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7月5日電(記者文赤樺 裴闖)四位西方男子,身著便服,或坐或半臥在一道西洋花園拱門前,神態怡然悠閒。透過拱門,圓明園遠處的西式涼亭隱約可見。
這張由德國攝影師恩斯特·奧爾默拍攝的圓明園諧奇趣(樓)北面的花園門照片,5日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現身,拉開了《圓明園特展——大清皇帝最美的夢》的帷幕。
在這場關於大清皇帝圓明園生活細節的展覽上,奧爾默1873年拍攝的《圓明園西洋樓玻璃底片》,為觀眾再現了這個按乾隆皇帝旨意建造的西洋建築群,在被徹底毀掉之前矜持華麗的模樣。花園門便是其中的一張。
花園門是連接黃花陣的入口。作為西洋樓景觀中的一處歐式迷宮,黃花陣中心有座西式涼亭。據說,每逢中秋,乾隆皇帝會在這裡舉辦燈火晚會,任由手持荷花燈的宮女,奔走迷宮,先到涼亭者可得賞賜。
這套玻璃底片一共12張,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關於圓明園的影像記錄。
底片收藏者、臺北《秦風老照片館》主人徐宗懋說:「這套脆弱的底片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能保留下來真是奇蹟。」
該展覽由臺北頑石創意股份有限公司策劃、孫中山紀念館主辦,特邀臺灣收藏家提供了107件與圓明園有關的文物,其中有10件是海外遺珍,包括一個銅胎掐絲琺瑯麒麟香爐,以及一隻乾隆御用的鍍金西洋懷表。
將古昔人文藝術與當今視覺科技結合,是展覽的一大特點。頑石創意設計製作了雍正Cosplay動漫,帶領觀眾穿越體會到雍正的宮廷生活場景。
頑石創意還利用最新的液晶顯示技術,串聯12片65吋的透明面板,以文物與動畫交錯展演圓明園12獸首(複製品)的前世今生,配以義大利傳教士德理格為康熙譜寫的小提琴奏鳴曲。這種展示方法,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可以一睹圓明園稀世珍品的風採。本次展覽將持續到9月29日。
(原標題:百年玻璃底片亮相臺北圓明園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