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四大支柱產業競相發展 服務業強市加速崛起

2020-12-20 南充頻道

服務業是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是城市轉型的大動力,是社會發展的大支撐。近年來,南充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構建「4+5」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現代商貿、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文化旅遊四大支柱型服務業「頂天立地」,奮力建設區域性服務業中心城市,推動南充由服務業大市向服務業強市跨越。

今年以來,南充四大支柱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據統計,今年1—9月,南充市消費品零售總額881.4億元,物流總產值455.5億元,旅遊總收入508.23億元,文旅產業總產值超過660億元。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962.71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573億元。

A夯實基礎 四大支柱型服務業競相發展

10月24日下午,記者在位於高坪區的南充王府井購物中心看到,偌大的商場內店面乾淨整潔、商品琳琅滿目、客人如織。

「吃飯、購物、玩耍,在這裡可以全部實現。每周我都會約上三五好友,在這裡聚會。」市民張霖說,如今,南充越來越多的商業綜合體拔地而起,成為消費者購物玩樂的首選地,南充這座城市的商業氛圍也越來越濃。

「南充王府井購物中心總投資24億元,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購物中心16萬平方米。該購物中心是集餐飲、購物、娛樂、休閒於一體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南充王府井購物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蒲利群介紹,目前,該購物中心入駐各類商家近500戶,日均客流量3萬-5萬人次,周末可達到10萬人次;日均營業額約300萬元,周末可達到500萬元。

「來這裡遊玩有耍頭、有看頭、有買頭,西城1966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內容太豐富了。」10月25日上午,從重慶來閬中旅遊的王子俊參觀完西城1966文化創意產業園後,忍不住為閬中的文旅產業點讚。

王子俊口中的西城1966文化創意產業園是閬中市2017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該創意產業園位於閬中古城西街,總用地16.2萬平方米,以「工業文化情懷」為特色,以「三館三中心一條街」為核心,打造集科技館、美術館、泛絲綢博物館、文化創意中心、休閒中心、演藝中心和南北小吃街於一體的文旅綜合體,形成藝術創意街區+美食娛樂街區+文創商業+工業博物館的文化創業群落。

在南充現代物流園,一輛輛滿載包裹的卡車魚貫而出。在中通快遞倉庫外,10餘輛卡車整齊地停靠在倉庫旁,工人正忙著將包裹搬上運輸車輛。

「我們倉庫24小時轉運快遞,日均出貨量90餘萬件,今年已經完成兩億件快遞轉運。」中通快遞南充轉運中心經理陳開明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在建設分撥轉運中心,預計2021年8月投入使用,建成後,日均處理快遞能力將達到300餘萬件。

據了解,南充現代物流園是國家示範物流園區,是南充市打造現代物流千億產業集群的核心。目前,該園區建成面積7.8平方公裡,倉儲面積280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145億元。已招引浙江傳化、四川南鑫、新加坡豐樹集團、中通等物流企業近30家,引進京東、順豐、圓通等商家2200餘戶。自2016年開園以來,該園區已實現社會物流總值1706億元,物流交易額240億元,利稅45.2億元。

B大力培育 打造新引擎構建新支撐

4月26日上午,由南充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主辦,南充日報社、高坪區委宣傳部承辦的「邀約五一·玩轉南充」全媒體推介活動舉行。活動期間,南充推出了十大文旅活動以及「1+9+N」全民促銷活動,即:「感恩有您·禮惠果城」消費券發放活動,9縣(市、區)同步啟動「歡樂遊購」消費促進活動,N家商鋪共同參與的「百企千店」惠民讓利活動等,進一步刺激消費市場。

據悉,今年「五一」期間,南充共發放消費券兩億元;全市共接待遊客96.5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1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剛剛過去的國慶節,南充共接待遊客563.5萬人次,總量居全省第二,僅次於成都,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03億元。

按照推動四大支柱型服務業「頂天立地」的要求,南充大力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構建新支撐。堅持品牌化、智能化,推進新零售、打造新場景、創造新體驗,確保商貿產業煥發生機與活力;做大物流總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全力打造現代物流千億產業集群,確保現代物流集群引爆;以點帶面、服務實業,建設金融中心、推動金融創新、防範金融風險,全力建設現代金融聚集區,確保現代金融業高端集聚集群發展、串點成線;全力擦亮南充文旅五張名片,讓「印象嘉陵江·山水南充城」走出四川、走向世界,確保文化旅遊做響品牌。

部門聲音

四大支柱型服務業如何發展?

為推動南充由服務業大市向服務業強市跨越,南充市委著眼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堅持瞄準前沿、引領未來,提出構建「4+5」現代服務業體系,其中,四大支柱型服務業起著四梁八柱作用。近日,記者就四大支柱型服務業如何發展,採訪了相關部門負責人。

市政府副秘書長、 市政府物流口岸辦主任許澄:

四季度,我們將緊盯目標,克難補短,瞄準差距,全力衝刺,確保年度目標全面完成。

一是突出龍頭帶動, 打造物流 「大平臺」。做大做強南充現代物流園區,持續推進南充現代物流園國家級示範園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公路集散、進出口岸、多式聯運、城際配送四大物流服務平臺。傾力打造保稅物流中心,順利取得關區代碼,高質量開展運營工作。

二是突出創新引領,推動物流「大融合」。大力推進「通道+基地」模式,有效運營中歐班列暨陸海新通道(南充)專列;積極推進高坪國際口岸機場建設。

三是突出民生需求,繁榮物流「大市場」。加快實施物流重點項目, 實現投資額與進度雙達標。進一步強化物流企業培育,不斷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運行環境。

市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向峰:

持續落實好應對疫情衝擊、 加快現代商貿恢復振興、促進消費增長、穩定外貿外資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幫助商貿企業紓困解難。力爭今年內形成2-3條特色商業步行街、打造10個高品質夜經濟集聚區,發展社區商業,打造消費新場景; 組織參加市場拓展 「三大活動」,策劃舉行「惠動南充」「夜遊南充」活動等,培育消費新熱點;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小店經濟,大力培育南充餐飲品牌,激發消費新動能。 高質量推進四川自貿區南充協同改革先行區建設, 主動融入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發展; 健全完善保稅物流中心(B型)營運管理機制;積極創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積極培育跨境電商、 市場採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努力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任萍:

認真貫徹執行市委決策部署,全力配合做好「300個重點項目」的要素保障工作,積極協調人行南充市中心支行、南充銀保監分局等部門, 著力暢通金融供給雙方交流渠道,嘗試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大力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對接 「300個重點項目」 的融資需求,確保「300個重點項目」按計劃進度推進。此外,進一步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深度融合;積極探索金融機構與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工業園區合作的新路徑和新方式, 建立全市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金融支持名錄, 為 「300個重點項目」提供「保姆」式金融服務,並將融資對接落實情況按月報告,按季對資金要素保障情況進行考核通報。

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趙秀清:

按照「目標不變、任務不減」的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文旅發展大會精神, 把文旅要素做齊做全「強起來」、把文旅活動多姿多彩「辦起來」、把文旅環境用心用情「優起來」;依託臨江新區建設, 積極融入 「成渝雙城經濟圈」和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加大項目招引和建設力度;持續推動鄉村旅遊、工業旅遊、研學旅遊、康養旅遊等多種文旅模式創新發展,持續辦好國際木偶藝術周、 春節文化博覽會等文旅活動,推動「嘉陵江江上遊」常態化運營等,實現《印象嘉陵江》常態化演出,進一步做大區域文旅市場、做強區域文旅品牌、做優區域文旅品質,擦亮「五張名片」、推進項目建設、繁榮文旅市場,全力奮戰四季度,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實現。(記者 李然/文 陳村銘/圖)

四大支柱型服務業1-9月數據

●南充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1.4億元、總量居全省第3位

●外貿進出口總額30.94億元、同比增長15.7%

●物流總產值455.5億元,同比增長15.2%

●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573億元,同比增長14.5%●接待遊客5032.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08.23億元

●文化產業產值153億元,文旅產業總產值超過660億元

●全市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962.71億元,同比增長9.9%

相關焦點

  • 四大發展能級+四大支柱產業 濟南工業強市「路線圖」來了
    記者9日從濟南市工信局獲悉,為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聚焦「智造濟南」建設,打造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近日,濟南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先進位造業、數字經濟、企業發展、綠色發展 濟南著力提升四大發展能級先進位造業方面,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到2022年,做大做強做優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等四大支柱產業集群,規模總量達到萬億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支出佔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以上。
  • 四大發展能級+四大支柱產業濟南工業強市「路線圖」來了!
    記者9日從濟南市工信局獲悉,為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聚焦「智造濟南」建設,打造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近日,濟南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先進位造業、數字經濟、企業發展、綠色發展濟南著力提升四大發展能級先進位造業方面,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到2022年,做大做強做優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等四大支柱產業集群,規模總量達到萬億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支出佔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以上。
  • 樟樹四大支柱產業「體強筋骨壯」
    把創新當作第一動力,從規模擴張轉向注重質量和效益提升,如今,四大支柱產業「體強筋骨壯」,撐起縣域經濟「半壁江山」。數據顯示,2017年1至11月,樟樹藥、酒、鹽和金屬家具四大支柱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26億元,佔全市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8.9%;實現工業產值442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8%。2017年,樟樹市再次入選全國百強縣,位列第90位,排名較上年前移了8位。
  • 樟樹四大支柱產業「體強筋骨壯」
    把創新當作第一動力,從規模擴張轉向注重質量和效益提升,如今,四大支柱產業「體強筋骨壯」,撐起縣域經濟「半壁江山」。數據顯示,2017年1至11月,樟樹藥、酒、鹽和金屬家具四大支柱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26億元,佔全市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8.9%;實現工業產值442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8%。2017年,樟樹市再次入選全國百強縣,位列第90位,排名較上年前移了8位。
  • 市國投國際經貿有限公司喜獲德陽市服務業支柱企業
    11月23日—24日,全市服務業暨文旅發展大會召開。會議要求全面落實全省服務業發展大會、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精神,堅定信心、攻堅破難,做強做優文化旅遊產業,著力塑造「德陽服務」品牌、提升「德陽服務」品質,奮力開創全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深化成德同城化、推動德陽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支撐。會上德陽市國投國際經貿有限公司喜獲首批「德陽服務業「4+6」產業支柱企業」稱號。
  •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產業結構「三個為主」 四大支柱產業分析(附圖表)
    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產業為文化創意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業;戰略新興產業包括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網際網路產業等。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具體來看四大支柱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深圳在全國率先確立「文化立市」戰略。
  • 北海:支柱產業乘勢加速崛起 前景可期
    記者了解到,2010年初以來,北海實施「三年跨越發展工程」,大力改善環境,強力推進項目,著力改善民生,進入了產業推動發展的新階段。短短的幾年,北海以自己的方式搶抓機遇,成效明顯,城市持續繁榮發展的產業支撐得到不斷夯實。  實際上,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名聲在外的廣西北海長期以來是一個缺乏支柱產業支撐的城市。產業的弱小,使國家確定的「全國沿海開放城市」和「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功能得不到真正體現。1992、1993年的「房地產熱」,曾使這個城市名聲大噪,同時也留下眾多的「爛尾樓」和「爛尾路」。
  •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 推進農業「接二連三」
    通訊員 鄧磊 攝核心提示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需加快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市,推動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推進農業「接二連三」,提升產業體系綜合競爭力。今年,重慶將堅定不移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創新,抓好智能產業、智能製造和智慧城市發展,推動支柱產業升級換代,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推進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
  • 雅安:新起點上再起航 加快建設服務業強市
    從產業內部看,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高於GDP增速1.7個百分點。佔比提升。全市服務業佔GDP比重為50.9%,比2015年提高21.2個百分點,經濟結構優化為「三二一」,經濟發展加速向服務業與工業「雙擎」驅動轉變。貢獻增強。站穩經濟增長第一大引擎。
  • 抓好百年大計 辦好南充大事 幹好發展大業 開啟「建設成渝第二城...
    要高揚川北重鎮雄風,獲批設立省級南充臨江新區,必將承載國省戰略、擔負時代使命、引領區域發展,讓南充雄風乍起;要穩固區域中心地位,建設省級南充臨江新區,必將激發內生動力、提升城市魅力、增強比拼實力,讓南充城市地位節節攀升;要加快大城崛起步伐,建設省級南充臨江新區,必將完善大城功能、提升大城品質、夯實大城支撐,讓南充大城崛起如虎添翼。 宋朝華指出,百年機遇、百年難遇。
  • 南充文旅:四川旅遊「舞臺」唱「大戲」
    對近年來南充文旅發展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宋朝華的此番感慨並非單指閬中,而是整個南充市。 近年來,南充市委市政府一年接著一年幹,文旅發展碩果纍纍:去年,全市文化產業產值增長搶抓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帶來的政策機遇,南充市委作出借力「雙城記」、打造「次極核」的決策部署,將文旅產業作為全市四大支柱性服務業重點培育。
  • 石家莊市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調整產業結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需要加快服務業發展;從政策環境看,各級政府積極推進,出臺一批重要規劃和指導性文件,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更加寬鬆;從技術環境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加速了固有生產環節的剝離,為現代物流、文化創意、現代商貿、服務外包等服務業做大做強提供了技術條件。
  • 崔保華:加速旅遊生態圈建設 推動休閒度假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大會以「休閒:美好生活新選擇」為主題,旨在探索休閒度假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新路徑、新動能、新思路。四川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崔保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旅遊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文化旅遊產業正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變,以消費者新需求、新期望為主的文化旅遊生態圈加速發展。崔保華介紹,四川是全國的文化旅遊大省,文旅資源豐厚、產業優勢明顯。
  • 28年來深圳形成以高新技術為龍頭的四大支柱產業
    深圳市市長許宗衡介紹了改革開放30周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28年來深圳社會經濟發展的成就,及深圳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舉措。許宗衡說,堅持科學發展,構建起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逐步形成了領先全國的深圳效益。
  • 奮進30年|福清產業發展,為城市騰飛插上"翅膀"
    海西先進位造業基地 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國家現代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縣) 國家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 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 宜賓市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新世紀我國加入WTO後,以沃爾瑪、肯德基等為代表的外資大型連鎖零售企業挾雄厚資金實力及靈活經營機制,經營業務發展加速;以蘇寧電器、國美電器、美好家園等為代表的國內連鎖企業加速對宜賓的設攤布點;以綠源食品、燕君家電等為代表的本土企業積極擴張,以敘府商場為代表的傳統百貨零售企業面對激烈競爭,積極調整營銷策略。同時各種專賣店、便利店也似雨後春筍般不斷崛起。
  • 德國魯爾區工業成功轉型 服務業新興產業成新支柱
    原標題:德國魯爾區工業成功轉型 服務業新興產業成新支柱  原標題:德國魯爾區工業轉型經驗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武詩韻):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幾乎所有國家都面臨著工業轉型的課題。一個底特律倒下了,還有千千萬萬的「底特律」在苦苦掙扎。老的工業重鎮應對製造業轉型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德國魯爾區的工業轉型就是其中之一。
  • 廣州北「珠江新城」加速崛起,這裡是置業A計劃!
    北站新城加速崛起  一座城市的崛起源於人們的聚集。正如亞里斯多德曾說:「人們為了生活而來到城市,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人, 那如何實現人口導流助力區域經濟發展便成了城市規劃研究的命題。
  • 南充順慶:打造城市「夜三角」 服務業崛起「經濟圈」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4日電 (黎濤)中秋、國慶雙節期間,遊客、市民紛紛選擇夜間到順慶區南門壩商圈1227廣場遊覽、消費,走進夜市,在光影斑駁中、城市煙火氣息中,觸摸這座城市的夜生活……近年來,順慶藉助多方資源,持續發展夜間經濟
  • 大竹縣服務業發展大會召開
    11月27日,大竹縣服務業發展大會在縣群眾文化藝術中心召開。市商務局局長熊長虹,縣委書記李志超出席並講話。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何長華主持會議。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大竹縣服務業發展專題片。李志超強調,要加快推動服務業恢復提振,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抓好消費投資拉動,促進消費持續回暖。要加快構建「5+6」現代服務業體系,全力推動商業貿易、現代物流、科技研發和數據服務、金融服務、文體旅遊五大支柱型服務業擴量提質,全力推動人力資源與教育培訓、商務會展、竹城美食、醫療康養、家庭社區、綠色交通六大成長型服務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