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前天偶然翻起的照片,都不記得自己還有一個背包客的夢了!
像不像一個專業的背包客
這個夢很簡單,只是想背個包用腳去丈量祖國的大好河山,吃點苦受點累都不怕,只要沿途有不一樣的風景,有一樣可愛的人兒!
2011年聖誕節 黃山看日出 雲海
背包客的裝備很簡單,一個背包,三兩件換洗的衣服,一雙運動鞋和一個水壺,帶上手機錢包和身份證,足以應付旅途路上一切的狀況。
這個是我拍過的最美的照片了,像不像一副水墨畫--大明湖
我的背包是讀大學前買的,便宜但是功能強大,顏色較暗但是百塔,平時是書包,出去玩是旅行包,假期回家是行李包,用了整整五年,磨出毛來,才在離開上海時丟棄,捨不得,我是一個念舊的人。
2012年聖誕節 泰山行 剛好下了一夜的大雪
水杯是大一做世博會志願者發放的,設計簡約,保溫效果好,顏色還很漂亮,到現在整整10年了,偶爾還是會用起,保溫效果絲毫不減當年。為了實踐斷舍離,多少次想要丟掉,但是腦海中只有一句話「不行,不行,就是不行」。
2012年清明前後 黃河小浪底 人少風景絕美
2012年清明前後 嵩山少林
2012年清明前後 洛陽龍門石窟
洛陽水席——熬貨、燕菜、蜜汁紅薯、蓮塘肉片湯
背包客的需求也很簡單,對食物不挑剔,當然如果有當地特色小吃或者飯店更好,沒有就自帶乾糧。住宿條件要求不高,便宜的小旅館或者青旅都可以湊合,如果都沒有,那就住帳篷吧。
2012年太湖行-第一次住帳篷
2012年 太湖摘菱角
我出行幾乎全部火車硬座、公交地鐵;吃飯也比較簡單,平時一碗麵或者砂鍋粉,爬山時自備麵包水杯,一天結束,夜市的幾個烤串足以緩解我一天的勞頓。機會難得,偶爾也要犒勞一下自己,比如北京的全聚德,開封的第一樓、洛陽水席。現在最懷念的還是開封的灌湯包、濟南的姐妹倆土豆粉、西安回民街的紅柳烤串。
2012年清明前後 河南焦作5A景區 雲臺山
當時還特意買了兩本書《背包十年》和《走遍中國》,一邊佩服《背包十年》的作者的勇氣和能力,一邊翻著《走遍中國》幻想自己以後的旅途。只是好景不長,大三暑假就開始實習了,直到畢業旅行才去了趟北京。
2012年五一前 圓明園 有些感傷
2013年五一前 爬長城 做一名好漢
我自知,做一名背包客我還遠遠不夠格,但是這個夢想卻從未斷過,雖未提起,但是它一直都在。
接觸fire運動之後,確定自己是可以提前退休的,再想起我的背包夢,好像不是那麼觸不可及了。
退休那年,我41歲,作為一名高齡背包客,我相信我定是合格的。
是不是眼熟,黃山飛來石,紅樓開篇的那塊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