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亮)金色的九月,涼風習習地吹過巍峨的太行山,漫山的松翠鬱鬱蒼蒼。藍天白雲下,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蜿蜒起伏著,綿延伸向遠方!松廟、上上河、浙水、古郊等沿線的村莊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像串在彩練上的顆顆珍珠,光彩奪目。
絢麗多彩的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
松廟村,曾經是深度「貧困村」,它上接棋子山、下連王莽嶺,森林覆蓋率高達到95%,是康養的絕佳聖地。
近年來,松廟村藉助太行一號旅遊公路的建設契機,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開啟了「驛站進農村」的新模式,通過村集體入股,社會資本開發,先期投資2000餘萬元開發旅遊度假項目。松廟村康養驛站修建時,吸納本村及周邊村莊300餘勞動力參與建設,驛站建成運營時,又為村裡百姓提供了30多個就業崗位。
現如今的松廟村是,秋風追著白雲跑,肆流的雲水將拔萃的群山繪得忽明忽暗,而山下中式民宿的庭院裡悠哉的遊客正圍坐在桌前品茗閒話,靜謐的畫面讓人僅是路過都覺得美好!一批又一批前來「打卡」的客人,紛紛為之點讚!現如今,松廟村已經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明星村」了!
自駕穿梭如織
2018年,建設中的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起點設立在了陵川縣的浙水村,值此,浙水村村支村兩委緊借太行一號風景道建設的政策機遇,精心謀劃出了浙水發展的新產業、新項目。該村在持續推進衛生環境整治和農林文旅康產業發展的同時,積極打造驛站文化。如今的浙水村,不僅構建了遊泳、採摘、垂釣、農家接待、鄉村旅遊食宿娛樂購物一條龍產業鏈,更是形成了賞花、登山、徒步、觀光、探險、生態農場、古村落展示、民俗體驗多元發展、多點並進的鄉村旅遊格局,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至,前來休閒度假。
如今的浙水村,不僅可以「春賞百花夏避暑、秋登板山冬看雪」,更可以穿梭在靜謐的古街道,尋覓悠然歲月裡的蒼莽古建,吸納古老文化獨有的韻味,體驗「不濃不淡,美得剛剛好」的鄉村生活。
松廟村、浙水村,只是陵川縣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之後,陵川縣委縣政府,將緊緊依託太行一號旅遊公路,加強組織領導,用足用好鄉村振興政策,統籌抓好產業結構優化、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人居環境改善公共服務提升、精心規劃建設美麗鄉村。繼續在沿線,高標準、高質量打造30個康養特色村,串點成線、以線帶面,形成康養經濟帶、特色經濟帶,打造陵川的「一帶一路」,輻射周邊發展,帶動鄉村振興,打響叫亮陵川康養發展全域旅遊的金字招牌,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著實將太行一號旅遊公路變成陵川發展的生態路、增收路、致富路!
(新媒體責編:張鳳元)
1、凡本網註明「人民交通雜誌」/人民交通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