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狼山:駱賓王歸葬之處文 張興衍狼山不高,100多米,不及小區前蓮花小山的三分之二高度。而在長江下遊北岸揚州以東的江淮大地,狼山可以稱之為「大山」了!也應是揚州南通地區唯一有海拔高度計算的山峰了!長江走到南通,入海不遠,下遊海門、啟東兩市均為唐末以後長江淤積的平原地區,海拔也就二三米,狼山就有「江海第一山」的美譽了。「長嘯一聲,山鳴谷應;舉頭四望,海闊天空。"這是山頂一處的對聯,是對狼山江海勝狀和雄偉氣勢的精典概括。「天下名山僧佔多」,狼山也不無法脫俗,南通唯一山林也被佛教搶佔了,號稱為中國佛教八小名山之一。此處建有一座廣教寺,為國家重點文物單位。從山南側上山入門,從山腳下開始到山頂,寺院建築依山有多處殿堂、寺產。狼山寺院有一規定,不許香火進廟進殿,在寺前廣場處統一進香祭拜。廣場入口處,有一功德箱,香火錢多少不限,多少隨緣。在狼山東南處,有唐朝詩人駱賓王墓地,不妨去看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被古人譽為」唐詩第一詩「。這是駱賓王七歲之作,是中國人啟蒙讀物。公元684年,跟隨英國公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撰寫《討武曌檄》。武則天感嘆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在文學史上,主流觀點認為,駱賓王參與反對武則天鬥爭失敗之後下落不明,不知歸葬何處?這是根據唐朝文獻紀錄的結論,駱賓王家鄉浙江義烏僅有駱賓王的衣冠冢。明末時,南通人在鄉間發現了駱賓王墓地及一塊墓碑,清末時將其遷至狼山。儘管如此,一般正統的文學至今都不願承認,駱賓王墓在南通這一事實。其實,南通儘管地跳處江浙文化鼎盛之地,但因近東海,位處交通末梢,」僻壤之地「,一般人很少去過,估計許多文學研究者至今都未去過南通,很難認同駱賓王墓南通之說,也或有些人是故意選擇群體性失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