • 《決戰中途島》網絡上線,觀後有感,幸虧沒去電影院看
    宅在家裡看電影,老片看太多了之後,終於有新片上線了,《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當初在院線上映時,口碑毀譽參半,忘記什麼原因了,反正筆者沒去看。如今可以在網絡上白PIAO,心裡有點美滋滋的感覺那是真的。看了一遍原版,又看了一遍國語配音版,筆者有感:總體上看,《決戰中途島》絕不是一部爛片,但也談不上是什麼經典大片,豆瓣7.7分的評價基本合情合理。筆者認為該片的優點如下:1、歷史的脈絡基本清晰。
  • 《決戰中途島》:浮光掠影的決戰
    日本雖然於1945年8月15日才宣布無條件投降,但美日之間在中途島便已決出了勝負,在中途島海戰後,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和數以千計經驗豐富飛行員和艦員的日本,徹底喪失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
  • 不懂歷史怎麼看《決戰中途島》?這個解讀讓你茅塞頓開
    原因,在正在火熱上映的《決戰中途島》能夠找到。  這位迪克的好基友在日軍的突襲當中,保護自己下屬的一個年輕士兵攀爬到另一條船上,端著船上機槍轟掉了敵方一架飛機後英勇就義。  主角一號好基友出場五分鐘,沒等待機就已下線。  與此同時,負責搞情報工作的眼鏡哥萊頓上線。
  • 不懂歷史怎麼看《決戰中途島》?這個解讀讓你茅塞頓開
    原因,在正在火熱上映的《決戰中途島》能夠找到。  這位迪克的好基友在日軍的突襲當中,保護自己下屬的一個年輕士兵攀爬到另一條船上,端著船上機槍轟掉了敵方一架飛機後英勇就義。  主角一號好基友出場五分鐘,沒等待機就已下線。  與此同時,負責搞情報工作的眼鏡哥萊頓上線。
  • 為什麼要看《決戰中途島》?老娘可能不懂歷史,但老娘懂男人啊
    《決戰中途島》就是這樣一部優秀的戰爭片,它不僅以史詩級的特效再現了激燃恢弘戰爭場面,更傳遞給觀眾血肉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動人的情感。尤其是其中的男性群像,讓我們能夠一片讀懂男人心中的各種情懷。正如《決戰中途島》中所展示的那樣,在進行"突襲東京"前,杜立特所帶領的轟炸機部隊中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次無法返航的轟炸行動。由於轟炸機所攜帶的燃油不夠用,轟炸結束後他們無法返航,只能繼續飛行前往中國的台州、麗水等地,跳傘後還很可能落入日佔區。無疑,這是一次九死一生的行動。
  • 《決戰中途島》:個人英雄主義的勝利
    不過,即便是看完整部影片的戰鬥場景之後,觀眾也很容易陷入迷糊,究竟是誰打敗了誰?《珍珠港》這樣的風格變化,在新版的《決戰中途島》中似乎仍舊依稀可見。這部影片的「決戰中途島」情節,同樣發生了影片放映了幾乎一個小時之後。此前的時長,以美軍海軍航空兵的傳奇飛行員理察·貝斯特(艾德·斯克林 飾)為中心,講述了他的飛行訓練、與同僚的關係,以及家庭。
  • 美版「抗日神片」《決戰中途島》,打響2019戰爭片第一槍
    作為今年僅有的史詩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以貓眼評分9.2,豆瓣評分7.7的成績突出重圍。原本以為這是一部枯燥的戰爭片,沒想到看完之後真香又驚喜!但令人意外的是,《決戰中途島》這部正兒八經的戰爭片卻徵服了各個維度的觀眾們,讓沉寂已久的戰爭片吹起了春天的號角。著名軍事專家"局座"張召忠稱它為"軍事教學紀錄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先後發布了有關《決戰中途島》的12條微博,可見其影響力之深。
  • 《決戰中途島》票房不佳原因 被評價對戰爭反思並不多
    《決戰中途島》票房不佳原因 被評價對戰爭反思並不多  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決戰中途島》上周五在中美同步公映。就票房而言,這部影片並不理想,北美地區只取得了1700萬美元的周末票房,在中國,這部戰爭大片還沒打贏已經公映了15天的《少年的你》。不過影片在網上評分還是不錯的,由最開始的7.4分上升到現在的7.7分。
  • 決戰中途島電影
    《決戰中途島》媒體分解禁 爛番茄僅35% M站均分50 《決戰中途島》將於11月8日在北美與國內同步上映,今日(11月7日),《決戰中途島》媒體評分解禁,爛番茄新鮮度僅35%,13鮮24爛,iMDb打出6.2
  • 《決戰中途島》:個人英雄主義的勝利
    不過,即便是看完整部影片的戰鬥場景之後,觀眾也很容易陷入迷糊,究竟是誰打敗了誰?《珍珠港》這樣的風格變化,在新版的《決戰中途島》中似乎仍舊依稀可見。這部影片的「決戰中途島」情節,同樣發生了影片放映了幾乎一個小時之後。
  • 《決戰中途島》為何票房不理想?「時機」不對反思太少
    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決戰中途島》上周五在中美同步公映。就票房而言,這部影片並不理想,北美地區只取得了1700萬美元的周末票房,在中國,這部戰爭大片還沒打贏已經公映了15天的《少年的你》。不過影片在網上評分還是不錯的,由最開始的7.4分上升到現在的7.7分。
  • ...決戰中途島|迪克· 貝思特|理察·哈爾西·貝斯特|中途島戰役
    《決戰中途島》故事原型是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反法西斯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點擊播放 GIF 0.7M電影《決戰中途島《決戰中途島》用頂尖的特效水平再現了中途島戰役的磅礴恢宏場面,直接將人拉回到那個戰火連天的二戰時期,讓人在感嘆畫面震撼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和平的來之不易。
  • 《決戰中途島》:完美還原海空大戰!原來戰爭片也能拍成科普片?
    老文昨日看完《白色月光》,又心血來潮去二刷了去年底上映的《決戰中途島》。 老文之前是在電影院看的,現場的視聽效果非常震撼。 本片的特效可以說是老文近年來看的戰爭片中的最佳。
  • 《決戰中途島》: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導演好萊塢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對災難場景的巧妙調度,從航母簇到空戰再現,將《決戰中途島》作為戰爭片,儘可能還原對二戰決戰的因果關係,而讓人覺得感受到在激烈的戰爭中影片只停留在範疇的主旋律中。儘管日本無條件投降是在宣布的,但美國和日本已經決定了中途島的勝負,在中途島海戰之後,他失去了四艘航空母艦的日本和數千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完全失去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所以中途島確實是美國和日本之間的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 決戰中途島電影
    《決戰中途島》媒體分解禁 爛番茄僅35% M站均分50 《決戰中途島》將於11月8日在北美與國內同步上映,今日(11月7日),《決戰中途島》媒體評分解禁,爛番茄新鮮度僅35%,13鮮24爛,iMDb打出6.2
  • 《決戰中途島》票房不佳原因 被評價對戰爭反思並不多
    《決戰中途島》票房不佳原因 被評價對戰爭反思並不多  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決戰中途島》上周五在中美同步公映。就票房而言,這部影片並不理想,北美地區只取得了1700萬美元的周末票房,在中國,這部戰爭大片還沒打贏已經公映了15天的《少年的你》。不過影片在網上評分還是不錯的,由最開始的7.4分上升到現在的7.7分。
  • 《決戰中途島》: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導演好萊塢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對災難場景的巧妙調度,從航母簇到空戰再現,將《決戰中途島》作為戰爭片,儘可能還原對二戰決戰的因果關係,而讓人覺得感受到在激烈的戰爭中影片只停留在範疇的主旋律中。儘管日本無條件投降是在宣布的,但美國和日本已經決定了中途島的勝負,在中途島海戰之後,他失去了四艘航空母艦的日本和數千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完全失去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所以中途島確實是美國和日本之間的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 弄潮·深評 | 《決戰中途島》觀後:職業不僅僅是一個飯碗
    資料圖周末看了《決戰中途島》,除了為宏大的戰爭場面而感到震撼外,更讓筆者深思的是職業訓練的意義。在最後一次完成任務返航時,眼看著就要完成降落,轟炸機突然沒油。他憑藉自己習得的技術,把轟炸機成功降落在航母上。在關鍵時刻,過硬的職業訓練是能救命的。不少人為迪克·貝斯特的技術而叫絕的同時,可能忽略了他平時夜以繼日的嚴格訓練和自我要求。
  • 《決戰中途島》一部值得觀看,高度還原英雄歷史的電影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看《決戰中途島》已經過去兩個星期了。是入冬後時間變得快了,又或者時間一直都過得那麼快。個人挺喜歡《決戰中途島》的,喜歡到看了兩次——實在缺乏夜生活,除了看電影沒啥好做的。這個星期,《小丑》和《海上鋼琴師》都是目標,票價還沒看,希望不要太貴。
  • 《決戰中途島》一部值得觀看,高度還原英雄歷史的電影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看《決戰中途島》已經過去兩個星期了。是入冬後時間變得快了,又或者時間一直都過得那麼快。個人挺喜歡《決戰中途島》的,喜歡到看了兩次——實在缺乏夜生活,除了看電影沒啥好做的。這個星期,《小丑》和《海上鋼琴師》都是目標,票價還沒看,希望不要太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