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繁華喧囂的都市裡待久了,總會感覺到疲憊透不過氣,想到外面走一走。旅行能陶冶身心。如果你在風中、在花間、在月下行走,更是一場身心合一的心靈修行。 我的一位親戚,在浙江有著很好的事業,終日裡繁華簇擁,過著人人羨慕的生活。可是,她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回河南一次,她說自己的根在這裡。她會抽出一兩天的時間,關閉手機,獨自一人回到老屋裡。雖然父母親都已經不在,但她依然會換上簡單粗陋的衣服,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去田地裡走走。喜鵲輕輕鳴唱,草上、樹上,都是晶瑩露珠,勤娘子在靜悄悄地綻放。沐浴在淡淡的曙光與甜美的空氣之中,她感受到了一份美好與歡欣。 她會流連在遼河河畔聽風。風吹動著青綠的草地,吹向她的心間,她能聽到自由,聽到愛,聽到遙遠的往事。 她會在夜晚去看月,一年四季,她很少有心情和時間去欣賞月兒美麗的臉龐,可在此時看來,月兒是那樣端莊、秀麗,美得親切。
晚上躺在小木床上,凌亂的夢重新變得單純,疲憊的心重新變得平靜。第二天早上,感覺神清氣爽,像重新活了一次。千百年來,月兒起起落落,缺缺圓圓,但故鄉的月亮總是那麼純潔、平和、親切,宛如一個多情而又含蓄的少女,讓人不由驚嘆造物主的神奇和偉大。彼時,能讓她把工作和生活中的煩惱拋在腦後,盡享返璞歸真的快樂。 我也喜歡明月清風的氛圍,在那裡度過一天,會很有滿足感。當我遠離了故鄉,曾有很多時日是在十裡煙塵中奔走徵逐,連假期也免不了車水馬龍的日子,塵世是這樣喧囂,心情該是多麼沮喪和無依。 親戚是南方人,我是北方人,地域雖不同,可是像月亮、星辰、清風這些事物給我們的美好詩意卻同樣會銘刻進長長的一生。 前一段時間去近處旅行,看到一個婦人的居所,環境樸素幽美,外面有小橋流水,院裡綠樹陰濃,房屋的四周種滿了瓜果蔬菜,花光樹影,錯雜在籬邊。此情此境,令我神往不已,潸然淚下。 有了這處小院,心裡也便了有一處歸宿,在外或悲觀或浮躁或心灰意懶,一踏進小院,心中便瞬間充盈一種平和與靜謐。 宋代文人對清風明月似乎情有獨鍾,尤為偏愛。歐陽修慨嘆:「清風明月本無價」,陸遊則說:「清風明月皆我客」。陶淵明說,「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在他們眼裡,清風明月出於自然,無價可沽,是最可親近信賴的朋友。 不管在月下,在清風裡,心也總會不由自主地會歡喜輕鬆。 人世擾攘,誰的心沒有過輾轉流離?誰的心沒有過彷徨迷失?當我意識到一顆心無處可棲時,在至高者那裡裡找到了磐石和避難所,修整自己,這樣才能為再次起飛積蓄力量。 人生勞苦愁煩,轉眼成空,為生活日夜勞苦的我們,在閒暇小憩之時,不要忽略了清風之朝、明月之夕,也要感恩造物主無私的饋贈。但清風明月在那些心存惡念或爭名奪利者眼裡又價值幾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