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第一次聽說「桂林山水」這個詞,是在大人們交流旅遊心得的時候。再後來,語文課上老師拿出一張20元人民幣,再結合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給我上了關於桂林的第一課。但是至今也忘不了,生於廣西東南部的我初到桂林求學時看到層層山巒的那種震撼:「怎麼這學校是被『囚禁』在山裡的嗎?!」
「桂林山美」這牌子確實是出了名的響,名氣大到以至於後來有外地的朋友和我吐槽:「一開始我還以為桂林才是廣西的首府。」各位南寧的看官們您先別著急,咱們大綠城的山水風景和名聲近年來也是越來越有名了吶!其實廣西的山川也和廣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一樣,南北東西,各有精彩。
咱們首先從一張圖看起 :
從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廣西整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西北至東南傾斜狀。鳳凰山、九萬大山、大南山等從北部包圍著廣西盆地。桂北石山層巒重疊,山嶺連綿、山體龐大,而恰又多地處喀斯特地貌區,故造成了這個地區的山水形態迥異,造型奇特,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風光,象鼻山就是其中的代表。赫赫有名的灕江也發源於橫跨桂林興安、資源兩地的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
桂北的山區自然環境因為造型及歷史的原因,自然環境被很好地保護了起來,形成了廣西特有的旅遊資源和亮眼的名片。但是,也正因為這裡山巒遍布,道路崎嶇,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桂北地區的發展。但是相信在交通網和相關信息不斷完善的今天,我們將來會有更多的辦法能夠將地區發展和環境結合起來,讓桂北「美上加美」。
繼續往南走,你會發現大瑤山和大明山分別跨立在廣西盆地北部。大瑤山將桂江、柳江一分為二,北起荔浦修仁——三江斷裂帶,南至桂平縣石龍附近,東北——西南走向,西與大明山合成廣西弧形山脈,海拔1979米的主峰聖堂山,也是廣西第二高峰。而隨著南下,山地的土質也慢慢地更加適合植物生長。大瑤山自然保護取區就是一個以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物種為主要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廣西最大的天然植物園。森林面積28.3萬公頃,覆蓋率達到40%,木材蓄積量達到280多萬立方米,也是廣西最重要的水源林區。
眼光放到廣西西南部和南部,你會發現有六萬大山、十萬大山,這名字聽起來神氣得很。《廣西山名解讀》論文認為,諸如上圖中的十萬大山、九萬大山、六萬大山中的「十萬」、「九萬」、「六萬」,實際上都不是數字,而是壯語的山名的漢字記音。十萬大山的「十萬」系南壯方言「適伐」的記音,「適伐大山」的意思是「頂天大山」;九萬大山的「九萬」系壯語「九懷」(水牛頭)的漢文記音,山名的實際意思是「水牛頭山」;而六萬大山的「六」,是壯語lueg(意指山谷)的近音,「萬」的壯語意思是「甜」,合起來就是「甜水谷大山」。
十萬大山的環境不同於北部地區,這裡是廣西熱帶季雨林生長最好的地方,熱帶、亞熱帶植物品種繁多。十萬大山也是廣西南部重要的氣候分界線,南北坡氣候差異較大。不過小編對十萬大山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小時候喝的本土品牌牛奶,號稱「來自十萬大山的奶牛」。所以各位去十萬大山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品嘗一下當地牧場的優質乳產品哦!
到頭來才發現,廣西其實是一個性價比極高的旅遊目的地。在這裡,你可以花最短的路程和時間,看遍東西南北各有千秋的美景,領略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廣西形態各異的山川景秀。縱使時光如何變幻,時代如何發展,廣西的山依然佇立在各自的地界裡,擁護著它們所養育的壯鄉兒女。
文:梁柯
圖:來源於網絡
審核:姜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