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幣、鬼臉、魚幣……貴州老人30年收藏古錢幣571枚,他的決定令人...

2020-12-15 貴州都市報

一枚古幣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一批古幣則是延綿不斷的中華文化的傳承。6月18日,中國歷代古幣展在遵義市檔案館舉行,共展出遵義藏家李連昌先生所收藏古錢幣396種共571枚。這些古幣,遠者有商朝的貝幣、銅貝幣、鬼臉,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布幣等。近者有民國時期的中央及各省的銀元、銅板、鎳幣等,不僅完整地記錄了中國貨幣的基本輪廓,更承載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正因如此,展覽的消息一經發布,便吸引了眾多古錢幣及傳統文化愛好者的關注,開展當日更是觀者如雲。令參觀者們感動的是,李連昌先生承諾:此次展覽結束後,所有藏品便將悉數捐贈遵義市檔案館永久保存。

李連昌。

歷時30餘年,收藏商代至民國錢幣571枚

談起此次展覽,今年75歲的李連昌先生直說「實屬偶然」。

大約兩個月前,遵義市檔案館調研員羅光陽到家裡徵集檔案文獻時,李連昌說沒有地方的東西了,只有一套中國歷史古錢幣,但不宜檔案館收藏。沒想到對方聽了很興奮,說現在檔案資料的內涵很寬,也是可以收藏的,並希望能捐贈給檔案館。

想想珍藏之寶即將得到更專業的保存,李連昌欣慰的同時,也為市民再難看到而遺憾。一旦鎖進保管室後,老百姓難看到,因此希望辦一個展覽展示後,再履行捐贈手續。

展覽現場。

對於這一要求,遵義市檔案館立即答應,於是有了此次展覽。

李老說,這批錢幣從商代到民國,每個朝代甚至每個國君,以及農民起義軍,偏安政權等發行的貨幣都齊全了,裝了幾百個盒子,外面還套有個大箱子。

自己長期致力於收集民間散失的地方文獻,1988年到遵義東郊沙灘村收集遵義文化世家鄭、莫、黎三家古籍時,黎庶昌的後人拿出兩枚日本明治二十年的銀元,並說是黎從日本帶回來的,而且手裡還有一些據說是祖上留下來的古錢幣。因感覺也有收藏的必要,他於是就把這些錢幣買回來了。

「但十幾個錢幣顯得不倫不類,我想錢幣既然貫穿了中華文明的全過程,不妨搞一套從遠古到民國的錢幣集成,那也有意思。」李連昌說,此後自己在徵集地方文獻時,順便也開始收集古錢幣。30多年過去,總算把從商代至民國的鑄幣基本收齊了,「目前在國內,還未發現超過600個錢幣品種的收藏家」。

為了便於保存和整理,他還特意建了一個目錄。如商代的古幣,就有貝幣、銅貝幣、鬼臉等幾種;春秋戰國時期的,有刀幣、布幣、戈幣、人幣、橋幣、樹幣、魚幣等30種;秦漢時期,有半兩大錢、五銖至一銖等10種;而到了民國,則有中央及各省銀元及玉幣、鐵幣、金幣等74種。

「這些錢幣不僅有流通用的銀幣、銅幣、鐵幣、鉛幣、鎳幣外,還附錄了祭祀用的玉幣和賞賜用的金幣,品種豐富,是目前國內收錄歷代錢幣最多的。」李連昌表示,自己曾找來兩本古幣精裝圖錄書對比,發現自己的藏品,甚至比書上的還完整,可以說是勾勒出了中國錢幣歷史概貌。

春秋戰國的各種古幣。

無所謂珍稀奇缺,旨在提供一個中國貨幣的基本輪廓長期收藏古錢幣,這讓李連昌對這一領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他說,中國錢幣收藏界不知誰定了個古錢50珍,藏界皆趨之若鶩,以至炒得天花亂墜。其實50珍以外,還有許多更少見的品種,但因不在炒作之列,往往被忽視。如一些朝代短或發行貨幣很少的朝代,或有的農民起義軍發行的錢幣,存世量更為稀少,卻未在50珍之列。

「再比如趙宋伍佰文方形大錢,至今只見我所藏一枚。又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錢幣,收藏界歸納為布幣、刀幣、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那還有沒收錄的戈幣、魚幣、人幣、樹幣、橋幣、璜幣又該歸在何處呢?」對於古幣收藏,李連昌的看法是,情況未徹底搞清以前,結論不宜過早。

宋元時期的伍百文大錢。

「現在錢幣收藏界多獵奇屯珍以求利,總在買進賣出,待價而沽,很難有人把中國錢幣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進行全面收集匯總後成為一個完整的貨物體系。」李連昌表示,「50珍」自己收齊了,但個人收藏貨幣無所謂珍稀奇缺,首先在收集全面,成為體系,提供一個中國貨幣的基本輪廓,有了這個基礎資料,才能為研究提供全面信息。

據遵義市檔案館二級調研員羅光陽介紹,中國古代錢幣萌芽於夏代,起源於殷商,統一於嬴秦,經歷了四幹多年漫長歷史。收藏家李連昌先生歷30餘年之努力,共收集商代至民國錢幣570餘種,品類齊全,連續有序,基本勾勒出了中國錢幣歷史概貌,可謂是一部中國古代錢幣史簡況。

羅光陽表示,李連昌先生此次捐贈的價值,一是豐富了遵義市檔案館的館藏檔案,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另外,這批古幣對弘揚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貨幣文化很有意義,實屬難得。「中國擁有4000多年的貨幣歷史,通過這些完整而連續的貨幣,很好地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說。

展覽現場。

收藏文獻大都捐贈出去,自己作詩一首紀念記者了解到,李連昌先生的收藏歷史和故事,以及慷慨捐贈,已經不是第一次。1980年代,他因修志工作經常接觸到民間文物,從上世紀中期就開始收集地方歷史文獻,至今共從民間徵集到千餘冊,其中沙灘文化文獻200餘冊,地方文獻200餘冊,遵義抗戰文獻1000餘種。這些文獻中,沙灘文化文獻捐給了貴州省博物館和遵義市博物館,地方文獻則捐給了遵義師範學院,遵義抗戰文獻分別捐贈遵義市檔案館和湄潭縣檔案館。而中國古代錢幣和遵義老照片,不過是這位老人在徵集文獻過程中的副產品。談起此次捐贈的原因,李老說一方面歷史文獻對於個人僅是好古者的玩物,社會價值才是它真正的意義所在,最終應回歸社會,為社會所利用;二是自己年紀大了,所有藏品也應回歸社會,這樣自己也放心。為了紀念此次捐贈,李老還專門作詩一首:「殷商泉水揜澄悠,長逐青蚨無厭求。苦旅沙彌乞古貝,久熬雞腳煉穌油。功成福報因緣好,路到柳橋神鬼愁。該放手時須放手,始終歸一乃天籌。」

文/都市新聞記者 趙毫

圖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章虹

審校 鍾俊怡

籤發 沈麗瓊 石雲華

相關焦點

  • 貝幣、魚幣……貴州老人30年收藏古錢幣571枚,他的決定令人敬佩
    6 月 18 日,中國歷代古幣展在遵義市檔案館舉行,共展出遵義藏家李連昌先生所收藏古錢幣 396 種共 571 枚。這些古幣,遠有商朝的貝幣、銅貝幣、鬼臉,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布幣等。近有民國時期的中央及各省的銀元、銅板、鎳幣等,不僅完整地記錄了中國貨幣的基本輪廓,更承載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怎麼回事 什麼是古錢幣有哪些特點?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怎麼回事 什麼是古錢幣有哪些特點?時間:2020-11-18 17:0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怎麼回事 什麼是古錢幣有哪些特點? 中國向來是禮儀之邦,不僅僅看重禮儀更注重文化的涵養,而古文物就代表了古代的一種文明!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代錢幣,最早可追溯至西漢甚至戰國時期
    當地時間17日晚,古錢幣交接儀式在首都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埃及政府此次交還的文物還包括沙特和印度兩國的部分走私文物。
  • 貝幣、貯貝器、南詔鐵柱
    】佛圖寺塔出土八十多枚【大理佛圖寺塔】洱海東岸的羅荃塔僅存塔基,發掘出百餘枚貝幣,近年重新復建了羅荃塔【大理州博物館展出的弘聖寺塔出土貝幣】大理幾座古塔出土的貝幣是宋代維修時放進去的,大多數地區貝幣從夏商時期一直使用到東周以後,而雲南一直使用到明代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 其中20多枚為國家文物
    當地時間17日晚,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據悉,這些古錢幣最早可追溯至中國西漢甚至更早的戰國時期,其中20多枚古錢幣為國家文物。(央視)
  • 埃及政府移交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
    11月17日,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此次古錢幣交接儀式在首都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埃及政府此次交還的文物還包括沙特和印度兩國的部分走私文物。
  • 中國古錢幣——方孔銅錢(一組十枚)鑑賞
    方孔錢是我國古代錢幣的俗稱,方孔銅錢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為型,由於發行時間和發行量均遠大於其他種類的錢幣,可以說是我國最具代表的貨幣類型,所以方孔錢等同於古錢幣的通稱。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20多枚為國家文物,網友:都是文明古國
    當地時間17日晚,古錢幣交接儀式在首都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埃及政府此次交還的文物還包括沙特和印度兩國的部分走私文物。
  • 《食物語》貝幣有什麼用 貝幣怎麼得
    導 讀 在食物語手遊中貝幣究竟該怎麼獲得呢?在食物語手遊中貝幣的獲取途徑可不只有一種哦!
  • 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海關查獲出境旅客攜帶疑似古錢幣419枚
    12月9日,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海關在T3航站樓出境通道,查獲一名出境旅客違規攜帶未向海關申報的疑似古錢幣419枚。這是烏魯木齊國際空港口岸首次查獲疑似古錢幣。目前,此案件已作移交處置。當日23時30分,1名中國籍男性旅客在出境通關現場,行為舉止可疑,遂依法對其行李進行過機查驗,在過機檢查時,其行李X光機圖像異常,經重點開箱查驗,在該旅客行李內查獲1個包裹多層的塑膠袋,袋內裝有數百枚近代樣式的疑似古錢幣。經清點,其中包含乾隆通寶為主的疑似古錢幣共計419枚。該旅客自稱購買此批錢幣用於收藏賞玩,但無法提供合法攜帶這批錢幣出境的合法文件。
  • 《食物語》貝幣怎麼獲得 貝幣快速獲得方法
    食物語貝幣怎麼獲得? 玩了大概二十天吧,只要有活動,我都是先搬兔兔包和貝幣來升級,每天的體... 食物語貝幣用到的地方還是很多的,經常會碰到不夠用的情況,這個要怎麼刷,有哪些方法可以獲得呢?下面來看看! 食物語貝幣怎麼獲得?
  • 香港將拍賣一批紀念品 含全球兩枚戰國布幣之一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適逢世博與世界盃熱潮,普藝拍賣有限公司將於本周六拍賣與「世博、世界盃」有關的紀念品,拍品亦包括一枚全球僅兩枚的戰國布幣、洋酒收藏及懷舊紀念品。普藝副總經理莊志崗表示,共六枚的歷屆萬國博覽會紀念銅牌,是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時重製,估值近10萬元,而1982年西班牙主辦世界盃的紀念首日封,全球限量僅2.5萬套,內含49個國家的郵票、郵戳及球隊蓋章,現在翻看別有一番滋味。是次拍賣的古錢幣有37組,首推戰國時代的「魏國郛氏半釿橋足布」,估價逾26萬港元,由於全球僅有兩枚同類古錢,顯得十分珍貴。
  • 埃及向中國返還31枚中國古錢幣 最早為西漢時期
    人民網開羅11月18日電 (記者景玥)當地時間11月17日,埃及旅遊與文化部在埃及國家博物館舉辦文物返還交接儀式,向中國駐埃及大使館返還了2019年在當地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此次返還的31枚古錢幣中,有20多枚經中國國家文物局鑑定為國家文物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古董如此值錢,歸還意義何在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31枚古代錢幣即便再值錢,可它所能換得的物質財富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相對於它所能夠換得的物質財富,它自己本身的間接價值才是最為珍貴的。能夠以31枚古錢幣促進兩國之間的合作,這對一個國家來講是無價的,其價值遠遠超過31枚錢幣的本身價值。01、建立協定之後的第二次文物歸還。
  • 昨日,古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一份促進中埃關係的禮物
    就在昨天,我們收到了一份來自同樣是文明古國埃及的一份禮物——31枚古錢幣的回歸!古錢幣交接儀式埃及當地時間17日晚,古錢幣交接儀式在首都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
  • 遵義湄潭縣一村民從地窖挖出多個朝代中國古幣[圖]-古錢幣 寬永...
    記者注意到,村民王品禮家兩個孫子的玩具,十分獨特——是各種各樣的古錢幣。其中,包括多枚鑄有「寬永通寶」字樣的銅錢。從事古錢幣收藏的人士說,「寬永通寶」是400多年前日本國開始發行的錢幣,流通了240多年。這種錢幣進入中國,大約是明末清初,被稱為「倭錢」,曾被朝廷禁止入境。
  • 別誤會,這是古錢幣出手的好機會!
    「老張,你那枚刀幣能優惠嗎?」「老王,你還是貨比三家吧」……隨便推開一個房門,裡面的場景讓我驚愕:床鋪上、寫字檯上、甚至地毯上,鋪滿了一層又一層,全是古錢幣,還有大塊的銀元寶。從6樓到26樓,300多個房間,全是這個場面,人多的房間,幾乎插不進腿腳。走廊也都是進進出出的人。
  • 西溪出土萬枚古錢幣 「龍鳳通寶」一枚可值5萬(圖)
    坑中密密麻麻竟然藏有一萬多枚各時代古錢幣——有北宋的「崇寧重寶」,南宋的「端平通寶」和明朝的「洪武通寶」……難道這就是古代的金庫?誰會在這裡藏這麼多錢?當年這是什麼地方?這些錢如今價值幾何?一時間,對這座錢幣窖藏的各種猜測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