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內寶寶有5個「猛漲期」,抓住多長10公分,錯過要等青春期了

2020-12-20 萌孩控

最近公布統計數據,我國19歲以內孩子的平均身高,已經超過日韓成為亞洲最高。這樣的身高數據,也說明了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身高已經比上一輩人突出太多,如果抓住關鍵時期,孩子還能長高几公分。

一、一歲以內的寶寶有5個「猛漲期」,每一次都很關鍵

家長可以根據觀察做出相應的調節,幫助寶寶快速發育。

1. 出生後2-3周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自主呼吸,自主進食,剛開始會因為大小便體重有些縮水,到了後期母乳或者奶粉量跟上,飲食正常了。孩子的體重開始猛烈生長,體長也會得到改善,主要保證孩子的餵奶充足,睡眠充足。

2. 出生一個月以後

滿月的寶寶已經發育得比較好了,這個時期看起來,比剛出生的時候好很多,孩子也開始經歷一個月猛漲一次的時光。

3. 出生3-4個月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探索外界了,並且還會有肢體動作。睡眠的時間也縮短了一些,家長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做撫觸,適應餵奶時間。

4. 出生6個月

出生半年後的寶寶,六個月開始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輔食,因為食物多樣變多了一些,孩子也開始進入猛漲時期。家長需要在輔食和母乳、奶粉的搭配上,花一些心思了。

5. 出生10-12個月

出生一年左右的寶寶,已經長牙齒了,孩子的抓握能力也強多了,家長可以適當給一些水果蔬菜等輔食了。各種營養元素,也慢慢地跟上了。孩子也開始有更多的運動量,猛漲期自然就來了。

二、孩子進入猛漲期有什麼信號?

1. 睡眠時間有改變

孩子每次進入猛漲期的時候,睡眠都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家長可以明顯感覺到孩子睡眠時間慢慢減少,夜間醒來的次數增多,家長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安撫。

2. 餵奶時間有變化

在孩子進入猛漲期以後,會對母乳要求更多,有時候孩子會邊吃邊玩,吃的量少了等會兒又會餓,最後還是增加了餵奶次數。

在孩子開始進入輔食階段,家長要搭配好母乳和輔食的時間,讓孩子儘量處於不餓的狀態。

3. 孩子脾氣開始變得焦躁

因為進入猛漲期孩子身體會發生變化,他們自己是能感受到「不舒服」,但是沒辦法用言語說出來,所以孩子會煩躁不安,哭泣打鬧。這個時期家長要有耐心,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自己也要保持冷靜不要焦躁。

三、孩子進入「猛漲期」,家長需要做什麼?

1. 安撫母親的情緒

在孩子進入猛漲期的時候,媽媽的母乳也會進入「猛漲期」,孩子因為身體變化會出現情緒焦躁,母乳餵養的時候也會「邊吃邊玩」,過一會兒又要吃的情況。這個時候媽媽很容易不耐煩,家人要多安撫媽媽的情緒。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儘量多安撫,判斷孩子究竟是餓了,還是因為身體不時。定時餵奶,不用孩子一哭就喂,要認真記好每天的餵奶量,判斷孩子身體是否有不適。

2. 夜間注意寶寶睡眠質量

在夜間是寶寶生長的時期,孩子可能會因為身體不舒服,睡眠時間變長但是睡眠質量不好的情況。夜間孩子醒來的次數就會增加,這個時候家長要有耐心,在晚上多觀察孩子的情況,孩子醒了以後多多安撫哄睡。

3. 孩子衣物準備好

一歲以內的寶寶變化非常大,老一輩人經常說一歲以內的孩子:一天一個樣。所以家長要提前準備好衣物,不要讓孩子穿著太小的衣服和鞋子,會產生不適感。

4. 根據孩子變化,適當調整飲食和作息

每個階段的猛漲期可能會持續2-3天,家長應該多觀察孩子,及時調整作息和飲食習慣。讓孩子能更快適應長身體的過程,這樣孩子才能減少哭鬧的時間,家長照顧的時候也能稍微省心一點點。

相關焦點

  •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寶寶1歲前有多個猛漲期,抓住了一個,往往能比同齡娃多長十釐米
    寶寶在1歲之前有7個猛漲期,抓不住就要等到青春期了。1歲內寶寶有七個猛漲期研究顯示:新生兒在1周歲內身高約能長25釐米;其中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前6個月每月平均長高2.5-3釐米,體重增加至少600克,後6個月身高增速約1-2釐米,體重增加約300克。
  • 孩子身高進入「猛漲期」,會有3個異常,家長抓住機會,讓娃多長10公分
    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個子高高的,特別是男孩子,個子高的話將來在工作上會有很多的選擇機會。看到孩子遲遲不長個或者長得慢,父母的心裡也非常著急。其實,孩子的身高增長是有規律的,通常會在某一段時間內,出現直線式的增長,這也被稱為孩子的「猛漲期」。
  • 寶寶1歲內有2個猛漲階段,媽媽抓住時機正確應對,娃能多長几公分
    當寶寶進入猛漲期時,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去維持生長發育,因此營養對能量的需求也會猛增。新生兒1歲之內的猛長期分2個階段實際上,孩子的成長並不是簡單的平穩直線增長,而是會有波動的,1歲前就屬于波動最明顯的飛速成長時期,是小寶寶成長的正常生理現象,一般總共有2個重要階段,6個月前和6個月後。
  • 1歲內寶寶生長規律:有多個猛漲期,抓住一個未來身高發育就穩了
    1歲內寶寶在不同月齡段的生長發育情況0~3個月出生後的幾天內,新生兒由於剛脫離子宮,體內水分會流失一部分,體重可能會下降5%~10%左右,從15天開始迅速增重。孩子的身高體重如果在此範圍內,就屬於正常,一般來說,寶寶到了12個月也就是1歲時,其體重大約可達到出生時的3倍上下。寶寶短時間內體重增長緩慢或趨於停止,甚至出現回落,均屬正常現象,並不是持續增長,越重越好,家長可對照以上發育情況來看,與之越接近,說明寶寶發育越好。
  • 寶寶1歲內有三個表現,證明進入身高「猛漲期」,錯過會矮人一截
    閨蜜笑著說,寶寶頭一年本來就長的快,當然如果你抓住寶寶的「猛漲期」,他們就會長得更快,說著閨蜜從手機找出了寶寶猛漲期的時間,分享給了嘉欣。看著分享過來的內容,嘉欣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自己一定要替寶寶抓住「猛漲期」,不讓寶寶錯失長高的機會。
  • 1歲內有這3個表現,證明寶寶要「長個」,錯過青春期也補不回來
    看著分享過來的內容,嘉欣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自己一定要替寶寶抓住「猛漲期」,不讓寶寶錯失長高的機會。 根據嬰幼兒發育規律,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身高會增長25cm左右。 很多寶媽會發現,寶寶出生後好像一天一個樣,這其實並不是媽媽的錯覺,寶寶在頭一年真的「變化」很大。 寶寶在1歲前有7個猛漲期,可以細分成前6個月和後6個月,家長千萬不要錯過哦。
  • 1歲內的寶寶進入「猛漲期」,會有這3個信號,父母要注意
    別看兩個小寶寶僅差了2天,但是在身高上卻有不小的差距,歐陽經常會很酸的對閨蜜說:我倆懷孕時間差不多,寶寶出生時間也差不多,為什麼你家孩子就比我家孩子長的要高呢?閨蜜非常有耐心的給歐陽講解,告訴她新生兒在第一年本來長得就很快,而且還有屬於他們的「猛漲期」,只要抓住了,那麼寶寶長得就不會太慢。
  • 寶寶1歲前有7個「猛漲期」,前倆月佔3,把握機會贏在起跑線
    從襁褓裡的小嬰兒成長為活蹦亂跳的調皮鬼,父母一同見證和陪同寶寶成長,哪怕點滴的瞬間都不想錯過。但是身為新手,寶爸寶媽沒有養育孩子的經驗,只能通過肉眼來感覺孩子的成長和發育。經常能聽到的幾句話就是:「寶寶好像又長大了」、「這孩子怎麼一天一個樣啊」。之前可能覺得這些話有些誇張,但確實寶寶在1歲之前,生長速度非常迅速,有7個「猛漲期」。
  • 1歲內寶寶有7個「猛長期」,把握好娃能多長几公分,錯過太可惜
    要知道,1歲內寶寶,一共有7個生長發育快速的時段呢,專業名稱為「猛長期」,不知你捕捉到了嗎?6、出生後第6個月前段時間的迅速增長期,已經過一階段,嬰兒的體重漸趨穩定,需要一段時間休息。7、出生後第9個月上個時期已過去兩個月,本階段是嬰兒滿1歲前,最後一個猛長期了。
  •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身材矮小的孩子,抓住猛漲期還有可能躥一躥
    寶寶出生的時候大多數都是50公分,也有49公分的,這都不重要,隨著寶寶慢慢長大,身高體重也慢慢變化,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標準,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成長節點,關注孩子的身高體重,及時發現問題。媽媽抓住猛漲期,孩子成功「翻身」迎迎從小個子矮小,一直是班級中最矮的那個女孩,總是坐在第一排,起初媽媽也沒有在意,一直到孩子13歲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聽一個朋友說,孩子的身高其實不只是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有的時候一些外在因素可以刺激孩子長高。
  • 1歲前最後一個猛漲期,奶奶餵錯輔食寶寶長不動,這樣餵養長更好
    執筆:毛寧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其自然生長規律,因此寶媽們也需要根據他們的發育特點在不同的時期制定不同的餵養方式,尤其是在寶寶1歲前,還有一個重要的猛長期。婆婆雖然奶粉啥的都盡心盡力,但比較年紀大了,跟不上科學餵養的方式,寶寶的輔食就是一點雞蛋羹、軟麵條,說是喝奶才最重要,這一下表姐就明白了自家娃為啥個頭還要落後一步了,感情康康是連1歲前最重要的猛長期都錯過了。
  • 0到1歲哪幾個階段是猛漲期?幾個信號寶寶早就告訴你了(附重點)
    第一:寶寶發生猛漲期的幾個階段寶寶出生之後的一年以內,可以說寶寶幾乎都處於是猛漲期的階段,因為寶寶也在拼命的長大呢,想要跟爸爸媽媽交流呢,所以一般每個階段家長都是要注意營養和寶寶的運動的。那麼通常出生後的7到10天左右,第2周到第4周,第4周到第8周,應該是說寶寶百天左右的時間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後面在第4個月,第6個月,第8個月,第9個月,第10個月,第12個月左右都是屬於寶寶的猛漲期,所以前面一年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還是輔食添加,對於寶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一定要多加的上心。
  • 1個多月的寶寶,突然母乳不夠吃,哭鬧不止?可能是猛漲期到了
    不過寶寶的成長並不是線性的,而是階段性的成長,尤其是出生後7-10天,2-3周,4-6周,3個月,4個月,6個月,9個月,這幾個時期寶寶的發育速度會更快一些,也就是我們說的「猛漲期」。猛漲期期間,寶寶會出現很多「猛漲」的表現,比如寶寶的奶量突然增多,怎麼餵都餵不飽,一直吃個不停,不讓吃還會哭鬧的厲害;剛吃完奶不到一個小時就餓了,哭鬧不止,晚上夜起也特別頻繁。
  • 抓住三個「猛漲期」,想有個大高個不是夢
    其實這都是家長思想的一個誤區,在發現孩子的身高不理想時一定要帶他進行相應的檢查,確定到底是天生矮小還是發育緩慢,以便及時採取措施。孩子的身高一般有三個「猛漲期」:第一階段,零到七歲;第二階段,七到十二歲;第三階段,十二到十八歲。
  • 1歲內寶寶4項重要指標,出現3種折磨人表現,說明寶寶生長迅猛
    1歲內寶寶每天都有新變化,媽媽發現寶寶每天都有「新本事」。每天等寶寶睡著之後,回味一下當天寶寶的表現,總覺得好像和昨天不一樣了。要麼長本事了,要麼更折磨人了,要麼衣服穿起來小了等等,其中很多媽媽更在意寶寶長高長胖等生長發育問題。
  • 增高體操:讓寶寶輕鬆多長5公分
    >增高體操:讓寶寶輕鬆多長5公分2011-03-30 00:06: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同時適度的運動能增進食慾,帶給您健康的睡眠,對長高有幫助。有人實踐過後說:「合理運動後的睡眠如同嬰兒般的睡眠。」  運動能使人長高,但也不是任何運動都能使人長高:  1、有利於長高的運動:排球、籃球、足球、芭蕾、健美操、伸展體操、跳繩、慢跑。
  • 5個信號說明孩子已進入「猛長期」,抓住時機,讓孩子多長5公分
    所以,我們如果想要長高的話一定要抓住機會,選擇正確的方法,去實現我們長高的理想。根據一些研究顯示,我們的一生中有兩次特殊的身高生長機會,如果能夠抓住這兩次特殊的「身高猛長期」,那麼至少可以讓我們長高10公分。
  • 4個方法,讓寶寶多長5釐米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都是4歲的孩子,有的孩子都快1米2了,我們家孩子才1米多一點。也有人問我,我和我老公個子都不高,非常擔心孩子也長不高,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增高啊。遺傳學家認為,孩子長大後的身高和遺傳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媽媽的身高關係更大。
  • 陳立農自曝2個月長高十幾公分,孩子長個最快的階段,家長別錯過
    家長如果希望孩子能長高一點,就要抓住生長速度快的階段,讓孩子能夠再「高人一等」。多數人認為,孩子長高最快的時期是在嬰幼兒期和青春期,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身高增長高峰,但並不是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孩子長高最快的階段嬰幼兒期嬰幼兒期是孩子的長高第一高峰,一般來說,孩子剛出生時平均身長約50cm,在第一年裡,孩子平均長高約25cm,到1歲時,平均在75cm,第二年開始速度開始減慢,平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