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成長為教員的路上,有無數前輩為我傳道解惑,指點迷津,而如今我作為教員,能做的也只是盡我所能幫助年輕人。」西藏航空有限公司飛行員許琰說。
正是以這份匠心,許琰傳承著飛行的技藝和理念,傳承飛行隊伍「傳幫帶」的優良傳統。2013年至今,經他帶飛的飛行員就有200多人,絕大部分已經是西藏航空有限公司的業務骨幹。
在20多年的飛行生涯中,許琰始終苦練精飛,勇於擔當,傳承並發揚當代民航精神和民航工匠精神。
作為西藏本土航空公司,西藏航空50%以上的航線都是高高原航線,高高原地貌險峻,氣候惡劣,對飛行員和飛機都是極大的考驗。
作為藏航的一名機長,許琰深知肩負的責任。2013年,他到西藏航空執飛高高原航線後,每經過一個機場,都會認真查找資料,找到關鍵的風險點,總結高高原飛行的經驗和方法。
作為一名藏航機長,許琰以身作則,以嚴謹的工作作風,帶領機組認認真真做好每一次飛行。每次執行飛行任務,他都認真對待每一次飛行準備,每一次機組、乘務員、安全員碰頭會,提前預習特情處置程序,按時完成各項準備程序,認真完成每一個環節,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從前一天的網上準備,到第二天出發前的預先準備,再到機上的直接準備,不管程序多麼熟悉,許琰每次都一絲不苟,真正做到安全關口前移,把安全隱患排除在地面。正是由於他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多年高高原飛行經驗,多次克服飛行中的不利因素和突發情況,圓滿完成航班任務,保證了飛行安全。
一有閒暇時間,許琰就研習飛行手冊,用他的話說,就是要精益求精,飛行來不得半點馬虎。每一次飛行,他都要對飛機進行檢查,力求沒有一點疏漏。
有一次,他發現起落架艙內有液體滲出。在炎熱的天氣下,經過仔細檢查,最後發現是左加油活門密封圈老化,造成燃油滲漏,避免了事故。
正是這份責任意識和敢於擔當的勇氣,才確保了每一個航班都能夠平安起飛、平安落地,確保了20多年如一日的飛行安全。
許琰的父親也是一名優秀的空軍飛行員,幼年的耳濡目染,讓他從小就有了飛行夢想,憧憬飛翔於祖國的藍天,同時他也承襲了父親以精湛專業技能報效祖國的信念。
在一次執行拉薩至萬州的飛行任務中,飛機進入跑道,在即將落地的一剎那突然遭遇平流霧,跑道丟失,完全看不清了。他並沒有抱著僥倖心理降落,而是沉著應對,及時避免了飛機接地後偏出跑道的嚴重後果。
古有「學而優則仕」,今有「飛而優則師」。對許琰而言,帶飛新學員和副駕駛是一種責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是為人師的驕傲。
在日常飛行過程中,從預先準備到直接準備,從簡令到標準喊話,從一般操作到特情處置,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口令,許琰都向同飛的其他機組成員展現標準操作程序的表率、手冊飛行員的樣板。
現在已經是機長的周喜君說,許教員非常隨和,他會毫不保留地教我們,幫助我從一名職業飛行員一步步向合格的機長靠近!
許琰不僅工作中寬仁待人,對旅客他還秉承「安全第一、旅客至上、真情服務」的原則和理念。
一次,從成都到拉薩的航班即將抵達時,一位老人因低壓缺氧昏迷。乘務員得知,拉薩是這名旅客的第二故鄉,他年輕時曾響應國家號召,支援西藏建設。這次是時隔20多年,和老伴一起去拉薩看一下曾經工作過的地方。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許琰立即執行緊急程序,發出機上廣播,尋找有從醫經驗的旅客幫助治療,並給老人帶上面罩吸氧,同時向管制員申請優先落地,並及時聯繫地面醫療救護人員,讓救護車提前到機場做好準備。由於救治及時,老人轉危為安。
因為執行飛行任務,他和家人聚少離多。他沒能陪過懷孕的妻子做過一次產檢,妻子生產時他還在外執行飛行任務,妻子生產後他只在家待了4天。節假日裡,陪家人孩子一起休閒旅行更是奢望。
泰戈爾說,「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空中天路」上早已留下許琰「翅膀」的痕跡,它正是掛在青藏高原湛藍天空中的那道——匠心獨具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