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來說,壓力最大應該是85後這個年齡段!越年輕壓力越大!為什麼呢!要說起來,各個人都說自己活的不容易!60後,就最小的69年人,今年也快五十了,一輩子也算是定性了!聽身邊的長輩說,他們那個年代,人普遍窮,農村土地集體化,人人靠勞動,在生產隊掙工分!管住溫飽就可以!人人都很窮,貧富差距不嚴重,誰也不笑話誰!城裡人青年人去農村下鄉勞動幾年,回城後就有分配正式工作!而且那個時候兄弟姐妹多,贍養老人分擔的少,!70.後,那個年代,出個大學生,那就是祖墳上冒青煙,稀罕得不行!都能有可靠工作!農村一個師範類學院畢業就可以當老師!而且70年代左右的人,父母有正式單位工作的,大多可以接父母班!國營企業,可是讓人羨慕的鐵飯碗!70後還有個好處,找對象,兩個人看上就行,像農村,有個媒人,一牽線,雙方願意!那就結婚!80後呢!85前結婚成家的,他們也是兩情相悅,不談那麼多物質上條件,現在孩子也上小學初中了!父母老人年齡也越來越大,壓力不小噢!85後,國家88年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城裡人無論男女只能要一個孩子!農村又重男輕女思想嚴重,雖然讓生兩胎,可有人為了生兒子,就把生下的第二個女兒送人,或是遺棄!所以導致目前農村出現男多女少的狀態,大齡未婚男青年比比皆是!就介紹個女孩子,人家要房要車,要高彩禮!我們老家87年還大學生呢,都沒媳婦,88年,89年沒對象的,一抓一大把!就說現在的大學生,也是多如牛毛,找個工作,談何容易!父母年齡大了,出錢買房買車沒有那個能力!而且上了年齡有病了,還得出錢出力照顧!城裡的85後,也悲哀啊!是獨生子女,從小是父母眼裡的寶貝疙瘩,可現在呢,結婚了,夫妻雙方父母加起來四個老人!就算老人有退休金醫保!可住院了,一家人生活節奏立馬打亂,總得有人去醫院照顧啊!90後呢,就業難,結婚難!家裡經濟條件好的,父母年齡也不大,還能幫一把,一般條件的,還得靠自己奮鬥考慮買房買車,…環境汙染,飲食有添加劑,等等原因,導致現在一部分已婚年輕人懷孕難,為要個孩子費盡周折!父母還老是在背後催促…真是壓力頗大!
其實每一代壓力挺大,都不容易,壓力大小因人而異,包括性情,職業,地位,背景等。本人60後的,個人認為90後生活壓力更大,為什麼說呢?60 70後前期生活非常艱辛,大事還是由父母頂著,物質,經濟水平家庭狀況基本在同一水平,相差不是懸殊,青少年正值改革前期,物質,經濟等蒸蒸日上,只要你動手,勤勞肯幹,生活就不會太困難,再者那時年輕60 70人大都關注出去打工,思維也很單純,而且樸實肯幹,忍辱負重能力強,雖苦不覺苦,雖難不覺難,好象成家(嫁娶)立業(掙錢)是水到渠成的事(當然個別特殊的也有),現在50左右,早已成家立業了,已經過了掙大錢的年紀了,但勤勤懇懇,努力掙錢,努力支配子女發展,儘可能多為家創造財富。上有老下有小,生下的90後都在拼爹,自已有心無力。一臉風霜,滿腹愁緒。壓大巨大。80後,正值改革如火如荼當中,家庭物質,經濟稍好於6 ~70後,爾今正值年富力強,只要努力成家立業應該不是什麼難事,不過,貧富懸殊正在日益拉大,職場競爭壓劇增,生活質量也日益提高,子女正處發育期,上有老下有小,買車買房,壓力也愈來愈大,不說壓力大不大。是人都有壓力!一臉艱辛,滿股憋屈。90後,看似什麼都60 70 80後都好,生活(持物質,經濟方面)好象也強不少,沒有經歷父輩爺輩那種辛苦,但時代不同了,自已沒有足夠經濟能力,地位,職場技能比不過80,甚至70後,成家本身就是非常難題,要車,要房,還要講究職業,位置,收入等。相對剛步入社會的90後,比的是能力,拼的是爹,90後的生活是50 60 70代家庭經濟綜合實力為背景的生活。如今社會正在日益分層,日益淘汰,科技極速走進工廠,走進生活,高就不行,低做不就,理想與現實相差實在太大了。如果光靠自已孤軍作戰的話,那就是,生活難!難於上青天。一臉迷茫,滿腹無奈!
其實不管是你處於哪個年找,你都會覺得你所處的年代是壓力最大的,因為看問題想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以及隨社會發展思想達到的階級也是不同,只能說每代人壓力都不小,身上都扛著重擔。為什麼我會覺得70後壓力最大呢?70後生活在中國改革的初期,他們見證了祖國從貧窮到富裕的發展,他們感受到中國改革40年來的變化日新月異,自己的腳步跟不上發展的節奏。70後的這一代人很多都是讀書不多的,他們為了生活早早就下地做活,學識是比較不足的,而現在的工作都是要求要有一定的學識的,70後這一代人工作不好找,但生活的擔子又比較重。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個二胎,真是想要不讓要,沒念頭了又說你可以要,要了已感覺有點力不從心,真的很難。70後的我們不再年輕了,有時候我們甚至已經輸不起了。其實哪一代都不容易,活著就好好珍惜,活著就好好享受生活,生活不易,且活且珍惜。
很多人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自認為自己是壓力最大的一代,可是如果從各個方面綜合分析,應該是60年代人壓力最大。60年代人面臨的壓力:古稀老人,待成家的孩子,退休,衰老的身體,不穩定的婚姻。我哥哥就是60年代的人。那個年代特別窮,很多人都因營養不良有慢性病,或就醫不及時落下的病根,比如我哥哥就是老胃病,還有老慢支。現在面臨退休,收入將大幅度減少,可是孩子還沒有成家,娶個老婆要房子要車子要彩禮,父母都是80多歲的人了,都有老年病,每年吃藥住院要靠幾個孩子分擔,這個年齡段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體也不好,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其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壓力,只是壓力表現有所不同而已。上小學時:勞動多,學習少,一些地方一些課程沒開,很多學生沒有打好學習基礎。小學基礎沒打好,初中學習就很吃力。上初中高中時:碰上了均為兩年學制的初中和高中,學習時間不足,有些地方有的課程基本沒開,導致不少學生學習基礎不牢,造成高考先天不足。考大學時:分預考和正式考兩次,預考先刷掉一批,高考錄取率非常低,10個人錄取不到1個。所以,社會上早就有個說法,80年代前半葉考上大學的,就相當於考上了985,考上中專的,就相當於考上了211。參加工作後:上班沒幾年,先後趕上兩撥下海潮,有些人下了,發財了;有些人下了,淹死了;沒下的,為了前程和更好發展,一邊在職工作,一邊繼續學習,以獲得相應文憑,爭取進入某些門檻的條件。中年時期:遇上了「三貴」:上學貴,看病貴,住房貴,經濟壓力山大,心理負荷超巨。子女上學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雜費,沒二三十萬不行。家人如果有個病呀災的,那就麻煩了。住房如果沒趕上最後一批單位集資建房,那就得買商品房,全部積蓄也不夠,這是非常悲催的事。子女結婚買房,那更是一筆巨款,會讓工薪階層的60後父母們徒添白髮幾多。還有,五年前的好多年,工資不加或增加有限,可物價卻漲勢嚇人,致使生活壓力甚大。
即將退休後的老年期:一對小老頭小老太,身體可能不太好,還要面臨勞燕分飛的窘境,一個人可能要給子女帶小孩,一個人將在家獨守空房,如果兩個人都去女兒或兒子那裡,首先面臨的就是住房條件不允許。先說70後,他們從傳統的金飯碗、鐵飯碗、泥飯碗,相互轉換,人生沉浮,幾番風雨幾番辛苦,各種辛酸滋味,內心的掙扎痛苦,不可與外人道也。80後,獨生子女的大軍,父母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吃了不少苦,80後逐漸步入中年,是目前職場中的中流砥柱,他們目前最大的壓力是職場和父母養老問題的雙重壓力。90後,都說90後是個分水嶺,與80後的思想有著本質的不同,傳統思想和文化的烙印在90後身上很難尋覓,他們追求個性、自我。但90後的壓力來自於就業與住房。無論哪個年代,我們都是蝸牛,走到哪都要背上沉重的壓力,面對不同的壓力,我們只有正面去迎接挑戰,無法逃避。因為無處可逃!80後,在單位,是中堅力量,沉甸甸的擔子壓的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放鬆,父母日漸衰老,需要照顧陪伴,下邊又有小小少年需要輔導學習,陪伴成長,如果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四個老人,一個孩子,壓力可想而知,面臨二胎,想生又不敢生。
90後,人才競爭與高昂的房價讓他們不敢懈怠,必須努力、拼搏,打破常規、超越夢想,有人說90後是頹廢的一代,但也有人說90後是最富有創造力的一代。80後,90後,壓力都大,都是一個孩子,上面至少四個老人,80後,90後上學時大學難考,畢業後難就業,所有的事情都讓80後,90後趕上了!亞歷山大啊!80後,在單位,是中堅力量,沉甸甸的擔子壓的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放鬆,父母日漸衰老,需要照顧陪伴,下邊又有小小少年需要輔導學習,陪伴成長,如果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四個老人,一個孩子,壓力可想而知,面臨二胎,想生又不敢生。90後,人才競爭與高昂的房價讓他們不敢懈怠,必須努力、拼搏,打破常規、超越夢想,有人說90後是頹廢的一代,但也有人說90後是最富有創造力的一代。80後,90後,壓力都大,都是一個孩子,上面至少四個老人,80後,90後上學時大學難考,畢業後難就業,所有的事情都讓80後,90後趕上了!亞歷山大啊!70後的朋友們現在已經50歲,光輝的歲月已經在他們的臉上烙下了年輪的痕跡,現在的他們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狀態。他們的父母需要關愛,正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們的需要他們的教導。所以,我認為 70後的朋友們,心情不要變的太浮躁,應該給自己一點點的耐心,給父母多一點點的關愛,給自己的孩子多一點點的關懷,讓他們感到你們的關心和對他們的愛護,因為,孩子們正處於迷茫期,需要老師和父母的關心!相信我們的70後,在孩子們面前是個好父母,在父母面前是個好孩子,在夫妻之間和和睦睦!為我們的70後家加油,相信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的奮鬥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