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美食走進《舌尖上的中國》

2020-12-16 東方網

原標題:蕪湖美食走進《舌尖上的中國》

  蕪湖美食再次走進央視。記者4月15日從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首映式現場獲悉,江城著名小吃蝦籽面被主創團隊選中,將出現在第三集,時長約5分鐘,播出時間在5月2日。

  2011年,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國人「眼淚與口水齊飛」,在螢屏和網絡上創造了空前的收視奇蹟。時隔兩年,央視紀錄頻道重磅推出「《舌尖II》」,讓「舌尖迷」們再度一飽眼福。

  據《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介紹,《舌尖II》延續了第一季的主題,「探討人與食物的關係」。從去年1月起,《舌尖II》主創團隊歷時一年,走訪150多個拍攝地點,行程40多萬公裡,探訪邊遠之地的野生食材、少數民族的傳統烹飪,將食物跨越地區的交流融合納入鏡頭。全片共分為八集:第一集《腳步》、第二集《心傳》、第三集《時節》、第四集《家常》、第五集《秘境》、第六集《相逢》、第七集《三餐》,第八集為拍攝花絮。150多個人物,300餘種美食,中國人在美食上的奇思妙想,智慧火花相互碰撞後形成的美食奇觀,在《舌尖II》中蔚為大觀。

  央視第9頻道總監劉文在首映式上說,《舌尖II》「未播先熱、未播先售」,不僅海外發行價格大幅超過了第一季,甚至出現了一國多家機構爭購首映權的現象。在上周剛剛結束的第51屆法國坎城電視節上,《舌尖II》備受青睞,現場洽談購買該片的國際片商絡繹不絕。這也意味著蕪湖美食將隨著《舌尖II》在國外的熱播而為世界所知曉。

  首映式上,主持人白巖松透露,《舌尖II》將首創紀錄片周播模式,從4月18日起至6月6日,分別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每周五晚間9點、紀錄頻道(CCTV-9)每周五晚間10點的黃金時段播出,央視第2、第7和14等多個頻道也緊跟播出。 (大江晚報 記者夏雲來)

  標籤:蝦籽面 著名小吃 舌尖上的中國

  編輯:唐娜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姊妹篇《一城一味》蕪湖美食受追捧
    作為《舌尖上的中國》姊妹篇,央視的美食巨作《一城一味》已經開始陸續和觀眾們見面。目前《一城一味》的播出時間已經敲定,紀錄片將會在央視記錄頻道10點獻映。昨日播出的《一城一味》蕪湖站,受到了不少觀眾的熱捧。作為江南小吃的特色美食城,蕪湖的街邊小店。百姓家庭以及餐廳酒樓的美味都讓人垂涎欲滴。
  • 蕪湖小籠湯包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據大江晚報報導,湯包,作為蕪湖的地方特色小吃馳名於世。日前,記者從蕪湖市金隆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獲悉,曾掀起全民飲食熱潮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已確定在即將開拍的第二季中,對蕪湖百年老字號「金隆興小吃」作專題推介。屆時,蕪湖市民將能在這部紀錄片中看到蕪湖小籠湯包的身影。
  • 舌尖上的中國,帶你走進美食的世界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自西向東,從南到北,無論是平原,還是海濱,又或是高原。處處都能找見美食,聽到美食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國》帶你感受中國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間中國飲食文化的變遷。豐富多彩的各地美食,智慧靈動,無不體現中國百姓的聰明才智。
  • 蕪湖美食界超牛飯店PK,在蕪湖名列前茅的飯店有哪些
    我是酷頭哥,一個對美食執著的好吃佬,我會盡我所能將蕪湖江城美食和各地美味菜餚介紹給大家,想找美食不迷路,就點右上角關注!聽他的名字就知道他的發家是從路邊攤開始的,蕪湖的路邊攤在晚上營業的時候都會支上一個紅色塑料的防雨的棚子,冬冷夏熱,環境極其惡劣,而紅杉樹大排檔能從一個路邊小棚子炒菜發展為半條街兩層樓的門面,其必有獨家秘笈。
  • 蕪湖「葫蘆鴨」差點落選《舌尖3》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導  春節期間,《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舌尖3》)正式開播,在2月21日播出的以「宴」為主題的節目中,蕪湖美食繼蝦籽面亮相《舌尖昨日記者聯繫上在節目中出鏡的蕪湖市餐飲協會秘書長童春年,聽他講述美食背後的故事。  拍攝蕪湖美食時間跨度達半年  《舌尖3》第三集的主題是「宴」,在這期節目中,有關蕪湖美食的內容佔據了近10分鐘的時間,圍繞蕪湖一位武術大師的生日宴會展開,「時間看起來不長,但是耗費了攝製組和蕪湖眾多大廚的心血。」
  • 舌尖上的美味 : 蕪湖蝦子面
    原標題:舌尖上的美味 : 蕪湖蝦子面
  • 舌尖上的蕪湖:這些有名的蕪湖美食小吃,帶你品嘗地道的徽菜味道
    蕪湖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江城,大街小巷中有著許許多多特色的美食小吃,我稱之為蕪湖最初的味道。隨著時間的發展,很多外地的小吃都進駐蕪湖,或許它們也很好吃,但是相信大家還是忘不了那蕪湖最初的味道。這就來看舌尖上的蕪湖:這些有名的蕪湖美食小吃,帶你品嘗地道的徽菜味道!
  • 安徽蕪湖這幾道菜,上過今年的《舌尖上的中國》,你吃過嗎?
    安徽蕪湖這幾道菜,上過今年的《舌尖上的中國》,你看見過嗎?2018年3月21日,攝影師在中華老字號蕪湖市四季春酒店親眼見到了這名菜「水八仙」的風採,真是好看又美味,你都品嘗過嗎?今年央視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中的第三集《宴》,曾經在安徽蕪湖的中華老字號四季春酒店裡拍攝。四季春酒店非遺傳承人張東昌先生、孫梅女士和中國烹飪大師童春年,參加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現場拍攝。中國烹飪大師童春年正在現場介紹《舌尖上的中國》中的蕪湖名菜「水八仙」的故事。
  • 《舌尖上的惠州》走進龍門麻榨鎮 品嘗地道農家美食
    NICE走進龍門麻榨鎮品嘗地道農家美食眼下秋意正濃,正是五穀豐登的時節來鄉野小鎮裡喝一碗清甜鮮美的粉葛湯吃一份甘甜脆口的炒粉葛 還有肉香嫩滑的羅坑鵝都會在微涼的氣候裡讓人暖意十足>今天《舌尖上的惠州》將帶您走進景色宜人的龍門麻榨鎮嘗一嘗地道的農家美食農家美
  • 舌尖上的蕪湖
    「 蟂磯亭亭落日孤,春原盡處是蕪湖。」我的家鄉就是來自美麗的安徽蕪湖。說起自己家鄉,心中首先想到的總是安徽美食啊。
  • 走進安徽,蕪湖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蕪湖靠近長江,自古就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本地飲食體現的是沿江菜的特色,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如剁椒魚頭、鱅魚燉豆腐、馬興義板鴨、桂花鹽水鴨等都是當地的招牌佳餚,還有極負盛名的蕪湖三鮮(刀魚、鰣魚、大毛蟹),只要一提到名字,就會讓人食慾大開。
  •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蕪湖
    10、蕪湖牛肉麵雖然每個地方都有牛肉麵,但蕪湖的牛肉麵您絕對不該錯過,在步行街的雙桐巷裡有家老奶奶牛肉麵館,當屬蕪湖牛肉麵的老字號了。11、芥菜圓子蕪湖有著濃濃的江南特色,飲食講究、精緻、清爽,鳳凰美食街小吃夜市很有名。這個季節,清蒸刀魚剛剛可以吃到,但芥菜圓子的流行也很迅速。
  • 美食之外的聽覺享受 《舌尖上的中國》配樂賞析
    時光網特稿 一個月前,在中國的電視螢屏上,一部以中國美食為記錄對象的人文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舌尖》的原創音樂共有19首,由近年來逐漸為大家熟知的青年音樂人阿鯤擔綱創作。因為紀錄片的篇幅有限,這些音樂在電視中的呈現是片段式的,而當主題音樂《勞作的春夏秋》第一次在網絡完整發布後,大量網友表示了對樂曲的肯定和喜愛。 時光網特邀《舌尖》原創音樂作者阿鯤親自點評《舌尖》配樂,聽他分享如何構思、創作《舌尖》音樂,以及他與《舌尖》主創們的幕後故事。
  • 蕪湖美食「水八仙」「葫蘆鴨」春節亮相央視螢屏
    蕪湖美食春節再現央視螢屏 「水八仙」「葫蘆鴨」結緣《舌尖3》 2月22日,大年初七。對於上班族而言,這是春節之後的開工首日。在蕪湖,一場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談資,正在坊間被津津樂道。
  • 中國美食登陸開羅國際美食節 民眾感受舌尖上的中國
    中國美食登陸開羅國際美食節 民眾感受舌尖上的中國
  • 山東七彩水餃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面點大師王桂雲曾走進聯合國
    魯網2月26日訊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給全國吃貨們帶來一場盛大狂歡。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的王桂雲大師與學生一起登陸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七集《生》。王福昌大師是山東面點泰鬥,第一屆中國烹飪大賽評委,被譽為「山東面點大王」。王桂雲繼承父輩衣缽,38年專注於面點的研究和製作,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隻水餃。  餃子,是最具代表的中國美食,魚水餃更是青島傳統漁家美食的代表。
  • 「舌尖上的中國·湖南站」美食評選在2019中國國際食餐會上啟動
    9月21日下午,「舌尖上的中國·湖南站」美食評選活動在長沙正式啟動。紅網時刻9月21日訊(通訊員 譚素芬 魏蘭惠)2019中國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9月20日至22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辦。9月21日下午,中國美食嘉年華湖南站組委會舉行發布會,宣布「舌尖上的中國·湖南站」美食評選活動正式啟動。「舌尖上的中國·湖南站」美食評選活動旨在挖掘與推廣湖南特色代表美食,輸出湖南地方美食符號,打造特色文化美食名片,為消費者打造一場美食饕餮盛宴,為湖南餐飲行業發展樹立新的風向標。
  • 《舌尖上的中國》團隊美食新作《風味人間》,領略山海美味
    《舌尖上的中國》把美食節目做到了登峰造極,大家觀看美食節目也像品味美食一樣挑剔。近日《舌尖上的中國》團隊再出新作,《風味人間》帶你領略另外一番美味世界。與《舌尖》系列不同,《風味人間》在全球範圍內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增加了對國外美食的探索研究,讓觀眾領略中西方美食不謀而合的奇妙碰撞。節目組希望《風味人間》開啟的這場美食之旅,更多的來探討中國人與美食的關係。《風味人間》第一集主題是「山海之間」,從新疆高原高山到大海,遼闊的疆域讓一切事物變得渺小。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蝦子面」背後的故事
    新華網合肥5月5日電(記者鮑曉菁)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二集的播出,安徽蕪湖的蝦子面「火了」—記者採訪了解到,這種具有濃鬱江南風味的食物,曾經是蕪湖當地人最念念不忘的「奢侈品」,甚至只能在生病、生日時才能吃到,而如今,卻已經成為尋常百姓的「平價享受」。
  • 走進舌尖上的臺灣,除了臺灣美女養眼主要被這裡的美食吸引
    導語:走進舌尖上的臺灣,除了臺灣美女養眼主要被這裡的美食吸引文/小萌漫步旅記臺灣有這麼一條道,據說叫做創新小吃的始源地。位於臺中市西屯,以文華路,復興路,逢甲路為主。幾乎有名的美食大多需要排隊。手裡拿著木瓜牛奶,再去排隊吃逢甲夜市的地標美食。大腸包小腸。連美食都能寫地標的哦。一開始聽名字,真的不知道這大腸包小腸是什麼。直到吃了才知道所謂的大腸就是如米腸,小腸是指香腸。口味有原味,辣椒味,黑胡椒味的。對你自己的喜歡可以選擇兩種配料和在一起咬一口,真的是味蕾上的絕佳享受。站在路邊,一口木瓜牛奶一口大腸包小腸,這才是逢甲夜市正確的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