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養殖戶沿河道建大棚 糞便汙染河道村民買水喝

2020-12-16 齊魯網

致富路上不應「臭氣哄哄」

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真相力量》

俊河水體伴隨著陣陣惡臭已經明顯變綠,已經被嚴重汙染。

視頻截圖

  齊魯網4月24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真相力量》報導,隨著消費市場對肉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各地鄉村的家禽養殖如雨後春筍般興旺起來。家禽養殖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但也會產生糞便汙染。最近,臨沂市平邑縣為了治理汙染,就向轄區內的家禽養殖戶下發了一紙通知,要求距離河道500米之內的養殖大棚全部拆除。通知一下,立即引起了養殖戶的不解和質疑。

  大棚養殖造成環境汙染

  河道周圍居民苦不堪言

  俊河位於臨沂市平邑縣保太鎮。在緊靠這條大河的南岸,座落著高白瓤村數十個養殖大棚。這裡的養殖戶告訴記者,前段時間,當地政府下通知要求村民在今年六月初之前拆除養殖大棚,這將給很多家庭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

  附近的幾位養殖戶告訴記者,他們常年以經營養殖大棚為生,也清楚政府下決心拆除養殖大棚的目的是為了治理河道汙染。但讓他們不解的是,雖然自家的養殖大棚距離河道不足五百米,平時卻不往河道裡排放汙水。

  「我現在正養著鴨子,有水也不往河裡走,我有沼氣池,也有沉澱池,產生的糞便都排到這個池子裡,接著變成沼液,咱還點燈,沼液還都澆了果樹,根本就沒有汙染,咱又不上河裡排。」

  記者在高白瓤村的這十幾處養殖大棚實地調查發現,儘管這些養殖戶的確沒有向旁邊的俊河排放汙水和糞便,但是俊河水體伴隨著陣陣惡臭已經明顯變綠,已經被嚴重汙染。調查中記者發現,關於距離河道500米的界定,是眾多養殖戶質疑的焦點。

  「五百米之內全部拆,五百米以外還是管不著,汙染不光我們汙染對吧,要是拆的話對我們太不公平了。」說話的這位養殖戶平時以養雞為生,養殖大棚位於平邑縣仲村鎮於家莊,同樣緊靠河道。她告訴記者,造成她家後面河道嚴重汙染的罪魁禍首根本就不是雞糞,而是五百米開外的養鴨大棚。

  養殖大棚產生的汙水及糞便對周圍水體造成的汙染究竟有多大呢?臨沂市沂南縣蒲旺鎮土山村的村民最有發言權。

  在臨沂市沂南縣蒲旺鎮土王村,由於周圍有眾多養鴨大棚存在,導致流經村內的土王河受到嚴重汙染,地下水無法飲用,村民買水喝的時間已經長達四五年之久。

  土王河貫穿整個土王村。早年間,當地百姓的飲水、灌溉全都指望這條河。但是最近幾年,隨著沿河兩岸迅速崛起的養鴨大棚直接往河道裡排放糞便,曾經碧水清波的土王河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我上別的地方買水喝,我買了五年了,現在還無所謂,到了五六月裡,要是敞開門,簡直就沒法聞了,受不了啊。」

  「到底是老百姓的命值錢,還是發家致富值錢,沒有老百姓了,怎麼發家致富啊,沒人了還怎麼去幹活啊。」

附近地下水無法飲用,村民買水喝的時間已經長達四五年之久。

  是全面關停還是引導轉型

  兩地主管部門給出不同看法

  在土王村村北面,座落著數十個養鴨大棚。記者看到因為地勢西高東低的緣故,養鴨場產生的大多數汙穢物都匯集於此並徑直排出,導致周圍臭味撲鼻。

  一位養殖戶雖然沒有明確告訴記者一個養鴨大棚每天究竟能產生多少糞便,但是按照每個大棚一天所消耗一千斤飼料計算,每個大棚至少要產生近五百斤的糞便。

  在大棚北側不足五米,就是深受汙染的土王河。因為長時間遭受糞便傾瀉,小河上、中遊的水質已經趨於一致,變成統一的墨黑色死水。河道內樹木、水草也已經全部死亡,沒有任何生機。

因為長時間遭受糞便傾瀉,小河上、中遊的水質已經趨於一致,變成統一的墨黑色死水。

  一位年輕小夥告訴記者,土王河的下遊流經日照莒縣以及江蘇境內,由於受到嚴重汙染,為了不讓汙染源擴散,沂南縣政府從今年三月份就築起了攔河大壩,用84消毒液進行水質淨化。通過土王村周圍的汙染情況記者發現,治理河道周圍的養殖大棚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此外,記者從平邑縣保太鎮水政監察站了解到,目前整個臨沂市都在開展迎淮工程。根據國務院出臺的《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和山東省今年開始實施的《山東省畜禽養殖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離河流500米之內屬于禁養區,是不容許建設畜禽養殖場的。因此整個臨沂市都在對河道周圍的養殖場進行限期拆除。

視頻截圖

  平邑縣保太鎮水政監察站的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他們也沒有徹底理解透臨沂市政府下發的這份整改文件,因此將嚴格執行距離河道五百米之內禁養的規定。

  而記者在沂南縣蒲旺鎮鎮政府了解到,他們為了在保證有效治理河道汙染的同時,對文件的執行做了一下變通,號召河道沿線的養殖戶進行環保養殖或者轉產經營。

  「沿線的全部鴨棚下了停養通知書,如果再搞養殖怎麼辦呢,按照環保養殖,咱縣裡也制定了一個標準。」鎮長告訴記者,「什麼叫環保養鴨呢,第一得用環保墊料,環保墊料主要有兩種,一是稻殼,二是鋸末,第二要建沉澱池,建三級沉澱池,要求每三百隻鴨子建一立方米的,第三點呢建儲糞場。離村莊近的,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叫他們轉產,先停產再轉產,你可以養蘑菇或者是種大棚。」

  致富路上不應臭氣哄哄!一個養鴨場讓村中昔日清澈的小河變得臭氣燻天、汙穢不堪,居住在河邊的村民們苦不堪言卻無計可施。養鴨場讓養殖戶自己走上了康莊大道,卻給下遊的村民們帶來了無盡的影響。因此,治汙工作必須雷厲風行,及時遏制不斷擴散的糞便汙染。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五百米的界限應該怎麼界定,在關掉養殖大棚的同時,如何引導這些養殖戶華麗轉型再就業,都是當地政府需要深思和考慮的現實問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青島景區大澤山流出牛奶河 汙染嚴重村民買水喝
    除了河水的汙染外,小舟說這段河水被嚴重汙染還存在兩大隱患:一是這條引河最終將流到大澤山水庫中,而大澤山水庫是周邊幾個村落的水源地;再就是石料粉末大量淤積堵塞河道,他擔心一旦有強降雨會排水不暢,存在洪澇隱患。
  • 河北定州市子位鎮養殖戶亂倒糞便
    但是,在東內堡村南頭,經過多次政府指示工作、調解後,仍存在嚴重的養殖戶亂倒糞便、養殖戶距離村莊太近&河道太近影響白洋澱上遊水質、養殖戶違法佔用耕地、養殖戶嚴重影響周邊住戶環境衛生問題,請予以管理,還周邊村民一片潔淨空氣。 請政府嚴格管控東內堡村東頭養殖戶距離村莊太近問題,養殖專業戶糞便汙染以及影響大氣,嚴重影響周邊村民生活,請立即給予遷離。
  • 樂清養殖戶放養鴨子 百米長的河道裡遊著近萬隻鴨
    珠垟村河道內養了大量的鴨子。記者楊海虹攝  溫州網樂清支站訊 日前,家住城東街道珠垟村的村民向12345市長專線反映:在村內河流的上遊段,因有村民養殖了大量鴨子,影響了村容村貌,數千隻鴨子的糞便直排入河,也汙染了河水水質,有時還看到河面上漂浮著一些死鴨子,希望有關部門能管一管。
  • 白洋河、外夾河旁頻現養殖場 汙水滲入河道(圖)
    養殖場內產生的糞便汙水,尤其是下雨時,都直接流到或者是經地下滲透進了相距不遠的河道之中,汙染水源。    傳統的畜禽養殖場為了便於取水和排放廢水都是「逐河而居」。近些年來,隨著畜禽養殖業的興起,重點流域特別是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的畜禽養殖業汙染呈蔓延趨勢,成為影響飲用水水質安全的重要因素。煙臺環保世紀行採訪團一行在多天的採訪中,看到了不少本不應該出現在水源地附近的養豬場、養雞場。
  • 山東臨沂郯城縣一養殖戶河道內養魚受汙死亡 排汙企業擔責
    山東臨沂郯城縣一養殖戶河道內養魚受汙死亡 排汙企業擔責2014-11-13 08: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沂蒙晚報        瀏覽量: 2025 次我要評論   河道養魚死亡&nbsp排汙企業擔責  通訊員 沈婷 記者 張慧  山東臨沂市郯城縣一水產養殖戶在沭河河道違規設置網箱養魚
  • 懷沙河等淺山河道變清了:禁止沿河燒烤 專人清理周邊環境
    2017年8月9日訊,河水清清,不時有幾隻野鴨遊來,幾個月前還黑不見底,臭氣燻天的懷沙河口頭村段經過生態治理,清退了河岸兩旁的養殖戶,禁止了沿河燒烤等業態。臭了十幾年的淺山河道終於乾淨了。水清草綠的懷沙河清退沿岸養殖戶8月5日,市委書記蔡奇前往懷柔區橋梓鎮視察過淺山區的環境整治效果,而懷沙河口頭村,正好是橋梓鎮治下,流經村子的懷沙河,屬於淺山河道。
  • 非法佔用公共河道 3養殖場被拆除
    非法佔用公共河道 3養殖場被拆除 圍欄處各種垃圾成片堆積,雞鴨糞便隨處可見,惡臭撲鼻 非法佔用公共河道攔河搭棚搞養殖 河道被汙染  說到非法佔用公共河道搞養殖一事,附近居住的村民都很有意見。他們告訴記者:「黃傘壩村裡一些村民只顧自己眼前的利益,把公共的內河道佔用拿來搞養殖,現在整個河道都臭烘烘的,好影響周圍的環境嘛。」
  • 牛棚建在河道邊 養殖汙水汙染農業用水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爆料,稱長街鎮下塘村一處牛棚的養殖汙水滲入河道,汙染了全村的農業灌溉用水,養殖產生的廢棄物黏附在道路、農田上,嚴重影響了村莊環境。  4月13日早上,記者來到下塘村調查,發現牛棚就在村莊主要道路旁,規模不小,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三面打了圍牆,開口正對著馬路和河道。牛棚附近住著十餘戶人家,距離最近的民房不到100米。
  • 呂梁臨縣:城莊鎮畜禽養殖場汙染河道得到治理
    河道整改現場3月23日,城莊鎮鎮長李旭鋒帶領副鎮長、東柏村片組負責人王雁等相關人員到汙染排放現場,檢查督促整改落實情況。經呂梁市生態環境局4月19日回復的調查報告顯示,東柏村兩戶養豬場、三家養雞場曾向河道傾倒垃圾;臨縣東旭養殖專業合作社曾向河道排放過未經無害化處理的清理圈舍廢水。
  • 豬場化糞池緊鄰水源 居民飲用水遭到汙染
    攝影 石天蛟  ■疾控中心的檢驗報告顯示:水樣所檢項目中鐵、錳、菌落總數等都超出正常飲用標準  ■環保部門已下達整改通知書,但汙染依舊  ■畜牧管理局說:他們只負責審批動物防疫合格證,其他的事情不歸他們負責  「我們村有一個飼養豬的養殖場就建在離村民飲用水源不足20米的地方,把全村2600戶居民的飲用水都給汙染了。」
  • 青島大澤山汙染嚴重流出牛奶河 村民買水喝(圖)
    第1頁:大澤山裡流出「牛奶河」 第2頁:記者探訪:石料廠包圍河道但是昨天,暑期回家探親的小舟(化名)卻發現原本清澈的河流汙染嚴重,他通過微博聯繫早報記者,希望記者能夠聯繫相關部門「救救」這條曾經清澈見底的河流。「我們家門前的這條河已經變成『牛奶』河了,這周邊大大小小有幾十家石料廠。」小舟痛心地向記者說。在接到小舟的報料後,昨天上午,記者趕到了大澤山鎮尹家村。
  • 農村建養豬大棚需要多少錢?怎麼建?新型大棚養豬模式成本及好處
    所以,大棚養豬模式應運而生。大棚養豬,顧名思義就是在大棚中養豬。養豬大棚造價低,土地使用更加靈活,如今大棚養豬成為不少養豬戶的首選。那麼,農村建養豬大棚需要多少錢?大棚養豬有哪些好處?下面小編就來和您講講新型大棚養豬模式成本及好處。
  • 仁壽: 158戶畜禽養殖場「搬家」 288隻河道網箱「下崗」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9日電 (劉剛 潘建勇)記者9日獲悉,近日,眉山市仁壽縣曲江鎮愛武村一組村民廖建紅佔地1200平方米的生豬養殖場已被關停,240多頭豬搬到了遠離河道的「新家」。
  • 連雲港飲用水源竟成養殖場 禽糞直接排入河道
    「薔薇河是我市市區飲用水源的主要供水河道,但是今年以來有好幾戶養殖戶在薔薇河上遊的河道裡養殖鴨、鵝等家禽,上萬隻鴨鵝整天放養在河道裡,河道裡的水質難免受到汙染,希望相關部門予以關注,儘快採取措施整治河道養殖行為。」
  • 河南冶煉廠廢料汙染黃河支流,村民:小鳥喝了就死
    附近村民表示,一早一晚從廠區經過時,都能聞到嗆鼻氣味。而讓村民們更擔心和恐懼的是,這家冶煉廠排放的廢渣和汙水。村民說,他們原來一直飲用的伊河河水如今已經不能喝了。有村民發現,小鳥在這條河喝點水就死了。村民告訴記者,以前村裡有一個巨大的採砂場,來來往往運輸河砂的車輛曾經讓村裡人特別困擾,而河道邊採砂形成的深坑,也時常讓村裡人感到心驚,一到暑期、汛期,村民們最擔心的就是在深坑裡發生溺水事件。眼下,採砂場雖然已經關閉,但留下的深坑並沒有進行回填。在偃師市顧縣鎮安灘村的河道邊,河道邊隨處可見採砂留下的大大小小的坑洞。
  • 冬季大棚養殖(1)豬圈建在大棚裡
    (主持人)大棚養殖可以使養殖的周期縮短,從而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但是在養殖的過程中,很多養殖戶存在很多誤區,致使養殖項目的失敗。從今天起,我們將選取大棚養殖的幾個項目,介紹一些大棚養殖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今天,我們說的是大棚養豬。要說大棚裡種菜可不是什麼新鮮事,可是,要是把豬圈建在大棚裡,這可就有些新鮮了。
  • 桐廬小源村:從養殖汙染「臭臭村」華麗轉身為「綠富美」
    「以前,小源村各個角落都是豬的家,每塊田地都鋪灑著豬糞,養殖戶經常將養殖廢水直接排入水庫,而松田畈水庫更是成為最大的豬糞堆場,水體發黑髮綠,常年散發惡臭。」桐廬分水小源村村民劉海平一邊說,一邊指著松田畈水庫。90年代,劉海平和村裡的207戶養殖戶一樣,靠養豬賺點錢過日子。
  • 從養殖汙染「臭臭村」到風景秀麗「綠富美」,桐廬小源村華麗轉身
    「以前,小源村各個角落都是豬的家,每塊田地都鋪灑著豬糞,養殖戶經常將養殖廢水直接排入水庫,而松田畈水庫更是成為最大的豬糞堆場,水體發黑髮綠,常年散發惡臭。」桐廬分水小源村村民劉海平一邊說,一邊指著松田畈水庫。90年代,劉海平和村裡的207戶養殖戶一樣,靠養豬賺點錢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