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前他出任駐英大使,親歷中英交涉中的這些「峰迴路轉」

2020-12-14 北京日報客戶端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報導《人民》,今天推出第二期。經過70年自強不息的奮鬥,新中國贏得了朋友遍天下的大國外交新局面,當今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人民》外交卷,特別約請8位大使分別講述外交為了人民的精彩故事。

1997年7月1日,是中華民族永遠難以忘懷的日子。就在這一天,被英國強佔了150多年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迫使戰敗的滿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條約第一條就是「割讓香港」。1898年,英國又強租九龍半島北部大片土地和附近200多個島嶼,租期99年。

為了讓香港回歸祖國,中國仁人志士奮鬥不息。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首次公開提出解決香港問題的「一國兩制」構想。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籤訂《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東方之珠」香港回歸祖國。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 故事 ★

臨近回歸出任駐英大使

1997年7月1日,英國倫敦,作為時任中國駐英大使的我來說,經歷了激動人心的一天。那一天,香港回歸祖國。

我於1997年3月16日晚到達倫敦,出任駐英國大使,當時離香港回歸只有3個半月時間。赴英前,領導接見我時都明確指示, 我到任後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做好英方的工作,配合中國實現香港順利回歸。

我到達倫敦的第二天晚上,英國首相梅傑宣布進行新的大選。5月1日,英國大選以保守黨失敗告終,工黨以壓倒性勝利重新執政,託尼·布萊爾出任英國首相。對於這個選舉結果,我心存一絲高興,預感到有關香港問題的解決,可能會比保守黨執政更順利一些。

一次被稱為「誤解」的談話

1997年5月12日上午9點半,新任外交大臣庫克在英國外交部接見我。

談話的重點自然是香港問題。庫克說,他們對香港成立臨時立法會的看法雖與中國不同,然而這已是客觀存在,英方不準備在此問題上與中方繼續爭論。

根據國內的指示,我提出中國部分駐軍提前進駐香港的問題。他可能對此毫無準備,回頭與外交部助理次官弗萊嘀咕了幾句,隨即表示將予以「積極考慮」。原本認為棘手的問題,進展得出乎意料的順利。

果然,不久英方就反悔了。中英聯絡小組英方代表戴維斯甚至宣稱我「誤解」了庫克的話,我當然不吃這種「啞巴虧」。因為這件事很重要,當時我是照國內指示的口徑一字一字宣讀的,更不會聽不懂「積極考慮」兩個英文單詞。我立即去見了弗萊,要求對方澄清,並繼續做英方工作。他承認是他們「誤解」了我的話,但對駐軍問題的態度沒有鬆動。

家庭酒會上的峰迴路轉

6月10日晚,我應邀請出席報界大亨默多克夫人舉辦的「家庭酒會」。到場後,默多克夫人拉著我說:「裡面大廳裡還有一些客人,你是不是進去見見?」說著把我帶進另一個客廳。我一看,全是工黨政府的重要官員。我看到財政大臣布朗,就同他談起亞洲金融危機問題。正談著,布朗說:「託尼來了,你要不要去見見他?」我抬頭看見英國首相布萊爾正朝我微笑,趕緊過去同他握手。

交談中,他表示:「我們將努力使香港問題得到順利解決。我已決定去香港參加交接儀式。」

當天晚上和第二天清早,首相辦公室和英國外交部先後給使館打電話詢問:馬大使是否注意到這一重要信息?是否報告給了國內?實際上,我回來後立即就向國內報告——首相向我傳遞了他將參加香港交接儀式的信息,這預示著工黨政府在香港回歸問題上總體將採取合作的態度。

令人思緒萬千的一天

6月30日11點到下午3點,我參加了中英貿易集團慶祝香港回歸的活動。之後,我趕去參加英國外交部舉行的紀念香港回歸的招待會。當晚,大使館舉行了歡慶香港回歸的盛大招待會。

晚上7點,招待會正式開始。首先重播了香港交接儀式實況。看到英國國旗降下、五星紅旗升起的歷史時刻,人們鼓掌歡呼,興奮得熱淚盈眶。招待會結束我回到大使官邸,思緒萬千。一看表,已是午夜時分,北京時間應是清晨。我仿佛看到,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香港正迎接回歸祖國後的第一個黎明。

馬振崗(右一)在駐英大使館舉杯慶祝香港回歸。

★ 風雲 ★

「一國兩制」具有世界意義

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是「一國兩制」思想的成功實踐,也是國際外交史上的偉大創舉,具有世界意義。古今中外,凡是雙方有複雜領土糾紛或邊界爭議等問題,解決途徑幾乎全是訴諸武力或武力威脅,相互間爆發戰爭屢見不鮮。「一國兩制」在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的成功實踐,為國與國之間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國際爭端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體來說,體現出了三大優勢。第一,通過中英雙方和中葡雙方談判磋商,和平地解決了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結果對各方都有百益而無一害;

第二,香港和澳門與祖國分離百年以上,長期在資本主義制度治理下。如果驟然改變,極有可能造成混亂和動蕩,損害香港和澳門兩個地區的長期穩定和未來發展。實行「一國兩制」,既解決了主權屬於中國的根本性問題,也有力確保了兩地的穩定、繁榮和持續發展;

第三,香港和澳門回歸中國,不僅沒有損傷中英、中葡關係,反而為兩國友好合作開闢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馬振崗 前駐英大使、國際問題研究院前院長

流程編輯:王宏偉

相關焦點

  • 獨家|前駐英大使馬振崗:香港回歸前,中英進行了很多鬥爭
    鳳凰網《風範》欄目推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策劃「外交官訪談錄」 ,邀請了親歷重大事件的外交官,記錄中國走近世界舞臺中心的70年曆程。「外交官訪談錄」第一期,我們專訪了外交部美大司原司長、中國前駐英國大使馬振崗。讓我們走進馬振崗的世界,回憶新中國外交的成長。馬振崗在談及中美關係時表示,美國要防止中國發展高科技,這實在有點欺人太甚了。
  • 香港回歸祖國前,有一次談話被「誤解」,卻在家庭酒會上出現轉機
    ●馬振崗 前駐英大使、國際問題研究院前院長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迫使戰敗的滿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條約第一條就是「割讓香港」。1898年,英國又強租九龍半島北部大片土地和附近200多個島嶼,租期99年。
  • 駐英大使:香港回歸前有自由?可以自由選舉港督嗎?
    (原標題:中國駐英大使駁斥西方種種無理指責:若有人挑釁,我們必回擊)
  • 中國駐英大使:英國與香港有特殊歷史淵源,但香港不是英「政治籌碼」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5月28日綜合報導】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官方網站28日消息,2020年5月27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香港鳳凰衛視資訊臺《華聞大直播》節目主持人吳小莉連線直播專訪,就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疫情下的中國外交政策及中英關係介紹情況、闡明立場。鳳凰衛視新媒體平臺進行了延伸報導。
  • 中國駐英大使:英國與香港有特殊歷史淵源,但香港不是英「政治籌碼」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5月28日綜合報導】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官方網站28日消息,2020年5月27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香港鳳凰衛視資訊臺《華聞大直播》節目主持人吳小莉連線直播專訪,就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疫情下的中國外交政策及中英關係介紹情況、闡明立場。鳳凰衛視新媒體平臺進行了延伸報導。
  • 中國駐英使館就涉港問題向英方闡明嚴正立場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26日就香港問題接受議會緊急質詢,表示英政府對香港局勢深表關切,中國應遵守《中英聯合聲明》以及《聯合國憲章》等規定的人權等義務。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說,中方已多次就涉港問題向英方闡明中方嚴正立場。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取得國際公認的巨大成功,香港民眾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與權利。
  • 中國駐英大使就香港國安法向英方闡明嚴正立場
    新華社倫敦7月2日電(記者梁希之 桂濤)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日發布的消息,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1日會見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麥克唐納,堅決駁回英方就香港國安法對中方的無端指責,並就英方錯誤言行闡明中方嚴正立場。
  • 駐英大使反問BBC主持人:為什麼要香港放棄修例?
    2019年6月12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之夜》欄目主持人馬克·厄本直播專訪,就涉香港、新疆、華為等問題闡述中國立場,回答提問。專訪實錄如下:主持人: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的是2009年起即擔任中國駐英國大使的劉曉明。劉大使,我們先談談《中英聯合聲明》,中國是否依然承諾遵守這個條約?
  • 駐英大使:122年前清政府將新界租借,有英政客未認清香港已回歸
    當地時間9日,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參加網上座談會,向中英工商界介紹今年「兩會」情況,劉曉明在主旨演講中稱,一年一度的「兩會」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近距離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關於後疫情時代的中英貿易,劉曉明認為面臨著多重機遇,包括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的機遇,中國市場持續擴大的機遇,新業態新動能發展的機遇和拓展多邊經貿合作的機遇。在談到香港問題時,劉曉明指出,今天對中英關係而言,還是一個特殊的日子。1898年6月9日,當時的清政府與英國在北京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新界租借給英國,期限99年。
  • 新華社香港分社的秘密使命
    5月上旬,錢其琛副總理在中南海辦公室找我談話,告訴我中央考慮讓我接替周南同志,出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新華社香港分社成立於1947年,第一任社長是喬冠華,我是第七任社長也是最後一任社長。2000年1月,新華社香港分社更名為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我遂改任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任。
  •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中國不會承認香港BNO護照
    (原標題: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中國不會承認香港BNO護照)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當地時間
  • 駐英大使劉曉明:如何正確認識香港國安法可以從四個角度入手
    2020年7月6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使館舉行網上中外記者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劉大使:我在開場白裡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關於BNO以及中方要採取的具體舉措,你應該先問英國政府下一步要幹什麼。我剛才講過,中英之間以及任何國家之間的關係必須建立在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之上。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是主權平等,互不幹涉內政。這一原則已被寫入《聯合國憲章》,並在40多年前被納入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是中英關係的基本準則。
  • 陳曉東出任中國駐新加坡大使 段潔龍於上月離任
    據新華網報導,2015年6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任駐新加坡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陳曉東抵達新加坡,新加坡外交部禮賓司官員及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負責人等前往機場迎接。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官網顯示,陳曉東是中國第十任駐新加坡大使,前任大使段潔龍已於5月11日離任。  現年50歲的陳曉東來自安徽,管理學碩士。履新駐新加坡大使前,陳曉東擔任外交部西亞北非司司長。簡歷顯示,他曾在外交部西亞北非司和多個駐外使館工作。2007年2月到2008年5月間,陳曉東曾出任中國駐伊拉克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 駐英大使接受BBC採訪:BBC未報導香港支持修例的沉默大多數
    據中國駐英大使館官網消息,6月12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之夜》欄目主持人馬克·厄本直播專訪,就涉香港、新疆、華為等問題闡述中國立場,回答提問。專訪實錄如下:主持人: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的是2009年起即擔任中國駐英國大使的劉曉明。
  •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前,一場酒會讓這次危機出現轉機
    1997年7月1日,英國結束對香港156年的殖民統治,中國政府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是新中國成立70年中,最重要的歷史時刻之一。時任中國駐英國大使馬振崗至今心潮澎湃——當英國的國旗在香港徐徐落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億萬中國人沸騰了。通過電視直播,遠在英國的馬振崗和使館工作人員更是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之情。
  • 駐英大使借香港「特殊日子」 警告某些英政客認清現實
    當地時間9日,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參加網上座談會,向中英工商界介紹今年「兩會」情況,劉曉明在主旨演講中稱,一年一度的「兩會」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近距離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今年的「兩會」非常特殊,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時期」召開的一次「非常會議」,雖然會期變短、形式變新,但內容更多、舉措更實。
  • 駐英大使劉曉明:如何正確認識香港國安法可以從四個角度入手
    2020年7月6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使館舉行網上中外記者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劉大使:我在開場白裡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關於BNO以及中方要採取的具體舉措,你應該先問英國政府下一步要幹什麼。我剛才講過,中英之間以及任何國家之間的關係必須建立在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之上。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是主權平等,互不幹涉內政。這一原則已被寫入《聯合國憲章》,並在40多年前被納入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是中英關係的基本準則。
  • 駐英大使劉曉明就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舉行中外記者會 重點回答這五...
    本文轉自【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020年7月6日,劉曉明大使在駐英使館舉行網上中外記者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這一原則已被寫入《聯合國憲章》,並在40多年前被納入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是中英關係的基本準則。70年前,英國政府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來,中英關係雖有起伏,但總體保持發展。實踐證明,只要上述基本準則得到遵守,中英關係就向前發展,甚至是跨越式發展;反之,兩國關係就遭遇挫折,甚至出現倒退。
  • 駐英大使重申中國不會承認香港BNO護照,敦促英國不要被美國脅迫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當地時間30日在倫敦使館召開新聞發布會,並通過社交媒體對公眾直播。劉曉明說:「中英兩國應該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來處理分歧,而不是讓反華勢力和『冷戰鬥士』綁架中英關係。」他敦促英國在脫歐後保持獨立自主性,不要被美國脅迫,對中國採取「敵對」立場。在涉港問題上,劉曉明在發布會上重申,中國未來不會將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視為合法的旅行證件。延伸閱讀為香港BNO護照持有者提供移民路徑,趙立堅:問過英國人民了嗎?
  • 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希望倫敦金融城珍惜中英合作成果,認清香港...
    9月12日,中國駐英國使館官網發布《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就英國倫敦金融城通過涉港動議答記者問》,記者問:9月10日,英國倫敦金融城市議會通過一項動議稱,注意到英國政府認為中方實施香港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破壞香港高度自治;注意到英國政府為香港英國國民(海外)(BNO)護照持有者擴大居留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