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鼠疫耶爾森氏菌

2020-12-12 騰訊網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地球遺傳學中心的Eske Willerslev教授率領團隊從2800年~5000年前的亞洲人和歐洲人的牙齒DNA中找到了最古老的鼠疫耶爾森氏菌,將這一細菌的起源向前推進了2000年。同時,研究者還發現了引起細菌毒性增加、導致黑死病的基因變異,說明在歐亞人中,鼠疫是一種地方病,其出現時間比史料記載的大流行至少提前了3000年。

14世紀的黑死病曾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其病原體就是鼠疫耶爾森氏菌,這種細菌最早在1500年以前的古墓中發現過。

Eske Willerslev及其同事分析了青銅時代的101個亞洲人和歐洲人牙齒的DNA,這些人生活的年代距今2800年~5000年,其中有7個人發現了鼠疫耶爾森氏菌DNA。研究人員還確定了導致細菌毒性增強和鼠疫出現的基因變化序列。此外,DNA分析表明,一種類似於黑死病菌株的菌株曾在青銅時代傳播,但只有新近的菌株才含有ymt基因,該基因可幫助耶爾森氏菌在跳蚤內臟寄生。古老的鼠疫耶爾森氏菌沒有能力寄生於跳蚤體內,鼠疫流行稀少也在情理之中。

研究人員推測,鼠疫耶爾森氏菌在5783年前開始出現分支,比以往認為的早了2000年。現存的鼠疫耶爾森氏菌祖先存在於公元前4000年末期,至少於公元前3000早期在歐亞大陸廣泛傳播。歐亞大陸人群中的鼠疫流行至少比史料記載的早了3000年。

然而,因缺乏關鍵的致病基因,與後來引起三次大流行的鼠疫耶爾森氏菌菌株不同,這些古老的菌株很有可能無力引起黑死病,只能引起肺鼠疫和敗血症鼠疫,這些疾病可能是公元前4000年末~3000年初人口減少的原因之一。

最近的古基因組學研究證實,青銅時代的歐亞大陸存在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和變更,伴隨著深刻的社會和經濟變化。從Willerslev教授的研究來看,鼠疫爆發可能和這些人口學事件相關,要麼是鼠疫促進了人口流動,要麼是人口流動帶來了鼠疫。

參考文獻:Cell

相關焦點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所「一種斑點叉尾鮰致病性魯氏耶爾森氏菌...
    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申請的「一種斑點叉尾鮰致病性魯氏耶爾森氏菌的保藏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為ZL2016102218062。發明人為楊移斌、艾曉輝、楊秋紅、劉永濤、董靖、胥寧。
  • 鼠疫,歷史上的「黑死病」又來了
    鼠疫,歷史上的「黑死病」又來了。7月4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人民醫院報告了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是烏拉特中旗溫更鎮一名牧民。經專家確診為鼠疫病例後,巴彥淖爾市就發布了鼠疫防控Ⅲ級預警:自2020年7月5日起預警持續到2020年底。專家說,鼠疫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由鼠疫耶爾森氏菌引起,屬甲類傳染病。潛伏期為1至6天,或者可持續8至9天。攜帶鼠疫菌的宿主動物主要是鼠、旱獺等嚙齒類。
  • 低溫期草魚潰爛,分離出魯氏耶爾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
    低溫期草魚潰爛,分離出魯氏耶爾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雷燕等 水產養殖網 2019-05-10 11:38:從病魚接種胰蛋白腖大豆瓊脂(TSA)培養皿,室溫(18℃)培養36小時,病魚體表潰爛處、潰爛處肌肉、肝臟和腎臟中分離出大量細菌,其中肝臟和腎臟分離菌單一,菌落形態呈圓形、隆起、邊緣整齊、有光澤、乳白色(見圖9),潰爛處和肌肉處分離的細菌從菌落形態上看有3種以上細菌,分別挑取肝臟和腎臟分離菌1株,潰爛處和肌肉分離的優勢菌1株,進行16S&nbspDNA測序鑑定,兩株菌經鑑定均為魯氏耶爾森氏菌(
  • 內蒙古出現兩起鼠疫疫情,鼠疫還是以前那個「奪命瘟神」嗎?
    鼠疫何時進入人類文明史根據細菌遺傳學研究所取得的結論,鼠疫的病原體——鼠疫耶爾森桿菌在大約1500萬到2萬年前從假性結核耶氏菌分化而來,且最初的發源地是喜馬拉雅山麓地帶。但鼠疫何時開始進入人類生活並為人類所認識和了解,目前尚無明確結論。
  • 鼠疫血清的背後,躺著一億八千七百萬具屍體
    鼠疫的特點及症狀鼠疫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由鼠疫耶爾森氏菌引起,是由齧齒動物和蚤類把鼠疫桿菌傳給人和動物的一種特殊的人獸共患病,為甲類傳染病。鼠疫潛伏期一般為1至6天,個別病例可達8至9天。根據傳染方式不同,常見的鼠疫可表現為腺鼠疫、肺鼠疫及敗血症型鼠疫,本次巴彥淖爾市的患者即為腺鼠疫類型。
  • 廣州貝利爾醫療解讀志賀氏菌
    截至7月25日上午11點,經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檢測,造成本次幼兒園兒童發病的致病菌為宋內氏志賀氏菌。截至7月26日17時20分,確定符合病例定義的46例,其中10例住院治療,目前住院患兒的病情穩定、有所好轉,已有3名兒童治癒出院。
  • 抗日戰爭中最恐怖的日寇將領,「鼠疫中將」石井四郎
    「石井中將和其助手發現了通過將鼠疫菌寄生於跳蚤體內,使其在跳蚤的保護膜的保護下不斷繁殖的理想的循環途徑。石井四郎恐怖是世界上最精通跳騷的專家,也是最頂級的鼠疫研究專家」。 ——原日本731細菌戰部隊成員證詞石井四郎生於1892年6月25日千葉縣山武郡千代田村大裡(現今芝山町)。
  • 內蒙古歷史上的鼠疫‖正確認識鼠疫
    早在古代隋朝醫家巢元方著《諸疫源候論》(公元610年)及同期孫思邈著《千金方》中均提到「惡核」一症,據考證是今腺鼠疫的古稱。中國鼠疫流行最可靠記載是14世紀的大流行,當時死於鼠疫者1300萬人。文獻記載1644年山西省南部的今長治縣有鼠疫的流行,有「患者之項或臂上,出硬塊如凝血」和有「突然吐血而死"的記載。
  • 鼠疫就是黑死病!北京已確診兩例,鼠疫究竟有多可怕,你必須知道!
    這類傳染病最頭疼,其本身存在「自然疫源」。 也就是大自然中這個鼠疫就天然存在,就看你們人類碰不碰得到。 不過,真的出現疫情大家也不必驚慌,要理性冷靜地等待後續調查結果。 鼠疫如何預防?如何治療?
  • 歷史|鼠疫:千年黑死病陰霾
    鼠疫耶爾森菌(www.mirror.co.uk )一、鼠疫耶爾森菌病原學鼠疫耶爾森菌(Yersinia pestis,鼠疫菌),屬腸桿菌科,是一類革蘭氏陰性短粗桿菌,兩端鈍圓、兩極濃染,有莢膜,無鞭毛,無芽孢[1]。
  • 北京突發鼠疫?別信謠言!不必驚慌!
    無防護的人員荒野宿營、考查、施工、軍事活動時進入野鼠鼠疫疫區,極有可能會因疫蚤叮咬而感染;在疫區狩獵(捕捉旱獺)則會因接觸含鼠疫菌的血肉而直接獲病。家鼠鼠疫多由野鼠傳至家鼠或家鼠本身攜帶鼠疫菌,家鼠身上的跳蚤在吸食過含有鼠疫的血液後再叮咬人,就可以將鼠疫傳染給人」。總之,對於鼠疫不可掉以輕心。
  • 楊瑞馥:基因組學揭開全球鼠疫傳染病爆發規律,中國可能是發源地
    鼠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類傳染疾病,改變了整個歷史的文明進程。目前,鼠疫在全球分布很廣,在中國也佔有很大的面積,我國15%的國土面積是鼠疫疫源地。每個疫源地都有不同的動物,不同的地理地貌和不同的景觀,囊括了高山、草地和荒漠等,這些問題給鼠疫的研究帶來了難題。另外我們國家有兩個地區內蒙與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界處的鼠疫只對小鼠致病而對人不致病。那麼為何鼠疫菌能適應那麼多環境?
  • 內蒙古出現2例鼠疫死亡病例 鼠疫怎麼預防?
    ,判斷死者死於腺鼠疫。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在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鼠疫主要在嚙齒類動物間流行,鼠、旱獺等是鼠疫耶爾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為傳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