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縣古建築文物遺存豐富

2020-12-16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11月20日消息:河北蔚縣歷史悠久,數千年文明延續,積澱了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歷史文化遺存豐厚,地上地下文物數量位居河北省各縣(市)之首。全縣目前已登記各類文化遺存一千六百一十餘處,館藏文物五千八百多件,堪稱全省文物大縣。眾多的文物資源特色鮮明,自成一體,極具保護搶救、研究利用價值,有些文物屬全國罕見。特別是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更以重要的學術價值、古樸的人文景致和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見長,而且保留完整、文物價值高。蔚縣歷史上有八百莊堡之說,有堡就有村,有村就有廟,有廟就有戲樓,古蹟到處可尋,民俗文化遺留豐富,是一個極有特色的文化古縣。

據蔚縣博物館館長、副研究員李新威介紹,蔚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地處華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交界處,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的融合地帶,境內古蹟遍布,歷史文化遺存非常豐富,現在保存下來的文化遺存大概有一千六百一十餘處。近期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蔚縣的篩子綾羅遺址、莊窠遺址、三關遺址、楊贇家族墓地、金河寺懸空庵塔群、關帝廟、天齊廟、蔚州古城牆、故城寺、卜北堡玉泉寺、沙子坡老君觀、重泰寺等十二處文物古蹟名列其中,另有代王城墓群與現有「國保」項目合併。至此蔚縣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量累計達到二十一處,成為全國第一「國保」文物大縣。

李新威稱蔚縣的文化遺產中當屬古建築保存下來的數量最多,蔚縣古建築遺產集中了遼元明清各時代的建築遺存,其中以明清建築最為集中,所以蔚縣也被稱作河北省的古建築博物館。關於蔚縣古建類型,李新威總結道蔚縣境內的古建築集中了四大種類。

第一是古寺廟建築。蔚縣保存的遼、元、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寺廟六百多座。有建於遼代的南安寺,建於元代的釋迦寺,建於明代的玉皇閣、真武廟、靈巖寺、華嚴寺等等。其中群組建築重泰寺,建築風格極其獨特,是蔚縣規模最大、主體建築保存最為完整、時間連續性最強的千年古剎,其在三教樓後單獨建置僧寮住房的形式,在全國寺廟建築中極為罕見。

第二是古城堡建築。明清時期蔚縣境內有村就有堡,見堡就是村,歷史上有八百村落,八百城堡之說。到目前為止,蔚縣古城堡保存下來的還有三百四十多座。「在世界的東方,存在著人類的一個奇蹟,這是中國的萬裡長城。在長城腳下,還存在著另一個奇蹟,那是河北蔚縣的古城堡。」羅哲文先生曾經這樣說過。蔚縣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它的古城堡建築遺存非常豐富。無論是南山腳下還是北部丘陵或是壺流河兩岸,隨處可見一座座古老雄宏的城堡。其數量之多,分布之廣堪稱一絕。蔚縣城堡的城牆都是由黃土夯實而成。但城堡門樓各有不同。城堡大多為民建,只有一小部分為官方所建。

從西合營鎮沿著112國道向北,就可以看到路東邊山上有座很明顯的圓形土堡,那就是西大坪軍堡,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西大坪軍堡是眾多軍堡中少有的圓形堡,古堡在靠近村子一面留有一個很小的圓形門洞,便於村民進入。西面的堡牆騎在百丈懸崖上留出一個豁口,用於觀察敵情和堡內通風。電視連續劇《走西口》中,土匪頭子劉一刀的匪窩黑木崖,就在這裡拍攝。

第三是古戲樓建築。蔚縣古戲樓也非常的豐富,蔚縣過去寺廟民俗文化非常豐富,幾乎村村有寺廟,村村有戲臺,現在保存下來的古戲樓也有二百三十多個。蔚縣戲樓有三大特點:一是數量眾多,覆蓋面大,分布廣。不僅在經濟、文化、交通、貿易較發達的八大鎮建有戲樓,還在玉泉山麓,鳳凰臺下,所有的丘陵高地、平地河川、每一個村寨莊堡,都有戲樓。二是形式多樣、種類齊全,不同形式的戲樓,多達十餘種。三是造型講究,裝飾華麗,雕梁畫棟、獨具特點。歷史上有八百莊堡、八百戲樓之說。第四是古民居建築。雖說蔚縣的古民居不如山西喬家大院王家大院的名氣大,但蔚縣古民居在河北省還是數得上的。蔚縣古民居具有北方民居建築的特色,有二進院落三進院落的古民居,最多的達到九進院落,目前是以暖泉的古民居保存的最為完整最豐富。

暖泉鎮大量的古民居始建於明清時代,有「三堡、六巷、十八莊」之說。據調查統計,該鎮現有建築質量較高且有觀賞研究價值的明清風格的古民居兩百一十三所,古式房屋兩千四百六十九間。其中西古堡的古民居建築群最為典型,最具有代表性。暖泉古民居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民俗研究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是蔚縣眾多古民居的縮影,是我國北方古民居的代表。暖泉鎮的古民居可與北京的四合院相媲美,是中國古民居中的佼佼者。暖泉古民居建築布局多種多樣可分為連環套院型、裡外套院型和單四合院型三種。暖泉古民居全部為磚木結構,青條基石、白灰青磚牆體、板瓦筒瓦雙層覆頂,層頂起脊吻獸,富於變化、迎山、春棚、單坡、屋頂巧妙結合,色彩、門窗、門樓精雕細作,油飾彩繪。所有房層全向本院內開窗,防盜功能強。

談及蔚縣書院建築文化,李新威介紹,從歷史上看,蔚縣是一個重視文化崇尚教育的地方。蔚縣書院文化深厚,史上有王敏書院、蔚蘿書院、玉泉書院和文蔚書院四座知名書院。從院走出來不少文人才子,如暖泉書院培育出了明代兵部侍郎張邦齊,玉泉書院培育出了清初直臣之冠的魏象樞、禮部尚書禮樂學家李周望等。

推薦閱讀:

讓中國古建築走向大眾塑造企業責任感

福建:仿古建盞回歸能否順風順水

貴陽:文物局修繕古建村民反對恐修完不再屬於自己

東陽:我市首次開展古建築營造技藝培訓

(來源:中國文物網)

相關焦點

  • 徜徉在河北蔚縣八百莊堡的歷史裡
    由河北省文物局主辦的「文物賦彩全面小康」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走進塞外古城蔚縣。蔚縣古稱蔚州,曾有「雄壯甲於諸邊的鐵城」之稱,穿越千年歷史雲煙,如今它依然擁有1610多處文物遺存、2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世人譽為「古建築博物館」。
  • 河北蔚縣打樹花,鐵水潑牆最震撼的民俗表演
    會後,北京的資深記者於風琴老師帶我去河北張家口市的蔚縣參觀考察,從北京出發,經京藏高速(原八達嶺高速)東花園出口,走康祁公路(延慶康莊至蔚縣祁家皂),驅車約220公裡大約2.5小時抵達蔚縣。所到之處,令我耳目一新,記憶深刻。
  • 張家口蔚縣成為全國第一「國保」文物大縣
    張家口蔚縣成為全國第一「國保」文物大縣     張家口新聞網訊 (通訊員 沈建明 沈航宇) 國務院最近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蔚縣的篩子綾羅遺址、莊窠遺址、三關遺址、楊贇家族墓地、金河寺懸空庵塔群、關帝廟、天齊廟、蔚州古城牆、故城寺、卜北堡玉泉寺、沙子坡老君觀、重泰寺等12
  • 河北蔚縣打樹花,鐵水潑牆最震撼的民俗表演
    會後,北京的資深記者於風琴老師帶我去河北張家口市的蔚縣參觀考察,從北京出發,經京藏高速(原八達嶺高速)東花園出口,走康祁公路(延慶康莊至蔚縣祁家皂),驅車約220公裡大約2.5小時抵達蔚縣。所到之處,令我耳目一新,記憶深刻。
  • 張家口蔚縣尋幽探古
    蔚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幾千年來博採眾家之長,匯聚了中原文化、東北文化與河套文化的精華,吸納了遊牧民族、農耕民族的多種文化營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主,佛教、道教、墨學等諸家熔於一爐的地域文化。蔚縣壺流河谷地發現了百萬年的舊石器遺址和眾多的新石器遺址,在堯舜之時屬冀州,商周時為代國。秦漢、三國、兩晉時,均稱代郡。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改稱「蔚州」,歷代沿用,迄今已有1420餘年的歷史。 據文物普查資料表明,蔚縣地上地下文物十分豐富,已登記的各類文物遺存點就有780餘處,古建築保存最多,達580餘處。
  • 古韻遺風話蔚縣
    走進六月,蔚縣在漸熱的凡間煙火氣息中逐漸變得色彩豐富起來。在長城腳下,還存在著另一個奇蹟,那是河北蔚縣的古城堡。蔚縣歷史上就有八百莊堡之說,可謂是有村便有堡,見堡則是村。踏入古堡的街巷裡,那些低矮的土房子似乎在訴說著從前。過梁上有精美的磚雕,屋簷伸展出條條美麗的曲線,似乎一切都是陳舊的,但卻充滿了古老的魅力。圖為玉皇閣。
  • 曾為燕雲名剎,歷史悠久,國家級文物,河北張家口蔚縣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位於河北張家口市蔚縣老城南門內西側,南安寺塔以寺取名。南安寺曾為燕雲名剎,歷史悠久,相傳創建於漢代,疑為北魏所建。塔位於寺院中央,供人參拜,北魏至遼代該寺香火旺盛。580年(北周大象二年)建蔚州城時,南安寺已具有規模。所以,蔚縣歷來有"先有南安寺,後有蔚州城"的傳說。南安寺塔是蔚縣著名的文物景觀之一。
  • 河北蔚縣博物館榮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蔚縣博物館 蔚縣博物館供圖歷時6個多月,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對比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12月21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博物館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蔚縣自古是中原文明與草原文明交界的前沿,以此符號抽象成極具雕塑感的建築形態,象徵蔚縣文化的核心特質。博物館的陳展體系由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組成,基本陳列《代蔚長歌》包括「文明沃土」「代地春秋」「文物蔚州」「古堡世界」四部分。
  • 40裡飛狐800堡,河北蔚縣知多少
    蔚縣是塊蘊玉原石,華光內斂,旅遊歸來打開相冊,搜索蔚縣歷史文化,方覺不虛此行,蔚縣是河北省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鄉土住宅典範:北京四合院、河北蔚縣、山西襄汾市丁村、陝西長武縣十里舖村。5000年文化看涿鹿,黃帝、炎帝、蚩尤「邑於涿鹿之阿&34;。
  • 探訪河北蔚縣西古堡村
    這是河北蔚縣西古堡南門甕城(1月14日攝)。; ;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古堡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古村落保存完好,村內現存的古民居院落有「九連環院」、四合院等,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民俗研究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2006年,河北蔚縣西古堡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影報導
  • 看舌尖上的中國 遊指針上的中國 河北張家口蔚縣
    擁有黑陶這一傳承千年的器皿,蔚縣還擁有仁用杏、蔚縣小米等地方特產。作為古代三圍「燕雲十六州之一」,蔚縣還有著諸多豐富的文物古蹟、旅遊景點與人文資源。桃花米蔚縣貢米,原名桃花米,又稱「九根齊」,也叫「蔚州黃」,是我國「四大名米」之一。桃花米有著顆粒大、色黃、味香、黏性大、含糖量高、營養豐富的特色。
  • 河北雄安新區發現263處文物遺存
    記者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獲悉,河北雄安新區通過半年的考古調查發現文物遺存263處,早至新石器時期,晚至明清時期,歷代遺存都有發現。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單位成立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於2017年6月至12月對雄安新區全境33個鄉鎮的640個行政村約2000平方公裡區域進行了系統的考古調查。  據介紹,263處文物遺存中包括遺址189處、墓葬43處、古代建築15處、近現代文物16處。
  • 河北張家口蔚縣五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看看有喜歡的嗎?
    蔚縣:河北省張家口市轄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古稱蔚州,為「燕雲十六州」之一。縣域總面積3220平方千米,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景點有蔚州古城、暖泉古鎮、小五臺山金河景區、飛狐峪、空中草原景區等。
  • 河北蔚縣:被遺忘的古城
    忙碌的工作之餘,趁著周末想到周邊透透氣,沒有目的,信手查到了河北蔚縣,於是啟程。蔚縣古稱蔚州,是「燕雲十六州」之一。吸引我前去的是那裡的古城,據說蔚州古城是始建於北周大象二年、明洪武十年重修的京西現在保存最完整的古城。
  • 蔚縣剪紙:剪出七十根鬍鬚【圖】_河北_太平洋汽車網
    八百古堡最終成為村莊,上世紀50年代初進行的文物普查確定,蔚州有738個村莊,有700座古戲樓,這些古紅樓全部為明清建築。1984年蔚縣再次進行文物普查,發現保存完好的古戲樓仍有300餘座。開車在這段路上行駛,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流動的古堡畫廊。
  • 感受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蔚縣青砂器是當地傳統民間手工藝器皿,歷史悠久,俗稱砂鍋、砂壺、砂吊等,是熬中草藥、燒水、做飯、煮肉、熱酒的上好器皿。河北張家口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一帶是蔚縣青砂器的發源地。當地山上有豐富的天然瓷土,其土質有黏性,細膩、柔軟、可塑性強,俗稱「矸子土」,是製作青砂器的天然資源。
  • CCTV9《蔚縣古堡》8月21-25日播出,今晚首播,敬請關注!
    北嶽恆山的餘脈由山西向東延伸進入河北,分南北兩支將蔚縣合抱起來,桑乾河的支流壺流河由西向東橫貫全縣,形成了一塊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的「米糧川」。良好的地理環境,使這裡成為200萬年以前東方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紅山文化、仰韶文化、後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國和古代郡的治所所在地,有6000年綿延不斷的文明進化史,3000年建制史的千年古縣,曾經是中華文明的三岔口。
  • 河北這11個原汁原味的絕美古鎮:這輩子至少要去一次,別留下遺憾
    河北11個原汁原味的絕美古鎮,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千萬別留遺憾!一、暖泉古鎮暖泉古鎮位於河北省蔚縣西部,古鎮有泉「其水澄清如鑑,三冬不凍」,暖泉之名正源與此。暖泉古鎮建於元代,明清興盛期發展為「三堡、六巷、十八莊」,其古蹟眾多,民俗活動傳承悠久,是中國十大古鎮之一。
  • 感受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蔚縣青砂器是當地傳統民間手工藝器皿,歷史悠久,俗稱砂鍋、砂壺、砂吊等,是熬中草藥、燒水、做飯、煮肉、熱酒的上好器皿。河北張家口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一帶是蔚縣青砂器的發源地。當地山上有豐富的天然瓷土,其土質有黏性,細膩、柔軟、可塑性強,俗稱「矸子土」,是製作青砂器的天然資源。
  • 體驗北方過年民俗,河北蔚縣打樹花,給心情放個假
    這裡現存著不少古堡,被譽為河北省古建築博物館,是農耕文化、遊牧文化、軍事文化的「三大傳統文化交融地」,民間習俗、宗教文化、等等特色文化在此聚集。數千年的文明延續,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匯,構成了中國北方獨特的地域特色文化。蔚縣古城也保護得挺好,原汁原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