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姆林宮:烏克蘭獲北約夥伴國地位無助於鞏固歐洲安全

2020-12-11 澎湃新聞

克裡姆林宮:烏克蘭獲北約夥伴國地位無助於鞏固歐洲安全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06-17 10:59 來源:澎湃新聞

俄羅斯聯邦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6月16日表示,克裡姆林宮認為向烏克蘭提供北約增強夥伴國地位無助於鞏固歐洲安全。

據俄羅斯衛星社報導,6月12日,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列巴表示,烏克蘭獲得了北約機會增強夥伴國地位(Enhanced Opportunities Partner,EOP)。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6日就此事作出回應時表示,克裡姆林宮認為,「這不利於鞏固歐洲的安全與穩定」。

佩斯科夫說: 「我們總是密切注意北約軍事基礎設施抵近俄羅斯國界的事件,並被迫因此採取保障我國安全的相應必要措施。當然,我們一直在高度關注北約的各種進程。」

據衛星社報導,2014年北約引入「增強版」夥伴國地位,以便與北約建立更深入、專門的雙邊關係。此前獲得該地位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芬蘭、喬治亞、約旦和瑞典,烏克蘭是北約第六個增強夥伴國。

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2014年12月通過兩份法律修訂案,放棄不結盟地位。2016年6月通過法律,明確了加入北約為該國的外交政策。烏克蘭議會於2019年2月根據時任烏克蘭總統彼得·波羅申科的提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鞏固了該國加入歐盟和北約組織的進程。

土耳其安納多盧通訊社報導稱,北約發言人奧納隆·格斯庫(Oana Lungescu)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增強夥伴國地位使烏克蘭能夠更加廣泛地接觸北約關於提高軍事兼容性的項目,以及參加演習和擴大信息交流的項目的機會。

不過這名發言人澄清表示,給予烏克蘭增強夥伴國地位並不意味著北約在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上作出任何決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烏克蘭,北約,俄羅斯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烏克蘭威脅美歐,要求馬上同意加入北約,外媒:或尋找保護傘與俄開戰
    結合烏克蘭近期的軍事動作來看,澤連斯基可能是想通過凸顯烏克蘭在俄歐對抗中的軍事地位,來給美歐施加緊迫感以威脅其同意烏國加入北約的申請。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消息顯示澤連斯基表示如果不能收復頓巴斯和克裡米亞,他將辭去烏克蘭總統職務。由此有外媒猜測澤連斯基要求儘快加入北約是為了尋求保護傘,畢竟結合他前面表態判斷很有可能是計劃要與俄羅斯開戰並武力收復失地。
  • 美重塑北約將致大國關係更多動蕩
    首先,北約依然是美歐進行有效安全合作和仍具長期活力的關鍵軍事政治組織。儘管北約面臨30個成員國安全訴求不盡相同及美歐因費用與責任分擔而呈現分裂加深的困局,但它卻是目前歐洲多數國家與美國確保自身安全且能發揮效能的多邊制度。
  • 俄羅斯為解決克裡米亞水源入侵烏克蘭?克裡姆林宮:完全是胡說
    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 塔斯社報導,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7月6日否認了有關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為克裡米亞獲取水源的報導。在被問及俄羅斯是否計劃從克裡米亞入侵烏克蘭南部,以確保克裡米亞能從第聶伯河獲得水源時,佩斯科夫告訴記者:「這完全是胡說。我們感到遺憾的是,烏克蘭國內這種正在升溫的反俄情緒無助於解決烏克蘭東南部的局勢。」 一直以來烏克蘭通過北克裡米亞運河確保克裡米亞淡水需求的85%,但在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後運河供水完全中斷。
  • 俄外交部:「海上微風-2020」軍演削弱地區安全
    新華社莫斯科7月20日電(記者李奧)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格魯什科20日表示,正在黑海海域進行的「海上微風-2020」多國聯合軍演沒有鞏固而是在削弱地區安全。  俄羅斯媒體援引格魯什科的話報導說,「海上微風-2020」軍演是北約在其東側的諸多活躍舉動之一,表明北約將其東側視為威脅。
  • 外媒稱北約俄羅斯各搞軍演對著幹
    參考消息網9月6日報導 外媒稱,北約國家及其東南歐夥伴國,近日開始舉行一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以對抗俄羅斯在西南戰略方向上的軍事活躍性。在一系列東歐國家以及烏克蘭和喬治亞進行類似軍演的背景下,俄「高加索-2016」戰略指揮和司令部演習5日拉開帷幕。
  • 匈牙利為何向北約告烏克蘭的惡狀,並要求北約停止支持烏克蘭?
    「吞併式公投」,為了達到這個不可告人的目的,匈牙利必須持續地挑釁烏克蘭,渾水摸魚,匈牙利向北約告烏克蘭的惡狀只是最新的動作而已。阿提拉是一個強人,橫掃歐洲,令歐洲人聞風喪膽。一千多年後,匈牙利也出現了一個強人,他就是前不久贏得了四連任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
  • 烏克蘭美女總理呼喚美國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稱,烏克蘭副總理奧莉加 斯特凡尼什娜表示:烏克蘭非常希望可以加入北約,烏克蘭希望美國可以幫助和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同時,烏克蘭願意成為美國在黑海地區最重要的軍事盟友。烏克蘭不僅願意做美國的盟友,還願意做美國在黑海地區的重要盟友。
  • 俄羅斯「飛地」,對抗北約的「王牌」,終究成不了烏克蘭克裡米亞
    ,那麼對歐洲國家都是毀滅性的威脅,可以說這塊「飛地」俄羅斯插入北約的一把尖刀。從蘇聯解體、俄羅斯建立之初,歐洲國家就一直想著把這塊「飛地」從俄羅斯版圖弄獨立出去,因為這裡輻射整個中歐和東歐地區,而許多東歐國家因為這裡的存在,而感到擔驚受怕,所以北約東擴也不敢明目張胆的來,還得是一點點地侵蝕,就擔心惹毛俄羅斯,俄羅斯直接把戰略飛彈部隊給弄到這裡來,那麼對歐洲來講那就是災難。
  • 要求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正常化,克裡姆林宮要逼澤連斯基做烏奸?
    當然,這並非是承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和東烏克蘭地區的侵略,澤連斯基贊同其前任波羅申科將加入歐盟和北約列為國策的做法,並積極行動,未來要藉助歐盟和北約的力量,迫使俄羅斯歸還克裡米亞和東烏克蘭地區,烏克蘭在國力和軍力上都與俄羅斯存在巨大差距。
  • 學者:美國霸權式微 兩種手段維持對盟國安全承諾
    實際上,無論是敘利亞危機,還是烏克蘭問題,美國所遭遇的尷尬不僅僅在於地緣戰略博弈中所處於的「守勢」地位,更在於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盟國對於其履行承諾能力的質疑。這種不信任感對美國維持全球領導地位所造成的影響可能會更大。
  • 烏克蘭局勢最新消息:北約秘書長稱克裡米亞木已成舟
    此前烏克蘭臨時政府總理亞採紐克曾用俄語發表電視講話,講話中亞採紐克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暫時不在議程範圍內」。3月20日,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接受了美國《外交政策》獨家專訪。在採訪中,拉斯穆森表示俄羅斯對克裡米亞的「吞併」已成為「難以改變的既成事實」,現在阻止克裡米亞加入俄聯邦為時已晚。相較克裡米亞而言,北約更加擔心俄羅斯會繼而「入侵」烏克蘭東部地區。
  • 北約又有新動作?欲形成對俄網絡作戰優勢,烏克蘭扮演關鍵角色
    烏克蘭近年來網絡頻頻遭受襲擊近年來,烏克蘭東部危機遲遲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在網絡安全上也是遭到不少襲擊。此前,烏克蘭國家電網遭受網絡襲擊,最終致使烏克蘭全國陷入了停電狀態當中。在今年疫情期間,由於再次受到了來自網絡方面的襲擊,烏克蘭國家信息網也被迫關閉,最後也在烏克蘭境內產生不少恐慌。更為嚴重的是,此前烏克蘭軍方下達的命令內容還曾因網絡襲擊而發生變化,此舉引發了不小的影響。基於此,北約方面認為,烏克蘭雖然不是北約的參與國,但其確實是需要來自北約的幫助。
  • 火上澆油:2名俄羅斯人被烏克蘭炸死,北約美國也為烏克蘭打氣
    根據美國方面稱,前美國駐歐洲陸軍司令本·霍奇斯將軍表示,「烏克蘭必須在其領土上為美國建設基礎設施,以便美國可以在其永久輪換上派遣軍隊。」根據前美國駐歐洲陸軍司令本·霍奇斯將軍的說法,「烏克蘭還應與北約國家收集並交換有關俄羅斯的情報數據。首先,我希望看到美國以及海軍的其他三個或四個烏克蘭國家的基礎設施的發展。
  • 歐洲政治棋盤「邊緣」的烏克蘭,選擇「向西」投靠美國加入北約
    烏克蘭政府當局正在等待獲取北約成員資格行動計劃書進而進行接下來的改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烏克蘭外交部已將烏克蘭視為2030年的北約成員國。該消息是由烏克蘭外交部副主任阿姆·亞帕羅娃於近期對外宣布的。阿姆·亞帕羅娃阿姆·亞帕羅娃在評論北約2030戰略專家報告時指出:「烏克蘭現在很樂觀,我們已經將自己視為北約2030年的正式成員國。」
  • 烏克蘭軍隊是歐洲最落後的!俄主流軍事專家如此說,完全可以理解
    烏克蘭已經徹底倒向了西方,一方面,大部分烏克蘭人認為,只有加入歐盟,搞西方那一套,才能分享經濟紅利,另一方面,面對實際上已經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只有加入北約,才能獲得共同防禦機制的保護,早在波羅申科時代,加入歐盟和北約就已經成為烏克蘭的國策,認為烏克蘭應該親俄的只是少數,而且被扣上了賣國賊的帽子。
  • 烏克蘭部長慶生,吃掉「克裡姆林宮廢墟」
    【編譯/觀察者網史雨軒】 烏克蘭總統選舉將於今年3月31日舉行,臨近大選日,烏國內各方勢力反俄聲音再次喧囂。 據俄羅斯媒體《地鐵報》(metronews)1月31日稱,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長弗拉基米爾·奧米利安(Vladimir Omelyan)在其40歲生日時,吃了一個頗具「創意」的禮物。
  • 歐洲「鐵娘子」默克爾面臨三大挑戰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德國措手不及,一方面默克爾總理被迫一改過去溫和態度,對俄羅斯採取「罕見的強硬態度」,另一方面施泰因邁爾外長又聲稱,「不會讓普京成為敵人」。美國主導對俄不斷加碼的嚴厲制裁令默克爾的地位失衡,處於兩難境地。烏克蘭危機不僅是烏克蘭民族的一次沉痛轉折,也是冷戰後的歐洲地緣安全危機。
  • 東線剛緩和西線又吃緊:烏克蘭淪為肥肉,北約小國都想砍一刀吃肉
    到那個時候,烏克蘭必須面臨著在西部地區新的一場戰爭,並且直面北約國家匈牙利的威脅。匈牙利駐烏克蘭大使伊斯特萬·伊迪亞爾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烏克蘭不僅無視過喀爾巴阡山脈的居民的權利,例如,居住在敖德薩地區保加利亞區的保加利亞人大聲疾呼,以支持的保加利亞裔民眾特殊地位。
  • 英媒稱北約正走向自殺 一下子解散是誠實做法
    英國《金融時報》3月13日發表了題為《北約正逐步走向自殺》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北約不會接受從阿富汗撤軍代表著失敗的說法。塔利班沒有在戰場上擊敗北約。以北約為首的聯盟正「過渡到」阿富汗安全部隊。俄羅斯生鏽的坦克永遠開不過中歐的遼闊平原,但即便如此,弗拉基米爾·普京領導的克裡姆林宮仍具有威脅性。在中亞、高加索地區和烏克蘭,俄羅斯正著手重建其對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宗主權。普京從未心平氣和地接受俄羅斯帝國的消亡。拉斯穆森自然有些先入之見,但他上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講到了一些我所聽到的最有力的保持團結的理由。不過,他承認困難非常大。
  • 烏克蘭為什麼會成為歐洲最窮的國家
    歐洲國家給我們的總體印象是科技先進、經濟發達、人民幸福指數高等等。不過在歐洲也有幾個並不發達的國家,那麼歐洲最窮的國家究竟是哪個呢?201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烏克蘭已超越摩爾多瓦成為歐洲最窮的國家。然而在蘇聯時代烏克蘭卻是全蘇聯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當時烏克蘭的人均GDP是中國的5倍,然而烏克蘭現在的人均GDP還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