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紋身街:從江湖到時尚 年輕人銘印情史圖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大面積的刺青圖需分成幾天時間完成,受刺者為了心中夢想,得忍受長時間、帶狀的皮肉疼痛。

 
  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臺灣《光華》雜誌報導,春暖乍到,島內不吝裸露肌膚的年輕人,紛紛換穿上背心、低腰褲、超短裙走上街。其實,他們想展秀的不是春漾的好身材,而是裸膚上的刺青。

  臺北「紋身街」

  自從八年前,向來善於挑戰流行的美國歌壇天后麥當娜,在暢銷金曲《Frozen》MTV中展示了滿手的指甲花(一種天然植物)彩繪,讓歌迷因此愛上了傳統印度彩繪,也連帶興起「彩繪紋身」的全球熱潮。

  部分勇於嘗鮮的娛樂界藝人,更直接把彩繪紋刺入身,讓刺青擺脫昔日的叛逆、犯罪烙痕而一躍登上時尚舞臺,並成為追求流行的年輕人不可或缺的時髦配件。

  在臺北,不管是初次嘗試還是熟客,面對只能在皮膚上維持一星期的彩繪,或是一輩子難以抹滅的刺青,其第一選擇總是西門町。他們穿越寬整的徒步區,鑽進一旁的老商街後,放眼所及,都是早年規劃不良的狹淺店面,販賣的卻是年輕人最愛、最流行的裝飾品。但吸引年輕人好奇前來的並非珍奇飾品,而是窄巷裡的四間紋身店鋪;更早以前,這裡有近十間刺青店,是條名副其實的「紋身街」。

  「紋身街」的盛名,不僅因為這裡擁有密集的紋身店鋪,更是這些紋身店的統籌負責人──Kevin李耀鳴,在推廣刺青文化時所刻意塑造的。

  「以前做生意,只要做出點好成績,就會有人在店頭前搶地盤,攔截客源。」李耀鳴擅長以手工控制紋身顏料的流量,讓刺青的著色鮮麗明豔,這可是用紋身槍等機器無法做到的。為了守護地盤,他積極栽培紋身師傅,並鼓勵他們自立門戶,在同一條街上開店。不僅如此,他還上遍各家媒體,或與藝人、綜藝節目合作,就是希望打響西門町「紋身街」的名號。

  「一旦客源穩固了,就得開始收編,淘汰表現不好或不守紀律的紋身師。」他的紋身店至今雖然只剩四間,員工也僅存十五人,但每個月的營業額仍高達新臺幣一百五十萬至兩百萬元。李耀鳴表示,彩繪及刺青的熱潮並沒有消退,反而一直在穩定成長。為了維護「街號」,他還繼續招徠相關行業進駐,像是衝浪板彩繪、指甲彩繪,或是結合年輕人喜愛的體環(鼻環與臍環)、首飾等,以豐富紋身大街。
 
喜歡紋身的男性,一定不會在臂膀上留白,而且多半選擇有氣勢的圖案,只要撩捲袖子,就能向旁人展露他男子霸氣的本色。
受西方影響,臺灣人的紋身圖案已走出早期的軍艦、龍虎等濃厚的軍人及江湖味,取而代之的是西方魔幻動漫中的惡魔與精靈。

 

原為幫派所好

  紋身街中午就開張了,但得等到華燈初上才開始湧現人潮。這裡經常看到三五結伴的高中女生,為自己的青春留下腳註,或是十八歲男生獻給自己的成年禮,抑或是情侶共同烙印愛的紀念,甚至有校隊包車前來,就為了把隊徽留駐在彼此的生命中。「學生和社會新鮮人是主要的客層;有趣的是,不管是刺青或彩繪,女性都佔了六成。」李耀鳴說,早在十年前,他在附近「獅子林」商場開始彩繪事業時,雖然只流行於特種行業中,但他注意到,酒店公關小姐特別喜愛這種能讓裸露的雙肩、胸口增添魅力,卻不用刺傷皮膚,且看膩後就能恣意換圖案的「暫時性紋身」。那時,他就預測到女性紋身市場的未來性。

  當時臺灣的刺青師傅幾乎都是應獄友的需求而產生的;獄中耐不住枯乏生活的老大、角頭,找到有繪圖天份的小弟,就任由他們使用針或刀片,在肌膚上割出圖案的輪廓,再用單針或多針的跳動方式,將色料一針針扎入皮膚。刺青的圖騰,多半選擇中國傳統式的青龍、白虎,或採自日本浮世繪的鬼頭和版花等,並儘量以大面積圖案表現霸氣、孔武有力的象徵,自然也成為幫派識別最好的記印。

  先彩繪,再刺青

  時代改變後,刺青成為時尚流行,躍躍欲試的人很多,反倒李耀鳴不贊成一時興起的衝動式刺青。

  「第一次嘗試刺青的人,大多選擇從手背、上手臂、腳踝、後腰等較易被長袖、褲腳遮蓋住的低調部位開始。」通常,陌生客走入店內,李耀鳴會先了解客人想紋身的部位,再給予圖樣建議,但還是會先提供非侵入式的彩繪,讓客人先有一星期的適應期,順便搜集朋友們對圖案的意見。等到客人真的下定決心,才正式進入刺青階段。

  之所以要分兩階段,是因為「女生比較善變,一定要給她多留點時間」。李耀鳴表示,刺青不但疼痛,而且日後要去除也很難;即使以鐳射方式仍除不了印痕,且所費不低。巴掌大的刺青,得花上一至三萬元去除呢。

  就他觀察,隨著刺青走入流行,傳統大面積式的圖案已降為二成左右,取而代之的,是凸顯個人風格的個性化圖騰,像把心愛的寵物、孩子、愛人等肖像圖刺上身,或是在既有的圖案上加入自己或情人的名字,可以完全不必擔心和別人「撞圖」。

  還有人把紋身當成貼身配件,隨著時裝潮流而改變。例如,現在流行低腰褲,許多女性就會選擇在裸露的後腰際刺上對稱的美麗圖紋;但不退流行的無袖、低胸背心,則讓臂膀、胸口的刺青永受歡迎。

  刺青的原因人人不同,有的人喜歡收集朋友名冊,小純(假名)則喜歡收集愛人的名字,而且直接刺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上。

  情史銘印

  「每段感情我都認真地投入;即使分手,還是很想保留這段記憶。」身上七個刺青,是小純珍貴的情史銘印,卻讓後來的男友受不了,還因此鬧上紋身店,要找師傅幫忙除去所有的刺青,小純當然不願意,倆人最後也因而分手了。

  三十歲後的小純感情已經穩定,不再收集男友的名字,但偶爾還是會上紋身店找新圖紋。對她而言,刺青已變成一種情感投射的工具;無論遭逢情緒低潮或高亢快樂時,刺青都是她最好的情感見證。

  阿昌也是紋身店的常客,已經與紋身師結成了好友。年輕時阿昌看到電視藝人秀出酷酷的紋身,就很想跟隨,但管教嚴厲的父母非常反對,讓他只能買紋身貼紙暫獲滿足。離家北上工作後,阿昌終於有機會接觸紋身店,並從一小塊圖案開始,逐漸加邊、擴大,現在則獨鍾大型圖紋。

  「紋身很漂亮啊。看到白白的肉體被一個個圖形吞噬,構成一大片美麗的圖畫,就覺得好滿足。」

  單靠打零工維持生計,阿昌實在很難支付大圖刺青的費用;一整面背部或胸部,至少得花費二十多萬元呢。紋身師知道阿昌的經濟狀況,總會找機會幫忙,像是遇有新創作的圖案,需要模特兒練習或拍照宣傳,就找阿昌來試圖,僅收他兩三成的工本費,算是主客互惠。

  玉羚(假名)是位家庭主婦,看她質樸的裝扮外貌,很難將刺青與她聯想一塊。其實,在她踏進紋身店前,還真是經過一番掙扎。從來沒有接觸過紋身的她,在網上搜尋許久,也看了許多網友的評鑑後,才終於選定紋身店。她先以電話詢問價格,然後鼓起勇氣直接「衝」往紋身房內,請師傅立即刺青。

  紋身師見她魯莽行事,本來想勸她打消念頭,卻發現,原來她是乳癌患者,且右胸已作了切除。她對於失去乳房深感自卑,尤其連最性感的乳頭都失去了。她也想過去整形,但花費可觀,還得承受萎縮失敗的風險。當她知道有人利用刺青呈現粉紅乳暈時,她想,或許也可以利用刺青來重塑乳頭。

  紋身師第一次接受這種需求,當然很受震撼而樂意服務,只是紋刺乳頭並不簡單,得儘量寫實,還得花時間仔細配色、描繪陰影,並與另一邊乳房相仿相稱。這以他當初誤認為是簡單圖形而報價兩千元來說,是筆不太划算的生意。但,就當作是件善事吧。

 

    慎防上癮

  醫師劉鴻徽表示,近年刺青在島內外藝人帶動下,的確脫離了負面的觀感,而形成年輕人追趕流行的風潮,並藉此獲得同儕的肯定與讚賞。他們紋身的動機往往很單純:展現個人化風格、永恆的紀念、結交朋友,及作為「身體自主」的宣示。

  但也有部分青少年,正屆臨尋找自我認同的階段,其空寂的心靈無法經由正常管道宣洩,就選擇藉刺青這樣激烈的方式,來緩解心裡的壓力;刺青時的肉體痛苦,也成了另一種自我存在的確認方式。 「這種心理問題如果無法找到正常的方法解決,就容易演變成『紋身上癮症』。」劉鴻徽指出,許多上癮者常會相互比較紋身圖案,看誰的比較華麗、特殊,並付出無數金錢、忍受極度疼痛,甚至最後得植皮修補,卻仍樂此不疲。另外,有些紋身者,是出於自卑心理而去紋身的;他們故意顯露刺青以示優越,但其實,是把刺青當成了嚇阻外人的護身符。

  讓紋身成為藝術

  曾經從商、還擺過路邊攤的李耀鳴,憑愛塗鴉的興趣,誤打誤撞地進入彩繪紋身的行業。原本,他從事美發美容業的母親以為,人體彩繪會是未來的明星產品,但投注人才學習、買顏料、租店面後,才發現臺灣市場尚未成熟。

  為了與傳統充滿剛烈意味的刺青紋身有所區隔,李耀鳴想將以服務女性為主的彩繪紋身經營成另類的藝術表現。他收集了許多歐美流行圖案,邊自學摸索技術,邊改良修飾,沒想到,單靠幾組五十元硬幣大小的花紋圖,就讓他搖身成為新一代的彩繪紋身名師;他的作品也從一枚五十元起跳到六百元至八百元。

  之後李耀鳴轉型為刺青紋身,價格更訂在兩千至六千元,比一般紋身師價格高出百分之四十。他的好技術、好口碑,讓附近的傳統刺青店分外眼紅,甚至引發地頭蛇為搶地盤、拉生意而砸店示警的事件。

  決定轉戰到西寧南路的小巷後,李耀鳴重新振作,並聘請專業刺青師駐店。因為在他從事彩繪一年半間,他發現越來越多客人希望把彩繪這種「暫時性紋身」變成永久性的刺青。即使現在,刺青仍難脫叛逆、不良份子等負面觀感,但喜歡閱讀國際流行信息的他,卻認定刺青遲早有跨入主流文化的一天。

  尊重人體

  近年因眼力退化而封針的李耀鳴,對旗下兩百多名徒弟可是有自成一套的管理方法。這些年輕的刺青師傅或是業務員,幾乎都來自高職美工科或藝術大學,其中還不乏外國學生。

  「任何對紋身有興趣的人,我都願意教。」他收學徒,只求眼力好、有藝術美感、可以徒手(不藉助工具)繪圓等基本技術。即使曾經服刑、有過案底的人,他也不會排拒;但必須絕對服從紀律、不做十八歲以下青少年的生意,尤其嚴禁與客人發生關係。

  「紋身師要以雙手撫觸肉體,並讓肉體綻放出最大的美感。在和顧客長時間肌膚相親下,如果不能把持,就等於喪失職業倫理,沒資格再當紋身師了!」李耀鳴強調。

  紋身師的收入頗可觀,技術好的可以月入二十萬元;手藝普通的,也可賺到四五萬元。但並非人人吃得起這行飯,他們得練習徒手畫出放大、縮小、等比例的餅圖案,及創意的開發和創作能力訓練等,每個環節都得不斷地揣摩、熟練。

  「底子好的人,兩個月就可以出師;但也有人熬了兩年,才有能力幫人紋身。」為了提升紋身藝術的價值並活絡市場,李耀鳴每季都會發表新圖案,並從流行文化的話題中尋找靈感;上一季發表的是精靈圖案,這一季則是配合最熱的哈利波特風,設計了獨角獸、佛地魔等充滿正邪張力的圖案。

  紋身現代化

  近年隨著紋身客素質提升,躲在暗巷裡的紋身店也紛紛進駐寬敞明淨的空間裡。而願意投資的店家,更大手筆添購超音波洗淨器、高溫高壓烘乾滅菌器、紫外線殺菌機等;李耀鳴更自行研發拋棄式紋身針頭,讓消費者使用時更安心。

  但他認為這樣的改善還不夠;唯有組織公會,並將紋身業納入正常職業,才能提供顧客真正衛生、安全的服務質量。去年他號召了臺北業者先成立協會,下一步則是希望串連全臺灣業者達成共識。

  「現在,就希望能研發出可以自然脫落的刺青塗料。如此一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把自己的身體當成畫布,常常享受紋身的樂趣了。」對紋身滿懷熱情的李耀鳴,能一步步將彩繪與刺青拉進現代人的生活裡,是他畢生的最大夢想。(楊齡媛)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2019年輕人的潮流時尚幾何紋身!
    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想的開放,許多年輕人成為紋身隊伍的主力軍,那麼他們喜歡什麼樣的紋身呢?今天哈爾濱俊亦紋身店就給大家講解下當下流行的幾何紋身!小臂紋身他的線條明了簡潔,是許多哈爾濱年輕人紋身的首選,早些年的紋身比較繁瑣,現代的年輕人喜歡的是既大方,又能表達出自己的個性的紋身圖案!
  • 「時尚櫥窗」西門町
    西門町  臺北西門町是臺灣的「時尚櫥窗」,是新一代流行文化的匯聚之地,匯集了不少潮流小店。當地人說:「不到臺北市,不知道臺灣的繁華;不到西門町,不知道臺北的熱鬧」。  到西門町很方便,有捷運(地鐵的臺灣說法)可直達。我去逛了逛,感覺有點像日本大阪的心齋橋,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大多是年輕人,裝束各見性情,前衛的非常惹眼。我轉到一條小街,似乎是條紋身街,集中了不少紋身啊穿舌環、臍環啊什麼的小店,年輕人大多漂染了頭髮,貌似很「潮」的樣子。看店家招貼的各式紋身圖案,千奇百怪,很是迎合時尚青年誇異求新的心態。
  • 上海風情街——臺北時尚風情街
    位於保利家園C12地塊的臺北時尚風情街是由保利置業打造的一條特色商業街,地下兩層,地上七層,商業總建築面積約10.5萬平方米,內含精品商業、娛樂、餐飲、綜合辦公等多種業態。    臺北時尚風情街採用了當下流行的開放式街區模式設計,人們在長約300米的挑空式中庭步行街上漫步,依次體驗人氣美食、飽覽時尚名品、盡享前衛娛樂。據悉,整條臺北時尚風情街將被有序分為時尚體驗館、精品文化館、婚紗禮品館、兒童職業體驗城、創意集市、寵物城、主題餐廳風味美食街、觀光夜市小吃等多個版塊,可謂應有盡有,將時尚一網打盡。
  • 投資16億 「臺北時尚風情街」落戶嘉定新城
    MIT主題式旅遊商場「臺北時尚風情街」落戶嘉定新城,並與滬上旅行社籤訂了旅遊戰略夥伴合作協議。    此「臺北時尚風情街」由保利置業集團投資16億建造,注重體現臺灣文化和藝術,打造真正意義的臺灣風情。
  • 高清:刺青(紋身) 體驗另一種別樣妖冶性感的美麗 (10/18)
    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臺北、臺南、臺中、大瀝、寧波、貴陽、南寧等地的刺青師們聚集在南寧,共同展示一種在人體上作畫的技巧,帶給本地年輕人一種別樣的體驗。   中國TATTOO繡是中國目前舉辦的國際紋身大會的品牌之一,旨在為紋身藝術家和紋身愛好者提供更廣泛的藝術交流平臺。
  • 年輕人的時尚購物地帶--西單新加坡77街plaza
    華潤置地對西單文化廣場的發展制定了全新的、國際化的規劃,從2003年6月開始清退原有和新定位不符的租戶,與新加坡77街合作,引進了眾多國際知名的品牌店,運動100、屈臣氏等,使國內品牌佔到了70%,日韓品牌佔到了30%。除了這些國內外耳熟能詳的時尚品牌外,豆花莊、巴黎大磨坊等中西食品店的加盟,使西單文化廣場的經營更為多元化和綜合化。
  • 「遼寧街夜市的熱炒,臺北人的社交江湖」 — 貓力
    ☆ 舊味老,卻到還是故人好 ★臺北的夜市遠近聞名,隨便翻一本旅遊手冊,就會列出十個八個從路的這頭吃到那頭,從飢腸轆轆吃到扶牆出來,或許是每個遊客到臺北後最期待的美食之旅。而我卻並不是這樣,比起一路邊吃邊逛,我更喜歡找個隱蔽的地方坐下來,好好吃飯,好好聊天,和友人插科打諢吹牛聊八卦,伴隨著飯菜的香氣,一起融入充滿市井氣息的臺北夜晚。
  • 日本「年輕人之街」——原宿竹下通時尚潮流街
    原宿是東京都澀谷區的一個地區,範圍約為明治神宮、代代木公園、竹下通、表參道、國立代代木競技場一帶,是日本著名的「年輕人之街」。有一個代表性的購物街,街名叫竹下通,人山人海,如同逛城隍廟。
  • 探秘保利打造的臺北時尚風情街
    3月30日,保利臺北風情街正式對外試營業。到現在已有一個多月。目前招商率已達70%,首批對外營業的商家為星巴克、喜滿客影院、印象寶島館、藏漆園、知識睡眠館等。位於保利家園C12地塊的臺北時尚風情街是由保利置業打造的一條特色商業街,地下兩層,地上七層,商業總建築面積約10.5萬平方米,內含精品商業、娛樂、餐飲、綜合辦公等多種業態。
  • 移動天際線 雙城風華匯 臺北風情街 x 臺灣時尚能量
    11月5日,由大陸首座臺灣主題式體驗購物中心「臺北風情街」帶領多位臺灣精湛時尚設計推手首度亮相上海,齊聲唱響來自寶島臺灣的時尚宣言。這場盛會將於當天下午二時在上海市CBD南京西路商圈中的Xin Coffee新咖啡舉行,現場將瀰漫文化與時尚交融的氣息。
  • 嘉定:保利臺北時尚風情街有望明年建成開放
    嘉定:保利臺北時尚風情街有望明年建成開放 2013年10月11日     日前保利臺北時尚風情街已進入外立面裝修階段,預計將於11月完工;同時,正在建設的保利大劇院也有望同
  • 兩岸三地紋身行為學研究
    80後的人一定有印象,工廠大院或者普通居民區裡,總有一群不著調的年輕人,他們平日裡三五成群,出門必定光鮮亮麗。20世紀末的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展現出對變革的渴望、對新鮮事物的痴迷,時尚一詞也開始風靡神州大地。
  • 身體上的5個隱藏點,不經意的時尚刺青,是喜歡低調紋身人的福音
    紋身算是年輕人喜歡的一種時尚,近些年來,紋身業發展十分迅速。到目前為止,國內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員有近10萬左右。國內情況就是,紋身行業進入中國,從概念普及、行業成型到市場不斷度擴大不過八年時間。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紋身,同時也有更多人加入做紋身師的行業。
  • 另類藝術之紋身,起源與發展,逐漸成為時尚潮流文化
    紋身開始逐漸成為了新時代年輕人的潮流文化的一部分,獨特的衣著打扮,再加上別致的、精美時尚的紋身圖案,特別能彰顯其個性和活力。紋身作為一種藝術存在,慢慢開始在大眾之中流行起來,越來越多被群眾和老百姓所接受。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紋身」的歷史。
  • 手繪海娜紋身圖案
    個性又時尚的紋身店在哈爾濱並不多,而俊亦紋身店中的女主人特別喜歡海娜畫紋身!紋身店的女主人喜歡異域風情的簡單小清新紋身圖案,而海娜紋身膏的簡潔畫法正是她想要的!不僅簡便,這種紋身還是半永久一次性的紋身!
  • 西門町,臺北年輕人的夜天堂
    西門町因為位於臺北城的西門外,因此得名。西門町於是漸成繁華之地,當時每到下班時間,這裡的百貨商場、電影院、劇場、遊樂場等都擠滿了來消遣的日本人。直到今天,這裡最出名的電影一條街仍有20多家電影院,24小時輪流放映著全球最新影片。
  • 健身男胸部紋身幾款時尚的胸部紋身圖案增添魅力值
    男生紋身紋哪裡好看?小編下面搜羅幾款時尚好看的胸部紋身圖案,男生將紋身紋在胸部上,散發出男人味的獨特性感潮流味道,提升你的時尚品位。個性超簡單好看的英文字母紋身圖案,紋在胸上展現出男士的性感魅力,黑白的英文紋身,超簡單時尚好看。
  • 臺北年輕人周末的一天
    我們在臺北生活了半年,借著對身邊當地年輕人的些微觀察,來說說當地年輕人周末的一天。臺北永康街周末前的出行邀約,臺北年輕人們也會和小夥伴們規劃商量第二天的遊玩計劃,然而社交工具卻不盡相同。與大陸常用的微信和QQ相區別,臺北年輕人們多用line或者Facebook中的iMessage互相聯繫。
  • 年輕人該不該紋身?有紋身的朋友後悔嗎?結果會讓你恍然大悟!
    可紋身最基本的意義就是皮膚上刻畫出理想中的畫面,成為自己的永恆,留住記憶作為人生中最美的圖畫。這樣的衝動一直到後悔的那刻,會佔有很大的比例。產生洗去紋身的想法,而對比紋身時的疼痛來說,洗紋身才是更痛的。幾年前,偶然碰到小時的玩伴,看到他脖子上紋的應該是一句希臘文,我看不懂,他便解釋道天堂地獄我是王。他說覺得帥就紋上了,對自己並沒有特殊含義,僅此而已。
  • 西門町主流街頭文化 內涵讓年輕人帥到骨子裡
    西門町主流街頭文化 內涵讓年輕人帥到骨子裡 西門町無疑是臺北最斑斕的印記之一,街頭藝術家們唯有提升文化的質感和內涵,才能帥到骨子裡去。  走進臺北西門町電影公園,你會看到色彩斑斕的塗鴉藝術,飛躍在滑板上的青少年,還有群聚玩饒舌、DJ技術的音樂人。臺北多元藝術空間青少年發展促進會理事長鄭子靖Jimmy,跟西門町「結緣」長達15年,從小混混變成西門街區改造推手,將街頭文化從地下轉變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