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普活動亮相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周

2020-12-26 騰訊網

2019年10月20日,為期一周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周(2019)活動圓滿落下了帷幕。在這為期一周的主題活動中,北京自然博物館作為院屬科普場館,積極利用自身優勢,深挖科普資源,在探索角、展廳等多個場地,組織開展了多項科普活動。同時還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傳播中心聯合舉辦以「科學研究:科普場館的核心競爭力」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

16日至17日,在探索角,北京自然博物館組織開展了「三維互動之恐龍時代」、「綠野仙蹤之昆蟲小寶寶找媽媽」科普活動。期間,「三維互動之恐龍時代」活動通過講座和三維互動的方式,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普老師生動形象地講解中,小朋友們了解了恐龍在中生代時期生活的故事、滅絕原因的不同假說等內容。

在「綠野仙蹤之昆蟲小寶寶找媽媽」活動中,小朋友們在科普老師的帶領下,細緻觀察身邊常見小動物的圖片以及昆蟲的成蟲、幼蟲、若蟲的包埋標本,認識昆蟲的結構和生態特徵,並通過親身動手實踐,掌握了昆蟲的變態發育過程。

此外,科技周期間,在休閒吧,北京自然博物館講解員還為小朋友們帶來了「與恐龍同行——恐龍足跡化石」科普互動課。講解員以恐龍足跡復原圖為切入點,介紹了恐龍的身體特徵、行進方式、生活習性等內容,並聲情並茂地帶領小朋友們現場互動實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他們學習恐龍腳印化石的知識,測出恐龍的奔跑速度。在課程的尾聲,講解員還模擬了一場「恐龍賽跑」的小遊戲,小朋友們積極參與,在「寓教於樂」中,進一步鞏固了古生物的知識。

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髮言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發言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主任白加德發言

北科院科研開發處處長黃勁松、北京科技出版社社長曾慶宇、北科院國有資產管理處處長羅欣參與了討論,來自科學傳播中心成員單位的40多名業務骨幹匯聚一堂,圍繞主題還進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討。

「科學研究:科普場館的核心競爭力」學術研討會現場

本屆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周(2019)涵蓋一系列精彩的學術交流活動、科普展示活動和實驗室開放體驗活動,旨在進一步濃鬱學術氛圍,加強學術交流,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真正惠及廣大公眾。而北京自然博物館作為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始終堅決貫徹落實科學普及知識傳播為己任,努力利用自身的優勢,在向社會青少年廣泛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開拓創新、銳意進取,舉辦形式多樣的科普體驗活動,激勵更多青少年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實踐,為科學文化傳播發揮積極引領作用。

相關焦點

  • 「科技周」來了!北京自然博物館、天文館等推出40餘項精彩活動
    今日起至20日,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天文館等多家科普場所將推出40餘項精彩豐富的活動。這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首屆「科技周」的重要活動內容。武亦彬 攝資料圖北京天文館將舉行「天文館之夜」、「『一帶一路星空下』北科天文講堂」、「宇宙少年團」和「天文小講堂」等主題活動,其中「天文館之夜」活動包括「一帶一路星空下」首屆天文攝影師大賽頒獎禮、攝影展、
  • 2016年京津冀科普旅遊活動於北京汽車博物館正式拉開序幕
    由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委、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6年京津冀科普旅遊活動啟動儀式,於11月11日上午在北京汽車博物館正式拉開帷幕。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領導、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領導、科普基地和旅遊開放單位代表、科普旅遊愛好者及社區群眾、北京大、中、小學生代表,及各大媒體記者參加了本次啟動儀式。
  • 中國鐵道博物館2017年全國鐵路科技活動周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2017年5月21日上午10點30分, 中國鐵道博物館2017年全國鐵路科技活動周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東郊展館如期舉行。來自中國鐵道學會、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鐵道學會牽引動力委員會、 中國鐵道學會鐵路文化與博物館工作委員會、北京鐵道學會 、國家鐵路局、《鐵道知識》雜誌社、 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中國鐵道出版社 、北京商鯤教育控股集團、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等單位的代表200餘人參加了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中國鐵道學會鐵路文化與博物館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鐵道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李春冀主持。
  • 2020年北京科技周活動時間主題及展示內容活動安排
    ,全面展示科學普及在引導人民群眾科學識疫、科學防疫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創新強國為核心,全面展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六年以來科技創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顯著成效;以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同等重要為主線,深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展示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和科技周25年成效。
  • 北京科技周主場活動:科普城堡 創新圓夢
    以「科學生活 創新圓夢」為主題的201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場大型科普博覽,5月17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新館盛大開幕。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的北京科技周主場大型科普博覽不僅為公眾精心搭建了一座異彩紛呈的科技城堡,還在整體設計中巧妙地加入傳統文化元素。」
  • 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普舞臺劇《追尋「北京人」》首演成功
    2020年是北京人遺址發掘99周年。為踐行《北京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層科普行動》社區科普益民計劃,北京自然博物館與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所聯合創作科普舞臺劇《追尋「北京人」》。科普舞臺劇《追尋「北京人」》以北京人頭蓋骨發掘之謎歷史事件為背景,以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為原型,弘揚了科學家嚴謹執著追求科學的精神。本次科普舞臺劇的首演成功充分展現出了劇組人員「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辛勤付出,及創作者們細膩的思考和嚴謹的態度。
  • 北京市屬公園科普遊園會開幕 21個主題59項科普互動活動等您來
    人民網北京5月11日電(池夢蕊)今天上午,由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主辦的「科技惠民,共享綠色家園」2019年科普遊園會在玉淵潭公園拉開帷幕。活動由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主辦,北京市玉淵潭公園管理處承辦,市屬各公園分會場活動將持續兩周。
  • 北京自然博物館:探索神秘 夜間參觀即將開啟
    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北京科技周活動將於8月23日至29日舉行。今年的北京科技周以「科技戰疫創新強國」為主題,以科技戰疫為重點,全面展示科學技術對戰勝疫情的重要支撐作用和系列成果。北京自然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一直秉承「普及科學知識,服務社會公眾」的辦館理念,始終在做好標本收藏、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和科學普及的基礎上,努力利用自身的優勢,為公益文化傳播發揮積極引領作用。受疫情原因今年的許多科普活動都轉為線上活動。雖然精彩紛呈,但畢竟不在現場,仍留有遺憾。
  • 2018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初審結果公布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 北京南瑞捷鴻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計量中心有限公司 鄭安剛 徐英輝 鄒和平 杜新綱 彭楚寧 陳昊 祝恩國
  • 培訓基地巡禮 | 北京自然博物館:館校結合助科技輔導員「穩挑...
    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技輔導員團隊涵蓋展廳講解和教育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和評估,並同步開展關於場館教育的各類案例分析和理論研究,開發的教育活動方案多次獲獎,主持承擔了多項中國科協、北京科協和北京教委的相關課題,如《創新科技類博物館科普教育活動對策研究》《基於科學教育館實驗室運行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研究》《北京市家校社課程開發與實施》等。
  • 關於對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擬表彰對象進行公示的公告
    1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擬表彰對象名單序號先進集體單位名單1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2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北京動物園4共青團北京工業大學委員會5天津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6天津市科普作家協會7天津自然博物館8天士力控股集團9
  • 科技部 中央宣傳部 中國科協關於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推進科普事業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工作中作出了積極貢獻,湧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振奮精神,激勵廣大科普工作者進一步做好新時代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經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核准,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決定對2016年以來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等
  •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與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及陝西歷史博物館籤署合作協議
    籤約座談會現場5月23日下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及陝西歷史博物館籤約座談會在蘭州召開
  • 海博館舉辦科技周系列活動 科技之光點亮海博
    昨日,國家海洋博物館啟動天津市科技周「科技之光 點亮海博」系列活動,展示科技戰疫成效、科技工作者戰疫風採、科技創新成就以及全域科普工作成果。  作為科技周重點活動之一,由天津市規劃和自然局主辦的「科技戰疫、科普為民、創新強市」專題展覽,在海博館二層臨時展廳開放,以圖文和科技成果模型等形式展示科學防疫、城市規劃、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術。
  •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Running百科少年」活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行
    千龍網北京12月23日訊 12月17日,科普中國·科學百科「Running百科少年」競賽活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行。據介紹,科普中國·科學百科「Running百科少年」競賽活動旨在通過百科詞條知識競賽和動手實踐等活動,引導青少年運用科普中國百科詞條知識輔助日常學習。
  •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大力組織開展京津冀科普旅遊系列活動
    【環球網文旅報導】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科學技術局、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省科學技術廳協辦的「2020年京津冀科普旅遊系列活動」,於2020年12月9日在北京天文館科普基地舉行了出發儀式
  • 北京市順義區板橋中心小學校科技周活動成功舉行
    (原標題:北京市順義區板橋中心小學校科技周活動成功舉行)
  • 北京科技周來了 走!來場現實版自然博物館奇妙夜
    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北京科技周活動將於8月23日至29日舉行。在此期間,北京自然博物館將增加為期一周的夜間參觀活動,展覽時段為17:30-20:30。據悉,自2009年首次推出這項活動以來,北京自然博物館從未中斷過,2020年也是其開辦的第十二年。相較於之前的活動,受疫情影響,本次夜間參觀採取線上訂票,需要遊客至少提前一天預約,數量上也有了更加嚴格的限制,每天僅開放500個名額。
  • 2020年北京科技周時間是什麼時候?(附活動安排)
    2020北京科技周時間是什麼時候?  答:時間是2020年8月23日—29日  活動安排  (一)啟動式  北京科技活動周與全國科技活動周同主題、同主場、同時間舉辦。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啟動式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辦,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  (二)主場展示活動  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展示科技戰疫成效、科技創新成就,美好生活和脫貧攻堅成果。彰顯北京科技創新、科普事業支撐創新發展成效,促進公眾了解、體驗、分享科技創新成果。主場展示活動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
  • 一甲子北京天文館 漸成市民科普聖地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郭廣生說,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公眾科學素養,是北京「四個中心」建設特別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內在要求。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下屬的北京科普場館都是國家科普工作的前沿陣地,為北京市民的科學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為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