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80後、90後以及00後,哪一代人壓力大?真相會讓你哭!

2020-12-13 奇聞遍天下

就目前來說,壓力最大應該是85後這個年齡段!越年輕壓力越大!為什麼呢!要說起來,各個人都說自己活的不容易!60後,就最小的69年人,今年也快五十了,一輩子也算是定性了!聽身邊的長輩說,他們那個年代,人普遍窮,農村土地集體化,人人靠勞動,在生產隊掙工分!管住溫飽就可以!人人都很窮,貧富差距不嚴重,誰也不笑話誰!城裡人青年人去農村下鄉勞動幾年,回城後就有分配正式工作!而且那個時候兄弟姐妹多,贍養老人分擔的少,!70.後,那個年代,出個大學生,那就是祖墳上冒青煙,稀罕得不行!都能有可靠工作!農村一個師範類學院畢業就可以當老師!而且70年代左右的人,父母有正式單位工作的,大多可以接父母班!國營企業,可是讓人羨慕的鐵飯碗!70後還有個好處,找對象,兩個人看上就行,像農村,有個媒人,一牽線,雙方願意!那就結婚!80後呢!85前結婚成家的,他們也是兩情相悅,不談那麼多物質上條件,現在孩子也上小學初中了!父母老人年齡也越來越大,壓力不小噢!85後,國家88年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城裡人無論男女只能要一個孩子!農村又重男輕女思想嚴重,雖然讓生兩胎,可有人為了生兒子,就把生下的第二個女兒送人,或是遺棄!所以導致目前農村出現男多女少的狀態,大齡未婚男青年比比皆是!就介紹個女孩子,人家要房要車,要高彩禮!我們老家87年還大學生呢,都沒媳婦,88年,89年沒對象的,一抓一大把!就說現在的大學生,也是多如牛毛,找個工作,談何容易!父母年齡大了,出錢買房買車沒有那個能力!而且上了年齡有病了,還得出錢出力照顧!城裡的85後,也悲哀啊!是獨生子女,從小是父母眼裡的寶貝疙瘩,可現在呢,結婚了,夫妻雙方父母加起來四個老人!就算老人有退休金醫保!可住院了,一家人生活節奏立馬打亂,總得有人去醫院照顧啊!90後呢,就業難,結婚難!家裡經濟條件好的,父母年齡也不大,還能幫一把,一般條件的,還得靠自己奮鬥考慮買房買車,…環境汙染,飲食有添加劑,等等原因,導致現在一部分已婚年輕人懷孕難,為要個孩子費盡周折!父母還老是在背後催促…真是壓力頗大!

其實每一代壓力挺大,都不容易,壓力大小因人而異,包括性情,職業,地位,背景等。本人60後的,個人認為90後生活壓力更大,為什麼說呢?60 70後前期生活非常艱辛,大事還是由父母頂著,物質,經濟水平家庭狀況基本在同一水平,相差不是懸殊,青少年正值改革前期,物質,經濟等蒸蒸日上,只要你動手,勤勞肯幹,生活就不會太困難,再者那時年輕60 70人大都關注出去打工,思維也很單純,而且樸實肯幹,忍辱負重能力強,雖苦不覺苦,雖難不覺難,好象成家(嫁娶)立業(掙錢)是水到渠成的事(當然個別特殊的也有),現在50左右,早已成家立業了,已經過了掙大錢的年紀了,但勤勤懇懇,努力掙錢,努力支配子女發展,儘可能多為家創造財富。上有老下有小,生下的90後都在拼爹,自已有心無力。一臉風霜,滿腹愁緒。壓大巨大。80後,正值改革如火如荼當中,家庭物質,經濟稍好於6 ~70後,爾今正值年富力強,只要努力成家立業應該不是什麼難事,不過,貧富懸殊正在日益拉大,職場競爭壓劇增,生活質量也日益提高,子女正處發育期,上有老下有小,買車買房,壓力也愈來愈大,不說壓力大不大。是人都有壓力!一臉艱辛,滿股憋屈。90後,看似什麼都60 70 80後都好,生活(持物質,經濟方面)好象也強不少,沒有經歷父輩爺輩那種辛苦,但時代不同了,自已沒有足夠經濟能力,地位,職場技能比不過80,甚至70後,成家本身就是非常難題,要車,要房,還要講究職業,位置,收入等。相對剛步入社會的90後,比的是能力,拼的是爹,90後的生活是50 60 70代家庭經濟綜合實力為背景的生活。如今社會正在日益分層,日益淘汰,科技極速走進工廠,走進生活,高就不行,低做不就,理想與現實相差實在太大了。如果光靠自已孤軍作戰的話,那就是,生活難!難於上青天。一臉迷茫,滿腹無奈!

其實不管是你處於哪個年找,你都會覺得你所處的年代是壓力最大的,因為看問題想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以及隨社會發展思想達到的階級也是不同,只能說每代人壓力都不小,身上都扛著重擔。為什麼我會覺得70後壓力最大呢?70後生活在中國改革的初期,他們見證了祖國從貧窮到富裕的發展,他們感受到中國改革40年來的變化日新月異,自己的腳步跟不上發展的節奏。70後的這一代人很多都是讀書不多的,他們為了生活早早就下地做活,學識是比較不足的,而現在的工作都是要求要有一定的學識的,70後這一代人工作不好找,但生活的擔子又比較重。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個二胎,真是想要不讓要,沒念頭了又說你可以要,要了已感覺有點力不從心,真的很難。70後的我們不再年輕了,有時候我們甚至已經輸不起了。其實哪一代都不容易,活著就好好珍惜,活著就好好享受生活,生活不易,且活且珍惜。

很多人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自認為自己是壓力最大的一代,可是如果從各個方面綜合分析,應該是60年代人壓力最大。60年代人面臨的壓力:古稀老人,待成家的孩子,退休,衰老的身體,不穩定的婚姻。我哥哥就是60年代的人。那個年代特別窮,很多人都因營養不良有慢性病,或就醫不及時落下的病根,比如我哥哥就是老胃病,還有老慢支。現在面臨退休,收入將大幅度減少,可是孩子還沒有成家,娶個老婆要房子要車子要彩禮,父母都是80多歲的人了,都有老年病,每年吃藥住院要靠幾個孩子分擔,這個年齡段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體也不好,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其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壓力,只是壓力表現有所不同而已。上小學時:勞動多,學習少,一些地方一些課程沒開,很多學生沒有打好學習基礎。小學基礎沒打好,初中學習就很吃力。上初中高中時:碰上了均為兩年學制的初中和高中,學習時間不足,有些地方有的課程基本沒開,導致不少學生學習基礎不牢,造成高考先天不足。考大學時:分預考和正式考兩次,預考先刷掉一批,高考錄取率非常低,10個人錄取不到1個。所以,社會上早就有個說法,80年代前半葉考上大學的,就相當於考上了985,考上中專的,就相當於考上了211。參加工作後:上班沒幾年,先後趕上兩撥下海潮,有些人下了,發財了;有些人下了,淹死了;沒下的,為了前程和更好發展,一邊在職工作,一邊繼續學習,以獲得相應文憑,爭取進入某些門檻的條件。中年時期:遇上了「三貴」:上學貴,看病貴,住房貴,經濟壓力山大,心理負荷超巨。子女上學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雜費,沒二三十萬不行。家人如果有個病呀災的,那就麻煩了。住房如果沒趕上最後一批單位集資建房,那就得買商品房,全部積蓄也不夠,這是非常悲催的事。子女結婚買房,那更是一筆巨款,會讓工薪階層的60後父母們徒添白髮幾多。還有,五年前的好多年,工資不加或增加有限,可物價卻漲勢嚇人,致使生活壓力甚大。

即將退休後的老年期:一對小老頭小老太,身體可能不太好,還要面臨勞燕分飛的窘境,一個人可能要給子女帶小孩,一個人將在家獨守空房,如果兩個人都去女兒或兒子那裡,首先面臨的就是住房條件不允許。先說70後,他們從傳統的金飯碗、鐵飯碗、泥飯碗,相互轉換,人生沉浮,幾番風雨幾番辛苦,各種辛酸滋味,內心的掙扎痛苦,不可與外人道也。80後,獨生子女的大軍,父母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吃了不少苦,80後逐漸步入中年,是目前職場中的中流砥柱,他們目前最大的壓力是職場和父母養老問題的雙重壓力。90後,都說90後是個分水嶺,與80後的思想有著本質的不同,傳統思想和文化的烙印在90後身上很難尋覓,他們追求個性、自我。但90後的壓力來自於就業與住房。無論哪個年代,我們都是蝸牛,走到哪都要背上沉重的壓力,面對不同的壓力,我們只有正面去迎接挑戰,無法逃避。因為無處可逃!80後,在單位,是中堅力量,沉甸甸的擔子壓的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放鬆,父母日漸衰老,需要照顧陪伴,下邊又有小小少年需要輔導學習,陪伴成長,如果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四個老人,一個孩子,壓力可想而知,面臨二胎,想生又不敢生。

90後,人才競爭與高昂的房價讓他們不敢懈怠,必須努力、拼搏,打破常規、超越夢想,有人說90後是頹廢的一代,但也有人說90後是最富有創造力的一代。80後,90後,壓力都大,都是一個孩子,上面至少四個老人,80後,90後上學時大學難考,畢業後難就業,所有的事情都讓80後,90後趕上了!亞歷山大啊!80後,在單位,是中堅力量,沉甸甸的擔子壓的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放鬆,父母日漸衰老,需要照顧陪伴,下邊又有小小少年需要輔導學習,陪伴成長,如果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四個老人,一個孩子,壓力可想而知,面臨二胎,想生又不敢生。90後,人才競爭與高昂的房價讓他們不敢懈怠,必須努力、拼搏,打破常規、超越夢想,有人說90後是頹廢的一代,但也有人說90後是最富有創造力的一代。80後,90後,壓力都大,都是一個孩子,上面至少四個老人,80後,90後上學時大學難考,畢業後難就業,所有的事情都讓80後,90後趕上了!亞歷山大啊!70後的朋友們現在已經50歲,光輝的歲月已經在他們的臉上烙下了年輪的痕跡,現在的他們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狀態。他們的父母需要關愛,正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們的需要他們的教導。所以,我認為 70後的朋友們,心情不要變的太浮躁,應該給自己一點點的耐心,給父母多一點點的關愛,給自己的孩子多一點點的關懷,讓他們感到你們的關心和對他們的愛護,因為,孩子們正處於迷茫期,需要老師和父母的關心!相信我們的70後,在孩子們面前是個好父母,在父母面前是個好孩子,在夫妻之間和和睦睦!為我們的70後家加油,相信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的奮鬥出自己的精彩!

相關焦點

  • 70後,80後、90後、00後,哪一代的壓力最大?聽聽大家怎麼說?
    70後已不再年輕,80後也步入中年,90也開始為人父母承擔起來生活的壓力,00後雖然還在繼續校園生活,但是也不見得就絲毫沒有生活壓力。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壓力和煩惱。沒更人都在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著,可控的不可控的,不論結果都先義無反顧的挺住,向前,直到精疲力盡。
  • 80後,90後,00後,到底誰是最悲催的一代
    每到一個時代,總有人說自己是最悲催的一代,70後挑大梁的時候,80後說趕上了房價最高的時候,於是,我們迎來了80後叫屈的年代。當80後扛起社會的大旗,90後又開始抱怨,說自己是被社會壓迫最嚴重的一代。如今,00後也開始成年,即將粉墨登場,我們又聽到了00後的抱怨,說自己是被操控的一代。似乎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悲哀,似乎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不滿,曾經70後鄙視80後,又到後來的80後看不上90後,到現在的90後站在高處,俯視著00後。
  • Z世代眼裡,80、90後看不懂網際網路?00後會是垮掉的一代嗎?
    這是Z世代的時代,網際網路熱議已經從90後到了00後,自從「垮掉的一代」被發明後,幾乎哪一代都沒少了這個名頭,就如同當年70後說80後不行,如今「會不會被垮掉」的擔子落在了00後的肩上。"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可好不得不感嘆時間過得真好快。
  • 80後、90後、00後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擁有的生活品質也是差距很大
    總之,各種煩惱不斷的在圍繞著我們80後。工作上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現在都講究效率、專業知識,而80後這一代真的有高等教育的人比例並不是很高。不是我們不想啊,是那個時候家裡的條件都不允許啊,哪有現在的孩子們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
  • 80後說90後任性,90後說80後想太多,70後說我想靜靜
    我要奉勸90後,你們條件確實比80後優越,所以你們可以任性點,但是如果你們還是如此任性,80後只比你們大十歲,會永遠壓的你們沒出頭日,80後到40多經濟水平也會反超你們,等80後退休了,你們依然熬不出頭,因為00後來了,00後目前的教育條件比你們就又好了!反正我現在是看好多90後挺愁人的!
  • 70後80後90後誰才是蛻變的一代?
    在社會不斷前進的當今社會,人們依然對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著自己的看法。無論哪個年代出生的人,都會從「年少輕狂」蛻變到「老成持重」。這是歷史的規律,也是人性經過社會磨練後的蛻變,在這個適者生存的時代,70後80後90後也無一例外。
  • 無論80後、90後還是00後,中國從來就沒有「垮掉的一代」
    原標題:中國沒有「垮掉的一代」 只有一代代「永不彎曲的青年脊梁」製圖:程璨過去二三十年裡,「垮掉的一代」先後被安到中國80後、90後和00後的頭上,而在過去兩個多月裡,從危難關頭的武漢就能找出許多年輕人,證明這個稱謂是多麼荒誕不經。
  • 60後、70後、80後、90後到底哪一代的壓力更大?看完好扎心
    60後、70後、80後、90後到底哪一代的壓力更大?受影響的人群也是很多,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那就是我們的房價還有物價也是不斷的上漲,特別是房價,大部分人都是沒有能力去買得起一套房子,物價飛漲的也是非常快,隨之而來的壓力也是很大的。這個時代上大部分都分部成好幾個時代,60後、70後,80後、90後還有00後。那麼這幾個時代的人到底誰的壓力最大呢?
  • 00後、70/80後和40/50後看了《山海情》分別是啥心態?
    看了《山海情》評論區後我發現:00後看不進這部劇,很多70/80後倒是看哭了。40/50後看這部劇的心態:激動,他們經歷了最難的幾十年,終於迎來了盼頭。現實中大部分爺爺奶奶輩的人在看這部劇的時候都有些激動,眼中閃著淚花。他們這一代人吃過的苦,太多!
  • 5大經典影視金曲,70後、80後聽了會沉默,90後和00後表示挺好噠
    今天小編為大家匯總了5大經典影視金曲,這些歌曲伴隨了幾代人成長,即便是90後和00後聽過以後也表示很喜歡?第三首、上海市少年宮合唱隊《葫蘆娃》我知道將這首歌曲列入經典金曲的名單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怪怪的?是啊,有些人會說這不是動畫片的主題曲嗎?但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一定看過《葫蘆兄弟》吧?這部1986年我們中國人自己國產的動畫片伴隨多少代人成長?
  • 00後緊張備考,60後、70後焦慮助考,80後、90後淡定憶考
    00後考生緊張備考,60後、70後家長焦慮助考,80後、90後觀眾淡定憶考。高考是人生的一次競爭,每個人一生中會有無數次的競爭,那高考就是所有競爭中最公平的那次;高考是人生的一次抉擇,每個人一生中會有無數次的抉擇,那高考就是所有抉擇中最重要的那次。
  • 70後80後90後為了投資應該要向00後10後學習了
    上周公司開年會,有一個禮物交換的環節,當我換到一個卡通人物的禮物時,我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悄悄地問了公司的00後,人家告訴我,這是泡泡馬特公仔,當時就覺得自己怎麼就離潮流文化這麼遠了。70後80後人到中年,百無聊賴都喜歡喝酒,所以白酒股漲的賊好,貴州茅臺高高在山穩如泰山; 80後90後的女人女生們,熱衷於微整和打玻尿酸,所以以朗姿股份為龍頭的美容市場出現了大幅上漲,龍頭直接5連板; 00後們,普遍沉迷二次元文化,所以B站嗶哩嗶哩的美股股價飆升,今年早已實現了翻倍
  • 70-80後回憶 90-00後聽歌《一生有你》總會有一瞬打動你
    水木年華的歌曲《一生有你》是發行於2001年9月,那一年我剛上高一,猶記得背著隨身聽上下學的清晨和晚上,隨身聽裡單曲循環的都是水木年華的歌。時隔18年,《水木年華》的作詞人也是唱作者盧庚戌把這首歌搬上了大銀幕,看電影的時候,時間仿佛回到了18年前,那一年,我們正年輕。
  • 70後、80後、90後、00後……不一樣的夏天打開方式,滿滿回憶!
    70後、80後、90後、00後……不一樣的夏天打開方式,滿滿回憶!70後、80後、90後、00後,快看!滿身的格子印記多少個夏夜姥姥搖著老蒲扇哄你入眠如果世界上有最溫柔的風那一定是姥姥手中的蒲扇風蒲扇用久了便會有種獨特的香氣那是歲月的味道還記得麼後來有了那臺放在桌子上的
  • 80後為遼寧「有聲閱讀」主力 90後與00後成生力軍
    今日,《遼瀋晚報》聯合喜馬拉雅發布「遼寧人喜馬拉雅有聲閱讀報告」,報告顯示了遼寧有聲閱讀人群的年齡、性別、偏好等各方面特質。在遼寧省收聽喜馬拉雅的各年齡段群體中,80後為主力軍,但不可忽視的是,90後與00後用戶的增長速度很快。
  • 70後、80後、90後夫妻的一日三餐,網友:90後「太慘了」
    而結婚後每一餐都是兩個以上的人參與,自然得好好抄幾個菜,不僅能吃飽,還要求吃好。不過,70後、80後、90後夫妻的一日三餐,是不一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不同年代出身的夫妻,他們的一日三餐是怎樣地!70後的夫妻,是很會享受生活的。早餐幾乎都是煮麵吃或者吃包子饅頭。中餐晚餐則是炒幾個炒。主要是以蔬菜為主,炒出來的菜很是清淡營養卻很均衡。
  • 各年代零食大比拼,00後「最」貴,90後「最」豐富,80後的已消失
    一般情況下,人的生活中除了一日三餐被稱為正餐食物外,其餘的一律被稱為零食。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幾乎每家每戶都在家裡準備著一些零食,有的家庭甚至還有專門的零食櫃,可以說是很羨慕了。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年代的零食也是不一樣的。比如,現在2020年的家長,給孩子吃零食,更多的考慮的是健康以及營養。
  • 00後90後80後70後60後 跨年的不同打開方式
    昨晚的三坊七巷人氣旺 00後:考試周提前 「啃書」跨年 福州的小楊去年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熱情開朗的他昨晚約了幾位舍友在學校附近的小店慶祝新年
  • 80後、90後和00後的動畫偶像
    對於偶像的問題,我曾不止一次地問過周圍的80後、90後和00後,以致我終於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結論:對於80後的偶像,我表示認同;對於90後的偶像,我表示理解;但是對於00後的偶像,我只能說我out了。或許這就是代溝。
  • 為什麼過年各愛:60後包子、80後糖果、00後果凍,辣條躺贏
    過年,蒸饅頭包包子,現在青年人可能不會自己蒸饅頭,可60後會。不過過年準備的包子饅頭多很多家庭也是讓包子鋪代加工蒸饅頭包子的。但不管哪種方式,過年怎麼少得了包子饅頭。提起包子,有人腦海裡就是「薄皮大餡十八個褶兒」特別是熱氣騰騰剛出鍋的包子饅頭,並且開始咽口水了吧。特別是包子,早餐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