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山風、谷風、逆溫現象、水循環)

2020-12-10 高中地理輔導

01知識點

1、山風、谷風在受熱或受冷時,山坡的升溫、降溫快,而同高度的空氣距離地面較遠(或者河谷發育著河流),升溫、降溫更慢,因此會產生氣壓差,形成山谷風

①白天,氣溫逐漸升高,山坡的溫度升高更快(同高度的空氣升溫較慢),空氣沿著山坡上升,原位置的氣壓變低,同高度的山谷中間的空氣,流動過來補充,形成「谷風」,風向為谷底——>山頂,河谷中間盛行下沉氣流

②夜晚,氣溫逐漸下降,山坡的溫度下降更快,空氣沿山坡下沉,山坡原位置的氣壓變高,空氣流向同高度的山谷中間,形成「山風」,風向為山頂——>谷底,河谷中間盛行上升氣流

圖1 山風與谷風示意圖

2、逆溫現象一般情況下,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0.6℃/100m)。但在對流層的某一高度範圍內,有時會出現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的現象,即為逆溫現象。逆溫現象主要有5種成因:

①輻射逆溫。發生在晴朗無雲的夜間,近地面大氣的溫度迅速下降,因此出現「上暖下冷」的現象。

②鋒面逆溫。鋒面上、下分別是暖氣團和冷氣團,因此溫度存在著差異(上暖下冷)。

③地形逆溫。發生在盆地和谷地,夜晚靠近山坡的空氣冷卻更快,因此冷空氣沿坡下沉,在谷底聚集,原有的谷底暖空氣被迫抬升,出現「上暖下冷」的現象;

④下沉增溫。發生在高壓控制區,在高空盛行下沉氣流(乾燥),在下沉停止的界面,界面上方的空氣溫度高、下方空氣溫度低,即「上暖下冷」現象;

⑤湍流增溫。發生在湍流區,湍流上升時(乾燥氣流)氣溫會快速下降,在湍流上升停止的界面,界面下方的空氣溫度低、上方空氣溫度高,因此出現「上暖下冷」現象。

圖2 逆溫現象示意圖

02例題

拉薩,位於寬闊的拉薩河谷的北側,拉薩河從河谷經過。下圖為拉薩7月降水量日平均變化圖,讀圖完成第7題。

7、拉薩7月降水日變化的成因,正確的是( )

A. 夜晚地面降溫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結成雨

B.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溫層,水汽容易凝結成雨

C. 白天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容易凝結成雨

D. 白天升溫迅速,盛行上升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

答案:C

精講精析:(1)分析拉薩的地理位置。由題幹可知,拉薩位於河谷的北側,距離拉薩河較近,因此既受到山谷的影響,又受到河流(拉薩河)影響,形成「區域小氣候」。

(2)分析拉薩的降水。①從圖中可知,拉薩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②一般來說,白天氣溫較高,蒸發旺盛,水汽上升,容易成雲致雨;③但該地區為河谷,兩側河谷(山坡)升溫快降溫快,河谷中間(河流)升溫慢降溫慢。因此白天兩側山坡溫度高,氣流上升;河谷中間冷,氣流下沉,空氣較為乾燥,因此白天蒸發較少,降水較少;④夜晚恰好相反,兩側山坡降溫快,氣溫低,氣流下沉;中間河流降溫慢,氣溫較高,氣流上升,容易成雲致雨,因此夜晚降水較多。

03總結

水循環的過程本節例題的難度適中,解題思路為:①分析拉薩的地理位置,進而確定影響拉薩降水的因素(地形、河流);②分析白天、夜間河谷中間的氣流運動(山谷風,河谷中間氣流的上升與下沉)。

蒸發與降水,是水循環的其中兩個環節。水循環主要分為三個過程,包含的環節、方向如下:

①陸地內循環:植物蒸騰+水面蒸發—>陸地降水

②海上內循環:海面蒸發—>海面降水;

③海陸間循環:海面蒸發—>水汽輸送—>陸地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

水循環的意義可以總結為4個:

①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使全球水體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

②促進了地表各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的物質遷移與能量交換;

③影響了全球的氣候與生態;

④塑造著地表形態。

圖3 水循環的3個過程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PM2.5、逆溫現象、大氣受熱過程)
    圖1 氣旋與反氣旋2、逆溫現象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的現象,即為逆溫現象,此時大氣較為穩定,汙染物不易擴散。逆溫現象主要有5種成因:①輻射逆溫。發生在晴朗無雲的夜間,近地面大氣的溫度迅速下降,因此出現「上暖下冷」的現象。②鋒面逆溫。鋒面上、下分別是暖氣團和冷氣團,因此溫度存在著差異(上暖下冷)。③地形逆溫。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中海氣候、水循環、雨熱不同期)
    圖1 地中海氣候2、水循環水循環主要有三個過程,各個循環的過程圖2 水循環的過程例題下圖為北半球某地降水量的逐月累計曲線圖(亞熱帶),讀圖回答1~2題。大豆加工答案:D、C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的降水。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水循環、海陸風、洋流的分類)
    01知識點1、水循環水循環主要有三個過程,各個循環的過程、方向分別為:①陸地內循環:植物蒸騰+水面蒸發—>陸地降水+下滲;②海上內循環:水循環的意義可以總結為4個方面:①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使全球水體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②促進了地表各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的物質遷移與能量交換;③影響了全球的氣候與生態;④塑造著地表形態。
  • 山風與谷風的區別
    一、中學地理所學的山谷風在學習「熱力環流」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會學到「山谷風」。下圖是高中地理必修Ⅰ地圖冊上的山谷風示意圖。白天,近地面吹谷風 夜晚,近地面吹山風谷風與山風除了方向不同,風速也不同。
  • 是山風還是谷風?
    住在山區的人都熟悉,白天風從山谷吹向山坡,這種風叫谷風;到夜晚,風從山坡吹向山谷,這種風稱山風。山風和谷風總稱為山谷風。
  •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氣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氣(1)射向地球的太陽輻射,一部分被大氣削弱,其餘的太陽輻射到達地面。(2)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同時產生地面輻射,向外輻射能量。地區間冷熱不均→空氣垂直運動(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大氣的水平運動→熱力環流〖圖示〗1、地區間的冷熱不均,引起空氣的上升或下沉的垂直運動。
  • 地理拓展|谷地多夜雨的原因
    正常的情況下一般需要具備以下四個關鍵條件:(1)河谷地形;(2)水汽充足;(3)正常的熱力狀況(即少有逆溫現象)(4)不受焚風效應影響 雅魯藏布江谷地夜雨多   (1)該時段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的_______________(山風或谷風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詳解及真題解析
    熱力環流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較難理解的考點之一,下面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第一:熱力環流知識詳解   1.基本知識   〖概念〗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成為熱力環流。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東北地區、等值線、地理信息技術)
    01知識點1、東北的氣候、地形東北地區位於我國的東北部,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四盟,土地面積145萬平方公裡。讀圖完成5~7題。5、影響甲處等值線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B. 大氣環流C. 地形因素D. 海陸分布6、在中國東北地區,與玉米氣候生產潛力空間變化規律基本一致的指標是( )A. ≥10℃積溫B. 日照時數C. 太陽輻射量D.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等高線、山脊、山谷、相對高度)
    如下圖所示,A、B兩點間共有4條等高線,等高距為50m,則兩點間的相對高差:(4-1)×50<H<(4+1)×50,即150m< H <250m。讀圖回答1~2題。1、林木生長與土壤水分條件有關,圖中林木密集區位於( )A. 鞍部B. 山谷C. 山脊D.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馬達加斯加島,洋流,非洲的氣候)
    01知識點1、馬達加斯加島的洋流馬達加斯加島位於非洲的東南部(1)從氣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聯繫,說明乙地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特徵。(2)甲、乙兩地雖然氣候類型相同,但植被景觀卻略有差異,從全年降水分配的角度,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3)丙地雖然遠離赤道,但自然帶類型卻與甲、乙兩地相同,簡析其原因。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太陽活動、黑子、耀斑、七大洲)
    圖1 世界七大洲的範圍02變化周期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無關答案:D、C精講精析:(1)分析觀測站的分布。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如下:①擾亂地球大氣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②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磁針不能指示南北方向;③南北極出現極光;④引發自然災害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中南半島、泰國、工廠的選址)
    圖1 中南半島的地形與河流02勞動力價格較低答案:A、D精講精析:(1)分析泰國洪澇嚴重的成因。圖2 工廠選址的影響因素【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
    圖1 幾種常見地形的等高線特點 例題 圖2 例題 答案:C、D 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的地形。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洪峰,河流水、湖泊水的補給)
    圖1 河流水與湖泊水的「相互補給」02讀圖完成1~2題。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現在圖a中的(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2、乙水文站的洪峰流量值小於甲水文站,主要是因為甲湖水補給量減小答案:D、C精講精析:(1)分析暴雨的位置。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洋流的影響、四大漁場、六大板塊)
    01知識點1、六大板塊圖1 六大板塊示意圖2、洋流的影響洋流按照性質,分為暖流和寒流。圖2 世界洋流的分布02例題下圖為英國的地形、洋流分布圖,讀圖回答2~3題。與其他洋流交匯的海域,不易形成漁場答案:D、A精講精析:(1)分析英國的地理位置。①英國雖然位於大西洋沿岸,但其實是在亞歐板塊的內部,因此選項A錯誤;②英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額日珊瑚礁生長在熱帶的海域,而不是溫帶,因此選項B錯誤。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崩塌、滑坡、泥石流,地球的內力外力)
    圖1 中國泥石流、滑坡崩塌災害的分布02例題紅層地貌,是地質歷史時期紅色砂礫巖等巖層上發育的侵蝕地貌(1)圖示紅層地貌區,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質災害是_______,原因是_____。(2)紅層地貌區,地質災害的主要影響是______。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斷裂發育,巖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氣候溼熱,風化強,多暴雨。(2)加速地表侵蝕,造成水土流失(生態破壞);破壞農田、城鎮與道路等;造成人畜傷亡。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北地區、我國的植被、農業區位)
    01知識點1、我國的植被我國疆域遼闊圖1 我國植被的分布2、農業區位農作物種植的地理位置(農業區位)(1)如果我國西北地區後備耕地資源開發不當,會引起什麼生態環境問題?(2)俄羅斯擬出租的土地,主要的地帶性植被是________,與我國西北地區相比,該區土壤水分含量_______。分析全球變暖對該地區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潘帕斯草原、南美洲的氣候、背風坡)
    01知識點1、潘帕斯草原(1)簡述阿根廷的地理位置特徵及意義。(2)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為世界牧區的有利條件。(3)位於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東臨大西洋,但氣候卻十分乾燥,分析其原因。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歐洲的氣候、太陽高度角、日出時間)
    01知識點1、歐洲的氣候讀下圖,回答第1題。1、在7、8月份,倫敦比北京( )A. 氣溫高,日較差大B. 風小霧大,降水多C. 正午太陽高度角小D.日出晚,晝短夜長答案:C精講精析:(1)分析倫敦與北京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