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自2018年3月份以來,棲霞區八卦洲街道按照全域開展農村垃圾分類的要求,用2個多月時間實現了農村垃圾分類全覆蓋,形成了較具特色的經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效。6月24日,南京市治理公眾委員走訪棲霞區八卦洲街道,現場觀摩了居民家庭和農家樂餐廳的垃圾從分類、投放到運輸和處置等一個閉環的過程。
為了培養村民垃圾分類的習慣,當地也投入了大量的硬體設施。截至目前,八卦洲街道累計分發農戶小垃圾分類桶2.13萬個,設置分類收集點810處,投放240L大垃圾桶1600多個,添置71輛分類收集車輛,新建成1300平方米大件垃圾分揀中心及信息監管中心、1個餐廚廢棄物處理站和7個村級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改造提升了洲內有機肥料廠,1處垃圾中轉站正在進行選址和設計。
八卦洲街道共有1.2萬多戶村民,目前街道每天可爛垃圾約6.5噸,可回收物約3.3噸,其它垃圾約23.2噸,餐廚廢棄物約2噸,全部進行分類處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3.7%。在當地,民眾對可爛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後,村保潔員每天上下午分兩次上門收集和分揀,再由街道的垃圾收集壓縮車到集中點收集。可爛垃圾運輸至明珠肥料廠進行堆肥處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通過每個村設置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進行分類回收。
此外,街道城管也深入宣傳動員,開展豐富多彩的「小手拉大手」活動,通過學生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會,形成垃圾分類的中堅力量。實現對前端農戶垃圾分類的定性,對中端垃圾運輸的定位,對末端垃圾處理的定量,通過一張表、二維碼等形式,做到垃圾分類底數清、線路明、可追溯。同時,聯合專業公司採取定點收集、上門收集、網絡預約等各類方式,便利群眾交投分類垃圾。給予參與垃圾分類的群眾積分獎勵,積分不僅可以兌換生活用品,也可兌換助老、醫療等服務,激勵更多民眾參與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