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之元宵節2020_中國經濟網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北京市

  老北京最熱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節傳統節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這個節日的一大原因。傳統的老北京元宵節活動主要由花會、燈會、吃元宵3個部分組成。

  河北省

  河北較為獨特的元宵節習俗有井陘的拉花,井陘拉花是一株古老藝術奇葩。贊皇縣元宵節習俗——「拉碌碡」,拉祿碡是一種表現勞動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動在元宵節,它以打擊樂伴奏。有大鼓、大鑼、鐃、水鑔等。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

  安徽省

  古城鳳陽縣,蕩鞦韆、挑燈籠、撂火把等民間習俗,成了元宵佳節的三大習俗。鳳陽民間有「元宵節蕩鞦韆,一年腰不疼」的說法。每逢元宵佳節,最讓孩子們動心的還是「挑燈籠」。各種花燈早在幾天前就紛紛「搶早」上市,造型各異的花燈將府城鎮夜晚裝點一新。撂火把是一種青少年集體活動。在鳳陽農村,留心的孩子都會早早有意識地收集、準備著一些廢舊掃帚、刷把,以備元宵節撂火把。

  山西省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農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每晚都開形形色色,異彩紛呈。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

  山東省

  開展遊藝活動是元宵節的重要內容。雜耍的形式各種各樣,獅子舞、龍燈舞、高蹺、旱船、花棍、秧歌、趕毛驢等應有盡有,內容以戲曲為主。曲阜城周圍村村玩龍燈,每個村的龍燈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龍燈的地方在二門裡大堂前,平時不得入內的孔府,這時也準許外人入內看耍龍燈。耍龍燈時,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在一旁燃放焰火。

  河南省

  河南人最獨特的習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戶戶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紅紙紮上燈籠,點燃其間的蠟燭任其燃盡。元宵節一般的習俗是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舞獅,即使是河南人,也少見在祖宗墳前點燈的習俗。

  陝西省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除大鬧花燈外,還流傳一種「放天燈」的風俗。這種風俗由來已久,據史可查唐時已有此舉。「伴燈饃」流行於陝西銅川一帶。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期間,各家各戶在自己房屋裡,設香案點燭焚香,鳴放鞭炮。屋內處處點燈,燈旁放著各式各樣的花饃,稱為「伴燈饃」。

  江蘇省

  元宵節泰州有5大習俗,吃元宵、鬧元宵、猜燈謎、放煙火、送吉祥。送吉祥是泰州部分鄉鎮特有的習俗。在元宵節這天,親戚朋友要給新婚的新娘子送橋樁、送子觀音等,以祝福早生貴子。還有些地方是拉著新娘子走百子橋,同樣是求子。

  浙江省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臺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省

  從正月初一至十五晚飯後,全村老少就會集聚在村中祠堂或者廟宇,手持元宵歌本,對著元宵畫唱歌,當地人稱之為唱元宵歌(也叫唱船)。正月十五晚上除了唱船、贊船、划船等活動外,還要喝元宵酒、吃元宵羹——這是當晚的壓軸戲。整個祠堂擺滿桌椅,有村民用年數已久的海壺盛滿自己釀造的米酒,給每位來賓倒上滿滿一碗,每張桌子上還盛有一大盆元宵羹供大家享用。  

  湖北省

  湖北孝感楊店鎮是「龍燈之鄉」。楊店龍燈,孝感稱之為「楊店高龍」,是孝感市第二批及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年從臘月開始著手用竹片扎龍燈、龍身、龍尾、繡龍衣;用彩紙紮龍頭、龍尾,並連接彩龍頭、龍身、龍尾組成一條完整的龍燈,整條龍燈有12節(龍身由十個竹燈連接而成,加上龍頭和龍尾便是12節,),表示一年有12個月份。正月十二晚舉行龍燈開光儀式、正月十三出行、上廟、喝彩,每條龍燈穿行了楊店窄小的老街進行活動,家家門前擺香案,迎接賓龍。正月十四拜燈、每條龍燈分別在各自灣裡叩拜群眾,表示新年問候,代表吉祥;正月十五玩遊燈、燦燈;圍觀的群眾跟隨龍燈分別遊到各自灣裡,晚上十二點全灣男女老少齊上陣集中在一起燒毀龍燈,稱之為燦燈、送龍燈升天,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

  楊店高龍的組成:多用竹、木、布、彩紙紮成,龍衣一般用黃、青、白、赤、黑五色,傳說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龍燈軀體內燃燭,舞龍者依先後順序,適當縮短各節之間的距離,雙手把住龍腳,從首至尾「龍珠」左右擺動,有如巨龍婉蜒前行,其聲勢浩大,場面壯觀。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有龍出洞、三點頭號、拜四方,還有下鑽洞、上翻身、龍映水等,慢舞時雍容大度、優美抒情;快舞時激越奔放,別具一格,有著濃鬱的地方特色,所用的曲牌音樂喜慶動聽,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遊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湖南郴州市蘇仙區正源村的村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火仙牛」鬧元宵進行最後的彩排。據村民介紹,牛是該村的守護神,「火仙牛」源於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村民們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會用稻草紮成牛的形狀再插上香火與火龍一起鬧元宵,以此為本村保平安。

  四川省

  四川元宵節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簷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省

  元宵節給新嫁女送燈,是舊日福建的習俗,各地送的燈品式樣不盡相同,但目的一樣:「添丁。」閩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燈節中還有一叫「穿燈腳」的習俗。燈節中的舞龍燈,是福建元宵節中最受歡迎的節目,龍燈長數十尺,有頭有尾。燈節中還有一種燈猜頗受歡迎,燈猜也叫「猜燈謎」或「出燈猜」。

  廣東省

  廣東的元宵節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以求吉祥;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鬚線給小兒系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貴州省

  元宵節來臨,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寨英古鎮舉行「滾龍鬧元宵」活動。「滾龍」是寨英古鎮特有的民俗藝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正月十五日夜,土家族民俗「炸龍」活動在德江中心城區拉開序幕。此次「炸龍」雲集了70餘條龍燈隊伍,並吸引了近20萬群眾駐足觀看,場面震撼令人心跳。德江土家族民眾過元宵節分為白天和黑夜兩段:白天以舞龍、耍獅、花燈表演等為重;元宵夜則炸龍狂歡。該縣在600多年前就有「舞龍求雨」的圖文記載和土家舞龍、炸龍的傳統,並延續至今,此項活動已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雲南省

  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姜白石在一首《詠元宵》的詩中寫道:"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臺灣省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相關焦點

  • 中國·瀋陽網絡中國節之元宵:品讀家的味道
    中國·瀋陽網絡中國節之元宵:品讀家的味道 2019-02-19 22    「網絡中國節?我和我的祖國」之元宵主題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於海洋 攝   中新網瀋陽2月19日電 (李晛)如果沒有「家」,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會失去靈魂,元宵節尤為如此。2月19日,「網絡中國節·我和我的祖國」之元宵主題活動在瀋陽啟動。活動現場,30戶文明家庭的那些與「家」有關的故事,無不述說著溫暖與深情,觸動心靈,感動著觀眾。
  • 網絡中國節,元宵更圓滿
    在這個元宵佳節,2016年「網絡中國節」繼續紅火來襲。在元宵等傳統節日,各地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探索中華傳統文化在網絡傳播的方法和途徑,讓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得到創新傳承。網上鬧元宵,別樣也精彩。  千百年來,元宵是個暖心又走心的中國傳統節日。鬧花燈、猜燈謎、舞龍燈、踩高蹺、吃元宵……年味不散,愛意永傳。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 網絡中國節 元宵 | 由來和習俗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加上吃元宵的習俗,這個節日就和團圓兩個字牢牢的聯繫起來。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不管是南方北方都對這個節日比較重視,舉行很多的活動來慶祝這個節日。大家一定很好奇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現在中國吃網小編就告訴你元宵節是怎麼來的,都有哪些習俗。  有關元宵節來歷的說法多種多樣,有3種說法流傳較廣。
  • 2020元宵節祝福語一覽 大家元宵節快樂呀
    2020元宵節祝福語一覽 大家元宵節快樂呀 2020-02-08 11:43:46| 2020元宵節祝福語怎麼寫,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大家元宵節快樂呀,為了讓大家順順利利祝福,小編特整理了一些元宵節祝福語
  • 中國習俗|新年春節之後是元宵!淺析中國傳統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
  • 【網絡中國節•元宵】孫莊街道幼兒園多彩活動慶元宵
    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又稱「上元節」、「燈節」。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深幼兒對傳統民間習俗的了解,感受元宵節熱鬧喜慶的氣氛,2月25日—26日,海南幼兒園開展了「家園同樂鬧元宵 重拾傳統民俗情」慶元宵系列活動。2月25日上午,孩子們以看視頻、聽故事等形式,直觀、生動的了解了節日的由來以及風俗。
  • 「網絡中國節」搭載數位音樂 中秋推廣曲《月色一泓》發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 「天下人共賞月色,我舉頭遙望,滿月一輪照亮家國……」中秋將至,「網絡中國節·中秋」節日文化展示活動日前在北京坊舉辦,並於現場發布了網絡中國節·中秋原創推廣曲《月色一泓》,由酷狗音樂人柏凝獻唱。
  • 愷英網絡獲頒2020CGF中國遊戲節星辰獎「點亮中國社會責任獎」
    來源:金融界網站10月23日,第三屆中國數字創意科技展暨2020CGF中國遊戲節在線上拉開序幕,2020CGF中國遊戲節星辰獎名單正式揭曉。愷英網絡憑藉疫情期間突出表現,榮獲2020CGF中國遊戲節星辰獎「點亮中國社會責任獎」,該獎項用以表彰在2020年為抗疫、防疫做出貢獻與幫助的遊戲企業。
  • 2016元宵節英語作文 燈謎
    2016元宵節英語作文 燈謎 2016-02-22 14:18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領香世界」2020'網絡玫瑰節開幕
    「苦水玫瑰·領香世界」2020'網絡玫瑰節開幕每日甘肅網5月21日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牛佔虎)5月20日,由永登縣委、永登縣政府、蘭州市文旅局主辦,永登縣委宣傳部、蘭州連海經濟開發區莊浪河川產業園
  • 2020中國贛榆海頭開海節暨首屆海鮮電商節開幕
    2020中國贛榆海頭開海節暨首屆海鮮電商節開幕 2020-09-16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聊城江北水城旅遊度假區朱老莊鎮楊集幼兒園網絡中國節.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聊城江北水城旅遊度假區朱老莊鎮楊集幼兒園網絡中國節.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 網絡中國節 | 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
    元宵節在古時候叫做上元節,在古時候夜也叫作宵,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又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也就是元宵節這個叫法的來歷。元宵節作為春節的最後一天,他的熱鬧程度那也是不同凡響。大家早早的掛起了紅燈籠,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元宵節這一天也是有很多習俗,放煙花、放花燈、猜燈謎,晚上回到家裡吃湯圓,這些都是元宵節的一些習俗:放天燈。
  • 2020中國·南陽(雲)玉雕節網絡銷售數據...
    2020中國·南陽(雲)玉雕節網絡銷售數據大盤點來啦~ 2020-05-29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中國節·中秋」節日文化展示活動在京舉行
    光明網北京9月28日電(光明網記者李政葳、黎夢竹)吟詩詞、觀非遺、賞民俗、做月餅……28日下午,一場別具一格的「網絡中國節·中秋」節日文化展示活動在前門大街北京坊舉行。嘉賓與網友們齊聚一堂,親身感受傳統佳節文化魅力。
  • 熊贊邀約嘗奶茶元宵!2020臺北燈節周六東西區登場
    元宵節於本周六(8日)到來,臺北市最萌的吉祥物熊贊與學姐黃瀞瑩日前來到新東陽忠孝門市,與市民一同搖元宵,並品嘗奶茶口味元宵!也歡迎大小朋友來臺北燈節玩,東區、西區皆有不同景致,體驗最具臺北風味的元宵燈會。
  • 品茶啜節∣元宵 · 元宵節
    Q1:正月十五為什麼要叫元宵節,而不叫湯圓節?Q2:元宵節和上元節是同時出現的嗎? 3)在這一過程中,借鑑南方地區日常「包」湯圓(也有湯糰、圓子、元子、浮元子等名稱)的形式,採用「滾」的方式製作的一種元宵節時令食物,在北方地區應時(節)而生,並被賦予了與節日同名的名稱——「元宵」。
  • 春節元宵何處去?興寧觀賞花燈節!
    春節元宵何處去?興寧觀賞花燈節!我們的記者了解到,2020 中國(興寧)花燈文化節目前已基本準備就緒,將於1月14日開幕。在花燈文化節主會場興寧市熙和灣景區入口處,記者看到超大型拱門形花燈傳遞出熱烈喜慶的氣氛。
  • 「中國蠔鄉」陽西線上網絡節慶祝農民豐收亮新潮流
    9月24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陽西)暨程村蠔網絡節+名優農產品(扶貧產品)雲展會在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舉行。利用網際網路全面展現了陽西作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廣東數字農業示範縣的特色優勢,網絡直播與全網互動超330萬流量,「中國蠔鄉程村蠔」高居「新浪熱搜榜」前十,成了今年全國各地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亮麗風景線。
  • 農曆中國|十月十五 · 下元節
    在古代中國,正月十五稱 「上元節」,俗稱元宵佳節。七月十五稱 「中元節」,民間又俗稱鬼節。十月十五則稱 「下元節」,是民間盛大的祭祀祖先的節日。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之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所以,下元節,就是水官暘谷帝君解厄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