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政策從來就沒有發揮過預想的效果,往往成了促進作用,帶著伊朗化壓力為動力!結果就是伊朗在許多領域都取得相當不錯的發展,在2020年的時候,人們發現伊朗繼成為航空強國之後,又打算向造船強國邁進了。
如果論到趙傳義的話,也許很少人聽說過伊朗的造船業有什麼水平,確切地說,在1979年之前,伊朗的造船幾乎是一個空白,但是到了今天,伊朗的造船工業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水平,在2020年底的時候,伊朗宣布自己又建造一艘大型油輪,
在伊朗波斯灣沿岸布希爾港的一個造船廠,公開展示了即將完工的新油輪,從介紹看,這艘郵輪排水量為22,500噸,全長250米,寬44米。能夠運載113,000公噸石油,相當於75萬桶,在全球的油輪當中算不上最大,對於伊朗來說卻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紀錄。如果單論個頭的話,伊朗國產油輪比遼寧艦還大,其建造完全由伊朗負責,至少四成的部件為國產的,更重要是出口。沒錯,這是伊朗為向外國客戶建造的,而且為建造的第二艘,並補充說,這兩艘油輪為該國贏得了近1.2億歐元收入。
比伊朗的條件來說,能夠建造出這樣的大型船舶,還是值得稱讚,不是低水平的表現。也許許多人都會奇怪啊,伊朗造船怎麼一下子崛起了?論起來呢,這就是美國苦苦相逼的結果,一直試圖在各個領域給伊朗造成麻煩,結果造成伊朗不得不在各個領域也紛紛的反擊,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了。
現在伊朗的造船工業真的起來了,原本談不上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現在不僅能造軍艦,還能造民用船舶也相不錯了,還有伊朗石油工業所必需的大型海上石油平臺等也可以自行建造。當然了,伊朗想實現今天的成就也不容易,以造船業不是簡單的私營公司努力,而是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親自參與負責,這家造船廠就屬於其下屬的工程和建設總部,也就是說這支武裝力量也擔負參與國民生產經濟建設工作,這不是什麼貪錢,而是為加強相關項目,論組織能力,實施大項目,沒什麼比軍隊更有效了!
也許人們又要看到一個新的造船強國出現在造船市場當中,這對於其他造船國家不見的好事,對於美國卻是一件標準的壞事,只因制裁又發揮了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