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風格(Goth)
哥德式,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公元5-15世紀)的藝術風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頹廢、巫術、古堡、深淵、黑夜、詛咒、吸血鬼等為標誌性元素。主要特徵為高聳、陰森詭異神秘恐怖等,被廣泛地運用在建築、雕塑繪畫文學音樂服裝字體等各個藝術領域。
猩紅山莊中的哥特建築十分帶感
哥德式藝術是誇張的、不對稱的、奇特的、輕盈的、複雜的和多裝飾的,以頻繁使用縱向延伸的線條為其一大特徵,主要代表元素包括黑色裝扮、蝙蝠玫瑰、孤堡、烏鴉十字架鮮血黑貓等等。
哥德式風格用黑暗、恐懼孤獨絕望的藝術主題,來往於內心世界神聖與邪惡的邊緣,描繪在愛與絕望之間的掙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哥特電影
哥特電影風格的確立源於哥特文學與哥特音樂,哥特文學又與歐洲中世紀文化緊密相連,而中世紀文化在人們心中標誌印象就是禁慾死亡。死亡的審美價值從根本上說,便在於人類怎樣以自由精神來超越對死亡的恐懼和困擾,通過藝術的表現可以將死亡的恐怖轉化為美感。
當電影運用悲傷、痛苦和死亡等主題的黑色風格,去剖析我們陰鬱的情感世界,就形成了—— 哥特電影孤獨、黑暗、高貴卻飽含對美好的嚮往。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影史上經典的哥特風電影吧!
1、《夜訪吸血鬼》 (1994)
導演: 尼爾·喬丹 主演:布拉德·皮特 / 湯姆·克魯斯 / 克斯汀·鄧斯特
哥特風下的阿湯哥和皮特 顏值爆表
《夜訪吸血鬼》最大的看點恐怕在於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和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這三大性感型男的聯袂演出了,影片本身並不遜色,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吸血鬼題材的集大成者了。影片的時間跨度達數百年之久,而且地域也橫跨歐美兩大洲,向我們全景式的展現了一個與人類社會並存的吸血鬼世界,並別出心裁的以吸血鬼的視角描述出了它們自己的心路歷程。
2、《烏鴉》(1994)
導演:亞歷克斯·普羅亞斯主演: 李國豪 / 羅謝爾·戴維斯 / 埃涅·赫德森
《》闖入了哥特影迷們的視野。相對於好萊塢主流大製作而言,《烏鴉》顯得更獨立、更另類、也更cult一些。這是一個有關靈魂轉世和復仇的愛倫·坡式的哥特故事,詭異的巫術氣質貫穿全片,影片的攝影、化妝等等細節也無一不滲透出哥特的氛圍,例如自始至終的陰暗場景,演員臉上塗抹的白色油彩……《烏鴉》對哥特文化淋漓盡致的詮釋甚至為它贏得了「哥特教科書」的美譽,對於死忠的哥特影迷來說,只有《》是最哥特的。
3、《狼人生死戀》(1994)
導演: 邁克·尼科爾斯 主演: 傑克·尼科爾森 / 米歇爾·菲佛 / 詹姆斯·斯派德
傑克·尼科爾森不愧為演技之神
對哥特電影來說,1994年確實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除了《夜訪吸血鬼》和《烏鴉》以外,另一部哥特電影《人狼生死戀》也是在這一年首登大銀幕。本片是關於哥特題材中另一個經典形象——「人狼」的抗鼎之作。在影響力和藝術成就兩方面,《人狼生死戀》都超越了以往所有同類題材的影片,可以說,是《人狼生死戀》的成功使人狼的形象真正成為人類電影藝術長廊中的一個典型形象。
4、《斷頭谷》(1999)
蒂姆·波頓主演: 約翰尼·德普 / 克裡斯蒂娜·裡奇 / 米蘭達·理查森
無虐戀不深情
1990年,一個名叫蒂姆·波頓的導演找到了一個名叫強尼·戴普的演員,聯袂為我們貢獻了一部名為《剪刀手愛德華》的影片——自此,哥特電影復興的大幕在好萊塢被徹底掀開了。1999年的《斷頭谷》就是二人再次合作的結晶,這一次波頓開始出人意料的直接以巫術為題材,為我們描述出世紀末一曲悽婉、仇怨、令人回味無窮的哥特哀歌。強烈推薦!
5、《黑夜傳說》(2003)
倫·懷斯曼主演: 凱特·貝金賽爾 / 斯科特·斯比德曼 / 山恩·布羅利
哥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2003年的《黑夜傳說》和2004年的《範·海辛》則反映了哥特電影的最新發展趨勢。這兩部影片都結合了好萊塢慣用的動作片特點,極盡動作、打鬥之能事,如果去掉其中的哥特背景,則是不折不扣的動作片。而且,兩部影片都以哥特文化中最經典的兩大傳統形象——吸血鬼和人狼為主角,在銀幕上讓二者大打出手。《黑夜傳說》講述了人狼和吸血鬼相愛的哥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
理髮師陶德》《十三勇士驚情四百年》《猩紅山莊》等,都是非常優秀的哥特風格電影,篇幅有限,不一一細講了。
你喜歡哥特風格的電影嗎?歡迎留言吧!喜歡就點擊關注、分享、轉發,好嗎?小編每天發文,不要錯過哦!愛你們,麼麼噠!