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網:10月20日,胡潤研究院最新發布了《2020胡潤百富榜》榜單。
整體來看,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裡,胡潤百富榜人數擴大32%,比去年的1819人增加579人,達到2398位企業家(財富超過20億)。這不得不更加引發我們的關注與思考。
從我們更為關注的上榜富豪區域分布情況來看,深圳是今年上榜企業家增加最多的城市。蘇州今年超越香港,排名第六。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和廣州保持前五。前六大城市上榜人數總和佔全榜單一半。
那麼,如何簡單地從區域經濟的維度觀看這份榜單呢?
一、胡潤上榜富豪居住城市整體情況
這裡,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整體的2020年胡潤富豪榜,上榜2398人的居住地分布情況——
從企業家居住地來看,北京仍然是上榜企業家最多的城市,有325位居住於北京,比去年增加39位;
深圳以275位保持第二,比去年增加84位,深圳是今年上榜人數增加最多的城市;
上海以216位保持第三,比去年增加49位;
杭州以155位保持第四,比去年增加34位;
廣州以117位保持第五,比去年增加27位;
蘇州以70位取代香港挺進前六,比去年增加31位。
蘇州、成都和廈門這兩年表現較好。
而從企業家出生地來看,浙商連續三年蟬聯第一,以308人領先於293人的粵商,其中浙商比去年增加70位,粵商比去年增加64位;
蘇商保持第三,有135位,比去年增加22位;
閩商以99位排名第四。
胡潤表示:「浙商曆年來幾乎都是第一,只有2017年被粵商超越。」
二、長三角地區上榜富豪情況
在榜單發布方胡潤研究院的原文之中,大量的篇幅事實上都用以比對上榜富豪的各項人生細節情況,比如年齡、生肖、行業等方面。而對於我們而言,顯然我們關注的焦點,在於上榜富豪的城市分布情況。
結合上文中的2020年胡潤富豪榜居住地整體分布情況,我們進一步在原表中分類標註了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地區和北方地區三大區域的上榜富豪情況,接下來我們就做逐一的簡單介紹。
特別提醒大家一下,以下我們討論的,是關於上榜此次胡潤富豪榜人數排名前52位的城市,並不是榜單所有的上榜城市。因為還有大量的城市,其上榜富豪存在只有1人、2人的情況。
首先,是關於長三角地區城市上榜情況的——
長三角地區得益於全國所有城市群中最良性的城市發展梯度和最均衡的區域發展方式。所以在任何主流的區域經濟相關榜單中,長三角地區城市上榜城市數量基本永遠都是最多的。
在今天我們分享的這份2020胡潤富豪榜城市上榜富豪數量前52城市中,來自於長三角地區的城市累計達到了18城之多,佔比(頭部52城)超過了三分之一。
接著,我們來看各上榜的長三角城市富豪數量情況(單位/人)——
上海216、杭州155、蘇州70、寧波50、無錫42、紹興34、南京31、常州27、嘉興23、溫州22、台州19、合肥17、湖州15、宿遷11、金華10、南通10、連雲港8、泰州8。
長三角上榜18城富豪總量為768人,佔比2020年度胡潤富豪榜總上榜人數2398人的32%。
最值得大家關注的,顯然還是即使是在富豪分布上,長三角地區的突出均衡性。除上海、杭州兩大區域造富中心城市外,長三角主要城市均能夠保證各自上榜10~100名的富豪,這一定程度上反應出長三角地區優秀民營企業分布的格局情況。
三、粵港澳地區上榜富豪情況
談完了長三角地區,接下來我們來講粵港澳地區。這裡之所以不使用大灣區或珠三角的概念,在於類似雲浮、汕頭、香港等上榜城市,如果按照上述區域將不便被計入其內。所以我們使用了對應區域覆蓋範圍最廣的「粵港澳」一省三地概念,方便更好地進行統計比對。
粵港澳地區是典型的資源和財富高度匯聚型發展模式,區域三大中心城市香港、深圳、廣州長期三足鼎立,對應到富豪分布情況上同樣特徵突出。
在今天我們分享的這份2020胡潤富豪榜城市上榜富豪數量前52城市中,來自於粵港澳地區的城市累計達到9城,佔比(頭部52城)約為17.3%。
接著,我們來看各上榜的粵港澳城市富豪數量情況(單位/人)——
深圳275、廣州117、香港62、佛山59、東莞37、中山16、珠海16、汕頭14、雲浮9。
粵港澳上榜9城富豪總量為605人,佔比2020年度胡潤富豪榜總上榜人數2398人的25.2%。
從總體來看,長三角地區面積更大,城市更多,人口更多,所以上榜富豪數量約佔全國三分之一,粵港澳地區上榜富豪數量約佔全國四分之一。
而實質上,兩者上榜富豪規模是基本相當的,區別只在於均衡型和聚集型兩種發展模式的區別。
四、中國北方地區上榜富豪情況
講完了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地區,接下來我們將目光轉移到廣闊的中國北方地區。這裡之所以沒有使用和上述兩大城市群長期並稱的京津冀地區,在於北方地區的上榜富豪居住地分布更為分散,只看京津冀三地並不能真正了解北方整體的富豪分布情況。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上文之中,當長三角和粵港澳兩大區域對比時,長三角是典型的均衡型模式,粵港澳是典型的聚集型模式。但是當我們再觀察中國北方地區時,我們發現在富豪分布情況上,北方地區的聚集性情況更要遠超粵港澳地區。
北方地區上榜富豪最多的城市北京,和上榜富豪第二名的天津之間,差別已經十分懸殊。而事實上,天津和其他上榜城市之間的富豪數量,反而處於相同的陣營區間。
在今天我們分享的這份2020胡潤富豪榜城市上榜富豪數量前52城市中,來自於粵港澳地區的城市累計為15城(也就意味著其餘均為南方城市),佔比(頭部52城)約為28.8%。
接著,我們來看各上榜的北方地區城市富豪數量情況(單位/人)——
北京325、天津23、煙臺22、鄭州17、青島13、西安12、瀋陽11、石家莊11、淄博11、鄂爾多斯10、廊坊9、呼和浩特8、太原8、威海8、濰坊8。
北方地區上榜15城富豪總量為496人,佔比2020年度胡潤富豪榜總上榜人數2398人的20.7%。
此外,特別值得大家關注的一點是,北方地區上榜城市中,除了北京這個特殊案例外。如果按照省份劃分,山東是上榜富豪榜城市最多的省份。頭部富豪52城之中,山東共有煙臺、青島、淄博、威海、濰坊5城入圍。其中,膠東半島地區城市表現依舊最為突出。
這也再一次層面印證了,此前我們談及北方時的一個重要觀點:未來北方區域經濟的擔綱之責,最重的還是壓在北方第一省山東的身上。綜合來看,這裡是北方除京津地區外,環境最優、基礎最好、區位最佳的所在。這裡也應該是北方地區首當其衝,實現經濟發展「破局」的表率之地。
最後,簡單介紹下這份胡潤富豪榜的編制情況,以方便大家了解這份榜單參考意義上的局限性。發布方的信息來源,主要有以下四個渠道:
第一是所有重要的中、外媒體報導;
第二是股市公告,包括國內和香港主板、創業板、新加坡、納斯達克、紐約、多倫多、倫敦和雪梨證券市場;
第三是實地採訪,發布方的團隊走遍全國各地,採訪企業家、記者和當地政府機關並參加相關研討會;
第四是發布方二十多年來建立起來的遍布全國的有效信息網絡和巨大的資料庫。
發布方也並不否認,這張榜單會因為某種原因而漏人的可能。發布方所指的「上榜企業家」是指在中國大陸土生土長或目前主要居住地在中國大陸或者主營業務在中國大陸的企業家,而不考慮他們現在的護照或國籍是哪裡。
而對於大量的未上市企業和「隱形富豪」,顯然都無法通過這份榜單看到答案。所以對於這份榜單,我們的態度依舊是了解即可,無須過度較真。畢竟關於財富這件事兒,許多國人的態度依舊是不願為外人所周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