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風本無價,感悟人生

2020-12-18 以馬內利789

一個人在繁華喧囂的都市裡待久了,總會感覺到疲憊透不過氣,想到外面走一走。旅行能陶冶身心。如果你在風中、在花間、在月下行走,更是一場身心合一的心靈修行。  我的一位親戚,在浙江有著很好的事業,終日裡繁華簇擁,過著人人羨慕的生活。可是,她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回河南一次,她說自己的根在這裡。她會抽出一兩天的時間,關閉手機,獨自一人回到老屋裡。雖然父母親都已經不在,但她依然會換上簡單粗陋的衣服,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去田地裡走走。喜鵲輕輕鳴唱,草上、樹上,都是晶瑩露珠,勤娘子在靜悄悄地綻放。沐浴在淡淡的曙光與甜美的空氣之中,她感受到了一份美好與歡欣。  她會流連在遼河河畔聽風。風吹動著青綠的草地,吹向她的心間,她能聽到自由,聽到愛,聽到遙遠的往事。  她會在夜晚去看月,一年四季,她很少有心情和時間去欣賞月兒美麗的臉龐,可在此時看來,月兒是那樣端莊、秀麗,美得親切。  

晚上躺在小木床上,凌亂的夢重新變得單純,疲憊的心重新變得平靜。第二天早上,感覺神清氣爽,像重新活了一次。千百年來,月兒起起落落,缺缺圓圓,但故鄉的月亮總是那麼純潔、平和、親切,宛如一個多情而又含蓄的少女,讓人不由驚嘆造物主的神奇和偉大。彼時,能讓她把工作和生活中的煩惱拋在腦後,盡享返璞歸真的快樂。  我也喜歡明月清風的氛圍,在那裡度過一天,會很有滿足感。當我遠離了故鄉,曾有很多時日是在十裡煙塵中奔走徵逐,連假期也免不了車水馬龍的日子,塵世是這樣喧囂,心情該是多麼沮喪和無依。  親戚是南方人,我是北方人,地域雖不同,可是像月亮、星辰、清風這些事物給我們的美好詩意卻同樣會銘刻進長長的一生。  前一段時間去近處旅行,看到一個婦人的居所,環境樸素幽美,外面有小橋流水,院裡綠樹陰濃,房屋的四周種滿了瓜果蔬菜,花光樹影,錯雜在籬邊。此情此境,令我神往不已,潸然淚下。  有了這處小院,心裡也便了有一處歸宿,在外或悲觀或浮躁或心灰意懶,一踏進小院,心中便瞬間充盈一種平和與靜謐。  宋代文人對清風明月似乎情有獨鍾,尤為偏愛。歐陽修慨嘆:「清風明月本無價」,陸遊則說:「清風明月皆我客」。陶淵明說,「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在他們眼裡,清風明月出於自然,無價可沽,是最可親近信賴的朋友。  不管在月下,在清風裡,心也總會不由自主地會歡喜輕鬆。  人世擾攘,誰的心沒有過輾轉流離?誰的心沒有過彷徨迷失?當我意識到一顆心無處可棲時,在至高者那裡裡找到了磐石和避難所,修整自己,這樣才能為再次起飛積蓄力量。  人生勞苦愁煩,轉眼成空,為生活日夜勞苦的我們,在閒暇小憩之時,不要忽略了清風之朝、明月之夕,也要感恩造物主無私的饋贈。但清風明月在那些心存惡念或爭名奪利者眼裡又價值幾何呢?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四場:明月清風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其實在這首詩之前,他其實是和蘇轍的運,然後回到當年他們第一次經過澠池的時候,幾年過去了,人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比如說他們的母親已經去世了,蘇轍跟他的父親蘇洵留在京城,所以這也是蘇軾和蘇轍兄弟兩個第一次人生真正意義上的離別,所以對於人生無常聚散離合的這種感慨其實是很深的。
  • 中秋節祝福語:明月本無價,朋友皆有情
    嫦娥舞,玉兔跳,中秋佳節到;明月照,桂花俏,快樂把你抱;好運來,健康繞,幸福來報導;朋友情,祝福到,願你日子美得呱呱叫。朋友,中秋快樂!  趁著中秋佳節的喜氣,趁著合家團圓的甜蜜,趁著圓月當空的美意,對父母,對朋友,對親人,對愛人,對自己勇敢的說919吧,就要愛,就要說出來!
  • 音樂評論:清風明月本無價
    音樂評論:清風明月本無價 2020-03-17 09:14:34 參與互動   清風明月本無價
  • 明月清風,粗茶淡飯式的享受,何嘗不令人羨慕?
    道光禪師本是個清貧的出家人,哪有長物可供偷盜?當偷兒正在屋裡翻箱倒篋的當兒,只聽門樞「咿呀」一聲,原來是道光禪師賞月歸來了。小偷先是一怔,可道光禪師非但沒有怒意,並且還詼諧地說:「你既遠道而來,哪可讓你空著手回去?我身上的這件禪衣,你就拿去吧。」偷兒拿起禪師擲過的禪衣,一溜煙跑了。
  • 九首風月詩詞:醉擁清風,靜賞明月,是最浪漫的事
    在《赤壁賦》中,蘇軾與友人泛舟赤壁之上,蘇軾心情極好,他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江上泛舟,友人在旁,共享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真是超凡脫俗的悠閒生活。
  • 元好問:醒來明月,醉後清風
    ——《摸魚兒·雁丘詞》這是元好問十六歲時所作,當時他正準備去并州應試,途徑汾河,路遇捕雁人,向他描述了大雁殉情的悽婉故事。元好問為大雁的痴情而感動,故買下大雁,葬於汾河畔。也因此有感而發,寫下來這首愛情的千古絕唱。他問蒼天、問世人,更是問自己,「情為何物?」如破空而至的萬鈞雷霆,又如噴薄而出的炙烈巖漿,激情浩蕩,震撼人心。
  • 最新版本二年級上語文園地四日積月累清風明月本無價霧鎖山頭意思
    不同季節,不同地方的兩種景色,都非常優美動人,放在一起,互相襯託,以美襯美,運用了正襯手法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意思這是梁章鉅因編輯《滄浪亭志》而獲得的集句聯,上聯繫歐陽修句,下聯繫蘇舜欽句,皆滄浪亭本事。
  • 古文| 惟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
    讀書時,有許多名篇背得滾瓜爛熟,而心間記得最深的,仍是那一句:惟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詩詞古文名句之美正在於此!每每當我被大自然的美所震撼而感覺語句匱乏,無法描述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東坡的這句。
  • 原創對聯61幅,滿船明月漁鄉畫,兩耳清風子夜歌
    滿船明月漁鄉畫;兩耳清風子夜歌(艾曉東)2. 滿船明月漁鄉畫;萬點星辰水底天(鄧元發)3. 滿船明月漁鄉畫;一曲清簫江上秋(花花)4. 滿船明月漁鄉畫;一水長天野渡秋(鄭玉玲)5. 滿船明月漁鄉畫;一串駝鈴瀚海琴(陽春巴人)6. 滿船明月漁鄉畫;一棹清風處士家(人面不知何處去)7.
  • 菩提樹下的人生感悟:心若無物 菩提本無樹
    提到菩提樹,很自然地想起了六祖慧能那首有名的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菩提樹下,能夠看透、放下、隨緣、自在,或許遠比祈求菩提樹庇佑有意義。正如佛偈所言,「菩提本無樹」!傳說佛陀在菩提樹下所做的,就是通過輪迴之流,一直追溯到源頭,看清它從何而來。
  • 花季雨季文:蝶戀花一時,花戀蝶一世,清風伴明月,明月知風否
    花季雨季文:蝶戀花一時,花戀蝶一世,清風伴明月,明月知風否大家好,小編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4部花季雨季文:蝶戀花一時,花戀蝶一世,清風伴明月,明月知風否!喜歡這類小說的小主趕緊收藏起來啦,關注小編會有更多的好文推薦哦。
  • 《寧靜無價》:寧靜是尋求自我本真的過程
    自2009年問世以來,《寧靜無價:英美自然文學散論》(以下簡稱《寧靜無價》)受到業界和普通讀者的歡迎。作者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然文學的深切理解,講述了十幾位英美自然文學家如何與大自然相擁生活,如何從大自然中獲得滋養,如何把在自然中得到的感悟轉化為精神的升華。  如今《寧靜無價》再版,也引發了筆者關於寧靜的再一次思考。
  • 上聯:半亭清風山與水,曾誰對酒邀明月,獨酌花前邀月飲,下聯?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下聯回憶往事,那個春天燕雙飛柳畔,誰家兒女踏青歸來,下聯可反襯上聯之寂寥。二、上聯:曾誰對酒邀明月:上聯:曾誰對酒邀明月;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現我登高嘆古人。仄仄平平仄仄平註解:月下飲酒是古詩常見的情景,曹操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李白有「舉杯邀明月」,蘇軾有「明月幾時有?
  • 詩詞 |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 ...讀天津朱慧隨筆有感(附:朱慧的《閒對一輪明月,枕聽一簾清風...
    文/周陽生晨讀天津朱慧散文《閒對一輪明月,枕聽一簾清風》,頗覺言之有理,悟之有道。她並配倚門照片,仿佛是要開啟心門,開闊視野,清歡人生。故吾作七絕而題圖。依門靜賞古箏聲,慧女清歡自悟成。附:朱慧的《閒對一輪明月,枕聽一簾清風》梁實秋說:「人在有閒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閒暇,於必須的工作之餘,還能有閒暇去做人,有閒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真的好喜歡,閒下來,做喜歡的事,愛喜歡的人,完全憑興趣愛好和意願,去虛度時光,回歸真實的那個自我!
  • 溪頭我是清風客,明月相隨共錦弦
    清風長伴我,花鳥作芳鄰。 歸去來兮辭落日,東籬把酒黃昏。 生涯澹泊笑朱門。笙歌朝暮裡,明月不相親。 溪頭我是清風客,明月相隨共錦弦。
  • 清風明月本無價
    於是這一路我被滁州的「滁」字牽引著,浮想聯翩——看啊,這「滁」字真夠神奇,有山(耳朵旁的「阝」),有水(三點水的「氵」),而身處山水間的「我」(餘),受先賢餘蔭庇佑,酒餘茶後,虛室餘閒,也算是寬簡有餘的人生了。我對滁州的印象簡直都微縮在這「滁」字裡頭!山,當然是「環滁皆山也」的琅琊山。
  • 綠窗品清茗,洗盡鉛華,一顆素心與清風、明月常相伴
    人生在世,原該如此,淡然心弦,修因種果。今生所願,則是看一場奼紫嫣紅的春光,喝一杯賞心悅目的清茶,做一個洗盡鉛華的女子,這般,足矣。月色下,世間萬物洗盡淡妝,明淨安然。窗臺的茉莉,過著自己的日月;還有一株蓮荷,獨自含笑低眉。心裡,有一種被打掃過的平靜。
  •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時間是夏天的傍晚,地點是有山有水的農村田野。這首詞描寫的是人們熟悉的月、鳥、蟬、蛙、星、雨、店、橋,然而詩人卻把這形象巧妙的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 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幹之上。
  • 子琛,明月清風依舊,世路只剩你一個了
    他們本可以似閒雲野鶴般,盡情暢遊在茫茫無邊的天地間,臂挽拂塵,身負長劍,共賞明月,同沐清風,看盡世間繁華,踏遍黃沙海洋,江湖路遠,且有霜華拂雪為伴,這樣的生活,豈不快哉?可說好了不入世的他們,既然管了薛洋的事,又怎麼可能獨善其身?在那個江湖逍遙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